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血型的三种方法

鉴定血型的三种方法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1f6305888.html,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s://www.360docs.net/doc/1f6305888.html,/ 鉴定血型的三种方法

鉴定血型的基本方法因不同血型而异,大致可分三类:

1、血清学方法

大部分血型使用此法验出。根据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原理,如被检细胞与某种特异性抗体起反应,说明该细胞有相应抗原;如不反应,表示无该抗原。因此血清学方法,只能检出能产生抗体的血型抗原。

抗原抗体在体外作用的形式有许多种,故不同血型有不同的鉴定方法。检查红细胞血型用凝集反应(包括盐水凝集试验、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抗球蛋白凝集试 验);检查白细胞血型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查血小板血型用补体结合和抗球蛋白消耗试验;检查可溶性血型物质和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用凝集抑制试验;检查血清 型用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天然抗体(抗A 、抗B)可用已知A 、B 型红细胞检测。

2、生物化学方法

鉴定红细胞酶型和某些血清型常使用电泳技术。由于各种蛋白质或酶蛋白分子大小不同,所带电荷有差异,可由电荷泳分离,然后经过特异性染色,显示出不同的带或线条。根据这些带的位置和染色深浅不同,区分出各种型。

3、细胞培养方法

如果两个人的白细胞抗原(主要是HLA-D 和DP 抗原)不同,他们的淋巴细胞在混合培养时会发生增殖反应。据此原理,使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检查HLA-D 抗原;使用预处理淋巴细胞分型方法检查HLA-DP 抗原。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0 原理 ABO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2.0 3.0 4.0 5.0 5.1 5.2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7.0 7.1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 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 B 型、AB 型及 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 型。正定型正定是指用已知抗-A、抗-B 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和(或) B 抗原;反定型反定是指用已知 A1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 应的抗-A 和(或)抗-B。 原始样品要求 5 mL 静脉全血。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 真空试管,EDTA.K2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所需材料和设备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检测操作过程 将受检标本以 1000g 离心 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 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 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100 L 。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 L ,摇匀。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 A1、B、O 红细胞试剂各 50 L ,摇匀。 1000g 离心 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 4℃、37℃下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见表 1。 表1 凝集强度判断标准表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 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C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一 A和抗一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一 A或抗一B。 二. 试剂和材料 1.抗一A(B型血)、抗一B(A型血)及抗一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 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 方法 1 .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一A、抗一B和抗一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一A抗一B和抗一A十Bo分型血清各I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I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 B和O型5% 试剂红细胞悬液I滴,混和。 (3)立即以 1000r /min 离心 1mino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 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 -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I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 A 细胞、B细胞和0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

血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院张茜 111070094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3、通过实验认识血型鉴定在输血 中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 人类的abo血型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時间,一个基因只包含两个等位基因。但是, 控制血型的基因i则有三个不同等位基因。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位点可以有其中任何两个等 位基因出现。 等位基因a使红血球产生抗原a;等位基因b使红血球产生抗原b;等位基因o使红 血球不产生抗原; 等位基因a和b为等显性,o对a和b均为隐性。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 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 血型 a b ab o 可能基因型 iaia或iaio ibib或ibio iaib ioio 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或b抗原或ab抗原来确定abo血型。三、实验材料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 实验步骤 1、取干净载玻片,滴加定型剂 2、用70-75%的酒精消毒取血部位 3、用针扎一下消毒部位,使血冒出,立即滴一滴血液在抗a或b上。 4、再次消毒后取 血滴在抗b或a上 5、观察有无凝聚。实验结果如下图: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 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 6、记录结果:受测血液为a型血。五、注意事项 1.实验用具严格消毒,消毒采血针应一人一针。 2.取血切勿过多,以防止在血清中形成团块,影响判断结果。 3.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 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 4.注意区别凝集现象与红细胞叠连。发生红细胞 凝集时,肉眼观察呈朱红色颗粒,且液体变得清亮。六、关于abo血型与性格的思考 这次测定自己血型的实验让我们对血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升起了好奇。于是我对血型性 格学说做了一番了解,并将了解和思考到的相关内容归纳了一下。 从血型本质原理来讲,abo抗原是糖类,其前体是h抗原。a基因编码一种叫n-乙酰半 乳糖转移酶的蛋白质(a 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a抗原,b基因编码一种叫半乳糖转移酶的 蛋白质(b酶),能把h抗原转化成b抗原。o基因不能编码有活性的酶,而只有h 抗原。这些抗原在唾液等其他体液中也能检测到,但是在脊髓液(人体神经的必经之地) 中不存在。由于脑和血管之间有一道脑血屏障,血液不能流进脑组织,因此血型抗原不可能与 中枢神经接触,也就不可能对性格发生影响。 但同时我们又注意到一些问题: 为何a型为主的国家人口增长普遍停滞,甚至出现了负数,如北欧、德国、中国的上海 市? o型为主的广东人号称什么都敢吃,大胆、冒险、高犯罪率与血型性格有关吗? 湖南儿女多招风耳与a型民族的祖先生存的森林环境有关吗?中国a南b北方与a南b 北朝鲜在性格和由此导致的经济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吗? 为何世界乒乓球高手绝大多数出自b型为主的中国和a型为主的欧洲、尤其是瑞典?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 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 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 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

