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概论课件第四章 机载设备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2F050110课程中文名称: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开课学期:秋/春季学分/学时:2.0/24+10°先修课程:建议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开课对象:所有专业/全校1年级本科生团队负责人:杨超贾玉红责任教授:执笔人:贾玉红核准院长: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航空航天概论》是各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航空航天技术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本课以飞行器(航空器和航天器)为中心,分别介绍了飞行原理、动力系统、机载设备、构造以及地面设备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原理和技术,并尽量反映上述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航空航天技术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爱航空航天、学航空航天、投身于航空航天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航空航天工程意识,提升国际视野,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重点支持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1.1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1.2飞行器设计的基本能力1.3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4熟悉航空航天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备创新意识1.5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6学时)1. 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掌握)2. 飞行器的分类、组成与功用(掌握)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4.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掌握)5. 航空航天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3,1.4,1.5第二章飞行环境和飞行原理(8学时)1. 飞行环境(了解)2.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掌握)3. 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作用及原理(掌握)4. 高速飞行的特点(掌握)5. 飞机的飞行性能,操纵性和稳定性(掌握)6.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掌握)7. 航天器的飞行原理(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三章飞行器动力系统(3学时)1. 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了解)2.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掌握)3. 空气喷气发动机(掌握)4. 火箭发动机(掌握)5. 组合发动机(了解)6. 非常规推进系统(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四章飞行器机载设备(3学时)1. 传感器、飞行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掌握)2. 飞行器导航系统(掌握)3. 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掌握)4. 其他机载设备(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五章飞行器的构造(4学时)1. 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结构材料(了解)2. 航空器的构造(掌握)3. 航天器的构造(掌握)4. 火箭和导弹的构造(了解)5.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大比例现场教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017年航空航天概论习题(第4版)参考答案

