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英语歌谣的独特魅力

合集下载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121鉴 赏浅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赵 享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大约四十年光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繁盛期。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赏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语言特色。

其一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其二是比较分析不同阶段、不同作家的创作特色。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活跃的是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为首的老一派浪漫主义诗人,而后一阶段则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三位诗人为代表的新派浪漫主义诗人。

这一时期的诗歌语言既其共同特性,又各具特色。

一、浪漫主义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是对英国18世纪发展到极致的新古典主义的颠覆,是一场文学上的革命。

受法国大革命影响,诗人们用其独特的语言赞美自然,追求自由,歌颂爱情,抒发激情,探寻美的境界,为诗歌创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语言通俗易懂浪漫主义诗人摒弃了文坛中长久盛行的“诗意辞藻”,及新古典主义追求的刻板句法,对语言进行了大胆创新。

他们普遍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力图以平凡的语言抒发高尚而强烈的情感。

华兹华斯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以“真实”来规范诗歌创作,提倡写诗要使用散文式的诗意自然,舍弃华丽的藻饰,要将语言深入到大自然中,深入到最淳朴的田园间。

他认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更朴素又更强调”,“更永久,而且更哲学化”。

同样是描写太阳,在柯尔律治的刻画下,太阳是“The bloody Sun”“Right up above the sky”“No bigger than the Moon”,用词简单,却蕴意深远,几乎人人都可读懂。

相反,在18世纪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笔触下,太阳是“the reddening Phoebus”“golden fire”“amorous descant”,即红脸的太阳神、金色的火焰、火热的情歌,诗词用繁复的辞藻将神话与修辞融合。

我想莫不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便难以赏鉴吧!(二)想象力的丰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主题之一。

民谣和歌谣的魅力

民谣和歌谣的魅力

民谣和歌谣的魅力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能够在酷热的夏天给我们带来清凉,能够在寒冷的冬天给我们带来温暖。

在各种音乐流派中,民谣和歌谣独具一格,拥有独特的魅力。

民谣和歌谣在传统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至今。

这些歌曲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爱情、自然等主题的情感和思索。

无论是在乡村的小巷中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我们都能听到这些曲调悠扬、歌词深入人心的歌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民谣的魅力。

民谣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有的轻快欢快,有的深沉低回。

这种多样性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绪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民谣来听。

比如,当我们沮丧时可以听一些抒情的民谣来宣泄情感;当我们开心时,可以选择一些欢快的民谣来增添喜悦。

无论何时何地,民谣都能够陪伴我们,让我们感到宁静、安慰。

其次,让我们一起探索歌谣的魅力。

歌谣是孩童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它们是我们童年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的见证者。

这些歌谣融入了孩子们的游戏、学习和生活,使得他们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

歌谣的曲调简单易于记忆,歌词通常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不管是谈论小动物、水果,还是描述四季的变化,歌谣都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知识和想象力的兴趣。

民谣和歌谣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它们还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各地的民谣和歌谣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文化传统。

这些歌曲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传承和演绎,代代相传。

从一首简单的歌谣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地区的历史,了解这个地方的人民和他们所重视的事物。

这样的文化传承不仅丰富了歌曲本身的内涵,也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除了音乐的魅力,民谣和歌谣还能够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人们的思考和关切。

在不同时代,民谣和歌谣通过歌词传递出来的信息各有不同。

比如,在战争年代,民谣往往抒发人们对战争的抗议和对和平的向往;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歌谣则展现了人们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希望。

这些歌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发声的方式,也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英语诗歌_??????

英语诗歌_??????