剂; 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 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 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 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 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 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 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9页文档资料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11.01.0.0.0 原理原理原理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和血清(或血浆)中有无A 抗原和(或)B 抗原及其抗体,将血型分为 A 型、 B 型、AB 型及 O 型。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鉴定 ABO 血 型。正定型正定型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正定型 -A、抗-B血清来检测受检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 抗原和(或) B 抗原;反定型反定型是指用已知反定型反定型 A1 型、B 型红细胞来检测受检血清(或血浆)中有无相 应的抗-A和(或)抗-B。 222.02.0.0.0 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原始样品要求 5 mL静脉全血。 333.03.0.0.0 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样品容器和添加剂 真空试管,EDTA.K2 抗凝/普通试管,不抗凝。 444.04.0.0.0 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检测环境要求 温度:18℃~27℃,湿度:30%~70%。 555.05.0.0.0 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5.1 设备普通离心机、免疫血液学离心机、显微镜、恒温水箱、定时器。 5.2 材料抗-A、抗-B 血清、ABO 标准抗原红细胞试剂、移液器、加样吸头、生理盐水 (NS)、干净空试管。 666.06.0.0.0 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检测操作过程 6.1 将受检标本以 1000g离心5min,使标本血浆/血清与红细胞分离,吸取红细胞,用 NS 洗涤三次后,配成 3%~5%红细胞悬液。 6.2 取 6 支小试管,分别标记“-A”、“-B”、“自身”、“Ac”、“Bc”、“Oc”。 6.3 在“-A”、“-B”管中分别加入抗-A 和抗-B 血清各 50μL ,其余管加入受检血浆/血清各 100μL 。 6.4 在“-A”、“-B”、“自身”管中加入受检者 3%~5%红细胞悬液各 50μL ,摇匀。 6.5 在“Ac”、“Bc”、“Oc”管中分别加入A1、B、O红细胞试剂各 50μL ,摇匀。 6.6 1000g离心15sec,轻轻悬浮红细胞,观察结果并记录。 6.7 根据实验需要,除室温下观察结果外,另可增加在4℃、37℃下观察结果。

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精选版

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操 作规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微柱凝胶法 1标本:EDTA-K2 抗凝血2.0ml 2原理: 2.1人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其本质为血凝反应); 2.2检测系统是在微柱中(载体)装有的介质凝胶; 2.3凝胶间隙具有分子筛作用。凝集的红细胞(结合的)被留在微柱上面成带状或凝集颗粒散布凝胶中间。未凝集的红细胞(即未结合、游离的)通过离心后沉入微柱的底部; 2.4微柱凝胶中所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A、抗B试剂检测红细胞上相应的血型抗原,从而鉴定红细胞的血型。 3操作: 3.1在A1孔悬空加入50ul标准A1红细胞,在B孔悬空加入50ul标准B红细胞,再在两孔中各加入50ul样品血浆。 3.2在A、B、D、C、E、Ctrl六个孔内分别悬空加入5%病人红细胞悬液10ul 3.3将卡放到戴安娜专用离心机中离心9分钟 3.4离心结束后在白色背景前观察结果 4结果判断: A孔阳性B孔阴性为A型;A孔阴性B孔阳性为B型;

