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13年6月课程考试《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1] 2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
航空航天概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慕课
01 课程性质
03 课程大纲
目录
02 课程简介 04 教学目标
05 学习预备
07 所获荣誉
目录
06 考核标准 08 教师简介
航空航天概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慕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于2015年02 月03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课。该课程授课教师是杨超等。据2022年7月中国大学MOOC官显示,该课程已开 课15次。
教师简介
杨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教授、北航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航研究生教育督 导组组长、北航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飞行器气动弹性与控制、新概念飞行器设计验证、柔性飞行器 飞行动力学。
贾玉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飞机起落架设计、机械设计 等。
该课程是学生了解航空航天知识的重要窗口,也是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热爱航空、献 身航空的有效途径。
所有航空航天爱好者均可学习该课程。
课程简介
第一周介绍航空航天的概念、分类及作用、世界和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第二周介绍流体流动基本规律、 飞机的升力和阻力;第三周介绍超声速飞行特点、飞机飞行性能和飞机操纵性与稳定性;第四周介绍直升机的飞 行、直升机的操纵和航天器飞行原理;第五周介绍活塞式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其他航空发动机;第六周介 绍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非常规火箭发动机;第七周介绍导航与飞行控制、导弹的类型和制导;第 八周介绍飞机机体构造、飞机起落架和航天器构造。
课程大纲
(注:课程大纲排版从左到右列 )
教学目标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知识目标 1、了解航空航天基本概念; 2、掌握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3、掌握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动力系统、构造及其机载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兴趣和爱好; 2、激发学生热爱航空、献身航空。

航天工程师考核标准

航天工程师考核标准

航天工程师考核标准航天工程师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于保障和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航天工程师的素质达到一定的标准,航天机构和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航天工程师的考核标准。

一、理论基础知识航天工程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力学、电子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这些理论基础知识是航天工程师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也是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重要依据。

航天工程师的理论基础知识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数学:掌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航天领域的数学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中。

2. 物理:熟悉力学、电磁学、光学等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于航天器设计、推进系统和通信系统等方面。

3. 电子工程:了解电路原理与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二、工程实践能力航天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评估其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指标。

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航天工程师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独立或协同完成各项工程任务,包括设计、仿真、制造、测试、验证等环节。

航天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航天器的功能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部件设计,包括结构设计、电路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2. 制造能力:熟悉航天器的制造工艺和工作流程,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3. 测试能力:具备航天器的测试和验证能力,能够进行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并能分析和解决测试中出现的问题。

三、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航天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个人能力,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他们将与各个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合作,共同完成航天项目。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考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协作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并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2. 沟通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有效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二、三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二、三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1. 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是()。

B. 杨利伟满分:4 分2. 20世纪60年代,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进入太空,人类实现了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

A. 东方1号满分:4 分3. 中国的运载火箭都是以()命名。

A. 长征满分:4 分4. 固定翼航空器包括飞机和()。

A. 滑翔机满分:4 分5. 美国的()兄弟发明了飞机。

B. 莱特满分:4、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1. 神舟6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

C. 费俊龙D. 聂海胜满分:4 分2. 人造地球卫星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A. 科学卫星B. 应用卫星C. 技术试验卫星满分:4 分3. 飞机的隐身方式主要有()。

A. 雷达隐身B. 红外隐身满分:4 分4. 民用航空市场现在基本处于垄断市场的两家飞机公司是()。

A. 空客B. 波音满分:4 分5. 根据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划分为()。

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热层和散逸层满分:4、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1. 中国是第一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A. 错误满分:4 分2. 伯努利原理就是能量守恒原理在流体流动中的应用。