英语诗歌英语诗歌是一种以英语为创作语言的诗歌形式,它起源于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英语诗歌具有丰富的形式和风格,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史诗、十四行诗、无韵诗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英语诗歌的起源、发展、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以及英语诗歌在我国的影响和地位。

一、英语诗歌的起源和发展1.中世纪英语诗歌英语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诗歌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主,题材涉及宗教、英雄传说、民间故事等。

中世纪英语诗歌的代表作品有《贝奥武甫》(Beowulf)、《坎特伯雷故事集》(TheCanterburyTales)等。

2.文艺复兴时期英语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迎来了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诗歌注重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个性、自由和现实生活的描绘。

代表诗人有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埃德蒙·斯宾塞(EdmundSpenser)等。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斯宾塞的《仙后》(TheFaerieQueene)等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语诗歌的典范。

3.浪漫主义时期英语诗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兴起。

浪漫主义诗人强调个人情感、想象力和自然美,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

代表诗人有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TaylorColeridge)、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nron)等。

他们的作品如《抒情歌谣集》(LyricalBallads)、《唐璜》(DonJuan)等,成为浪漫主义英语诗歌的代表作。

4.现代主义时期英语诗歌二、英语诗歌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1.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起源于意大利,后传入英国。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其代表作品,共有154首,主要表现了爱情、友谊、时间流逝等主题。

2.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形式。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歌曲歌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少年儿童学习英语有不少有利条件,他们喜欢唱歌,善于模仿,不怕重复。

多数儿童乐感,节奏感强,他们学一首歌往往比学一段话容易。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歌曲、歌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要教学方法正确,将歌曲、歌谣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歌曲、歌谣、课堂教学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结合。

而歌曲、歌谣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被忽视的源泉,大多数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之后,竟然不能完整地唱出一首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中更是少之又少的事。

充其量,歌曲被作为书面材料供学生学习。

外语教学是否应该利用歌曲、歌谣作为素材以及如何利用,曾是一个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之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引起争议,无外乎歌曲不是人们日常交往的主要形式。

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教师发现,歌曲、歌谣对儿童,甚至成年人的外语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歌曲、歌谣在教学中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歌曲、歌谣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目前,从小学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

一、阐述歌曲及歌谣在教学中的意义和要求人们常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马克思也说过:“音乐是人类第二语言”。

而唱歌则是人的声音与语言相结合的一种音乐。

所以歌曲是对语言的应用,它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活跃人的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歌曲教学的作用,就能创设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节奏的敏感度,培养听说能力,增强对字词的理解,扩大词汇量。

由此,一方面教师做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的确,小孩子比较好动,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具有一颗“童心”,甘做一个“小孩子”,走进学生们丰富多彩,曼妙无比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课堂心理气氛。

unknown mother-goose解读

unknown mother-goose解读

unknown mother-goose解读
"Unknown Mother Goose"是一个指代未知的传说和童谣作者的术语。

在英国和美国的童谣中,有很多歌谣作者的身份和名字已经无从考证,这些歌谣就被归类为"Unknown Mother Goose",其中的"Mother Goose"本意是指一个传说中的老妇人,她向孩子们讲述各种故事和童谣。

"Unknown Mother Goose"中的歌谣通常是通过口头传统流传下来的,没有明确的作者或出处记录。

这些歌谣常常与儿童有关,包括教育儿童礼仪、自然知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语言简单易懂、韵律优美,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和娱乐。

尽管这些歌谣的作者和来源不确定,但它们已经成为了英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传承和流传至今。

人们通过这些歌谣,了解和体验了英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这些歌谣所包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

一年级英语儿歌校本教材

一年级英语儿歌校本教材

博思小学马密ﻬ序在常规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结合。

而歌曲、歌谣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被忽视的源泉,大多数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之后,竟然不能完整地唱出一首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中更是少之又少的事。

充其量,歌曲被作为书面材料供学生学习。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和教师发现,歌曲、歌谣对儿童,甚至成年人的外语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辅助作用,歌曲、歌谣在教学中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歌曲、歌谣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目前,从小学就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已逐渐成为英语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

音乐和节奏也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歌词容易记牢,孩子们也喜欢学唱歌曲。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时学唱的歌曲怎么也忘不掉,这是因为音乐和节奏使歌曲容易模仿和记忆。

