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第18课心术--苏洵

七、名句默写
为将治道,_当__先__治__心_。 凡战之道,_未__战__养__其__财_,将战养其力,既战 养其气,_既__胜__养__其__心_。
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 号_老__泉_。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其 文得欧阳修举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 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 _“_三__苏__”,均列入_“_唐__宋__八__大__家__”。苏洵的文章 多为政论和军事论著。
这就是所培以养养他其的战斗力力的;办法;谨斥:堠:谨瞭守。望台烽。燧:丰烽犒火:丰与厚烽的烟。
犒劳奖赏。优 游:悠闲自在。
小胜 益 急,小 挫益 厉, 打了小胜仗更加抓紧,受了小挫折更加严厉,
所以养其
气;用 人 不 尽
这就是培养他的士气的办法;使用战士要注意不让他们完全
实现其自己所的欲欲望,为这,就是所培养以他的养心志其的心办。法。益急::更抓加紧。。
2.资料链接
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 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昌炽。为求 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 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 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 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十篇就是他系统 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 一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 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 备等八个方面,而以治心(即将帅的思想与 军事素养)为核心,所以标题叫“心术”。
上 措义 手: 足崇 :尚 安正 置义 手。 足,为即害指:行成动为。危害。只夫有正惟义义可可以以激怒怒战士士,,
夫 惟义可以怒 士,士以 义 怒,可与 百 战。 只有正义可以激怒战士,战士因为被正义激怒,可以打无数次的战争。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桃花心术》(共15张PPT) 教科版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种树人是用什么方法来种 植桃花心木苗的,与其他人的 方法有什么不同?
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 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每天都在桃花心木苗林的小 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荼。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2、现在,桃花心木苗已经 长高了,并且非常茂盛。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树遇到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天气的变化无常
人遇到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生活中的坎坷、挫折、 困难……
1、 琼珊生命中的考验是什么?
2、对于琼珊将自己的生命寄于 一片常春藤叶的做法你赞成吗? 为什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版语文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
桃花心木【林清玄】
体裁:散文
作者介绍: 林清玄,1953年出生 ,台湾高 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 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的散文文笔 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 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主要作品 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 《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 《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是 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 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 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在你的生活中,曾 经遇到过这样“不确定” 的事情吗?
再见!
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他来的天数并 没有规律是因为
他浇水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 得少是因为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 不一定是因为
树木自己要学会 在土地里找水源。 学会在不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 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 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 的生命力。
苏东坡的故事 教学PPT课件【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佛祖还是牛粪? 中山狼? 患者是顾客? 患者是亲人? 患者是朋友? 患者是上帝?
JST 陈伟
上帝的概念:一个你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真实存在的神。你的父亲如何待你,他也会如何 待你,而且会比你父亲待你好。不管你做错什么, 他永远爱你。只要你信他,愿意认错,他会把你 带进天国,享受永生。
———《圣经·约翰福音》
JST 陈伟
医生有三重境界
• 第一重:治病救人——看好病人的病 • 第二重:人文关怀——悲天悯人之心 • 第三重:精神支柱——进入病人的灵魂
JST 陈伟
大医精诚
•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 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 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 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JST 陈伟
• 患者==有病的人 • “医术,乃仁术也;医者,
父母心” • 裘法祖院士: • 做人要知足、 • 做事要知不足、 • 做学问要不知足
医学是一门人学!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JST 陈伟
• 疾病诊断是重要的; • 但是了解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诊
断更为重要! --希波克拉底
JST 陈伟
JST 陈伟
医患之间——佛祖? 牛粪?
JST 陈伟
医生与病人
去看病的人不开心, 看病的医生也不开心。
JST 陈伟
医患关系现状
JST 陈伟
• 患者眼中的医生: • 佛祖还是牛粪? • 白衣天使?白衣战士? • 白狼、黑狗、眼镜蛇?
