浅谈铝电解槽的破损及维修

合集下载

电解槽槽壳破损原因分析及修复工艺改进

电解槽槽壳破损原因分析及修复工艺改进


1, 槽壳 2. 螺栓 3、摇篮架
直夸 示 图 角板 意
‘ 图1 改前结 构简图 改进的修复方法 (如图1示) ,将摇篮架底梁两端工字钢面气割
开,在平台上按摇篮架的外形焊牢几个固定支腿,保证开 口 尺寸为
441O m m ,在立柱支腿外侧分别焊牢固定千斤顶的支脚,在合适位置 安放好安全固定销。用火焰将断口处稍适加热后,即用千斤顶施 力,将摇篮架支腿复位,保证开口 尺寸和支腿垂直度,焊牢后,在 两端支腿直角处侧面贴焊16二厚的直角弯板 ( 如图I示) ,修复的摇
电解槽槽壳槽端头的大修理,由于槽端头结构设计钢性较好,
变形较小,大修理数量比 槽邦相对少。随着180K A电解槽运行周期的 延长,槽端头变形情况越来越严重,必须对其进行更换或大修理。 2006年7月分公司对部分变形超标而无修复价值的180K A电解槽槽端 头进行报废、更新处理。一个端头净重约3吨/ 个,一台槽壳两个端 头约6吨/ 台。如果对分公司520台180K A电解槽槽端头全部更换,制 作新槽端头不仅工期长,材料消耗大,制作成本高,而且分公司制 作能力有限,生产任务量大,无法及时完成大批量的新槽端头制作 和保证大修工期。 经过对槽端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槽端头结构钢 性较好,其变形主要是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引起的热变形,其内部有 较大的残余热应力。因此,对刚性较大的槽端头产生的弯曲变形不 宜采用冷矫正方法,即机械外力矫正,否则将会在结构件上产生较
]
SIL IC O N
LLE Y 0 1
篮架刚性和强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修复成本低,工期短,经济 效益好,修复的摇篮架运行状态 良好,有的使用周期超过新摇篮
架。
损,运行周期长。分公司对旧槽壳报废后,更新的180K 槽槽壳也 已 A

浅谈电解槽槽壳破损原因分析及修复方式

浅谈电解槽槽壳破损原因分析及修复方式

浅谈电解槽槽壳破损原因分析及修复方式摘要:随着电解铝行业技术发展, 电解槽型越来越大、槽壳尺寸也随之增大, 致使大槽型电解槽壳的成本增加, 且维修难度加大、破损后造成损失也较大。

因此槽壳维护、后期电解槽大修对企业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型铝电解槽;槽壳破损;修复方式1.槽壳结构目前大型电解槽主要结构——两个端头 (出铝端、烟道端) 、两个长侧 (进、出电端) 、一张底板及工字钢底梁, 组成直角船型的电解槽熔池。

在电解铝项目建设初期,槽底板、长侧在厂房内焊接制作,两个端头在外部(加工现场)制作好后, 在电解厂房组对成型。

2.破损原因及现象2.1 施工及焙烧过程(1) 内衬材料 (主要是侧部复合块、捣打料及内衬糊) 质量不合格。

(2) 施工过程质量未达标, 例如捣打料填塞不实、侧部复合块砌筑砖缝过大、内衬扎固不符合要求等。

(3) 在电解槽焙烧炉启动时, 焙烧温度、电压设置、焙烧时间及电解质高度等参数控制不当。

(4) 造成后果:高温电解质、铝水冲刷槽壳,造成电解槽漏炉。

2.2 原因分析(1) 生产过程维护管理不到位, 造成内衬材料局部破损, 形成槽壳局部过热发红、局部破损; 造成槽壳壁钢板长期受到高温影响,金属材料局部金相组织可能发生不可逆性状态改变,材料物理性能指标下降,导致金属材料脆断(裂)。

