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鉴别反应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各类鉴别归纳

有机化学各类鉴别归纳

各类鉴别归纳1、可利用环丙烷在常温下即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来区分环丙烷(及其衍生物)与烷烃 (其它环烷烃)。

2、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来区别稀烃和环丙烷。

3、烯烃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溶液由棕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可检验烯烃的存在。

4、烯烃与稀、冷高锰酸钾溶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顺式邻二醇,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MnO2褐色沉淀,可以用来定性检验烯烃的存在。

5、可利用炔烃与硝酸银的氨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银化物沉淀或烯烃与氯化亚铜的氨溶生成棕红色的亚铜化合物沉淀来鉴别一个烃类化合物是否是末端炔烃。

6、卤代烃与硝酸银的醇溶液作用,会生成卤化银沉淀(AgCl白色 AgBr淡黄色 AgI黄色);氯代烷、溴代烷与KI/丙酮作用,生成KCl不溶于丙酮呈白色沉淀析出,鉴别伯氯、溴代烃;产生沉淀的快慢:烯丙基卤代烃、苄卤代烃 > 叔卤代烃 > 仲卤代烃 > 伯卤代烃 > CH3X ;7、卢卡斯试剂(ZnCl2+HCl)与叔醇在室温下立即反应,与仲醇在几分钟内反应,与伯醇加热才能反应,对于烯丙醇和苄醇,也有很高活性,鉴别不同种类的醇。

8、酚和三氯化铁溶液能形成蓝色络合物,烯醇类与三氯化铁溶液能形成红褐色或紫红色络合物;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

9、2,4-二硝基苯肼与醛反应立即显橙红色,酮则显色比醛稍慢,颜色略淡,鉴别醛和酮。

10、碘的碱溶液与α甲基氢全部被卤素取代的醛(酮)反应生成亮黄色沉淀碘仿,具有特殊气味11、土伦试剂(银氨离子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反应生成银附着在反应器皿上形成银镜费林试剂(铜络离子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12、胺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芳香胺不能13、用磺酰化反应(对甲苯磺酰氯)来鉴别伯、仲、叔胺,(兴斯堡实验)P306与伯胺反应后的产物溶于NaOH与仲胺反应后的产物不溶于NaOH与叔胺不发生反应14、芳胺与溴反应生成2,4,6 - 三溴苯胺白色沉淀吓得苯宝宝立刻氯甲基化了......→++℃60l n 2C Z HCl HCHO OH 2+。

鉴别反应的原理

鉴别反应的原理

鉴别反应的原理
一种常见的鉴别反应是通过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物理性质变化来确定某种化合物的存在。

这种反应通常基于特定化学物质之间的特定反应,而这种特定反应是其他物质不会发生的。

鉴别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一系列已知的化学反应,根据产生的特定性质变化来确定未知物质的身份。

这些特定性质变化可以是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形成、溶解度的改变等。

在进行鉴别反应时,通常会将未知物质与一系列已知的试剂或溶液接触,观察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特定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通过比较已知物质与未知物质之间的反应结果,可以确定未知物质的身份。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鉴别反应时,试剂的选择非常重要。

试剂必须具有高度特异性,即只与特定的化合物产生反应而不与其他化合物产生反应。

另外,鉴别反应还需要考虑反应的条件,如温度、pH值等,这些条件会影响反应的结果。

综上所述,鉴别反应是利用已知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物理性质的变化来确定未知物质的存在和身份。

正确选择试剂和合适的反应条件对于进行准确的鉴别反应非常重要。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鉴别方法汇总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鉴别方法汇总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鉴别方法汇总1烯烃、二烯、炔烃(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1)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有机物一、双键和三键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双键或三键。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含有卤素原子。

二、羟基和羧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羧基。

2.取样,滴加酚酞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羟基。

三、醛基的检验1.方法一:取样,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若产生光亮的银镜,说明含有醛基。

2.方法二:取样,滴加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

四、酮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基。

五、胺基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呈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