第1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1-5B D C A A6-10D B B C B11-15B A B B A16-20C B A B D21-25A A B A B26-30C C D B C31-35A C D C A36-40C D B D B41-45C B C A B46-50B C A A B51-55C C D D C56-60D B B B C61-65A B B D D66-70D D D B C71-75C B C D D76-80D D B B D81-82B B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1-5B C A C D A B D A B D B C6-10B C D A C B C A B A B C11-15C D A B D A B D C D A B C16-20B C A C D A C B C A C21-25A C D A B C D A B D A D A B D26-30A B C A B C D A B D A C B C 31-35A C B C D A B D B C D A B D36-37B D A B C D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1-5D B B C B6-10C B B D B11-15B D D D A16-20B C A B A21-25A C B B B26-30D A A B B31-35D A A B B36-40A D A B C41-45A A A B C46-50D D B C A51C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1-5A B D B C D A D A C B D6-10B D B C D A B D A C D A B D11-15A B C D B D A B D B C D A B D16-18A C A B C D A C D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1-5C D B D D6-10A A C C C11-15A D D B C16-20D C C D D21-25C B B C D26-30D C B C A31-35D C D B C36-39A C D C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1-5A D B D A C A B C A B C D6-10A B D A B D A B D A B C D A B D 11-15B D B C D B D A B C A B D16A D七、图片填空1螺旋桨、副翼、机翼、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襟翼、主起落架、动力装置、前起落架、机身2低速、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83-85D B C86-90D B C C C91-95A A C D C96-100B D C C D 101-105B C B B C106-110D B A B D111-115D A C C B116-120B A A B D 121-125B D B B A126-130C A D B B131-135B C B C D136-140C D A D B 141-145C A C B A146-150C C B C A151-155B A C C C156-160A B C A B 161-165C C B A C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38-40A B C A B A B C D41-45A B C A B C D A B D A B C D 46-50B C D C D A B C A C D A B51-55A B C A B D A C D A B DA C D56-60A B D A B C A C D A C D A C D61-65B C A B D C D A B C A B C 66-70A B A D A C D A B A B C D71-75A B C D A B C A B C B C DA B C D76-80A B C D B C D B C D A C D A B C81-85A B C D A C D A B C B C DA B D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52-55C B B D56-60D C B A B61-65A A B C D66-70A A C B D 71-75C A B C B76-80C A A C A81-85B D A B B86-90A B C B D 91-94C A C D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19-20B CB C21-25A B D A B C A B C D A B C A C D 26-29A B D A B C A C D A C D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40C41-45B B D D A46-50D D B A D51-55B A D B B 56-60B A D B B61-65C A D A A66-68B B D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17-20A B C B C D C D A C21-25A B D A B D A B C A B A B C 26-28A C D A B A B D七、图片填空3空气动力作用点、翼型前缘、翼型后缘、翼型弦线、升力、空气动力合力、阻力、迎角4层流层、紊流层、转捩点、分离点5地面滑跑、离地、爬升6下滑、拉平、平飞减速、飘落触地、着陆滑跑7停泊轨道、地月转移轨道、环月轨道8入轨点、发射轨道、运行轨道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166-170A C B C D171-175A C A B B176-180D A B B A181-185B A C B B 186-190D A A C B191-195B D C B D196-200B D C C B201-205B A B C A 206-210D C A B C211-215C B B B A216-220B D B D B221-225A B D C B 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86-90A B C D A B D B C D A D A B91-95A B D B C D B C D A D A C D96-100B D A B A D A C A B C101-105A C B C A B C A B C A D 106-110B C D B C D B C D A C A B D111-115A B