(2) 漏槽造成的后果:侧部、钢棒窗口或底部钢板被渗漏出来的高温铝液或电解质冲坏。

(3) 使用时间达到设计年限随着电解槽的运行槽龄不断增长, 液态电解质不断地向阴极碳块渗透, 由于熔盐渗透至熔体的凝固等温线时就生成凝固物, 或生成碳化铝促使碳块继续膨胀, 其过程是连续的、缓慢的,应力逐步向最弱的位置转移,导致槽壳变形和破损。

内衬受熔盐的侵蚀加重, 槽壳壁钢板也随之被腐蚀,在电解槽短侧最为常见,大概在电解槽沿板下方600mm—800mm左右。

(4)槽壳底板与斜侧壁之间焊缝开裂情况,可能是电解槽后续生产过程中内衬吸钠膨胀叠加在该处产生的应力集中导致。

铝电解槽内衬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铝电解槽内衬破损原因分析及对策

现象使熔盐与炭间界 面张力变小 , 从而使 湿润性变 好, 并使 电解质渗透入炭中。
增大电流密度能够促进电解质 向炭阴极渗透 。 当电流密度增大时, 炭阴极表面上 的电荷密度亦增
开或 有 冲蚀 坑 穴 等 变形 , 成 了 黄 色 的碳 化 铝 生 ( C ) 并 侵入 了电解 质和 铝 。 阴极 内衬 的变异一 ,, 般是从焙烧启动期开始 , 焙烧后期 由于水份和挥发 分自 下而上冒 , 由于炭缝体积的收缩 , 并 填充在炭块
12 阴极炭块受钠的侵蚀 .

般认为 , 的侵蚀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尤其严 钠
重, 因为碳钠化合物在高温下部分分解 , 而在低温下 稳定。钠在真空中对炭的破坏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减 弱, 故对 于电解槽槽底 的焙烧而言 , 焙烧温度宜达到 90 90o之后才开始启动 , 0 ~ 5 C 旨在削弱钠对槽底的
之间的“ 炭糊” 便与炭块分离 , 形成裂缝 。启动期 由 于大量热 的冲击 , 在阴极炭块 中产生巨大应力 , 造成 炭块的破坏。特别是焦粒焙烧时 , 由于局部温度的 不均匀性 , 导致阴极炭块表面温度差异特别大 , 焙烧 后期就产生了大量裂纹 , 启动期则加剧 了裂纹的扩
大。
大, 使电位升高 , 从而使熔盐与炭问界面张力变得更
小, 故电解质容易渗透人炭中。 14 阴极钢 棒 的变异 . 阴极钢棒是铝电解槽阴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其功用是把电流从 阴极导出 , 通常用软钢制作 ,
有通长的和对开的 2种结构形式 。阴极钢棒的变异
有下列几种情形 :
1 渗碳 。阴极钢棒直接敷设在炭块中 , ) 又处在 较高的温度下 , 故碳容易向钢棒渗透。研究发现 , 钢 棒中的碳浓度 , 从原始低浓度增大到共析浓度 , 直径 为6m 5 m的棒经 10 d之后 , 00 碳渗透到钢棒的中心 部位 , 渗入的碳量在每米长度上约为 20 。 0 g 2 向上 隆起。在废 旧内衬 中发现 阴极钢 棒普 ) 遍向上隆起 , 引起钢棒 的变形 。在 70C以上的高 0o

铝电解预焙槽侧部破损原因及对策

铝电解预焙槽侧部破损原因及对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铝电解预焙槽侧部破损原因及对策一、电解槽侧部破损现象1、侧部破损的判定电解生产的特殊性使侧部炉帮形成不良初期破损较难判定,尤其是300kA 大型槽的生产实践在我国尚属初期,对该种情况下研究较少,大部分借鉴过去小槽型的经验管理,但是由于300kA 级以上槽均使用Si3N4-SiC 侧部碳块,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科学判定依据。

在原铝品质化验中Si 含量的高低可直接作为判断尤其是早期判定的依据,一般原铝Si 含量在0.03%左右,如果超过0.05%我们就应该认为是该槽子炉帮形成不好,侧部碳块已经开始腐蚀,应尽快找准原因采取措施。