我们很容易找到适合孩子们的不同类型的、传统的或是新的专为儿童写作的歌曲和歌谣,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ﻬ校本课程纲要第一部分前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英语儿歌内容丰富生动,语言浅显,节奏明快,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的识记和模仿,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不大,语言含量小,儿歌大容量的输入正好适合他们的学习能力的特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差,但模仿能力强,爱唱爱跳,儿歌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也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英语儿歌是非常适合孩子门学习的一种形式。

基于以上的目的,我们特开发了英语儿歌校本课程,依据教育方针,同新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在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各自需要对内容适当加以调整、取舍和补充。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根据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和主要任务,根据多年来开设这类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当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关于对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要求,本书的教学目的是:(一)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扩充英语词汇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文歌的兴趣。

“运用英语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研活动主持词及流程

“运用英语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研活动主持词及流程

XXX镇小学英语主题教研活动“运用英语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持人:(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辛立庄镇第一小学指导工作。

今天,很荣幸由我来主持这次难得而重要的教研活动。

(2)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们已经达成一种共识:歌曲(songs)和歌谣(rhymes,chants and little poems)对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儿童外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歌曲和歌谣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音乐和节奏也是儿童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歌曲和歌谣以其重复的特点和鲜明的节奏,成为儿童外语学习的一种理想的手段,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次,我们教研组活动,在研讨中,大家共同发现:唱一些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英语歌曲,可以唤起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积存,一边听着熟悉的音乐,一边唱起熟悉的歌曲,并配上动作或游戏,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的注意力便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学习的兴趣便不知不觉地提了上来。

教育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普遍规律。

将英语歌曲引入教学符合从感知到理解的认识规律,而且把语言知识融于有趣的歌词中。

歌曲将知识与趣味、抽象与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形象材料,并且用旋律为学生架起了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听、唱英语歌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在课堂上如能够巧妙地运用英语歌曲,将会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我们认真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之后,也了解到: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的分级目标描述,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歌谣歌曲教学的目标概述如下:一级(三、四年级):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一20首,说歌谣15一20首;二级(五、六年级):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专题讲座——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五通桥区石麟镇阳光小学简咏梅2015.12.28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它作为重要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一,能够使学生巩固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并能发展各种实践能力。

这也是英语作业的意义所在。

我们在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过程中感受到小学英语教学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在课上所学的内容由于在课后得不到有效巩固而忘得干干净净。

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很多教师把“听磁带、抄单词、背课文”作为学生主要的课外作业形式。

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如何设计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值得我们关思考。

一、小学英语课外作业形式(一)布置阅读作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英语似乎与数理逻辑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学习英语同样要发展计算、推测、判断、分辨、归纳等能力。

这种能力的要求在阅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活跃的,不仅要体会作者意图,思考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推测故事的发展变化,归纳文章的中心等。

因此说,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数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运用和发挥的过程。

如收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并根据内容设计图画,让学生阅读文章,为所给的图片排列顺序或者要求学生续写故事。

这样的作业具有挑战性,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

1. 空间环境的建设——主要指视觉环境的建设可利用班内、校内的各种显要空间,进行“ 阅读作业” 的布置、展览。

(1 )展览的素材可以就地取材——些双语杂志本身就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小文章、活泼可爱的插图故事、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知识、以及各式各样的东西方文化,等等。

它们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特点,和兴趣点。

所以,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做成环境布置,那不管是几年级的孩子,天天面对着十分有意思的内容,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肯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英语歌谣的独特魅力学期总结:<!--[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endif]-->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新型的英语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主要任务,尊重小学生生理、心理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将语言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过程中,去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小学英语语言技能目标中要求小学生要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

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十分喜欢歌谣和诗歌,特别是低段的学生。

这些歌谣琅琅上口,易说易记,降低了难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着重研究了歌谣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把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和文化气息浓的英语歌谣运用到教学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英语歌谣的创编,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成就感,提升语言学习。