C D A B C A C D B C C D116-120A B A C D A B C D A B C B C121-123A B D A C DA C D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95B96-100B B D C B101-105C B B C A106-110B D B D C 111-115C B A A C116-120B A D B D121-125A C B C C126-129B B C A 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30A B C D31-35A C D B C D B D A B C D A B C D 36-40A D C D C D A B D A C D41-45A B A B D A B A C D A B C 46-50C D A B D B C A C A B C51-52A C D B C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69-70B C71-75C A B C A76-80A C D B A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29-30A C D B C D七、图片填空9进气、压缩、膨胀、排气10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11导流器、导气管、离心叶轮、扩散器12喷嘴、内焰筒、燃烧室外套、涡流器13单管燃烧室、联管燃烧室、环形燃烧室14螺旋桨、减速齿轮、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15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桨扇第4章飞行器机载设备与飞行控制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226-230A A A A D231-235B D A A B236-240D C D B B241-245B C C D A 246-250B B D A C251-255B C B A B256-260C A C B C261-265C A B B C 266-270D A C D B271-275B D C B C276-280C D A B D281-285D B B A C 286-290D A D C B291-295C D C A D296-300D D D D B301-305B D C A C 306-308A B D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124-125A B C A B C D126-130A B A C D A B A B D B C D 131-135A C D A B D A B C B C B C D136-140A C D A B C C D A B CA B D141-145A B D A B A D A B C D A B D146-150B C D A C A C D A B C D A B C D151-155A B C A B C D A C D B D A B156-160B C D A B C D A B D A C D A B C D161-165A C D A D A B C A B A B C166-168A B C D B C A C D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130C131-135A C B C A136-140C D A D A141-145B B A D D 146-150B A C C B151-155C D C B A156-160B D D B A161-165D C A C A166-167D C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53-55A B A C D A D56-60A B D B D A B C A C D A C 61-65B C A D B C D A B C D A B C D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81-85B B B C D86-90C B D B D91-95B D D B C96-100B D A B C 101-105D C A B C106-110C B A B C111-115C A B C D116B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31-35B C D B C D A C A B C B C36-40B D A B A C A B D B C 41-45B C D B D A B C A B D A B C D46B C D七、图片填空16标准气压、绝对、真实、相对17零、总压、总压管、静压、静压、静压管第5章飞行器构造一、基础部分(单项选择)309-310D C311-315B C C A B316-320B A C C D321-325B D C B C 326-330A C B B C331-335B D C C B336-340A D D D A341-345A B C C D 346-350D B C B C351-355D C B A B356-360B C A C D二、基础部分(多项选择)169-170A B A B C D171-175A B D A B C D A B C D A B D176-180A C A B C C D B D B D181-185B C D A C D A B C A C D B C186-190B C A B C B C A B C B D191-195B C D B C D A D A C A B 196-200A C B C D A B D A D A B C201-205B D B C D A B C D A C D A B206-210B C D A B C D A B D B C D A C D211-215A D A B C D B C A B C A B C216-220B C A D A C D A B A D221-225A B CB C D A B C