B. 正确满分:4 分3. 马赫数可以用来衡量空气被压缩的程度。

B. 正确满分:4 分4. 卫星导航系统是21世纪的新技术。

A. 错误满分:4 分5. 惯性导航系统是通过测量飞行器的加速度进而推算出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的一种导航技术。

B. 正确满分:4 分6. 风洞是一种利用人造气流来进行飞机空气动力试验的设备。

B. 正确满分:4 分7. 干扰阻力是由于飞机的设计存在问题而产生的。

A. 错误满分:4 分8. 作战支援飞机不包括军用运输机。

A. 错误满分:4 分9. 卫星的轨道越高,其轨道速度越小。

B. 正确满分:4 分10. 雷诺数用来表征摩擦阻力在模型或真飞机的总阻力所占比例大小的一个系数。

北航学籍管理规定

北航学籍管理规定

学分 7 2 11 3 8 3 4 2.5 3 4 6 3.5
备注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工科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工科大学物理 C语言程序设计 理论力学B 数字电路A 模拟电路A 电子工程技术训练 自动控制原理A 数字信号处理
13
14 15 16 17 18
制导与控制原理
惯性导航基础 模式识别基础 传感器技术与测试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 飞行动力学
6
飞 行 器 设 计 与 工 程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课程名称 工科高等数学 工科大学物理 线性代数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C语言程序设计 材料力学A 理论力学A 机械原理 机械设计 综合创新训练(含拆装)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动力学基础 空气动力学 自动控制原理 弹道学与动态分析 导弹与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飞行器结构分析与设计 航天器设计 专业综合实验 总 计
17
10、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情况介绍(1/3)

与学习和学术有关的推荐资格 必要条件: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 计平均成绩良好以上。 还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连续两年(即连续在第二、三轮选拔中)获得优秀生
资格者。 学习成绩优秀,三个学年度必修课学习成绩在本专业 排名前30%,必修课没有补考记录。(详见细则有 关规定)
备注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C(方向A) C(方向A) C(方向B) C(方向B) C
7
探 测 制 导 与 控 制 技 术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学英语 大学语文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航空航天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2F050110课程中文名称:航空航天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开课学期:秋/春季学分/学时:2.0/24+10°先修课程:建议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开课对象:所有专业/全校1年级本科生团队负责人:杨超贾玉红责任教授:执笔人:贾玉红核准院长: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航空航天概论》是各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航空航天技术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

本课以飞行器(航空器和航天器)为中心,分别介绍了飞行原理、动力系统、机载设备、构造以及地面设备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原理和技术,并尽量反映上述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动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航空航天技术所涉及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爱航空航天、学航空航天、投身于航空航天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航空航天工程意识,提升国际视野,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重点支持以下毕业要求指标点:1.1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1.2飞行器设计的基本能力1.3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4熟悉航空航天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备创新意识1.5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能力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6学时)1. 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掌握)2. 飞行器的分类、组成与功用(掌握)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掌握)4.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掌握)5. 航空航天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3,1.4,1.5第二章飞行环境和飞行原理(8学时)1. 飞行环境(了解)2. 流动气体的基本规律(掌握)3. 飞机上的空气动力作用及原理(掌握)4. 高速飞行的特点(掌握)5. 飞机的飞行性能,操纵性和稳定性(掌握)6. 直升机的飞行原理(掌握)7. 航天器的飞行原理(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三章飞行器动力系统(3学时)1. 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了解)2. 活塞式航空发动机(掌握)3. 空气喷气发动机(掌握)4. 火箭发动机(掌握)5. 组合发动机(了解)6. 非常规推进系统(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四章飞行器机载设备(3学时)1. 传感器、飞行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掌握)2. 飞行器导航系统(掌握)3. 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掌握)4. 其他机载设备(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第五章飞行器的构造(4学时)1. 对飞行器结构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结构材料(了解)2. 航空器的构造(掌握)3. 航天器的构造(掌握)4. 火箭和导弹的构造(了解)5. 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了解)重点支持毕业要求指标点1.1,1.2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大比例现场教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1.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

(20分)飞机的气动布局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常规布局: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

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局,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

代表机型:F-22,Su-27等。

2.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

早在二战前,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

在大迎角状态下,鸭翼只需要减少产生升力即可产生低头力矩(称为卸载控制面),从而有效保证大迎角下抑制过度抬头的可控性。

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

代表机型:J-10。

3.无尾布局:无平尾、无垂尾和飞翼布局也可以统称为无尾布局。

对于无平尾布局,其基本优点为超音速阻力小和飞机重量较轻,但其起降性能及其它一些性能不佳,总之以常规观点而言,无尾布局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代表机型:幻影-20004.三翼面(也称前掠翼):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局”。

代表机型:Su-47。

5.飞翼布局: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连垂直尾翼都没有,更像一片飘在天空中的树叶。

代表机型:B-2。

6.可变后掠翼:即在常规布局模式的基础上,让主机翼采用后动方式来实现飞机不同状态下的飞机状态。

说一句这种结构的飞机重量都很重,我国也试图研制过但最终放弃了。

代表机型:F-14。

2.简述直升机是如何实现前飞、后飞、上飞和下飞的?(20分)驾驶员将驾驶杆前推,通过旋转斜盘使桨叶前倾,旋翼总拉力有个向前的分量,由此实现向前飞行;反之,后推驾驶杆,通过旋转斜盘使桨叶后倾,旋翼总拉力有个向后的分量,就可以实现了向后飞行。