如果一个生产系列200 多台电解槽中,硅含量有5 台以下硅含量达到或者是超过0.05%,应从技术条件保持和操作质量中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控制,如果有10-20 台Si 含量超过0.05%,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设计角度查找原因,炉帮局部发红也是电解槽侧部损坏的判定依据。

2、电解槽侧部破损宏观现象在进行电解槽大修过程中发现,电解槽侧部炉帮形成不良或受损坏严重,侧部碳块人造伸腿上沿铝液、电解质液界面处腐蚀尤其严重,形成长条断裂空洞带。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炉帮”形成不良或易遭破损的原因从对停槽大修的电解槽炉膛解剖,特别是正常生产中炉帮不良槽子看,侧部碳块直接和电解质溶液接触,有的地方还粘少许酥状的电解质固体,Si3N4-SiC 侧砖已经粉化,沿铝液面的炉膛明显有深的冲刷条沟。

有的侧部裸露部分已经形成粉末状物,对于炉帮形成不良或形成的炉帮易遭破损的原因主要为:1、电解槽预热启动影响电解槽预热启动期,升、降温曲线梯度时间控制得不好,分子比低或技术条件组合失误,导致电解槽初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坚固的炉帮,因为早期坚实基础炉帮的建立对后期正常生产、炉帮的维护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2、生产技术条件对侧部炉帮的影响对炉帮损毁的因素很多,在生产中主要反映为电解质温度、溶液流速。

浅谈铝电解槽的破损及维修

浅谈铝电解槽的破损及维修

浅谈铝电解槽的破损及维修【摘要】在电解铝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电解槽侧部散热不良、槽炉帮形成不好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电解槽侧部破损,从而降低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本文对电解槽的破损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电解槽破损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关键词】铝电解槽;阴极内衬;破损;维护1、铝电解槽常见破损形式及原因通常所说的电解槽的破损是指其阴极内衬的破损,铝电解槽的阴极内衬使用期不到1年,称为早期破损。

槽内铝液中的铁含量连续增加,一般情况下,是槽底部阴极钢棒受铝液侵蚀熔化所致,往往是阴极炭块破损的征兆。

当铝液中的铁含量连续超过1%时,表示阴极炭块已发生严重破损。

电解槽阴极内衬破损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1.1阴极炭块及保温绝热结构的变异阴极内衬的变异主要有:阴极炭块发生变形—膨胀、隆起、裂开或有冲蚀坑穴;炭块之间的炭糊接缝发生裂纹,其中侵渍着碳化铝、电解质和铝;炭块中的钢棒弯曲变形,一部分被铝熔解侵蚀,形成亮晶晶的铝铁合金;炭块下而的耐火砖层局部变质,向上隆起,呈凸棱镜状;侧部炭块受到侵蚀,其中渗透着铝和电解质,体积膨胀;槽壳变形,侧壁向外鼓出,四角上抬,底部呈船形。

阴极内衬的变异,一般是从焙烧启动期开始。

由于水分和挥发成分自下而上冒出,并由于炭缝体积收缩,填充在炭块之间的“炭糊”便与炭块分离,形成裂纹。

加入电解质开始电解之后,组织也开始酥松,给电解质和铝液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侵入炭块和炭缝中的铝液,继续向下渗透,直到炭块下而并淤积在那里。

NaF成分是阴极界而上的表而活性物质,它首先入侵,故在炭块下而发现柱状结晶的氟化钠。

侵入炭块下的电解质和钠还同耐火砖层发生化学作用,使其变质而体积胀大。

一旦铝侵入阴极钢棒区,则铁被熔解。

由于钠、电解质和铝先后侵入阴极内衬中,引起炭块和耐火层体积膨胀,于是炭块向上隆起。

在电解槽启动后6个月内,隆起高度不超过2cm,以后则逐渐增大,在36个月内达到10cm,以后趋于稳定。

当炭块隆起增大时,会引起电流偏流和电压降增大,铝的纯度降低,槽膛有效深度减小,造成电解槽操作困难,甚至停槽。

浅论铝电解槽破损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铝电解槽破损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浅论铝电解槽破损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铝电解槽是铝电解工艺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主要用于铝电解过程中的阳极和阴极间的电解质(电熔铝酸盐)的储存和分离。