C D A B C D226B C D三、深化部分(单项选择)168-170C D B171-175A B A D D176-180A B B C A181-185 C C A B B186-190B D C A B191-195C B A C D196-200B B D B A201-205B A BC C四、深化部分(多项选择)66-70B C D A B D A B B D A D71-75B D B C A D A B C D A B 76-80A B C A B C D A B C D B C A D五、拓展部分(单项选择)117-120B C C D121-125C B C A B126-130D D B A B131-135 D C D D C136-139D C B A六、拓展部分(多项选择)47-50C D A C A C D A D51-55A C A B C A C A D A C56-60A C B C C D B C B D61-65A B C D A C D B C B C A C 66C D七、图片填空18放气顶盖、顶盖操纵绳、气囊、加热器、吊篮、吊索19头部锥形支撑件、吊挂索系、气囊、方向舵、升降舵、发动机、吊舱、副气囊20沿翼展方向分布气动力、沿翼展方向分布质量力、集中质量力、发动机推力21扭矩、弯矩、剪力22蒙皮、翼梁、前纵墙、翼梁接头、加强翼肋、普通翼肋23缘条、加强立柱、腹板24收放作动筒、收起位置、撑杆、支柱、机轮25质量块、重力杆、卫星26拦阻索、升降机、应急拦网、弹射装置27外挂储箱、轨道器、助推器、主发动机28串联型、混合型、并联型。
航空概论ppt课件

3
无人机
无人驾驶的飞机,用于执行侦察、攻击等任务。
无人机与未来航空技术
无人机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在军事 、民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未来航空技术
包括高超声速飞行技术、垂直起降技 术、绿色航空技术等,将为航空事业 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05 航空安全与法规
CHAPTER
航空安全的重要性
缩空气,使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推力。
03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推力、推进效率、耗油率等。这些指标
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运营成本。
航空材料与制造技术
航空材料的分类
航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 属材料两大类,金属材料包括铝 合金、钛合金、钢等,非金属材 料包括复合材料、橡胶和玻璃等
航空发展史
响。
详细描述
航空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步阶段、开创阶段、成熟阶段和创新阶段。起步阶段以热气球和滑翔机 为代表,开创阶段以莱特兄弟的飞机为代表,成熟阶段以喷气式飞机和超音速飞机为代表,创新阶段则以无人机 和太空探索为代表。
航空器分类与结构
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
航空电子系统具有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的特点,以满足 飞机在复杂环境和恶劣条件下的正常工作需求。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未来将更加注 重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04 航空应用与未来发展
CHAPTER
民用航空
01
02
03
。
航空材料的特性
航空材料必须具备轻质、高强度 、高刚性等特点,以适应飞机高
速、高机动性的飞行需求。
《航空概论》说课PPT课件

说课:吴道明
机电工程系
--
1
主要内容
--
2
课程定位
核心课程:本门课程是飞行器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门课程是培养航空兴趣,开展航 模运动和普及国防知识的重要途径。
--
3
教 学目标
1、了解航空航天基本概念,飞行器分类
及发展概况; 2、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飞机的飞
行原理; 3、掌握飞机的基本构造; 4、掌握航空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5、了解飞机的机载设备。
--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 方法
任务驱动 模型制作,巩固理论所学
分组制作 能实现以较少课时完成更多任务
启发引导
课堂教学和课内实践,实现自学
目标-- (航模)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手段
交互性动画 航模制作 飞行模拟器
教-- 练遥控器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
--
15
--
4
教学内容
使用教材
--
5
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
航空航天发展史 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的基本结构 航空发动机
飞机的机载设备
教学 内容
地面设施保障系统
--
6
教学内容 课外知识
推荐杂志
--
7
教学内容 课外知识
推荐杂志
--
8
教学内容 课外知识
推荐网站
--
9
主要内容
--
10
教学对象分析
--
11
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
16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航空航天概论》是1997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庆芝。