上拉油门总距杆,增加旋翼总距,则可以提高升力,实现上飞;相反的,下推油门总距杆,降低旋翼总距,就可以降低升力,实现下飞。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

北航《航空航天概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战斗机又称为()。

A. 攻击机
B. 轰炸机
C. 运输机
D. 歼击机
正确答案: D 满分:4 分得分:4
2.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是()。

A. 钱三强
B. 孙家栋
C. 王永志
D. 钱学森
正确答案: D 满分:4 分得分:4
3. 中国正在建设的卫星发射基地是()。

A. 酒泉
B. 太原
C. 文昌
D. 西昌
正确答案: C 满分:4 分得分:4
4. 被誉为中国的航空之父的是()。

A. 钱学森
B. 孙家栋
C. 冯如
D. 钱三强
正确答案: C 满分:4 分得分:4
5. 中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号。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正确答案: D 满分:4 分得分:4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固定翼航空器包括()。

A. 直升机
B. 飞机
C. 旋翼机器
D. 滑翔机
正确答案: BD 满分:4 分得分:4
2.
下列直升机不属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是()。

A.。

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五篇

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五篇

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五篇第一篇: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动力学考试大纲飞行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学时)了解:飞行动力学在飞行器设计学科中的地位;本课程的任务、内容,讲述方法和特点。

第二章矢量与坐标变换(3学时)1.坐标变换及表示方法2.运动坐标系中矢量导数的描述方法3.坐标变换的变化率4.四元数理论及应用理解:坐标变换的作用。

掌握:姿态描述方法,坐标变换表示方法。

第三章质点系的动力学方程(4学时)1.质点系的运动方程2.刚体的运动方程3.质点相对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理解:描述刚体运动的方法;建立刚体动力学方程的力学原理。

掌握:刚体运动的特点。

第四章分析力学基础(4学时)1.动力学普遍方程2.拉格朗日方程3.罗斯方程4.拟拉格朗日方程5.哈密顿正则方程理解:建立不同形式动力学方程的力学原理,各种方程的特点。

第五章凯恩方程(3学时)理解:建立凯恩方程的所基于的力学原理和方法,凯恩方程的优点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空间运动几何与时间(1学时)1.地球的运动2.时间系统3.相关坐标系4.地球参考模型理解:基本概念。

第七章有翼导弹的运动方程(4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3.导弹运动方程4.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常用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八章滚转导弹的运动方程(2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滚转导弹上的力和力矩3.滚转导弹的运动方程4.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滚转导弹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九章运载火箭(弹道导弹)的运动方程(2学时)1.坐标系和运动变量的定义2.作用在火箭上的力和力矩3.质心运动方程4.姿态运动方程5.其它方程6.分析与求解流程掌握:坐标系的定义,火箭姿态描述方法,建立动力学方程的方法,求解导弹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十章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方程(5学时)1.中心引力运动2.二体问题3.Kepler轨道及其描述4.轨道摄动方程5.卫星的姿态运动方程拟拉格朗日方程的具体形式;刚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飞轮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单框架力矩陀螺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刚体+双框架力矩陀螺组合体卫星的姿态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航13年6月课程考试《航空航天概论》考核要求1.飞机的气动布局形式有哪些?请简述各布局形式的特点。

(20分)2.简述直升机是如何实现前飞、后飞、上飞和下飞的?(20分)3.比较描述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用途。

(20分)4.无人机是如何分类的?试估计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20分)5.支线飞机的定义是什么?通过你对航空技术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谈谈你对我国支线飞机发展状况和前景的看法。

(20分)大千世界千变万化,飞机也是形态各异,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四个翅膀的、两个翅膀的甚至还有一个翅膀的,打个比方,飞机的式样就像宠物狗一样,当真是品种丰富,血统复杂。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飞机的外观是空气动力原理决定的,那么这么多种飞机的形状在飞机设计中就有个称谓,叫做空气动力布局。

苏-27的边条使之具有不亚于鸭式布局飞机的大迎角飞行操纵性,以至于可以做出“普加契夫眼镜蛇”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我们看到任何一架飞机,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气动布局。

简单地说,气动布局就是指飞机的各翼面,如主翼、尾翼等是如何放置的,气动布局主要决定飞机的机动性,至于发动机、座舱以及武器等放在哪里的问题,则笼统地称为飞机的总体布局。

飞机的设计任务不同,机动性要求也不一样,这必然导致气动布局形态各异。

现代作战飞机的气动布局有很多种,主要有常规布局、无尾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和飞翼布局等。