由于电解槽长期在高温、高浓度的电解质和电流作用下工作,容易受到腐蚀和热应力的破损。

铝电解槽的破损修复技术成为铝电解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铝电解槽的破损修复技术主要包括补焊修复技术和补衬修复技术两种。

补焊修复技术是通过焊接的方法修复铝电解槽的破损部位。

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破损部位清理干净,然后采用适当的焊接电流和焊接电机进行焊接。

焊接时需要注意控制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以避免过热和过快引起焊接缺陷。

焊接完毕后,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焊接部位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补衬修复技术是通过在破损部位镶嵌耐腐蚀材料修复铝电解槽。

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破损部位清理干净,然后采用特殊的技术将耐腐蚀材料补衬在破损部位上,再进行热压或冷压固化。

补衬材料可以选择耐腐蚀的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等,以提高铝电解槽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1. 提高铝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铝电解槽的破损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成本,节省生产成本。

2. 提高铝电解工艺安全性。

破损的铝电解槽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修复技术可以及时消除破损隐患,保障生产安全。

3. 优化铝电解工艺参数。

通过破损修复技术,可以改善电解槽的性能和状态,进一步优化铝电解工艺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推动破损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随着铝电解工艺的不断发展,对破损修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促使研究人员不断进取,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修复技术。

铝电解槽破损修复技术在铝电解工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提升,相信铝电解槽的破损修复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完善,为铝电解工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浅析对大型电解槽破损原因及延长槽寿命问题分析

浅析对大型电解槽破损原因及延长槽寿命问题分析

浅析对大型电解槽破损原因及延长槽寿命问题分析摘要:我国大中型铝电解槽相对寿命低于国外先进国家同类型铝电解槽,其一般寿命比国外先进铝电解槽少近1000天。

因此,我国的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随着电解铝工业的技术发展,电解槽槽型越来越大,槽壳的尺寸也随之增大,使得大型电解槽槽壳的成本增加,维护难度加大,破损后造成损失也较大。

因此,了解槽壳变形和损坏的原因,掌握维护方法,实施最佳维护方法,对电解铝企业的顺利生产和延长槽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关键词:大型电解槽;造成损害的原因;延长;槽寿命;槽问题研究前言众所周知,槽寿命是现代铝电解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国产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多在1200天左右,而个别铝厂电解槽的使用寿命甚至不足1000天,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

因此,有必要对大型电解槽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识别电解槽的类型和特性,从而进一步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1电解槽破损原因及特点分析1.1电解槽损坏原因早期电解槽的损坏因素包括:设计因素,内衬材料质量因素,筑炉质量因素,焙烧启动与后期的管理质量因素。

根据电解槽破坏因素的实际比例,可以看出,设计因素占10%,内衬材料质量因素和炉质量因素各占20%,焙烧启动与后期的管理质量因素占50%。

为了确保槽的使用寿命得到改善,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并严格控制每个节点。

1.1.1设计因素注重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弹性槽壳对内衬砌材料的膨胀具有应力缓冲作用,并有效地限制了膨胀。

该涂层材料能吸收烘烤时阴极膨胀产生的分压,防止阴极扎固的碳缝破损或分层等问题。

1.1.2内衬材料的质量因素阴极碳块的质量比较差,在启动焙烧时容易发生阴极碳块的隆起或折断。

如果质量达不到标准,则会导致剥落、起层情况出现,甚至会出现裂缝问题。

如果隔热砖的隔热性能不好,则炉底温度相对较高,其电解质等相应温凝固线会逐渐上移到碳块上,促使碳块被破坏。

浅谈铝电解槽改造以及内衬破损原因

浅谈铝电解槽改造以及内衬破损原因

浅谈铝电解槽改造以及内衬破损原因【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今铝电解槽的使用和改造情况进行了基本概述,随后就电解槽改造途径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对技改电解槽典型的内衬破损状况和原因给予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铝电解槽;改造途径;破损原因0.引言现代铝电解槽改造从哪些方面着手,早期破损槽中存在的设计、施工质量、焙烧启动等问题,可以给改造的过程指引一个方向,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所以要认真探索电解槽改造途径,进而有效实现延长槽寿命达到节能减排,增加效益的目的。