该书以航空器和航天器为中心,对其学科和各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尖端科学技术,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
本书是为航空航天院校低年级学生编写的入门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航空航天领域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全书共六章。
第一章绪论是一般概述,第二章是飞行器飞行原理,第三章是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第四章是飞行器机载设备,第五章是飞行器构造,第六章是地面设备和保障系统。
原理论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丰富、翔实,文字通顺易懂、可读性强。
本书是航空航天院校教材,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学、科技人员参考。
以下是目录参考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航空与航天的基本内涵第二节飞行器的分类一、航空器二、航天器三、火箭和导弹第三节航空航天发展简史一、航空发展简史二、火箭、导弹发展简史三、航天发展简史第四节飞行环境一、大气飞行环境二、空间飞行环境三、标准大气第二章飞行器飞行原理第一节流体流动的基本知识一、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二、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三、空气动力学的实验设备――风洞第二节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一、飞机的几何外形和参数二、低、亚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三、跨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四、超声速时飞机上的空气动力第三节飞机的飞行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一、飞机的飞行性能二、飞机的稳定性与操纵性第四节直升机的飞行原理一、直升机概况二、直升机旋翼的工作原理第五节航天器飞行原理一、Kepler轨道的性质和轨道要素二、轨道摄动三、几种特殊的轨道四、星下点和星下点轨迹五、航空器姿态的稳定和控制思考题第三章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发动机分类第三节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一、发动机主要机件和工作原理二、发动机辅助系统三、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第四节空气喷气发动机一、涡轮喷气发动机二、其他类型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三、无压气机的空气喷气发动机第五节火箭发动机一、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二、液体火箭发动机三、固体火箭发动机四、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第六节组合式和特殊发动机一、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组合二、涡轮喷气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组合三、特殊发动机思考题第四章飞行器机载设备第一节飞行器仪表、传感器与显示系统一、发动机工作状态参数测量二、飞行状态参数测量三、电子综合显示器第二节飞行器的导航技术一、无线电导航二、卫星导航系统三、惯性导航四、图像匹配导航(制导)技术五、天文导航六、组合导航第三节飞行器自动控制一、自动驾驶仪二、飞行轨迹控制三、自动着陆系统与设备四、电传操纵五、空中交通管理第四节其他机载设备一、电气设备二、通信设备三、雷达设备四、高空防护救生设备思考题第五章飞行器构造和发展概况第一节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和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一、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二、飞行器结构所采用的主要材料第二节飞机和直升机构造一、飞机的基本构造二、军用飞机的构造特点和发展概况三、民用飞机的构造特点和发展概况四、特殊飞机五、直升机第三节导弹一、有翼导弹二、弹道导弹三、反弹道导弹导弹系统第四节航天器一、航天器的基本系统二、卫星结构三、空间探测器结构四、载人飞船五、空间站第五节火箭一、探空火箭二、运载火箭第六节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一、航天飞机二、空天飞机思考题第六章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第一节机场及地面保障设施一、机场二、地面保障系统第二节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地面设备一、组成和功用二、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三、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地面设备第三节运载火箭的地面设备与保障系统一、航天基地二、航天器发射场三、中国的航天器发射场和测控中心四、发射窗口思考题。
《航空概论绪论》PPT课件

总结