六、糖类化合物的检验1.取样,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滴加碘液,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若不变色,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2.取样,滴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还原性糖。

七、苯环及其衍生物的检验1.取样,滴加溴水,若溶液颜色褪去,说明含有苯环。

2.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硝基。

八、醇和醚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醇基。

2.取样,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颜色褪色,说明含有醚基。

九、酸的检验1.取样,滴加石蕊试纸,若溶液变红,说明含有酸性官能团。

十、酮和酯的检验1.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若产生气泡,说明含有酮或酯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有机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并观察反应现象。

希望这些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机化学性质比较和鉴别专项总结

有机化学性质比较和鉴别专项总结

有机化学性质比较和鉴别专项总结:一、性质鉴别1、烷、烯、炔:常用溴水、高锰酸钾、炔与硝酸银溶液(白色)、炔与氯化亚铜(红色)、环丙烷与溴2、卤代烃烯卤(芳卤)、烯丙基卤(苄卤)、叔卤、仲卤、伯卤与硝酸银作用快慢3、芳香烃:侧链苄位有C-H用高锰酸钾,无C-H不褪色苯胺、苯酚与溴水都是白色沉淀4、醇:Lucas试剂:伯仲叔醇,不使用钠(鉴别有危险性,对醇是可以平稳释放氢气,对其它不明试剂是很危险的)。

乙醇与次碘酸钠产生亮黄色沉淀(跟醛酮性质相关)5、酚:三氯化铁溶液变蓝或接近的深色如紫色、墨绿等(其它烯醇式含量高的醛酮特别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等类似物也有类似现象)溴水白色沉淀高锰酸钾褪色6、醛酮:醛与银氨溶液(土伦试剂)、氢氧化铜-酒石酸钠钾溶液(斐林试剂)、冷稀高锰酸钾醛酮都与对硝基苯肼加热产生亮黄色沉淀醛与低位阻醛酮以及七元环以下环酮都与饱和亚硫酸氢钠产生白色沉淀带甲基醛(乙醛)、甲基酮都与次碘酸钠有亮黄色沉淀。

7、酸:甲酸含有醛基,利用还原性可鉴别。

酸与碳酸氢钠产生气泡。

指示剂变色也可与其他物质区别。

8、胺:兴斯堡试验用酸碱指示剂可区别于其它类型物质。

二、性质比较1、卤代烃亲电取代活性烯卤(芳卤)、烯丙基卤(苄卤)、叔卤、仲卤、伯卤,要考虑位阻影响。

芳卤中卤素只能发生亲核取代:取代活性受环上取代基影响,吸电子取代基有利。

比如下述物质与醇钠或氢氧化钠反应活性:2、酚的酸性:3、羧酸的酸性:甲酸˃乙酸》苯甲酸三氯乙酸》二氯乙酸》氯乙酸》乙酸氟乙酸》氯乙酸》溴乙酸硝基苯甲酸》氯代苯甲酸》甲基苯甲酸邻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间硝基苯甲酸乙酰丙酮》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酯》丙酮》乙酸乙酯(烯醇式含量也有相同趋势)4、芳香族亲电取代:第一类定位基取代物》无取代物》卤代物》第二类取代物如甲苯》苯》氯苯》硝基苯5、酯的水解活性:氯乙酸酯》乙酸酯》苯甲酸酯6、醛酮亲核加成活性:甲醛》乙醛》苯甲醛》氯代苯甲醛乙醛》丙酮》苯乙酮》氯代苯乙酮7、胺的碱性:三甲胺》二甲胺》甲胺》氨》苯胺四氢吡咯近似二乙胺》吡啶》吡咯三、物质分离:注意分离与鉴别有本质区别:分离要拿出需要的纯物质。