JST 陈伟
医生的工作
在所有的职业之中,医生是最 无法速成的职业之一,也是压力最 大的职业之一,更是一个要终身学 习的职业。
JST 陈伟
上帝的概念:一个你看不见,摸不到,但是 真实存在的神。你的父亲如何待你,他也会如何 待你,而且会比你父亲待你好。不管你做错什么, 他永远爱你。只要你信他,愿意认错,他会把你 带进天国,享受永生。
———《圣经·约翰福音》
JST 陈伟
医生有三重境界
• 第一重:治病救人——看好病人的病 • 第二重:人文关怀——悲天悯人之心 • 第三重:精神支柱——进入病人的灵魂
JST 陈伟
大医精诚
•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 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 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 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JST 陈伟
• 患者==有病的人 • “医术,乃仁术也;医者,
父母心” • 裘法祖院士: • 做人要知足、 • 做事要知不足、 • 做学问要不知足
医学是一门人学!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JST 陈伟
• 疾病诊断是重要的; • 但是了解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诊
断更为重要! --希波克拉底
JST 陈伟
JST 陈伟
医患之间——佛祖? 牛粪?
JST 陈伟
医生与病人
去看病的人不开心, 看病的医生也不开心。
JST 陈伟
医患关系现状
JST 陈伟
• 患者眼中的医生: • 佛祖还是牛粪? • 白衣天使?白衣战士? • 白狼、黑狗、眼镜蛇?
JST 陈伟
医生的工作
在所有的职业之中,医生是最 无法速成的职业之一,也是压力最 大的职业之一,更是一个要终身学 习的职业。
高中语文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隔膜。61.参通骖。
第13页
必修5
<15>陈情表
6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通 ,含义:
。
6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通 ,含义:
。
<16>段太尉逸事状
64.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 通 ,含义: 。
65.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通 ,含义:
。
66.太尉判状,辞甚巽
通 ,含义:
。
67.宗元出入岐周邠斄间
通 ,含义:
第10页
必修4
<14>孔孟两章
3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 ,含义:
。
3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含义:
。
3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 ,含义:
。
<15>劝学
40.木直中绳,輮认为轮
通 ,含义:
。
4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 ,含义: ; 通 ,含义: 。
4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 ,含义:
。
4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寄欧阳舍人书
87.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通 ,含义: 。
88.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
通 ,含义:
。
89.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认为也
通 ,含义: 。
82.粤通越。83.志通识,标志,标识。84.常通尝,曾经。85.佚通逸, 安逸。86.阳通佯,假装。87.见通现,显现,表彰。88.材通才,才 学。89.畜通蓄,积蓄,富于。
。 第14页
必修5
62.闵通悯,这里指所忧愁事。 63.零丁通伶仃,孤独样子。 64.嗛通慊,满足,快意。 65.椎通槌,打。 66.巽通逊,谦恭。 67.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68.太通太。 69.参通三。 70.辟通避,躲避。 71.庸通用。 72.弟通悌,合乎做弟弟道理。 73.寘通置,安置。 74.阙通掘,挖掘。
第五单元第18课心术--苏洵