• 从古代的飞行尝试到第一架飞机诞 生 • 活塞式飞机的发展与限制 • 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和发展
The End
世界航空发展史
3、世界第一架飞机的诞生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出世界上 第一架飞机,并且试飞成功。 在第一架飞机问世不久,我国也有不少人研制飞机,其中突出的有冯如和谭 根。
世界航空发展史
• 活塞式飞机的发展与限制 1、战争促进航空工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末飞机出现后,很快被用于军事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使飞机得到迅速发展。 2、活塞式飞机的限制和应用 (1)增加发动机马力就要增加发动机的容积和数 量,但这却使发动机本身的重量和体积成倍增加。
烈振动,甚至出现过机毁人亡的事故,
世界航空发展史
成为当时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2)解决措施:改善飞机的外形;增大发动机的推力。 (3)突破音障的时间:1947年由耶格驾驶“X--1”突破音障。 3、越过热障 (1)定义:飞机超音速飞行时,飞机表面的空过机体表面所能承受的的极限,飞机将会破坏。 (2)解决措施:选用耐高温不锈钢和钛合金来做蒙皮材料。
世界航空发展史
(2)当飞行速度和螺旋桨转速进一步提高后,螺旋桨效率大大降低,这也限制 飞机速度的提高。
• 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和发展 1、第一批喷气飞机 (1)1939年德国首先研制出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He—178飞机。
世界航空发展史
(2)1941年英国也制成E28/39喷气飞机。 (3)其它先进国家也都先后制成一批喷气式飞机。 2、突破音障 (1)定义:当飞机接近音速时,飞机受到激波的影响,速度无法增长,飞机强
2、活塞式飞机的发展与限制
1、从古代的飞行 3、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和发展
航概课件

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教师沈响教研组编写日期2010、10、7 审批日期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教师沈响教研组编写日期2010、10、20 审批日期课时授课计划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教师沈响教研组编写日期2010、2、20 审批日期课时授课计划(Oxyz)是固定在飞机上的坐标轴系,其原点位于飞机参考面(对称面)内指向前方且平行于机身轴线(或翼根弦线)垂直于飞机参考面指向右方,竖轴z在飞机参考面内垂直于纵轴指向下方,的转动(称为俯仰运动,飞机绕机体纵轴的转动(称为偏航运动)称为方向运动。
、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动飞行1—起飞滑跑2—加速和爬升3—起飞距离1—下滑2—拉平3—平飞减速4—飘落5—着陆滑跑6—着陆距离飞机的机动飞行性能飞行状态(速度、高度和飞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飞行,称为机动飞行。
单位时间内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称为机动性。
飞行状态改变的范围越大,改变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飞机的机动性就越好。
这是评价军用飞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之盘旋飞机在水平面内以一定的半径和速度绕空中某一点做圆周、连续改变飞行方向而高度不变的一种曲线运动俯冲是飞机将位能转化为动能、迅速降低高度、增大速度的机动飞行。
俯冲过程分为进入、直线和改出俯冲三个阶段。
跃升飞机将动能转化为位能、迅速增加高度的一种作战用的机动飞行。
筋斗是飞机在铅垂平面内作轨迹近似椭圆、航迹方向改变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教师沈响教研组编写日期2010、2、20 审批日期课时授课计划单元(章节)备课笔记首页教师沈响教研组编写日期2010、10、20 审批日期课时授课计划图-2 机翼上的载荷(2)外力在结构中引起的内力(式机翼机翼的受力构件:纵向骨架——翼梁:承受弯矩;纵墙:承受剪力;机翼骨架结构各种桁条剖面横向骨架——普通翼肋:维持翼型,把蒙皮和桁条的力传给翼梁;b)整体壁板式c)夹层式课时授课计划后三点式前三点式前三点式与后三点式起落架性能比较前三点可强力制动而无“倒”立危险轮式滑撬式浮筒式滑车式起飞:增升装置,起飞助推火箭,弹射装置b着陆:减速伞,反推力装置,拦截索5、操纵系统:中央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驾驶杆或驾驶盘)、脚操纵机构(脚蹬)直升机的构型(a) 单旋翼直升机(b)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c)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d) 横列双旋翼直升机机身:(见书136页)旋翼:旋翼系统有桨叶和桨毂组成,其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推理和操纵力。
航天概论课件第四章

第四章节标题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本章的学习内容。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本章将要讨论 的内容,并明确本章的学习目标。
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早期航天探索