大学有机化学重点反应、命名、推断、鉴别

大学有机化学重点反应、命名、推断、鉴别

a.CH 3CH 2CH=CH 2H 2SO 4CH 3CH 2CH CH 3OSO 2OHb.(CH 3)2C=CHCH 3HBr(CH 3)2C-CH 2CH 3Brc.CH 3CH 2CH=CH 2BH 3H 2O 2OH -CH 3CH 2CH 2CH 2OHd.CH 3CH 2CH=CH 2H 2O / H+CH 3CH 2CH-CH 3OHe.(CH 3)2C=CHCH 2CH 3O 3Zn H 2O ,,CH 3COCH 3+CH 3CH 2CHOf.CH 2=CHCH 2OHCl 2 / H 2OClCH 2CH-CH 2OHOH1).2).1).2).a.CH 3CH 2CH 2C CHHCl (过量)CH 3CH 2CH 2CClClCH 3b.CH 3CH 2C CCH 3+KMnO 4H+CH 3CH 2COOH+CH 3COOHHgSO 4H 2SO 4c.CH 3CH 2C CCH 3+H 2OCH 3CH 2CH 2COCH 3+CH 3CH 2COCH 2CH 3d.CH 2=CHCH=CH 2+CH 2=CHCHO CHOe.CH 3CH 2C CH+HCNCH 3CH 2C=CH 2CNa.CH 3HBrCH 3Brb.+Cl 2高温Cl c.+Cl 2ClCl ClCl+d.CH 2CH 3+Br 2FeBr 3C 2H 5Br+BrC 2H 5e.CH(CH 3)2+Cl 2高温C(CH 3)2Clf.CH 3O 3Zn -powder ,H 2OCHOOg.CH 3H 2SO 4H 2O ,CH 3OHh.+CH 2Cl 2AlCl 3CH 2i.CH 3+HNO 3CH 3NO 2+CH 3NO 2j.+KMnO 4H +COOHk.CH=CH 2+Cl 2CHCH 2ClCla.C 6H 5CH 2Cl Mg Et 2O C 6H 5CH 2MgCl CO 2C 6H 5CH 2COOMgClH +H 2OC 6H 5CH 2COOHb.CH 2=CHCH 2Br +NaOC 2H 5CH 2=CHCH 2OC 2H 5c.CH=CHBrCH 2Br+AgNO 3EtOH r.tCH=CHBrCH 2ONO 2+AgBrd.+Br 2KOH--EtOH CH 2=CHCHOCHOBr BrK OH --E t O H 光照Bre.CH2ClClNaOHH2OCH2OHClf.CH3CH2CH2CH2Br MgEt2OCH3CH2CH2CH2MgBrC2H5OHCH3CH2CH2CH3+BrMgOC2H5 g.CH3Cl+H2O OH-SN2历程CH3OHh.ClCH3+H2O OH-SN1历程CH3OH+CH3OHi.BrKOH--EtOHj.CH2=CHCH2Cl CN-CH2=CHCH2CNk.(CH3)3Cl+NaOH H2O(CH3)3COHa.OHCrO3.Py2Ob.CH3CH2CH2OH浓H2SO4CH3CH=CH2Br2Br BrCH3CH-CH2KOH / EtOHc.A CH3CH2CH2OH(CH3)2CHBr CH3CH2CH2OCH(CH3)2H+CH3CH=CH2HBrCH3CHCH3BrCH3C CHNaa.(CH3)2CHCH2CH2OH+HBr(CH3)2CHCH2CH2Brb.OH+HCl无水ZnCl2Clc.OCH3CH2CH2OCH3+HI(过量)CH2CH2+CH3d.O CH3+HI(过量)ⅠⅠⅠⅠⅠB.CH 3CH 2CH 2OHHBrH+CH 3CH=CH 2HOH CH 3CH 2CH 2Br CH 3CHCH 3OH d.