这些布局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及优缺点。

EF-2000“台风”的前翼只有很小的面积,却有很大的作用。

常规布局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

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也是现代飞机最经常采用的气动布局,因此称之为“常规布局”。

20多年前,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在机翼前沿根部靠近机身两侧处增加一片大后掠角圆弧形的机翼面积,就可以大为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升力。

这增加的部分在我国一般叫做“边条”。

新式战斗机很多都采用这种布局,如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美国的F-22、F-16、F-18等。

只要看到一型飞机采用了边条的设计,就可推测到这型飞机是强调近距离格斗性能,适合大迎角、大过载机动飞行的。

美国的飞机一直钟情于常规布局。

虽然美国通过X-31试验机已经获得了鸭式布局设计的要领,但在新一代战斗机F-22亮相时,大家看到的仍然是常规布局。

无尾布局通常说的“无尾布局”,是指无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还是有的。

这种布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实用了。

德国的火箭动力战斗机Me-163就是这种布局。

60年代采用这种布局的飞机比较多,如法国的“幻影”Ⅲ、美国的F-102、F-106、英国的“火神”式轰炸机等。

在无尾布局的飞机上,副翼兼顾了平尾的作用。

省去了平尾,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和阻力,使之容易跨过音速阻力突增区,其缺点主要是起降性能差。

无尾布局的飞机高空高速性能好,适合做截击机用。

但其低空区音速机动性能差,不符合现代飞机发展趋势,正逐渐被鸭式布局所取代。

鸭式布局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

早在二战前,前苏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

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

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称为“鸭翼”。

战机的鸭翼有两种,一种是不能操纵的,其功能是当飞机处在大迎角状态时加强机翼的前缘涡流,改善飞机大迎角状态的性能,也有利于飞机的短矩起降。

真正有可操纵鸭翼的战机目前有欧洲的EF-2000、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等。

这些飞机的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

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

据称,俄罗斯下一代的飞机也考虑使用鸭式布局。

三翼面布局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局”。

俄罗斯的苏-34、苏-35和苏-37都采用这种布局。

美国在F-18上也试过这种布局,但没有发展为生产型号。

三翼面布局的前翼所起的作用与鸭式布局的前翼相同,使飞机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较好。

但目前这种布局的飞机大多是用常规布局的飞机改装成的。

三翼面布局的缺点是增加了鸭翼,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电传操纵系统也会复杂一些。

不过这种布局对改进常规布局战机的机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

飞翼布局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和德国就开始研究这种布局的飞机。

现代采用飞翼布局的最新式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B-2隐型轰炸机。

由于飞翼布局没有水平尾翼,连垂直尾翼都没有,只是像一片飘在天空中的树叶,所以其雷达反射波很弱,据说B-2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只有同类大小飞机的百分之一。

过去,飞机没有电传操纵系统,也没有计算机帮助飞机员操纵飞机,因此,飞翼式飞机的飞行控制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现代化的B-2采用一套新式的副翼系统来进行方向操纵(请参照上一期今日军事的B-2图片)。

这种副翼由上下两片合成,两片副翼可以分别向上或向下偏转,也可以两片合起来同时向上或向下偏转。

当飞机需要转向时,一侧的副翼就张开,增加这一侧机翼的阻力,飞机就得到了偏转的力;如果飞机两侧副面张开相等角度,两侧机翼都增加阻力,就起到减速板的作用;如果副翼面上下两片结合起来一齐偏转,机翼一侧的副翼向上,另一侧的副翼向下,则起副翼作用,使飞机倾斜;如果左右两侧的副翼同时向上或向下偏转,则这对副翼就能发挥升降舵的作用。

这种多功能舵面主要用来保持或改变飞机的航向,所以称为“阻力方向舵”。

类似B-2这样的飞翼布局,其空气气动力效率高、升阻比大、隐身性能好,但机动性差、操纵效能低,所以这种局面目前只适用于轰炸机。

气动布局形式是气动布局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飞机设计中主要采用的包括以下几种:正常布局;鸭式布局;变后掠布局;三翼面布局;无平尾布局;无垂尾布局;飞翼布局。

正常布局是迄今为止被使用最多的一种布局形式,目前仍然被应用于各类飞机之上。

鸭式布局在早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超音速时代的来临,鸭式布局的优点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目前广泛应用于战斗机之上的近距鸭式布局利用鸭翼与机翼的前缘分离涡之间相互有利干扰使涡系更加稳定,推迟了涡的破裂,为大迎角飞行提供了足够的涡升力,显著的提高了战斗机的机动性。

