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继电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继电器、电源、开关、电路板、导线等。

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能够根据外部信号来控制电路开关的电器设备。

它由电磁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可以使机械部分产生位移,从而使继电器的触点打开或关闭,进而控制电路的导通和断开。

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连接到电路板上,注意接线的正确性。

2. 连接电源,调整电压到适当范围。

3. 连接开关和电路,使继电器能够响应开关信号。

4. 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确定触点的开和闭。

5. 测试不同信号下继电器的工作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5V继电器,通过接线端子将其连接到电路板上。

在调整电压为5V后,我们连接了一个开关和一个12V电源。

当开关闭合时,电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磁场,使继电器的触点闭合。

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的触点恢复原位,断开电路。

我们观察到在继电器闭合的状态下,电路中的导通电流变大,灯泡明亮,说明继电器可以起到调节电流的作用。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还测试了不同的信号输入,如短时间的开关与长时间的开关,观察到继电器能够稳定地识别并响应这些不同的信号输入。

实验分析: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主要作用是在外部信号控制下,切断或导通电路。

继电器可以实现电路的中断、转换和保护等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连接继电器到电路中,使其作为一个开关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通过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判断其控制电路的正常与否。

实验中我们也发现,继电器可以很好地应对不同信号输入,在不同时间长度的开关操作下,继电器的触点能够稳定地打开或关闭。

继电器作为一种较为简单且可靠的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家用电器、电力系统等领域。

在实验中我们初步了解了继电器的原理和基本操作,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继电器打下了基础。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的实验报告继电器的实验报告引言: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它通过电磁原理实现电流的开关控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继电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1. 理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和使用技巧;3. 了解继电器在电路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继电器模块- 直流电源- 开关- 电阻- 电线2. 实验原理:继电器由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可以吸引或释放触点,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吸引原理,通过线圈中的电流来产生磁场,进而控制触点的状态。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继电器模块的正负极,将开关连接到线圈的两端,然后将继电器的触点与其他电器设备连接。

2. 实验观察:- 打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当线圈通电时,触点是否吸合?触点吸合后,电路是否通断?- 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观察继电器的响应。

当开关打开时,触点是否释放?电路是否断开?3. 实验记录:记录继电器的工作状态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线圈通电时,继电器的触点吸合,电路通断与开关状态相反。

这是因为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吸引触点,使其闭合,从而使电路通断。

2. 当线圈断电时,继电器的触点释放,电路断开。

这是因为线圈断电后,磁场消失,触点失去吸引力,从而打开电路。

3. 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高,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

因此,在电路控制中,可以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保护。

五、实验应用继电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 工业控制系统: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设备的启停、电流的开关以及电路的保护。

2. 家庭电器:继电器可以用于空调、电视机等家电的远程控制。

3. 交通信号灯: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的开关和时间间隔。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数学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实验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姓名: 学号: 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3年3月20日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控制继电器通断,同时发出啪啪声。

2.掌握单片机使用。

二实验环境PC机一台,实验仪器一套三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1.在pc机上,打开Keil C。

2.在Keil C中,新建一个工程文件,点击“Project-New Project?”菜单。

3. 选择工程文件要存放的路径 ,输入工程文件名 k2, 最后单击保存。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CPU 厂商及型号。

5. 选择好 Atmel 公司的 89c51 后 , 单击确定。

6. 在接着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7. 新建一个 C51 文件 , 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或单击左上角的 New File 快捷键。

8. 保存新建的文件,单击SAVE。

9.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保存文件名MAIN.C,再单击“保存”。

10. 保存好后把此文件加入到工程中方法如下 : 用鼠标在 Source Group1 上单击右键 , 然后再单击 Add Files toGroup ‘Source Group 1'。

11. 选择要加入的文件 , 找到 MAIN.C 后 , 单击 Add, 然后单击 Close。

12. 在编辑框里输入代码如下:#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sbit K2=P2 ;//定义继电器控制IO#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lay(uint time) //int型数据为16位,所以最大值为65535{uint i,j;//定义变量i,j,用于循环语句for(i=0;itime;i++)//for循环,循环50*time次for(j=0;j50;j++); //for循环,循环50次}void main() //主函数{while(1) //进入while死循环{K2=0; //断开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K2=1; //导通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13.单击快捷键或单击Project/Rebuild all the files,如果在错误与警告处看到 0 Error(s) 表示编译通过。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 掌握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

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合衔铁,使电路接通;当线圈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电路断开。

继电器具有控制电路简单、可靠性强、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

三、实验器材1. 继电器1个;2. 电磁铁1个;3. 线圈1个;4. 开关1个;5. 电源1个;6. 导线若干;7. 电路板1块。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将电源、开关、线圈、继电器和电磁铁依次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通电实验:闭合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吸合,电磁铁是否产生磁性。