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CH 2HOH CH 3CH 2CHCH 3OHe.OH浓H 2SO 4OHSO 3Hf.CH 2=CH 2稀 冷KMnO 4CH 2-CH 2OH OHO2HOCH 2CH 2OCH 2CH 2OCH 2CH 2OH ClCH 2CH 2OH HOCH 2CH 2OCH 2CH 2OCH 2CH 2OHH 2O+Cl 2ClCH 2CH 2OHg.CH 3CH 2CH=CH 2B 2H 6Et 2OH 2O 2OH -CH 3CH 2CH 2CH 2OHh.ClCH 2CH 2CH 2CH 2OHNaOHONaOHH +NaCH 3CHCH 3ONa CH 3CH 2CH 2BrT.MHBrCH 3CH 2CH 2CH 2BrNaOH CH 3CH 2OH1)2),,H+e.(CH 3)2CHBr+NaOC 2H 5(CH 3)2CHOC 2H 5+CH 3CH=CH 2f.CH 3(CH 2)3CHCH 3KMnO 4OH-CH 3(CH 2)3C OCH 3g.CH 3COCH OHCH 2CH 3HIO 4CH 3COOH+CH 3CH 2CHOh.CH 3OH OHHIO 4CH 3COCH 2CH 2CHOi.OHCH 3+Br 2OHCH 3BrBrCCl 4 , CS 2中单取代OH j.CH 3(CH 2)2CHOHCH 2CH 3浓分子内脱水H 2SO 4CH 3CH 2CH=CHCH 2CH 3+CH 3CH 2CH 2CH=CHCH 3a.CH 3COCH 2CH 3+H 2N -OHCH 3CCH 2CH 3NOHb.Cl 3CCHO +H 2O Cl 3CCHOHOHc.H 3CCHOHOOC COOH+KMnO 4H +d.CH 3CH 2CHO稀NaOHCH 3CH 2CH-CHCHOOHCH 3e.C 6H 5COCH 3+C 6H 5MgBrC 6H 5CC 6H 5CH 3OMgBrH+H 2OC 6H 5CC 6H 5CH 3OHf.O+H 2NNHC 6H 5NNHC 6H 5g.(CH 3)3CCHO浓NaOH(CH 3)3CCH 2OH(CH 3)3CCOOH+h.O +(CH 3)2C(CH 2OH)2无水HClOO Oi.+K 2Cr 2O 7H+HOOC(CH 2)3COOHj.CHO KMnO 4室温COOHk.C OCl 2,H 2O OH -CO CH 2Cl CH 3COOH+CHCl 3l.C O CH 3+Cl 2H+m.CH 2=CHCH 2CH 2COCH 3+HCl CH 3-CHCH 2CH 2COCH 3Cl+Cl OH CH 3n.CH 2=CHCOCH 3+HBr BrCH 2CH 2COCH 3o.CH 2=CHCHO +HCNNCCH 2CH 2CHO +CH 2=CHCHCNOHp.C 6H 5CHO+CH 3COCH 3稀NaOHC 6H 5CHCH 2C-CH 3OOHa.C 2H 5OHCrO 3.(Py)2CH 3CHOCH 3CHOHCN H +CH 3CHCOOHOHb.CO Cl无水AlCl 3CO c.ONaBH 4OHd.HCCHH +Hg +,H 2OCH 3CHO稀OH -CH 3CH=CHCHO H 2 / NiCH 3CH 2CH 2CH 2OHe.CH 3Cl 2光CH 2ClMg Et 2OCH 2MgCl H +CH 3COCH 3CH 2CCH 3OHCH 3f.CH 3CH=CHCHOOHOH 无水HCl CH 3CH=CHCHOO稀冷KMnO 4OH -OO CH 3CH-CHCHOH OHH 3O +CH 3CH-CHCHOOH OH g.CH 3CH 2CH 2OHHBrCH 3CH 2CH 2BrMg Et 2OCH 3CH 2CH 2MgBrHCHO H +CH 3CH 2CH 2CH 2OHHCNH 2OH 2O1)2)1)2)hex-3-yneOhexan-3-oneHgSO 4/H 2SO 4/H 2O制备酮;BrO富克酰基化、溴化;定位;反应顺序ClOFe/Br 2AlCl 33.16分子式为C5H10的化合物A,与1分子氢作用得到C5H12的化合物。