5.注意事项 5.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核对标本并作好标记。 5.2应先加红细胞悬液,然后再加血浆。 5.3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应在室温下进行试验。 5.4严格控制离心速度和时间,防止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5.5未用的微柱凝胶免疫检测卡应入室温保存,用完后放4℃冰箱保存1周。 5.6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 6.方法评价 卡式法定型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但费用昂贵,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实验目的]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学习ABO血型鉴定方法,掌握血型鉴定原理。 [实验原理]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凝集原决定的。存在A凝集原的称为A血型,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血型。而血清中还存在凝集素。当A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B凝集原与抗B 凝集素相遇时,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一般A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B型标准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因此可以用标准血清中的凝集素与被测者红细胞反应,以确定其血型。 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红细胞凝集称为同族血细胞凝集作用。不同动物的血液互相混合有时也可产生红细胞凝集,称为异族血细胞凝集作用。对于动物的天然血型抗体了解不多,而且免疫效价也很低,所以同种动物第一次输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第二次输血就必须进行交配试验,才能决定是否能相互输血。 [实验对象] 正常人。 [实验药品] A型B型标准血清。 [仪器器械] 双凹玻片,采血针,竹签,75%酒精棉球,干棉球,玻璃蜡笔(记号笔),尖头滴管,显微镜。 [实验方法与步骤] 1.ABO血型的鉴定: (1)取双凹玻片一块,在两端分别标上A和B,中央标记受试者的号码。 (2)在A端和B端的凹面中分别滴上相应标准血清少许。 图6.9-1 ABO血型鉴定示意图 (3)75%酒精棉球消毒无名指端,用采血针刺破指端,用消毒后的尖头滴管吸取少量血(也可用红细胞悬浮液,见下述),分别与A端和B端凹面中的标准血清混合,放置1~2 min后,能肉眼观察有无凝血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 (4)根据凝集现象的有无判断血型(图6.9-1)。

2.交叉配血实验: (1)分别对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消毒、静脉取血,制备成血清和红细胞悬浮液。红细胞悬浮液是将受检者的血液一滴,加入装有生理盐水约1 ml的小试管中,即为2%的红细胞悬浮液。加盖备用。 (2)取双凹玻片一块,在两端分别标上供血动物和受血动物的名称或代号,分别滴上它们的血清少许。 (3)将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到受血者的血清中(称为主侧配血,图6.9-2);将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浮液吸取少量,滴入供血者的血清中(称为次侧配血),混合。放置10~30 min后,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的用显微镜观察。如果两次交叉配血均无凝集反应,说明配血相合,能够输血。如果主侧发生凝集反应,说明配血不合,不论次侧配血如何都不能输血。如果仅次侧配血发生凝集反应,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有可能考虑是否输血。 [注意事项]

1.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复习课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目的:定性鉴定患者ABO血型 2.适用范围:适用于献血员筛查、临床检测和血液制品检测 3.方法及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 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血清鉴定红细胞上有无对应的A抗原/B抗原(正定型),采用已知A型红细胞和B行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 和抗-B抗体(反定型),必须从正定型和反定型两项试验来确定样本的ABO血型。 4.试剂与设备 4.1试剂抗-A、抗-B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0.9%生理盐水;2%—5%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4.2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 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度的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 2 5 10 20 1 1 1 1 2ml(40) 0.8ml(16) 0.4ml(8) 0.2ml(4) 为了防止红细胞悬液敏感性不一致,可随机采取3个或以上的健康成人血液,按A、B、O型分别混合后,按上法制备。 4.3设备透明光洁试管、显微镜、血清学专用水平离心机 5.样本采集与处理: 5.1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 5.2标本要求: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ABO血型鉴定(生理盐水法) 1. 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A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抗原,B型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AB 型红细胞膜上含有A、B抗原,抗A、抗B试剂是分别针对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的抗A、抗B试剂与受检者的红细胞混合时,与抗A 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A型,与抗B分型试剂发生凝集者即为B型,与抗A、抗B试剂均发生凝集者即为AB型,与抗A、抗B试剂均不凝集者即为O型。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 标本采集 2.1 标本种类:新抽取的抗凝血或手指末梢血和血清。 2.2 标本要求: 2.2.1 抗凝剂:如用抗凝血,多主张用EDTA K2(㎎/dL)抗凝。 2.2.2 用手指末梢血作血型检测时,最少样品量为100ul,如手指有 冻疮,则主张采耳垂血。 3. 标本储存:2小时内完成实验,室温放置下不超过8小时,4℃-8℃ 保存不超过48小时。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 试剂 6.1 试剂名称:ABO血型检测试剂 6.2 试剂生产厂家: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6.3 试剂组成 试剂1:抗A分型试剂(蓝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2:抗B分型试剂(黄色),效价1:128,2℃-8℃避光保存,室温放置不宜过久。 试剂3:5%A、B及O型红细胞盐水悬液,自制。配制方法:分别采取已知A、B、O三种血型的红细胞,经盐水洗涤3次,以压积红细胞配成不同浓

