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中考题大集锦

合集下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思想内容】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中考试题】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答案】A( 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诗是作者为答谢白居易而作的。

B.“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作者遭贬谪时间之长。

C.诗的颔联用二则典故写出了人事的变迁。

D.诗的颈联作者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白居易。

2.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赏析及中考试题附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赏析及中考试题附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赏析及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导学赏析及中考试题精选(附答案)(4)文章来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②二十三年弃置身。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④到乡翻似烂柯人。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⑥病树前头万木春。

⑦今日听君歌一曲,⑧暂凭杯酒长精神。

2、作品概况:①创作年代:唐代②作者:刘禹锡③作品体裁:七言律诗3、作品注释(1)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2)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

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3)二十三年:从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4)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5)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的意思。

烂柯人:传说晋人王质进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看到局终,童子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

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相识(见《述异记》)。

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6)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

(7)长(zhǎng):增长,振作。

4、作品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5、创作背景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初,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和县)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白居易。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他,他就写了这首诗作为答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汇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汇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汇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优秀的古代酬赠诗,情感跨越时间,从低沉到高昂,用典恰当,含义丰富,值得深思。

诗人表达了长期被贬谪边远之地、政治失意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和未来的积极、乐观态度。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过对比“沉舟”和“病树”与“千帆”和“万木”,描绘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官场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心态。

这句诗也常被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1.A选项有误,这首诗并没有表达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2.A选项有误,这首诗并不是作者为答谢XXX而作的。

3.B选项有误,诗的颈联并不是用比喻抒发人身世之感,而是通过典故表现人事变迁的感慨。

4.这首诗中“XXX”并非指向秀的《思旧赋》,而是指作者自己闻笛吟唱怀旧之情,表达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B.这两句诗比喻了诗人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看着别人得意洋洋,但也借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社会的发展,寓意深刻。

C.这首诗的基调前后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D.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被贬官后的激愤,但也表现出对仕途和社会变迁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5.有误的一项是A,因为这首诗并非为了答谢白居易而作,而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6.(1)诗歌首联的“凄凉地”和“弃置身”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和遭弃置的境遇,以及他的辛酸和愤懑。

2)颈联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因为它借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同时表现出诗人的乐观精神和转变的情感。

7.(1)诗中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辛酸和愤懑,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让读者感受。

2)尾联中的“长精神”表达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这三个字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它表明作者的态度,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7.正确答案为C,诗中的“翻似”意为“好像、仿佛”。

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含答案4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含答案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了诗人被贬谪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和不平。

B.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C.颈联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达了诗人自伤迟暮、报国无门的感伤之情。

D.尾联写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听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4.本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常被引用,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答案】13.C 14.虽然个体生命有限,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但生命之河是绵延不绝的,未来充满希望,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世界会不断发展进步。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C.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有惆怅之感,但更主要的是显示了他豁达的襟怀。

这两句诗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非只是表达“自伤迟暮、报国无门的感伤之情”;故选C。

14.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本指自然景物的变化,在这里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自己的遭遇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意指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成为千古传诵的哲理句。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精练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精练
这种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期远贬异地 的愤懑不平之情。但他在困苦失意中并不意 志消沉,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 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8.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 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 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 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 分析。 诗中“沉舟”和“病树”是诗人自比, “千帆”和“万本”比喻在他贬谪之后 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两相对比暗含 身世凄苦,同时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 昂扬精神、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 宦沉浮豁达的胸怀。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中考试题精练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并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 弃用。 2.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 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 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3.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 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诗人先写被贬谪、遭弃
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以
及面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 坚定信念和豁达胸襟。
(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 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 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 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 力”)
(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 新包含着新陈代谢 的规律”亦可)(1分)
5.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①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 观)。
②(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 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 ,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 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考语文必刷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

中考语文必刷试卷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专题必刷试卷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共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空”或“翻”字。

(2分)【答案】“空”的意思是“白白地”“徒然”,离别多年,被贬归来本以为可以和好友相聚,结果却是朋友凋零。

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

“翻"的意思是“反而”,离开家乡多年,回到家乡,无人知晓,惊觉时间飞逝,已不复当初.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怅惘。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空”的意思是是“白白地”,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中的“翻”意思是“反而",这里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

20.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作简要分析。

(2分)【答案】运用比喻,以“沉舟"和“病树"比喻被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饱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慨叹,蕴含了新陈代谢的哲理,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总比现在更好,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必刷试卷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作者】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

刘禹锡的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奏比较和谐响亮。

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

【背景】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

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

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他。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主旨】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2、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3、颔联句是(含典故句表达对故人的悼念和对岁月的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句子:4、《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中考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与默写专项复习指导与训练

中考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鉴赏与默写专项复习指导与训练
2.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3.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两句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
,。
4.既交代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又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的句子是:
,。
5.本诗中紧承白居易诗中“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的诗句是:
,。
【主题】
该诗是对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的酬唱赠答之作。诗人抒写了长期贬谪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思路提要】
首联抒发激愤之情。颔联用典,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颈联蕴含深刻哲理。尾联点明酬赠之意。
【重点句鉴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一联本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由于它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的道理。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运用了两个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参考答案】
1.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5.6.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7.8.9.10.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怀旧空吟闻笛赋
12.到乡翻似烂柯人
13.1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6.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 句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3页,《赤壁》4,《过零丁洋》5,《山坡羊潼关怀古》6第- 1 -页(2015届湖北襄阳中考)诗词赏析(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和“”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2分)(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2分)【答案】(1)“凄凉地”;“弃置身”。

(每空1分,共2分)(2)“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意对即可,2分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诗歌首联“”和“”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分)(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 参考答案:13、(共6分)(2分)(1)凄凉地,弃置身(4分)(2)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阅读理解二:古诗对比阅读(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韩愈【唐】刘禹锡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请概括(甲)诗首联的意思:(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分别是和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4分)参考答案:1.贬官;朝奏夕贬;向秀;王质(4分)2.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不同点:(甲)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乙)诗表现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4分)阅读理解三阅读理解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2 参考答案:(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2)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阅读理解四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答:(1)思想感情:(2分)(2)哲理:(1分)参考答案:1.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2.(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分)(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分)一、诗句的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二、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到乡翻似沉舟侧畔千帆过,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4.这首诗的作者字题目中的“乐天”指5.在诗中空格处填上相应词语和诗句6.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①弃置身②怀旧③翻似7.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这一联的意思是:1、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刘禹锡梦得5.闻笛赋烂柯人病树前头万木春6.①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身,②怀念老朋友,③反倒象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比喻新人物大批出现中考试题.(09辽宁沈阳)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2009年连云港市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居室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2)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2分)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答:7.(2分)刘禹锡白居易(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8.(1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有错该题不得分)9.(2分)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意思对即可20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两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形成鲜明对比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1、低沉愤懑高昂乐观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竟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2008·广西百色)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8.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答:(1)思想感情:(2分)(2)哲理:(1分)7.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8.(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分)(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分)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4分)7.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闻笛赋:(2)烂柯人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2006扬州市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答案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2.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2007梧州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答案:6.(2分)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阅读理解试题答案集萃7.(3分)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1分)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读下面的诗,完成60—64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0、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6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6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6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60、C61、A62、①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②(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63、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64、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默写重点句1.,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2012铜仁)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