1.铝电解槽现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国家提出的“优先发展铝”方针,使我国的电解铝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00年,全国电解铝厂约130家,相当于世界其它所有国家的电解铝厂数量。

2007年,我国电解铝产量已达到1318万吨,居世界首位,同时,电解铝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在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设计、制造和生产技术等领域有了自身的大型铝电解技术体系,目前300KA至400KA以上的铝电解槽技术已经成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大型铝电解槽投入生产,紧随而来的是而关于电解槽寿命问题,在160KA 电解槽时期,整体槽寿命就比国外电解槽寿命短,如今该难题尚且存在。

铝电解生产中,影响铝电解槽寿命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即结构设计,槽内衬材料,筑炉和施工质量的问题,也有焙烧启动的方式、方法问题,更有电解槽早期管理和工艺要求问题。

上述各个环节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优劣,都会对槽寿命造成重大影响。

多年前,我国电解铝厂从国外引进了铝电解槽焦粒焙烧干法启动技术,将落后的铝液焙烧技术取代了。

虽然焦粒焙烧并不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技术,但是对于我国的电解铝厂而言应该算得上是技术上的进步。

此外,应用铝电解槽焙烧技术,槽寿命并无显著提高。

最早使用焦粒焙烧技术的是白银铝厂,而电解槽的寿命海上徘徊在1500天左右。

这样不难看出,就目前国内电解铝厂而言,单单用焦粒焙烧干法来启动的方式,想达到提高铝电解槽的寿命的要求是不太现实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铝电解槽的破损及维修
【摘要】在电解铝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电解槽侧部散热不良、槽炉帮形成不好等一系列问题,使得电解槽侧部破损,从而降低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本文对电解槽的破损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提出了电解槽破损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关键词】铝电解槽;阴极内衬;破损;维护
1、铝电解槽常见破损形式及原因
通常所说的电解槽的破损是指其阴极内衬的破损,铝电解槽的阴极内衬使用期不到1年,称为早期破损。

槽内铝液中的铁含量连续增加,一般情况下,是槽底部阴极钢棒受铝液侵蚀熔化所致,往往是阴极炭块破损的征兆。

当铝液中的铁含量连续超过1%时,表示阴极炭块已发生严重破损。

电解槽阴极内衬破损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形式:
1.1阴极炭块及保温绝热结构的变异
阴极内衬的变异主要有:阴极炭块发生变形—膨胀、隆起、裂开或有冲蚀坑穴;炭块之间的炭糊接缝发生裂纹,其中侵渍着碳化铝、电解质和铝;炭块中的钢棒弯曲变形,一部分被铝熔解侵蚀,形成亮晶晶的铝铁合金;炭块下而的耐火砖层局部变质,向上隆起,呈凸棱镜状;侧部炭块受到侵蚀,其中渗透着铝和电解质,体积膨胀;槽壳变形,侧壁向外鼓出,四角上抬,底部呈船形。

阴极内衬的变异,一般是从焙烧启动期开始。

由于水分和挥发成分自下而上冒出,并由于炭缝体积收缩,填充在炭块之间的“炭糊”便与炭块分离,形成裂纹。

加入电解质开始电解之后,组织也开始酥松,给电解质和铝液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侵入炭块和炭缝中的铝液,继续向下渗透,直到炭块下而并淤积在那里。