生物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生物实验报告A B O血 型鉴定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ABO血型鉴定 实验目的:1.掌握血涂片的制作,了解各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2.掌握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的ABO血型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时间,一个基因只包含两个等位基因。但是,控制血型的基因I则有三个不同 等位基因。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位点可以有其中任何两个等位 基因出现。 等位基因A使红血球产生抗原A; 等位基因B使红血球产生抗原B; 等位基因O使红血球不产生抗原; 等位基因A和B为等显性,O对A和B均为隐性。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 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 种。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单克 隆抗体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或AB抗 原来确定ABO血型。

抗原抗体反应——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 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 加抗A单克隆抗体或B抗原加抗B单克隆抗体,则产生凝集 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判 断血型 抗体在相邻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之间搭桥形成肉眼可见 的颗粒状凝集团块. 实验对象:血液 实验器材:受检者血液 抗A、抗B单克隆抗体 载玻片、脱脂棉、针、酒精棉球、生物显微镜、冰箱 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血涂片的制作 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指尖,用采血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从采血针眼处挤出绿豆大小血滴,用清洁玻片面的一端轻轻接触血滴,使血滴附于玻片面上(注意勿触及皮肤,否则血在玻片上就不能成滴)。 以左手拿该片的两端,迅速用右手拿住另一载玻片的一端,在左手载玻片上由前向后接触血滴,使两载玻片约成45°角,轻轻移 动,使血滴成一直线,然后由前向后推为一均匀的薄片。 涂片在空气中干燥后置于染色架上,滴加瑞氏染色液,使涂片被染色液覆盖。

血型鉴定

ABO血型试验(正反定型) 一原理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型血)分型血清。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操作(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方格内,再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2.另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将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四结果判定:见表1 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五注意事项 1.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需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2.操作中应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3.为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在室温内进行试验。

4.标准抗血清必须符合标准,不要长期放在室温,以免污染和孳长细菌,等渗生理盐水必须等渗、新鲜、无微生物孳生。 5.观察结果要仔细,微弱凝集、或肉眼观察未凝集的标本,要用显微镜观察。 注意特异性凝集与继发性血液凝固、串钱状形成和异物的区别。 六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阳性反应 1.红细胞串钱形成:红细胞相互重叠,连接成串,象一串重叠的钱币,称为串钱形成,又称假凝集。可见于血浆蛋白紊乱、血沉加快的各种病例或实验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致水分蒸发,血清浓缩。可在观察结果前,再加等渗盐水1滴,彻底混匀,串钱状红细胞因血液稀释而散开。也可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凝集块的形态和用洗涤后和红细胞配制悬液。 2.寒冷凝集:在较低温度出现的凝集称为寒冷凝集。多数正常人的血清在0~2oC 时能凝集本人的红细胞,又称自家凝集。这种凝集是可逆的,在0-2oC时作用最强,20oC时可消失。但在支原体肺炎、自免溶贫、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高效价的病理性自身冷凝集抗体,能与本人及其它各型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最适反应温度是低温,一般在25-30oC凝集作用即减弱。克服方法:被检红细胞在配制悬液前,先用37oC等渗生理盐水洗涤,必要时试验操作可在37oC条件下进行,或在37oC水浴中反复观察几次,报告时要注明有寒冷凝集现象。 七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阴性反应 1.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抗血清保存方法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致 效价减弱是最常见原因。 2.被检红细胞敏感度过低: 如新生儿红细胞抗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 感性下降,或红细胞标本贮藏时间过久(红细胞敏感性在血块中下降相对较快),易将A亚型错定为O型。 3.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 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反应最明显。如红细胞悬液 液过浓时,标准血清中的抗体全部被吸收,呈后带现象,以致凝集不明显或不凝集。红细胞浓度太淡,抗体浓度相对增高,呈前带现象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未被发现。克服方法: 按规定配制红细胞悬液,悬液太浓时可多加1滴血清,转动玻片,增加红细胞接触的机会.微弱凝集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4.溶血反应: 红细胞抗原与相对应的免疫抗体相遇,在补体存在时就可发生 溶血。溶血反应与凝集反应在血型鉴定上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反应。克服方法: 玻片法看结果时,片底最好衬以白纸,溶血时液滴边缘呈透明红色,试验前后两次镜下观察,可发现红细胞减少或消失。作血型发现溶血,要换好的等渗盐水和洗涤后红细胞重新配制悬液来作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主题内容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0/10/23 第页共5页 1 目的 指导工作人员进行ABO血型实验。 2 适用范围 血型检验岗位工作人员 3 职责 负责送检标本ABO血型的检测工作。 4 【原理】 ABO血型鉴定,是根据IgM类特异性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结合能出现凝集反应的原理,用已知IgM类特异性标准抗A和抗B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同时用已知标准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天然IgM类抗A或/和抗B。 【标本】 1.静脉抗凝或不抗凝血1.5~2.0ml。 【器材】 载玻片、滴管、小试管、台式离心机或微柱凝胶离心机、玻璃棒、蜡笔或记号笔、显微镜等。 【试剂】 1.1 抗-A、抗-B试剂 1.2 5%和10%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1.3 受检者血清 1.4 受检者5%和10%红细胞盐水悬液 1.5 10mm×60mm透明的玻璃试管或塑料试管 【操作步骤】 2.1 试管法 2.1.1查抗原: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用滴管加入抗-A 和抗-B分型血清各 2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匀。 2.1.2查抗体: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型、B型和O型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2.1.3立即1000rpm离心(离心时间为离心机校准时间)。 2.1.4轻轻摇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观察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血型测定实验报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精品文档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目的: 为准确鉴定ABO血型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对有疑问的结果能够做出解释及妥善解决。 3.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和/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 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和/或B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的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反定型中使用O细胞是为了检测抗A、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4.试剂和材料 4.1 A、抗B分型血清,效价1:128以上 4.2 2%~5%A、B、O标准红细胞。 4.3 受检者血样 5.方法.(试管法) 5.1 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分别滴加抗A、抗B分型血清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受检者2%~5%红细胞1滴,混合。 5.2 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标明A C、B C、O C,各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