从火箭的发明到第一次载人航天试飞,探索载 人航天的初步阶段。
国际合作与空间站
各国合作建造国际空间站,为长期载人航天任 务做准备。
太空竞赛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太空竞赛,包括尤里·加加林成为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过程,确保宇
航员的安全。
3
太空任务
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执行任务,进行科 学研究和技术实验。
载人航天的意义和挑战
1 科学探索
通过载人航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太空 的奥秘,探索宇宙的未知。
2 国际合作
载人航天项目促进了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 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发展。
3 技术挑战
航天概论课件第四章
本章将介绍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载人航天器类型、载人航天工程以及载人 航天的意义和挑战。通过本章学习,你将深入了解航天领域的重要知识。
课程回顾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内容,以加深对航天概论的理解。
上一章内容回顾
让我们回顾一下上一章讨论的内容,确保你对航天概论的基础知识有所掌握。
未来航天的展望
探索更远的太空、建立人类登陆火星目标的计 划。
载人航天器类型
载人航天胶囊
胶囊式载人航天器,用于短期太 空飞行。
航天飞机
可多次使用的航天器,用于长期 太空任务。
空间站
大型太空飞行器,用于长期居住 和科学研究。
载人航天工程
1
设计与建造
航天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需要考虑各
发射与返回
2
种工程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测距差无线电导航 为飞行器提供经纬度位置。 甚低频,10KHz~14KHz,作用距离约1000Km以上。
C
A
B
4.2.2 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是通过安装在飞行器上的加速度计测量 飞行器的加速度经运算处理而获得飞行器当时的速度 和位置的方法进行导航的。 由于不依赖外界信息,所以是完全自主导航。 完全自主导航 由于测量误差随时间积累,要求制造精度高,或 加其它方法修正。 平台式惯导: X,Y 两个加速度计安装在陀螺平台上。 优点是陀螺平台不受飞机姿态的影响。 捷联式惯导:在飞机不同部位上安装多个加速度计, 测量轴与机体轴一致,对测量的参数进 行姿态修正后经计算得出导航参数。
(1) 仪表着陆系统
下滑信标 组成下滑面
跑道 航向信标组成航向面
航向信标:与跑道中心线相垂直的无线电方向航道信号 下滑信标:与跑道成 一定仰角的无线电下滑航道信号 指点信标:提供至跑道端头距离的地标位置信号
航向台
跑道
90Hz
150Hz
外指点信标
中指点信标
内指点信标
1公里 6.44--11.27公里
2. 微波着陆系统 以很窄的薄片形波束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扫描, 飞机通过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计算出自己的方 位和仰角。 航向扫描 俯仰扫描
4.4
其它机载设备
4.4.1 雷达设备 通过天线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被测物体的回波来 确定标的位置和速度。 合成孔径雷达和相控阵雷达。
B
C
D
A
4.4.3 防护和救生系统 1、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座舱通风,温度、气压、氧气含量等控制 2、飞行员个体防护系统 个体防护包括:飞行服、抗过载服、氧气面罩 头盔等设备。
4.2.3 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网Glonass 欧洲空间局“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 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统 以GPS为例: 1、组成:地面站、卫星系统和飞行器上的接收机。 2、导航原理 从原理看,卫星向地面发射的信息有卫星位置、 时钟、发射信息的时刻等高频信息。 工作频率2200~2300MHz,覆盖全球。
高压腔
2、温度传感器。 (1)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2)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 金属1 热端 金属2 毫安表 冷端
3、转速传感器。 电磁脉冲法、光电法等。 4、加速度传感器。
信号器
摆锤 浮子 力矩器
5、迎角传感器。 空速管 垂直叶片 空速管示意图 总压孔 气 流 静压孔 水平叶片 飞机头部
4.1.2 主要飞行状态参数的测量 ◆飞行状态参数包括: 线运动参数 飞行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角运动参数 俯仰角、滚转角和航向角 1、飞行高度的测量 ◆高度分为四种: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真实高度 和标准气压高度。 ◆因为高度与大气压力有固定的函数关系,可以通 过测量大气压力间接地得到高度。也可以通无线电高 度表测量。
地平仪 眼睛 大脑 驾驶员 手 驾驶杆 升降舵
传动系统
人工给定 基准
飞机姿态
2、电传操纵系统 体积小,质量轻;消除了机械操纵系统的间隙和 弹性变形;易与其它电子设备交联,实现自动控制。 为提高可靠性和生存力大多采用多余度技术,目 前成本较高。