有机物化学鉴定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化学鉴定的一般方法

有机物化学鉴定的一般方法(一)蛋白质、多肽、氨基酸(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

α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

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

(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硅胶G。

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

2.皂甙(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

【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 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

实验十一 醇、酚的鉴定一. 实验目的:1. 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3.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二. 实验重点和难点:1. 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2.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实验类型:基础性 实验学时:4学时三. 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 试管 滴管 烧杯 酒精灯 pH 试纸化学药品: 甲醇 乙醇 丁醇 辛醇 1%高锰酸钾 异丙醇5%氢氧化钠 10%硫酸铜 乙二醇 10%盐酸10%三氯化铁 苯酚 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邻硝基苯酚 水杨酸 苯甲酸 溴水 甘油四. 实验原理: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但醇中的羟基与烃基相。

酚中羟基与芳环直接相连,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上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

1.醇的性质:a. 醇和乙酰氯直接作用生成酯的反应可用于醇的定性试验:CH 3COCl + ROH ———→ CH 3COOR + HCl低级醇的乙酰酯有香味,容易检出。

高级醇的乙酰酯因香味很淡或无香味而不适用。

b. 含10个碳以下的醇和硝酸铈铵溶液作用可生成红色的络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橘黄色变成红色,此反应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羟基。

(NH 4)2Ce(NO 3)6+ROH ———→(NH 4)2Ce(OR)(NO 3)5+HNO 3c. 铬酸是鉴别醇和醛、酮的一个重要试剂,反应在丙酮溶液中进行,可迅速获得明确的结果,铬酸试剂可氧化伯醇,仲醇及所有醛类,在5秒內产生明显的颜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绿色.而在试验条件下,叔醇和酮不起反应,因此,铬酸试验可使伯醇与叔醇区别开来.H 2SO 4H 2CrO 7+RCH 2OH(或)R 2CHOH ———→Cr 2(SO 4)3+RCO 2H+R 2C=Od. 不同类型的醇与氯化锌—盐酸(Lucas )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三级醇最快,二级醇次之,一级醇最慢,故可用来区别一、二、三级醇,含3—6个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锌—盐酸溶液中,反应后由于生成不溶于试剂的卤代烷,故会出现混浊或分层,利用各种醇出现混浊或分层的速度不同可加以区别;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而甲醇和乙醇由于生成相应卤代烷的挥发性,故此法也不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鉴别反应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炔烃分子中含C≡C叁键。

二者均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红棕色消失,因此可以来鉴别烯烃或炔烃。

2.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烯烃和炔烃
烯烃分子中含C=C双键,炔烃分子中含C≡C叁键。

当二者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时,不饱和键被破坏,同时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生成褐色的二氧化锰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来鉴别烯烃或炔烃。

3.硝酸银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硝酸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银沉淀。

借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4.铜氨溶液鉴别末端炔烃
末端炔烃含有活泼氢,可与铜氨溶液反应生成炔化铜沉淀。

借此可鉴别末端炔烃类化合物。

5.硝酸银-乙醇溶液检验卤代烃的相对活性
硝酸银-乙醇溶液与卤代烃反应时,如果烃基相同,不同卤素作为离去基团的反应性为:RI>RBr>RCl>RF
如果卤原子相同而烃基不同,则受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卤代烃的相对反应性为:
苯甲型、烯丙型>三级>二级>一级>苯型、乙烯型
两个和两个以上卤原子同连在一个碳原子上的卤代烃,如氯仿等,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由此可以推测卤代烷的可能结构。

6.苯甲酰氯检验醇
苯甲酰氯与醇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以此可鉴别醇类化合物。

7.卢卡斯试剂检验一、二、三级醇
氯化锌-盐酸溶液称卢卡斯试剂。

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速率不同。

三级醇最快,二级醇次之,一级醇极慢。

六个碳原子以下的各级醇均溶于卢卡斯试剂,反应后生成的氯代烷不溶于该试剂,故反应发生后体系会出现混浊或分层。

根据实验现象可判别反应速率的快慢,以次区别一、二、三级醇。

8.土伦试剂鉴别醛和酮
*土伦试剂是银氨离子(硝酸银的氢氧化铵溶液),它与醛反应时,醛被氧化成酸,银离子被还原成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由此称该反应为银镜反应。