此外,采用ACT和静不稳定的鸭式布局的优点则更为突出。

变后掠布局较好的兼顾了飞机分别在高速和低速状态下对气动外形的要求,在六七十年代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变后掠结构所带来的结构复杂性、结构重量的激增,再加上其它一些更为简单有效的协调飞机高低速之间矛盾的措施的使用,在新发展的飞机中实际上已经很少有采用这种布局形式的例子了。

三翼面布局形式可以说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由米格-21改型而得的Е-6Т3和Е-8试验机。

三翼面的采用使得飞机机动性得到提高,而且宜于实现直接力控制达到对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同时使飞机在载荷分配上也更趋合理。

无平尾、无垂尾和飞翼布局也可以统称为无尾布局。

对于无平尾布局,其基本优点为:超音速阻力小和飞机中两较轻,但其起降性能及其它一些性能不佳,总之以常规观点而言,无尾布局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然而,随着隐身成为现代军用飞机的主要要求之一以及新一代战斗机对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要求,使得无尾——特别是无垂尾形式的战斗机方案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实现无尾布局将带来诸多优点。

首先是飞机重量显著减少;其次,因为取消尾部使全机质量更趋合理地沿机翼翼展分布,从而可以减小机翼弯曲载荷,使结构重量进一步减轻;另外,尾翼的取消可以明显减小飞机的气动阻力,同常规布局相比,其型阻可减小60%以上;不言而喻,取消尾翼之后将使飞机的目标特征尺寸大为减小,隐身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最后尾翼的取消同时减少了操纵面、作动器和液压系统,从而也改善了维修性和具有了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有垂尾的常规飞机上,垂尾的作用是提供偏航/滚转稳定性,尤其是偏航稳定性,此外垂尾的方向舵还参与飞机的偏航控制。

取消垂尾之后,飞机将变为航向静不稳定,同时丧失偏航控制能力。

采用放宽静稳技术之后,无垂尾飞机可以是航向静不稳的,但不能是不可控的。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加以解决。

推力矢量技术作为新一代战斗机高机动性的主要动力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大量实验都证明,在无垂尾的情况下,推力矢量具有足够有效的操纵功能。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推力矢量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在作战中受伤后飞机如何操纵。

在最低的要求下,推力矢量系统失效后飞机至少还应具有安全返航的能力,因此无垂尾飞机的平飞、不太剧烈的转弯机动以及着陆所需的偏航控制能力应该能够由气动力控制来满足。

作为无尾飞机的余度保险操纵方式之一的是与传统机翼设计方法完全不同的所谓“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

在传统机翼设计中,一般都要保证刚度以使机翼变形最小,而AAW利用机翼的柔度作为一种对飞机进行操纵的方式,它通过使整个机翼发生一定的变形而得到操纵飞机所需的气动力。

通常规舵面相比,AAW具有效率高而翼面变形小的特点。

除了AAW技术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传统非传统的气动操纵方式也可以推力矢量系统的余度保险和补充。

它们包括开裂式副翼、机翼扰流板、全动翼梢、差动前翼、非对称机头边条、扰流片-开缝-折流板(SSD)、前缘襟翼等等。

无论是采用AAW还是采用气动操纵面的方式,无尾飞机都需要有全新的飞行控制律。

无尾飞机在纵向和航向都将是静不稳定的,这就要求飞机上的各类操纵装置共同协作产生所需的各种力和力矩,各操纵装置还将存在各种线性或非线性的相互干扰,使得控制律变得相当复杂。

此外在部分操纵装置失效的情况下,剩下的操纵装置需要实时重新构型,并且需要实时地采用新的控制律,即所谓“重构系统”。

这些都是无尾飞机设计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常规机翼的设计采用由操纵面产生操纵力、操纵力矩的方式控制飞机的运动。

因为机翼的刚度不足而带来的气动弹性效应将减弱操纵面的效能,同时使机翼的颤振特性变差,为使这种操纵方式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在设计中就必须使机翼具有足够的刚度,由此也必然使机翼的结构显著重量增加,造成整机重量上升。

随着主动控制技术(ACT)的发展成熟及其在航空技术中的广泛运用,利用结构的柔度使机翼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控制飞机运动的方法得以成为可能,这就是所谓“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

与常规机翼设计思路不同,AAW允许机翼进行大幅度的气动扭转,在全权限、快速响应的主动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下,多个前后缘操纵面协调偏转,主动使机翼发生所期望的弹性变形,由变形的机翼产生操纵力,从而控制飞机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