3 .什么是“治心”?作者认为作为主将, 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 【提示】 “治心”,就是心理修养。作 者认为,主将的心理品质最重要的有二:第 一,超人的镇定,临大事而不乱,“泰山崩 于前而色不变”;第二,极度的沉静,能有 效地排除一切干扰,“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能如此,就能把握利害得失,能够抵御 敌人。
凡:所有。未:没有。养:蓄 谨 烽 燧,严 斥 堠, 谨守报警的烽火,加紧巡逻侦察, 养。气:士气。心:心志。
使耕者无所 顾忌,所以 养 其财;丰犒而优游之, 使得种田人没有顾忌,这就是蓄养财富的办法;丰厚的犒赏而生活悠闲, 所以养其 力; 谨:谨守。烽燧:烽火与烽烟。 这就是培养他的战斗力的办法;斥堠:瞭望台。丰犒:丰厚的 犒劳奖赏。优 游:悠闲自在。
九、整体预知 心 术 治心第一段 → 养士第2、3、4段 → 审势第5、6段 → 守备第8段 → 出奇第7段
十、文本对译 为将 之道,当 先治 心。泰山崩于前 作为将军的原则,应当首先修养心性。泰山倒塌在前面, 而 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 目 不 瞬,然后可以 也面色不变;麋鹿在身边突然出现,眼睛也不眨一下,这样才可以 制 利害, 可以待 敌。 为:作,作为。道:道理 。 控制各种利害关系,可以对付敌人。当:应当。崩于前:倒塌 在前面。兴:突然出现。瞬:目动; 眨眼。制:控制。待:对待。
小利小患不足以辱 吾 则:就。屈:屈服。沮: 小的好处,小的害处,不够辱没我的 退却。避:躲避;躲着。 技也,夫然后可以支 大利 大患。夫惟 养技而 军事才能,然后可以支配大的好处和大的害处。只有培养技艺而 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利:好处。患:害处。足:足够。辱:辱 自爱的,可以无敌于天下。没。技:指军事才能。支:支撑,对付。
故一忍 可以支 百 勇,一静可以制 所以忍耐可以抵御百勇,一个镇静可以制服 技:培养技艺。
ECMO学习--最详细的课件ppt课件

支持的一项100例报告,总体生存率为72% • 英国ECMO协作组:ECMO减少新生儿呼衰死亡
风险,不增加严重残疾率
• 目前,一项临床一期及两项随机研究支持 ECMO为对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新生儿 呼衰的标准治疗
19
ECMO 与儿童呼衰
• 尚无随机对照研究
• 1980年 Bartlett报道传统治疗生存率小于10%, ECMO 大于30%
Cases
4
国内ECMO开展近况
5
CPB vs ECMO
>600 160-220
Autotransfusion Yes
No
Hypothermia Yes
No
Hemolysis
Yes
No
Hemodilution Yes
No
Arterial filter Yes
No
6
7
CPB vs ECMO
静脉回流罐 肝素(ACT)
2105–2114.
Davies 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2009
influenza A(H1N1)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AMA
2009; 302(17): 1888–95.
32
成人呼吸疾患病例
2
HISTORY OF ECMO
• 1960 - EXPERIMENTS INTO PROLONGED CPB
• 1972 - HILL - FIRST ADULT ECMO - AORTIC RUPTURE
• 1975 - BARTLETT - FIRST SUCCESSFUL NEONATAL
风险,不增加严重残疾率
• 目前,一项临床一期及两项随机研究支持 ECMO为对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新生儿 呼衰的标准治疗
19
ECMO 与儿童呼衰
• 尚无随机对照研究
• 1980年 Bartlett报道传统治疗生存率小于10%, ECMO 大于30%
Cases
4
国内ECMO开展近况
5
CPB vs ECMO
>600 160-220
Autotransfusion Yes
No
Hypothermia Yes
No
Hemolysis
Yes
No
Hemodilution Yes
No
Arterial filter Yes
No
6
7
CPB vs ECMO
静脉回流罐 肝素(ACT)
2105–2114.
Davies 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2009
influenza A(H1N1)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AMA
2009; 302(17): 1888–95.