3. 断电实验:断开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释放,电磁铁是否失去磁性。

4.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5.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观察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电实验: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

2. 断电实验: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

3.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通过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实现电路的通断。

4.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效果。

线圈匝数增加,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电流增大,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了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学会了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参数设置不当等,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

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电压电流继电器试验报告

电压电流继电器试验报告

电压电流继电器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继电器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了解电压、电流继电器的特性及其试验方法。

3.学习使用继电器进行电路保护与控制。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电压继电器。

2.电流继电器。

3.电源。

4.万用表。

5.多功能电表。

三、实验原理1.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操作的开关,它是由电磁继电部分和开关控制部分组成。

通过控制电磁继电部分的通断,实现对电路中电流、电压或其它物理量的控制。

2.电压继电器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判断是否跳闸,以提供电路的过压保护功能。

3.电流继电器根据输入电流的大小判断是否跳闸,以提供电路的过流保护功能。

四、实验步骤1.将电压继电器接入电路中,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2.测量并记录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

3.将电流继电器接入电路中,并设置合适的电流值。

4.测量并记录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释放电流。

5.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动作可靠性。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电压继电器实验数据动作电压:10V释放电压:5V2.电流继电器实验数据动作电流:1A释放电流:0.5A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电压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动作可靠性。

动作时间是指继电器从检测到动作到实际动作的时间,动作可靠性是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地动作的概率。

六、实验结论1.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电压继电器在输入电压大于10V时会动作,而在输入电压小于5V时会释放。

2.电流继电器在输入电流大于1A时会动作,而在输入电流小于0.5A 时会释放。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压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0.2秒,动作可靠性为90%;电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0.1秒,动作可靠性为95%。

4.电压、电流继电器在电路中具有重要的保护和控制作用,能够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七、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电压、电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试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接线、测量和分析继电器的特性数据。

继电器在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实现对电路的保护和控制。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摘要:继电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在电路中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搭建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我们研究了继电器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切换特性,并分析了其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继电器能够有效地将小功率信号转换为大功率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适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

1. 引言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开关装置,通过控制一个电磁线圈的电流,来控制另一个或多个电路的开闭。

它由电磁机构和电动触点组成,常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仪表仪器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2.1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将使继电器的铁芯发生磁化,引起磁铁的吸引力,进而使触点发生作动。

利用这种原理,继电器可以将小电流信号转换为大电流信号,并且能够起到隔离、保护和自动控制的作用。

2.2 继电器的构造和型号继电器通常由铁芯、线圈、触点和外壳等部件组成。

根据其用途和工作特性的不同,继电器可以分为吸引式继电器、保持式继电器、交流继电器和直流继电器等多种型号。

其中,吸引式继电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3. 实验过程3.1 实验材料- 继电器- 直流电源- 开关- 电阻- 连接线3.2 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连接至直流电源,其中电源的正极连接于继电器的一个接线端,而电源的负极则接至继电器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

2. 连接开关电路。

将一个端子连接至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另一个端子通过电阻连接至电源的负极。

3. 打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运行情况。

通过动作按钮控制开关,看到继电器的触点是否能够切换。

4. 使用示波器测量继电器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切换时间和稳定性。

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4.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继电器在受到输入电流时能够正常运行,且触点切换时间短暂且稳定。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报告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报告

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继电器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1.继电器 x 12.直流电源 x 13.开关 x 14.电压表 x 15.电源线和连接线若干三、实验步骤1.将继电器、直流电源、开关和电压表依次连接起来,保证连接线的接触良好。

2.打开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到合适的值。

3.操作开关,观察继电器的工作情况,并记录电压表显示的数值。

4.反复操作开关,观察继电器的作用。

四、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

当控制电路通电时,通过激磁产生的磁场使得触点闭合或分开,实现控制电路的通断。

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和触点组成,电磁铁激磁后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使得触点动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中的触点闭合,电路通电;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中的触点分开,电路断开。

实验结果表明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开关的作用,实现了电路的自动控制。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了解了继电器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电路的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七、实验心得通过实验,我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连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八、参考资料1.《电工技术基础》,xxx 著,xxx 出版社,xxx 年。

2.《继电器原理与应用》,xxx 著,xxx 出版社,xxx 年。

以上为本次继电器工作原理与作用实验的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开关大电流,被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继
电器电路,通过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来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是如何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实现开关大电流的功能。

实验二: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电路布置
和控制信号,来观察继电器的响应和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掌握了不
同控制方法对继电器的影响,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三: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个
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并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实际应用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继电器的理论知识,也为我们今后
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
制器件,将继续在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 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掌握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

二.实验原理线圈导通时,衔铁克服游丝的反作用力矩而动作,使动合触点闭合。

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可改变游丝的力矩,从而改变继电器的动作值。

改变线圈的串联并联,可获得不同的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整定点的动作值、返回值及返回系数测试(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用Kf表示:Kf?IfjIdj1(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返回系数Kf为 Kf?UfjUdj五.思考题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返回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返回电流,所以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