一、认真钻研教材,巧妙创编英语歌谣。

歌谣是儿童口头传唱的,它们大多是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明的音韵写成,也有部分儿歌是儿童自己在游戏等场合随口编唱的。

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此时儿童英语语句简单、语法结构单纯、语汇贫乏,因此,语言浅显的英语歌谣把正确的语法、语汇与儿童的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优美的、规范的儿童英语口语,适应了儿童语言发展的水平,能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英语歌谣中使用的词汇主要是名词(动物、植物、食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动词(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形容词(颜色、形状、大小等),这些词反映的事物及其属性比较具体,契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

同时,英语歌谣中简单句的大量使用,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和掌握。

教师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创编英语歌谣,丰富课堂教学。

(一)英语歌谣创编,注重节奏感、乐感。

歌谣与节奏、音乐密切联系,歌谣中特有的悦耳和谐的音韵和鲜明的节奏能使儿童产生愉悦感。

有些歌谣在内容上没有多大意义,但其和谐的韵律、铿铿的音响都从听觉上给幼儿以愉悦。

因而儿歌的语言不仅要求浅显、口语化,而且须有严格的韵律、明朗的节奏,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

例如在教学小动物时,我们创编了一首《动物谣》:Cat,cat是小猫,小猫cat miao-miao.Dog,dog是小狗,小狗dog wang-wang.Duck,duck是小鸭,小鸭duck ga-ga.Pig,pig是小猪,小猪pig lu-lu.Bird, bird是小鸟,小鸟bird ji—ji.……音节自然响亮,易学易记,同时配合节奏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另外节奏可以帮助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带给作品内在的乐感。

例如在教学蜜蜂这个单词时,创编《little bee》:Little bee,little bee,fly,fly,fly.Little bee,little bee,weng,weng,weng.”儿歌中运用了反复的表现手法,作品同样的语言根据情节需要多次反复,给儿童以深刻的印象。

(二)英语歌谣创编,注重生活化。

语言来源于生活,用运用于生活。

任何一种语言都要为生活服务,因此在创编歌谣时要注重生活化。

在中秋节之前,为了迎接传统佳节,创设氛围,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特创编了一首儿歌:数数在教学中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在教学数字1、2、3、4、5时,也改编了一首孩子熟悉的歌谣:One, two, three, four, five.上山打tiger.Tiger没打着.打着squirrel .Squirrel有几只.让me 数一数.One, two,three, four, five.通过这首儿歌,学生明白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三)英语歌谣创编,注重游戏、活动化。

儿童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但大多数儿童还是保留了直觉行动性思维的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英语歌谣游戏性、动作性的要求。

因此在英语歌谣创编中,富于动感的语言能有效地唤起儿童的注意,增强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完五官名称后,通过改编《两只老虎》来巩固单词,使枯燥的单词变得更加有趣,富有表演:两只tiger ,两只tiger,run 得快,run 得快,一只没有ear,一只没有eye,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tiger ,两只tiger,run 得快,run 得快,一只没有mouth,一只没有nose,真奇怪,真奇怪。

两只tiger ,两只tiger,run 得快,run 得快,一只没有face,一只没有head,真奇怪,真奇怪。

儿童很快在唱唱、动动中掌握了单词,学习事半功倍。

对于儿童来说,形容词的教学比较枯燥,我们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编歌谣。

如:在教学big, small,long, short这四个单词时,我采用《Apple Tree》的曲调,创编了一个集谜语为一体的歌谣:This is big, (指耳朵) thisis small, (指耳朵).This islong, (指鼻子)this is short,(指腿)(上面四句教师可以边唱边表演,并让孩子猜猜是一种什么动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Elephant, elephant, I love you. Elephant, elephant,see goodbye.最后再用歌曲的方式告诉儿童谜底,让儿童体会猜谜后的成就感。