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A、B和O型2%~5%标准红细胞1滴,混匀。 5.3 以1000g离心15秒,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这将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结果判断: 血型抗A血 清 抗B血 清 A细 胞 B细 胞 O细胞 A + - - + - B - + + - - O - - + + - AB + + - - - 7.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 有技术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问题,常见者有以下数种: 7 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7.2 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或过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出现前带或 后带现象),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7.3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 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B或CisAB等。 7.4 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病)或实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7.5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测量血压实验报告 篇一:血压测量的实验报告 血压测量的实训报告 姓名:性别:班级:学号: 实训内容:血压测量 实训地点:护理实训楼437农村医学实训室 实训日期:年月号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学习,使我们掌握血压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2.加深自己的体验过程,要熟练血压的测量目的,要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准备。 3.了解人体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知识,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保持实验室的安静。 2.要爱护实验室的器材,尽量要做到实验室器材不要损坏。 3.认真听和看老师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师讲的注意事项。 4.实验结束后注意学会分析总结和会使用血压计。 三、实验对象和器材 实训对象: 实训器材:听诊器、血压计 四、实训过程:

1.先让测血压的人保持情绪稳定。 2.把盒子打开,再把水银柱的最下边银色水银槽的开关打开。 3.被测者脱去一只衣袖,将前臂平放在桌子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测验着要和被测者在同一水平,将袖带缠住该上臂处,大约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恰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 4.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 轻压之。 5. 旋紧与气囊相连的气球充气旋钮,并开始充气。气囊充气过程中应同时听诊肱动脉搏动音,观察汞柱上升高度。待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后,汞柱再升高20~30mm;然后以恒定的速率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使水银柱下降,视线与水银柱刻度平行.总结:实训对象的血压是否正常? 篇二:人体生理学 ABO 血型与动脉血压实验报告 ABO血型鉴定与动脉血压测量综合实验 摘要本实验采用波片法鉴定人体ABO血型和汞式压力表测定人体动脉血压。被测者血液遇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凝集,汞式压力表在压紧被测者上臂后松开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读数110mmHg,声音消失处读数70mmHg。实验表明,该被测者血型为O型,动脉血压为110/70mmHg。 关键词 ABO血型血压玻片法汞式压力表 前言 人类红细胞上存在两种ABO血型系统的抗原,又称为凝集原,分别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 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或/和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 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见表4-3-1-1) 三 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 (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 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 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 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鉴定血型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鉴定血型的实验报告 篇一: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血型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鉴定四种未知血液的血型 二、实验材料 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滴管、牙签等 三、实验原理 A型、b型标准血清与不同血型血液配型,会发生有无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根据现象不同区分出不同血液血型。 四、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两个载玻片擦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第二步:分别在这两个载玻片上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第三步:用滴管取未知血型血液,在两个载玻片中的标准血清中各滴一滴。第四步:静止10min观察是否有凝集现象,并记录结果第五步:根据现象,对照血型鉴定表,判断血型。