土伦试剂与酮不发生上述反应,所以此实验可区别醛和酮。

9. 2,4-二硝基苯肼检验醛和酮
2,4-二硝基苯肼能与醛、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并生成黄色、橙色或红色沉淀。

利用此实验可以鉴定醛或酮。

10.菲林溶液鉴别脂肪醛
菲林溶液是碱性铜络离子的溶液。

该铜络离子能与脂肪醛反应,反应时,Cu++
络离子被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蓝色消失,醛被氧化成酸。

菲林溶液与芳香醛和简单酮(α-羟基酮和α-酮醛例外)不能发生上述反应,因此,利用菲林溶液可以区分脂肪醛和芳香醛,也可以区分脂肪醛和酮。

*菲林溶液是由硫酸铜溶液(菲林A)和含碱的酒石酸盐溶液(菲林B)等量混合配制而成的。

此时,硫酸铜的铜离子和碱性酒石酸钾钠形成一个深蓝色铜络离子溶液。

菲林溶液需在使用时现配。

11.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
甲基酮或能被次碘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与次碘酸钠反应会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因此该反应称为碘仿反应。

碘仿反应常用于鉴别甲基酮或能被次碘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

12.利用酚的酸性提纯酚
酚的酸性比碳酸和羧酸弱,比水和醇强。

利用酸碱反应可以提纯酚。

13.苯酚与溴水反应鉴别苯酚
苯酚与溴水作用能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因此可用这一反应鉴定苯酚。

14.三氯化铁试验检验酚和烯醇
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具有烯醇结构,能与三氯化铁的水或醇溶液作用,生成具有红、蓝、紫、绿等颜色的络合物,这是检出酚羟基的特征反应,根据不同颜色区别各种酚。

15.重氮化反应和偶联反应区分脂肪族一级胺和芳香族一级胺
芳香族一级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重氮盐不稳定,遇热分解生成酚和放出氮气,未分解的重氮盐与生成的酚发生偶联反应产生橙红色的偶氮化合物。

脂肪族一级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在常温下即可放出氮气转变成相应的醇。

不发生偶联反应。

脂肪族一级胺与亚硝酸
上述反应差别可用来鉴别脂肪族一级胺与芳香族一级胺。

16.羟肟酸铁试验鉴别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能与羟胺反应生成羟肟酸,羟肟酸与三氯化铁在弱酸性溶液中能生成紫色或深红色的可溶性羟肟酸铁,由此可以鉴别羧酸衍生物。

C 6 H 5 N H 2 +
H N O 2 H C l
0 ~ 5 o C
[ C 6 H 5 N + N ] C l - + H 2 O [ C 6 H 5 N + N ] C l - + H 2
O [ C 6 H 5 N + N ] C l - + C 6 H 5 O H C 6 H 5 O H + N 2 +
H C l N a O H C 6 H 5 N = N C 6 H 4 O H + N a C l + H 2
+FeCl 3
Fe +3HCl
O
R
A +NH 2OH
O
R
NHOH
+HA
O
R NHOH
3
O
R
NHO
3
有机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其它反应
(1)卤代烃消去HX
CH 3CH 2Br+NaOH →CH 2=CH 2+NaBr+H 2O (2)醇消去H 2O CH 3CH 2OH →CH 2=CH 2+ H 2O
例.,涂在手术
后的伤口上,在数秒钟内可发生加聚反应而固化
加聚反应特点:
高分子化合物链节与单体的化学组成相同;链节主链上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碳原子,
(2)缩聚反应
单体分子间脱去小分子而相互结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双官能团有机物
如:HOCH2COOH;H2NCH2COOH;
HOOC-COOH、HOCH
-CH2OH等等
2
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①苯酚与甲醛;②二元醇与二元酸;③羟基
酸;④氨基酸;⑤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