微型 操纵杆 传感器 电指令 信号 信号 处理器 舵机 舵面
2、数字地图 将地形轮廓转 化为高程数值。 每一格中的数 字是格中高程的平 均值,格的位置表 示平面二维坐标。
3、地形匹配导航 以地形高度轮廓为匹配特配特征,是二维匹配。
4.3
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
利用飞行控制系统来改善飞机的飞行特性或实 现非常规操纵功能。 4.3.1 飞行器飞行操纵系统 1、机械和助力操纵系统
依不同的基准面,高度分为四种
真实高度
相对高度 标准气压高度
绝对高度
标准气压平面
海平面
气压式高度表示意图 静压 放大装置 指针 刻度盘
外壳 真空 膜盒
2、飞行速度的测量 ◆飞行速度分为空速和地速。飞行状态主要关心空 速。空速可以通过压力、加速度积分和雷达等方法测 量。地速则需要知道大气中风的大小和方向才可与空 速根据矢量计算出来。
3、弹射救生系统
4、航天救生设备
第四章 机载设备
◆范围: 传感器,仪表,显示系统,导航系统,操纵、 控制、雷达系统、救生系统,电源及电气设备。 ◆功用: 使飞机构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安全、可靠及时 和精确地操纵飞行器。保障飞行器的各项功能、战 术技术性能的实现。代替飞行员进行自动飞行控制 和状态监控。
4.1
传感器、飞行器仪表与显示系统
◆卫星导航原理
z
Si (x i ,y i , z i )
(x ,y , z)
ri y 地心
x
4.2.4 图象匹配导航系统 ◆原图 事先通过各种手段(大地测量、航空摄影、卫星 摄影等)获得的地表三维特征数字化地图。 ◆实时图 飞行器飞跃原图区域时,通过探测设备(无线电 高度表、摄像设备等)取得的实际地表特征图象。 1、导航原理 将实时图与预先存储的原图进行比较,由此确定 飞行器实际位置与要求位置的偏差而对飞行器导航。
1、测向无线电导航 B ◆自动测向器(ADF) A 测量无线电波来向与 飞行器纵轴线的夹角。 中长波 150KHz~2MHz 作用距离约300Km
a b a
A 来自导航台 B
c b
(2) 全向信标系统(VOR) 为飞行器提供以导航台北向子午线为基准的方位角。 甚高频,108~118MHz, 当飞行器有足够高度时,作用距离可达480Km。 基准相位信号 可变相位信号
载人飞行器测量的主要参数 ◆飞行参数(速度、高度等) ◆动力系统参数(发动机转速、温度、燃油量等) ◆导航参数(航向、位置等) ◆生命保障系统参数(氧气分压、温度等) ◆飞行员生理参数(脉搏、呼吸、血压等) ◆武器瞄准系统参数(目标类型、速度、高度等) ◆其它系统参数(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
4.1.1 飞行器参数测量的基本方法 参数分类:压力、温度、转速、流量、油量、电压、 电流、方位和姿态角等物理量。它们通过 各种传感器进行测量。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贴片电阻 低压腔 硅膜片
静止状态
旋转状态
进动性:在外力矩作用下,高速旋转的转子力图使自 转轴矢量沿最短路径转向外力矩矢量。
陀螺仪的组成 外环
内环 转子 底座
2、磁罗盘:利用地球 磁场测量磁航向角
北极 磁偏角
磁南极 磁航向角
真航向角
3、陀螺地平仪:测量俯仰角和滚转角
航向
4.1.5 飞行器显示系统 机械仪表显示和电子综合显示 1、机械仪表显示 由指针,刻度盘,机械计数器,标记和图形等 组成。特点是:简单、清晰;能反映变化过程,精 度低,寿命短,易受振动冲击。不易综合显示。
V基准相位信号 R可变相位信号
R V
R V 北 西 V R 南 东 V R
2、测距无线电导航 (1) DME测距机: 飞行器发出询问脉冲,导航台接到后发出应答脉 冲,飞行器测量发出询问脉冲与收到应答脉冲的时间 差,计算出飞行器与导航台间的距离。结合飞行高度 可得到飞行器与导航台间的水平距离。 如果将应答脉冲调制,其相位同VOR可变相位信 号,则可同时完成测距和测向(“塔康”系统)。
4.3.2 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 1、 自动驾驶仪
人工指令 操纵 装置 敏感 元件 自动驾驶仪 综合放 大装置 执行 机构 舵 面
飞机姿态 敏感元件:测量飞行的状态参数 综合放大装置:参数的综合放大和处理 执行机构:发出功率,按参数要求操纵舵面偏转
2、 着陆控制系统
30M 进近 下滑 平飞 拉平 飘落 滑跑
Su30
F-15
4.2
飞行器导航系统
把飞行器从出发地引导到目的地的过程称为导航。 导航参数有位置、方向、速度、高度和航迹等。 导航方式有: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惯性导航、 图象匹配导航、天文导航以及它们的 组合。
4.2.1 无线电导航 ◆特点:由于受气候条件限制较少,作用距离远,精 度高,设备简单可靠,得到广泛应用。 ◆原理:借助于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测定飞行器 相对于导航台的方位、距离等参数,以确定 飞行器的位置、速度、航迹等导航参数。 分类:测向无线电导航、测距无线电导航、测距差无 线电导航和测速无线电导航。
气压式空速表原理图 总压 静压 放大装置 指针 刻度盘
外壳 开口 膜盒
气压式升降速度表原理图
静压
4.1.3 大气数据系统 通过测量静压、总压、总温以及必要的修正(如 攻角、侧滑角修正),经计算机解算而得到高度、高 度变化率、空速、大气密度等所需的数据。
4.1.4 飞行姿态角度的测量 1、陀螺仪 陀螺仪有机械陀螺、静电陀螺、激光陀螺等多种类型。 ◆定轴性:保持其自转轴在惯性空间方向不变的特性。
歼-8Ⅱ
2、电子综合显示 把测得的电信号转换为电子显示器的光电信号 以显示所需的信息,可以是数字式,符号、图形及 其组合形式。特点是:显示界面灵活多样,彩色丰 富;易综合显示,减少仪表数量,精度高,寿命长, 可靠性高。
3、头盔显示系统
显示图象
外部景象
4、显示系统发展趋势 高清晰度,综合体积小,重量轻,省电,可靠 (彩色液晶);头盔显示器,头部转向各方均可见 到信号;大屏幕全景显示器,采用触摸屏操作和语 音指令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