NaF成分是阴极界而上的表而活性物质,它首先入侵,故在炭块下而发现柱状结晶的氟化钠。

侵入炭块下的电解质和钠还同耐火砖层发生化学作用,使其变质而体积胀大。

一旦铝侵入阴极钢棒区,则铁被熔解。

由于钠、电解质和铝先后侵入阴极内衬中,引起炭块和耐火层体积膨胀,于是炭块向上隆起。

在电解槽启动后6个月内,隆起高度不超过2cm,以后则逐渐增大,在36个月内达到10cm,以后趋于稳定。

当炭块隆起增大时,会引起电流偏流和电压降增大,铝的纯度降低,槽膛有效深度减小,造成电解槽操作困难,甚至停槽。

1.2钠的渗透
在一定的NaF/AlF3分子比和温度下,铝中的钠含量应为平衡值。

但是实际的钠含量恒低于平衡值,主要原因是钠向炭阴极渗透扩散引起的。

钠往阴极炭块中渗透之后,形成炭钠化合物,炭的晶格体积膨胀,使晶格变得酥松,这是造成
炭阴极破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钠的侵蚀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尤其严重,因为炭钠化合物在高温下部分分解,一般在温度4001000℃内,钠对炭的破坏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故对于电解槽槽底的焙烧而言,焙烧温度达到900950℃之后再开始启动为宜。

1.3电解质的渗透
电解质的渗透量与阴极炭块的材质有很大关系。

渗透量增大的顺序与炭活性增大的顺序一致。

在无烟煤基阴极(未经高温焙烧的)中渗透量最多,其次是油焦和沥青基(未经高温焙烧的),在石墨阴极中最少。

而且,孔度大的材料渗透量多,孔度小的渗透量小。

根据对废旧电解槽内衬的观测,发现在炭阴极中儿有A14C3(呈黄色)存在的地方必有NaF生成。

有些废旧内衬中,NaF结晶体的厚度竟有4}6cm。

在NaF与A14C3之间还出现铝的晶片和晶体。

炭化铝广泛存在于阴极炭块木身的裂缝中以及炭块之间的扎缝中,这是电解质对阴极内衬侵蚀的结果。

2、阴极内衬破损的检查与维修
2.1破损部位的检查
2.1.1用铁钎探查槽底把直铁钎的尖端前部弯成长约l0cm的直角钩,然后把钩尖伸入阴极下而,按照底块和底缝排列的纵横顺序逐块逐缝依次探钩,把有坑和有缝的部位记录下来,并估计出破损部位的长度和深度。

另外,也可观察钩尖的情况,因在破损部位,由于铝水和阴极钢棒的接触,电阻很小,通电较多,沉淀较少,温度较高,所以,钩尖插入这里拔出后,钩尖会有冒白烟现象。

2.1.2测量阴极电流分布和阴极钢棒的温度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槽是否破损,可根据槽内初检的情况,再测量一下阴极电流分布和阴极钢棒温度。

一般情况下,熔化的阴极钢棒的电流分布和温度都比正常的高。

2.2破损部位的填补方法
确定破损部位以后,应及时进行填补。

填补材料常用镁砂、镁砖块、氟化钙和氧化铝沉淀。

这些材料中的金属元素电位顺序都在铝以上,即使熔入电解质中,也不会在阴极上析出,不会影响电解的正常进行和原铝质量。

同时,这些材料密度较大,易沉在槽底,熔化或半熔化后,能以勃稠状态充填于破损的深处或覆盖在槽底,阻止铝液的渗漏,减少阴极钢棒被铝液进一步侵蚀,从而延长电解槽的寿命。

填充材料的预制方法:将上述材料的一种或几种与槽内取出的沉淀或铝液混合铸成块状,其形状大小和厚度,可根据破损部位尺寸灵活掌握。

一般为长方形,
比破损而积稍大一些,以能将破损而完全覆盖为宜。

冷却后使用。

在填补时,把这些成块的填充材料放在漏铲上,并用大钩钩住或用钎子压住,慢慢送到破损部位,覆盖住破损处。

然后再用弯钩检查一下放置位置是否准确,不准确要调整,直到合适为止。

在填补之前,务必先取一个铝试样进行分析,测定含铁数量。

然后在填补一昼夜后再取铝试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含铁情况。

如果含铁量停止上升或稍有下降,说明填补正确。

连续分析数次,直到含铁量逐渐下降到正常指标,才说明已经填补好。

如含铁量仍然上升,说明填补的部位不正确或没有补好,或另有破损之处,必须重新检查,重新修补。

实践证明,如果填补得好,维护妥善,槽底虽已破损,仍可维持较长的生产时间,仍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电解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