五、实验结果分析 六、实验记录和结论: 附:血型鉴定标准: 篇二:生物实验报告-Abo血型鉴定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 同组者:班级:日期: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Abo血型鉴定 实验目的:1.掌握血涂片的制作,了解各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 2.掌握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人类的Abo血型遗传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時间,一 个基因只包含两个等位基因。但是,控制血型的基因I 则有三个不同等位基因。即同一时间内,一个位点可以有其中任何两个等位基因出现。 等位基因A使红血球产生抗原A; 等位基因b使红血球产生抗原b; 等位基因o使红血球不产生抗原; 等位基因A和b为等显性,o对A和b均为隐性。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

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 的A抗原或B抗原或Ab抗原来确定Abo血型。 抗原抗体反应——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 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 抗体。A抗原加抗A单克隆抗体或b抗原加抗b单克 隆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 上有无A或/和b抗原→判断血型 抗体在相邻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之间搭桥形成 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集团块. 实验对象:血液 实验器材:受检者血液 抗A、抗b单克隆抗体 载玻片、脱脂棉、针、酒精棉球、生物显微镜、冰 箱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血涂片的制作 ?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指尖,用采血针刺破指尖或耳垂,从采血针眼处挤出绿豆大小血滴,用清洁玻片面的一端轻轻接触血滴,使血滴附于玻片面上(注意勿触及皮肤,否则 血在玻片上就不能成滴)。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教学文案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 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 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 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 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 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

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 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 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 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 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 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 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 1 .原理: 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和O型。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 阳性。 2 .标本采集: 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可采集末梢血。

ABO血型鉴定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ABO血型鉴定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辨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3.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运动负荷作用对人体血压影响的观察,探讨正常人体血压生理调节机制,了解人体血管运动的神经调节。二.摘要 通过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运动负荷作用对人体血压影响的观察,探讨正常人体血压生理调节机制,了解人体血管运动的神经调节。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在静坐和运动10min后男女收缩压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在静坐还是运动后男女脉搏都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即刻与静坐时相比,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差异都显著,运动3min后,血压和脉搏与静坐时相比差异都不显著。三.材料和方法 (1)材料: ▲ABO血型鉴定:显微镜、载玻片、采血针、消毒牙签、干燥棉球、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酒精棉球。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人、血压计、听诊器、秒表。(2)方法: ▲ABO血型鉴定: 1.取载玻片一块,各滴入一滴标准A和B血清。 2.用酒精棉球对指尖进行消毒,从指尖取血各滴入到标准A、B血清中。 3.用牙签将血液与血清混合,搅匀。

4.观察结果,判断血型。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1.水银式检压计在使用时先驱净带内的空气,打开水银柱根部的开关。 2.受试者端坐位,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min。 3.受试者前臂伸平,置于桌上,令上臂中段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袖带卷缠在距离肘窝上方2cm处,松紧度适宜,以能插入两指适宜。(注意: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于听诊。) 4.于肘窝处靠近内侧触及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于上面。 5.测定收缩压及舒张压、脉搏,并记录。 6.用表式血压计测定受试者静坐状态下的血压及脉搏,并记录。 7.受试者以每2s一次的速度做蹲下起立运动20次,用表式血压计测定受试者在运动后即刻、3min、5min和10min时的血压和脉搏,并记录。 四.观察项目 ▲ABO血型鉴定:ABO血型凝集反应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1).测定安静坐位状态下的脉搏和血压。 (2).观察运动负荷对脉搏和血压的影响。 ①受试者静坐5min,每隔2min测量静坐状态下血压和脉搏各一次(测15s的脉搏数乘以4作为每分钟值),直至测量数据连续三次稳定,分别算出脉搏数、血压平均值,以此作为对照。 ②做蹲下起立运动,以每2s一次的速度进行20次,在运动后即刻、3min、5min 和10min时各测定血压和脉搏一次。 五.实验结果 ▲由ABO血型鉴定实验得出我是O型血。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ABO血型鉴定的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原理 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 二.试剂和材料 1.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十B(O型血)分型血清(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受检者血清; 4.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三.方法 1.试管法 (1)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各l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和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l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加入A、B和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l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2.玻片法 (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十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十B分型血清 l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2)另取洁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1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