32
成人呼吸疾患病例
2
HISTORY OF ECMO
• 1960 - EXPERIMENTS INTO PROLONGED CPB
• 1972 - HILL - FIRST ADULT ECMO - AORTIC RUPTURE
• 1975 - BARTLETT - FIRST SUCCESSFUL NEONATAL
第三节.《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

2. 关于“静”
《心术》上说,“君子之处也,若无知,言 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 影之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 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 《心术》上说:“虚者,无藏也”。 《心术)下“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 不得。”《内业》:“心静气理,道乃可 止。”
《内业》篇:“敬除其舍,精将自来……精 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 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 不竭,九窍遂通。……心全于中,形全于 外……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 信而骨强。乃能……鉴于大清,视于大明, 敬慎无忒,日新其德,遍知天下,穷于四极。 敬发其充,是谓内得。”
3.形与神不二
“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内业》) 《内业》说:“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 《心术》上说,“宫者,谓心也;心也者, 智之舍也。”又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 九窍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者,精也。去 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 独则明,明则神矣。” 《内业》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 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 之极也。” 《心术》下也说“一气能变曰精”。
第三节.《管子》四篇(《心术》上 下、《白心》、《内业》)
《心术》上说:“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 故道之与德无间……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礼者,因人之情,缘义之理而为之节文者 也……故礼出乎义,义出乎理,理因乎宜者 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杀僇禁 诛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 乎道。”
《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 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心术》上说:“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 生知(知衍)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 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
心术 [宋]苏洵
![心术 [宋]苏洵](https://img.taocdn.com/s3/m/56181a9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c.png)
兵有长短【形作名,长处短处】,敌我一【相同】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较量】;吾之 所短,吾蔽【隐蔽】而置【搁置不用】之,彼将强与吾角【对抗, 角力】,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高阴【暗中】 而养之,使之狎【轻慢】而堕【陷入】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原则】,当先治心【修养心性】。泰山崩 于前而色【面色】不变,麋鹿兴【奔跑】于左而目不瞬 【眨眼】,然后可以制【控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崇尚】义【正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 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放置】手足也。夫惟 义可以怒【使动用法,使……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 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积蓄】其财,将战养其力【战斗力】, 既战养其气【士气】,既胜养其心【心性】。谨烽燧【古代边防 报警信号。白天放烟称“烽”,夜间燃火称“燧”。此指军队的 警戒工作】,严【使动,严格要求】斥堠【即斥候,指侦察兵或 侦察敌情,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文中指边境巡逻】,使耕 者无所顾忌,所以【用来……的方法】养其财;丰犒【用丰盛的 酒食犒劳】而优游【使动,使悠闲自在】之,所以养其力;小胜 益急【更加紧迫】,小挫益厉【激励】,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 【完全实现】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 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多余的勇气】,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 并【吞并】天下,而士不厌兵【讨厌战争】,此黄帝之所以 【……的原因】七十战而兵不殆【懈怠】也。不养其心,一战而 胜,不可用矣。
凡主将之道,知理【明白道理】而后可以举【发动】兵, 知势【了解形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懂得节制】而后可以用 兵。知理则不屈【屈服】,知势则不沮【丧气】,知节则不穷 【困窘】。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辱 没】吾技【本领】也,夫然后有以支【应付】大利大患。夫惟养 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抵御】百勇,一静可 以制百动。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原则】,当先治心【修养心性】。泰山崩 于前而色【面色】不变,麋鹿兴【奔跑】于左而目不瞬 【眨眼】,然后可以制【控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崇尚】义【正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 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放置】手足也。夫惟 义可以怒【使动用法,使……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 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积蓄】其财,将战养其力【战斗力】, 既战养其气【士气】,既胜养其心【心性】。谨烽燧【古代边防 报警信号。白天放烟称“烽”,夜间燃火称“燧”。此指军队的 警戒工作】,严【使动,严格要求】斥堠【即斥候,指侦察兵或 侦察敌情,也指用来瞭望敌情的土堡。文中指边境巡逻】,使耕 者无所顾忌,所以【用来……的方法】养其财;丰犒【用丰盛的 酒食犒劳】而优游【使动,使悠闲自在】之,所以养其力;小胜 益急【更加紧迫】,小挫益厉【激励】,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 【完全实现】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 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多余的勇气】,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 并【吞并】天下,而士不厌兵【讨厌战争】,此黄帝之所以 【……的原因】七十战而兵不殆【懈怠】也。不养其心,一战而 胜,不可用矣。