(四)英语歌谣创编,注重语言积累、提升。

英语歌谣可以经常的渗透到每一堂英语课堂中,让儿童积累语言,耳濡目染从而达到潜移默化能自编、自创歌谣,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同时提升语言。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末,班里的儿童能改编一小段儿歌了,下面是班里学生编的儿歌:(A)MoonMoon round, moon yellow, moonbig, moon small, Moon, moon, I love you. Moon cake, moon cake , I love to eat.(B)My sisterMy sister is coming, Ta-Ta,My sister is coming,Ta-Ta,Say hello,howare you,My sister is coming,I love her.二、认真研究学生特点,落实英语歌谣辅助教学。

各种形式的英语歌谣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

英语歌谣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

(一)英语歌谣与图片组合,声、形同步。

现代小学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声、形结合起来,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想象力,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全面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里利用歌谣,在讲课时,一边慢放图片,一边放录音,做到声、形同步。

通过图片边看边听,不用逐句解释,只要让学生感受韵律,联系语音及整体的语感。

例如,教师要教学句形“I likesummer!”“Let’s go to the beach!”时可采用歌谣《Summer》:Summer, I like summer, It is fun. Let’s go to thebeach, And run, run, run!教师可设计两副彩色图画,分别表达“我喜欢夏天,夏天多么好”和“让我们去海滩吧,跑呀跑呀”。

声形同步,图文结合,学生兴趣盎然,并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理解教学内容,不言而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表明,学生理解知识必须有感性认识作支柱。

理解记忆是通过积极思维活动进行的,由此看来,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图文投影教学,展现给学生的是反映知识的画面,录音则有助于学生开动大脑机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如教学《Rain, Rain,Go away》时,教师可以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边听录音边看画面,随着歌谣内容的渐进,画面也随之变化;第二遍轻声放录音,学生看着画面小声跟读歌谣内容;第三遍,只展现画面,不放录音,学生依据画面展现的内容试背歌谣。

采用这样方法,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记得牢。

(二)英语歌谣与肢体组合,声、行同步。

要坚持以听说到练为主的原则,儿童学习外语不能走成人学习外语的路子,即认字与语音同时进行。

因为他们还没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儿童学习外语应当坚持学习母语的方法与途径,即听与说同时进行。

这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

因此,要坚持直接的教学方法,同时必须借助于实物、图画、表情、肢体语言,并与游戏结合起来。

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外语,提高自己的听说基础能力,以完成直接由语言到意义,中间越过母语翻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习外语的文字,以便语音与文字结合起来。

利用英语歌谣可以很好地帮教师达到这一要求。

小学生都是一些生性好动的儿童,大部分人在上课铃声响过后,还没从课间游戏中收回心来。

因此,教师要利用“扬长避短”的原则,利用儿童对歌谣与生俱来的喜爱,突出“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让他们动动、做做,无痕地把儿童带入课中,例如:在Animals的教学时,上课铃响,我没有急于师生问好,而播放Teddy Bear 的歌曲,我呢,则跟着音乐利用肢体语言,边唱边做动作,学生也就跟着一起动起来;然后再把歌词相应地替换成“Teddy Dog,Teddy Rabbit…”达到在一个轻音乐缭绕的氛围中导入一项教学内容的目的。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观察生活,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创造出更多的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

根据教学把教学内容创编成歌谣,并用肢体语言或表情表现出来,即边说边做,儿童喜闻乐见。

例如在教学小动物时,可采用下面的儿歌:Look at the cat, it is fat. Look at the pig, it isbig. Look at the monkey, it is funny. Look at the mouse, in my house. Ah….教师可边说边做动作,请学生跟着学,如:两只手五指精良分开,放在嘴角两边,分别向两边按节拍平拉,表示小猫;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平放在嘴巴前面,并嘴里发出“吱吱”的声音表示老鼠……儿童在表演游戏中掌握巩固教学内容,在课后仍觉得意犹未尽。

英语歌谣有许许多多的,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增强成就感,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