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最新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品)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全部)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全部)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等人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2. “主观精神说”—这种观念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始祖的康德。

3. “摹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4. 形象性—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5. 主体性—主体性是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须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二)填空题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源”、“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精神生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人类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⑵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⑶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出离不开形式,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四)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答:艺术的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艺术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填空题1.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传统观点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2.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3.关于艺术的起源尽管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但最终还是应当归结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4.通过对艺术起源学说的学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5.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6.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凝聚和物化了人对自然界、社会的审美关系。

7.概括地讲,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游戏说起源于“游戏”。

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1.形象性: 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三、1.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说"艺术的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五种,第六种说法便是“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习题曹看答案

《艺术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本)(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1、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名著——《美育书简》中提出。

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

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

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2.雕塑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

3.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

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4.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5.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6.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7.园林艺术: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二)填空题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_基本特征_。

雕塑艺术更是在_三度空间_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

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_造型_艺术。

2.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_直观性_、_瞬间性_与永固性、再现性与_表现性_等美学特征。

3.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_造型艺术__、_表情艺术_、_综合艺术_和_语言艺术_。

4.实用艺术具有实用性与_审美性_、表现性与_形式美_、_民族性_与时代性等美学特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艺术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艺术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试题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一(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答: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①艺术的认知功能:艺术作品总是反映我们的客观和主观世界,透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主客观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如,西方的现代派艺术等,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②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表现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作品表达了艺术家一定的思想情感,欣赏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感悟,艺术作品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如,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③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如,中外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可结合具体作品来谈。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

是两者的有机统一。

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

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

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

艺术学概论-形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答案

《艺术学概论(1159)》——任务1的答题界面温馨提示:请在20分钟内保存答案,切换题型前先保存答案!提交后客观题直接显示分数,主观题则需要教师评阅后才有分数!当前题型: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45分))4969•1、“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作用的特点。

(3.0分)•A、审美娱乐•B、审美认知•C、审美理想•D、审美教育•2、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与劳动说更为重要。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4970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3.0分)•A、表现说•B、模仿说•C、巫术说•D、游戏说4971•3、美育的核心是()。

(3.0分)•A、艺术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4、所谓()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3.0分) 4972•A、艺术传达•B、艺术鉴赏•C、艺术构思4973•5、“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是()提出的。

(3.0分)•A、胡适•B、蔡元培•C、王国维•D、鲁迅4974•6、11.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艺术起源于“表现”理论的是()。

(3.0分)•A、叔本华•B、泰勒•C、克罗齐•D、詹姆斯•7、()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4975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0分)•A、艺术风格•B、艺术特色•C、艺术语言•D、艺术意蕴•8、德国的()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

因4976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3.0分)•A、格罗塞•B、康拉德•费德勒•C、狄索瓦•D、黑格尔4977•9、最早提出“游戏说”的哲学家是()。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一、独立完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布置的“艺术概论作业与评价”,10分。

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摹仿说”4.形象性(二)简答题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三)论述题1.艺术的审美性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形成性考核作业(2)(一)名词解释1.美育:2.艺术教育:3.雕塑艺术:4.摄影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23.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三)论述题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名词解释1.建筑艺术:2.园林艺术3.工艺美术4.现代设计(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2.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3.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三)论述题1.从哪几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2.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时期。

形成性考核作业(4)(一)名词解释1.音乐艺术2.舞蹈艺术3.戏剧艺术4.戏曲艺术(二)简答题1.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2.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3.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三)论述题1.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

一、选择题(选择惟一的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30分)题目1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国当代画家()的《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

选择一项:A. 李可染B. 齐白石C. 范曾D. 罗中立反馈正确答案:罗中立正确答案是:罗中立题目2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清初画家_________的《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

选择一项:A. 石涛B. 朱耷C. 任伯年D. 郑板桥反馈正确答案:朱耷正确答案是:朱耷题目3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在中国古代文论《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

选择一项:A. 刘勰B. 司空图C. 曹丕D. 钟嵘反馈正确答案:司空图正确答案是:司空图题目4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扬州八怪之一的()早年画竹、中年画马,且绘画风格因生活境况的变迁与人生体验的变化而几度发生较大改变。

选择一项:A. 郑板桥B. 朱耷C. 金农D. 黄慎反馈正确答案:金农正确答案是:金农题目5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

选择一项:A. 田汉B. 聂耳C. 冼星海D. 光未然反馈正确答案:光未然正确答案是:光未然题目6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聊斋志异》是我国()朝的小说作品。

选择一项:A. 宋B. 元C. 明D. 清反馈正确答案:清正确答案是:清题目7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朗香教堂》是建于()的现代建筑之一。

选择一项:A. 法国B. 英国C. 荷兰D. 德国反馈正确答案:法国正确答案是:法国题目8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的()作品。

选择一项:A. 拉斐尔B. 乔尔乔涅C. 鲁本斯D. 达·芬奇反馈正确答案:达·芬奇正确答案是:达·芬奇题目9正确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标记题目题干()的《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艺术学概论】作业1(一)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艺术的这种"模仿"功能,使艺术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

4、形象性: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间接地感受。

但无论怎样,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二)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马克思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在美学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看,艺术生产本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如精致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来作为装饰品的兽皮、兽牙、羽毛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逐渐独立出来。

艺术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看,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的最高形式,一方面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艺术美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

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陀斯妥也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果戈理、契诃夫;柴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科萨柯夫"强力集团";列宾、苏里柯夫;《天鹅湖》、《睡美人》)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

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所以能感动、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深刻的思想内容。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作演讲时,曾经将两幅画来进行对比。

其中一幅是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另一幅是当时上海英美烟草公司的商业广告画月份牌《时装美女》。

虽然这些时装美女画画得很细,在色彩和线条上颇费了些工夫,但这些画只是一个广告,简直不能称作艺术品。

(三)1、艺术的审美性艺术一个基本特征是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2、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

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主体性。

如前所述,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

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艺术第三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学概论】作业2(一)1、"美育",即"审美教育",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

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

2、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狭义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

广义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

广义"艺术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都不可能不涉及到艺术,他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看电视,欣赏舞蹈等等,或多或少地与艺术有关。

3、雕塑艺术: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

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4、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

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艺术的社会功能(二)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

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

3、"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1、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举例说明2、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在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那时起,艺术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艺术又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

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

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

人类文化大系统从文化结构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精神文化。

经济、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仅仅从精神文化内部看,艺术同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彼此作用。

一方面,艺术受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其他精神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艺术学概论】作业3(一)1、建筑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作品,属于空间造型艺术,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造型美。

2、园林艺术:"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臵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