凡主将之道,知理【明白道理】而后可以举【发动】兵, 知势【了解形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懂得节制】而后可以用 兵。知理则不屈【屈服】,知势则不沮【丧气】,知节则不穷 【困窘】。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辱 没】吾技【本领】也,夫然后有以支【应付】大利大患。夫惟养 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抵御】百勇,一静可 以制百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音
糜(mí)鹿
谨烽燧(suì)
严斥堠(hòu) 丰犒(kào)
蓄(xù)其怒 蜥(xī)蜴(yì)
使之狎(xiá)而堕其中
缒(zhuì)兵于穴中
知势则不沮(jǔ) 尺箠(chuí)
据兵而寝(qǐn) 冠胄(zhàu)衣甲
有所恃(shì)
解题
心术:1 居心(多指坏的)。
如 “心术不正”
2 心计、计谋
第二题
《心术》采用了分析推导的论说方式, 《六国论》采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心 术》每一段都有一个中心句,有相对的独 立性又彼此有机结合。《六国论》开门见 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紧接 着以历史事实为据,深入分析。
第四题
A.谨:使……;严:使……严格 B.贤:有才能的 C.智:有智慧的;严:严格 D.险:险要之处 E.老:以……为老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 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 胜养其心。
大凡战争的道理是:还没有发生战争, 要积蓄储备好财力物力;将要发生战 争,要培养战斗力;已经发生战争, 就要保持士气;战争已经战胜,要保 持将士的斗志。
谨烽燧,严斥堠(hòu),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 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 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
三国时,魏国邓艾翻山越岭,用绳子把士兵吊下悬崖峭 壁去偷袭蜀国,如果不是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即使有百 万大军,也可能要束手就擒。而邓艾确实是摸透了蜀国 上下的情况,觉得蜀军不足畏惧,才敢采取如此大胆的 行动的。
所以,古代贤能的将领,能够用自己有限的兵力,去试 探敌方的虚实,又能够根据敌方的强弱,来准确地估价 自己的力量,因此对自己的行动作出准确的判断。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 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 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是做将领的,应该足智多谋而又号令 严明;凡是做士兵的,应该愚鲁无知, (只懂得遵循将令)。
智慧,则他人无法揣度你的意图;严明, 则士兵不敢违犯你的将令。因此,如果 让士兵都跟随将领听从命令,如何能够 不愚鲁无知呢?
只有士兵愚鲁无知,才能够同将领去拼 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 縋(zhuì)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 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 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大凡出兵打仗,要了解对方主帅和将领的情况,然后才 可以采取那些冒险的活动。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 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 宋散文八大家
苏洵散文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 有雄辩地说服力。欧阳修称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 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其文章“指事析 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艺术风格以雄奇 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 见长。苏洵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忧柔骚人之清深,孟、韩 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其文章语言古朴 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 比喻。
证思考) 8、论善用兵之道(“无所顾”、“有所恃”)
思考探究一 P75
明确: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 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A治心(首段) — 养士(二、三、四段)— 审势(五 、六段)— 出奇(七段)— 守备 (八段)
B先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 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 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pù)之,
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 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回答是:“我方的短处,我故意地把它 公开暴露出来,使敌方疑惑而退却;
我方的长处,我只是在暗中培养锻炼, 并时时加以显示,使敌方司空见惯、麻 痹大意而堕入我们的圈套。
这便是运用长处和短处的方法。”
练习
1.下列各粗体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举:发动
知势则不沮
沮:沮丧
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支:应付、支撑
B.不足以辱吾技也
辱:玷污
吾蔽而置之
蔽:隐藏
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阴险
C.此用长短之术也
术:本领
使之无所顾
顾:回头
知此者,可以将矣
将:出发
D.乌获不敢逼
逼:靠近
冠胄衣甲
衣:衣服
知道这个道理的,就可以带兵打仗了。
袒裼(xī)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
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 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如果袒胸露臂,紧握着剑柄,那么,即 使是乌获那样的勇士也不敢逼近;如果 披戴着盔甲,抱着武器睡觉,那么,小 孩也可以拉弓射箭,把他杀死。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利用各种条 件来保存自己的力量,而那些能够保存 自己力量的人,他的力量是用之不尽的。
通“励”
谨慎作好烽燧报警,严格进行侦察探望,使种 田的人没有什么顾忌,如此来积存财力;
给予士兵优厚的犒赏,使他们得到足够的休整, 如此来使士兵保持他们的战斗力;
打了小的胜仗,要更振作精神,受到小的挫折, 要更给予激励,以此来保持士气;
用人时不要满足他的所有要求,以此来保持他 的斗志。
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 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 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于蓝” 5 表假设,译为“如果”,如“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6 表修饰,可不译,如“吾曾终日而思矣”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用:
1 表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 汉所以兴隆也”
2 表手段和目的,如“吾所以侍侯生者 备矣”
(二)实词
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兴:突然出现
然后可以制厉害,可以待敌 制:控制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 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
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 作《心术》。
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明确重点词语 逐段 疏通文意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 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做将领的方法,是应当先加强内心修养 的锻炼,即使是泰山崩倒在眼前,也面 不变色;麋鹿突然从身旁跑过,也目不 转睛。只有这样,然后才能够掌握战争 情势变化的利弊,才能正确地对付敌人。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 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而 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大凡担任主将,都是通晓事理而后 才可以兴兵;了解情势以后才可以 交战;
懂得节制约束而后才可以指挥战争。 通晓事理就不至于屈服,了解敌我 双方的情势就不会沮丧,懂得节制 约束就不会陷入困境。
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 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 “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 同写法,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 论就很精当。
写作背景
宋王朝在同辽和西夏的关系上,一 直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因此苏洵 的忧国之心,甚于忧民。他花了很 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 书》十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 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的一 篇。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 敌人发现不了而犹 豫不决。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 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愤呼而操击; 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
善于用兵的人,应该使士兵无所顾忌而有所凭 仗。
无所顾忌,就能知道战死是不值得可惜的;有 所凭仗,就会知道不至于会战败的。
手中即使只有尺把长的木棍,遇见猛虎,也可 以大喊一声,拿起木棍去击打它;可是,如果 空着两手,即使遇到蜥蜴,也会吓得变了脸色 而却步不前。这是人之常情。
举妄动,才能无敌于天下。 因此,忍耐一次,可以准备上百次的勇敢行为;
冷静一下,可以制止上百次的轻举妄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 用之,彼将不与我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 将强与吾角,奈何?” 通“较”
军队各有长处和短处,这在敌我双 方都是一样的。
有人问:“如果我方的长处,我拿 出来使用它,可是敌方将领不和我 较量;我方的短处,我掩盖搁置起 来,可是敌方将领一定要和我较量, 那将怎么办呢?”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怒:激起义愤
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厉:发奋自厉
此皇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部殆也。 殆: 危险,失败
(三)句式
A 倒装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 兴于左而目不瞬。
B 判断句:此皇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部 殆也。
C疑问句:夫安得不愚?
小结
这是一篇军事论文。作者从将帅的自我修养,即 培养智谋胆略说起,谈到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 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保证百战百胜,只有知己 知彼,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战争的胜 利。文章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思想,具 有一定的见解。但所谓“士欲愚”的权术思想,则反 映了作者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文章每节自成段落, 各有中心,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很严密。
凡兵上义通,”“不尚 义,虽利勿动。非一动 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 战。
凡是用兵打仗,要崇尚正义,不合乎正义,即便 有利,也不轻举妄动。这不是因为轻举妄动会 决定胜败利害,而是因为这样做终有一天会给 自己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只有正义,才能激 怒战士,而战士一旦为正义所激怒,才可以使 之百战而不殆。
通“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