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可使故障消失后继电器可靠返回。

2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DS-20C系列时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时限的整定和试验调整方法,二.原理说明当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线圈两端时,铁芯被吸入,瞬时动合触点闭合,瞬时动断触点断开,同时延时机构开始起动。

在延时机构拉力弹簧作用下,经过整定时间后,滑动触点闭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后,终止触点闭合。

从电压加到线圈的瞬间起,到延时动合触点闭合止的这一段时间,可借移动静触点的位置以调整之,并由指针直接在继电器的标度盘上指明。

当线圈断电时,铁芯和延时机构在塔形反力弹簧的作用下,瞬时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2.动作时间测定3五.思考题1.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首先是你使用的CCFL的规格;其次是环境温度;再次是工作的频率。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那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主要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使被控制元件的动作得至可调的延时时间,如: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等等。

4实验三信号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DX-8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工作参数。

二.实验原理DX-8型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远距离复归的动作指示。

当继电器工作绕组加入电流时,簧片吸合,带动机械自锁机构动作,使告警指示作用的红牌翻落,同时触点锁紧闭合。

只有在绕组释放电压后,人工手动按压复位按钮,触点才能够释放断开。

1.动作电流的测试实验接线见图3-1,直流电流表位于EPL-19,RP1、RP2采用EPL-14的900?电阻盘,注意接线端的符号(A3、A2、A1、B2、B1)。

检查电阻盘的旋钮是否在逆时针到底位置,确认无误后,合上漏电断路器和EPL-18的220V直流电源,慢慢顺时针调整电阻盘的旋钮,并同时观察直流电流表的读数和光示牌的动作情况。

加大输出电压直至继电器动作,光示牌亮。

此时直流电流表的指示值即为继电器的动作值。

填入表3-1。

同时观察告警红牌的翻落情况。

断开220V直流电源船形开关,继5篇二:简单电路设计和继电器的应用实验报告简单电路设计和继电器的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继电器控制电路,要求通过调节继电器工作电压控制两个发光管交替工作(发光管与电阻串联)。

发光管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5.6V,要求发光管工作电流一个为10mA,另一个为5mA(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按2V设计)。

(2)将发光管工作电路电源电压的直流换成3Vrms正弦信号,调节频率从1Hz变化到100Hz,观察LED的发光情况,并记录100Hz时发光管上电压波形。

]二.实验原理(1)建立仿真电路图(2)理论分析红色放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V,LED1的电流为10mA,LED2的电流为5mA三.实验数据(1)仿真结果(2)实验数据仿真结果为LED1的管压降为2.039V电流10.0268mA,LED2的管压降为2.028V,电流5.0272mA。

频率为100Hz时的发光管的电压波形如上图。

四.数据处理五.实验结论(1)设计1的仿真电路符合实验电路的基本要求。

(2)观察到随频率增加,LED亮的次数增加,当频率为100Hz时,电压变化如图示,亮灭变化也相同。

篇三:电气控制实训报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总结报告课程:电气控制与PLC班级: xxxx姓名:xxxx学号:二〇一三年五月十一日实训目的这次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学习PLC的实践接线和程序的编写。

同时学会分析、排除线路故障的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增强实际连接控制电路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在实践中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找到自己的不足,让以后的学习目标更加的明确。

实训内容实训一: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2、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3、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按时间原则控制电路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使用的元件主要是时间继电器。

按时间原则控制鼠笼式电动机Y-△降压自动换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当接触器KM1、KM2主触头闭合,KM3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Y连接;而当接触器KM1和KM3主触头闭合,KM2主触头断开时,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作△连接。

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线路若能先使KM1和KM2得电闭合,后经一定时间的延时,使KM2失电断开,而后使KM3得电闭合,则电动机就能实现降压起动后自动转换到正常工作运转。

这个实验让我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让我对电路接线有了更深的了解。

实训二: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提高按图接线的能力2.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 熟悉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的运行情况和操作方法。

二、原理说明反接制动的关键在于电动机电源相序的改变,且当转速下降到接近于零时,能自动将电源切除,为此采用了速度继电器来检测电动机的速度变化。

120-3000r/min范围内速度继电器触点动作,当转速低于100r/min时,其触点恢复原位。

启动时,按下启动按钮SF2,接触器QA1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MA通电旋转。

在电动机正常运动时,速度继电器BS的常开触点闭合,为反接制动做好了准备。

停车时,按下按钮SF1,其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QA1线圈断电,电动机MA脱离电源由于此时电动机的惯性转数还很高,BS的常开触点仍然处于闭合状态,所以,当SF1常开触点闭合时,反接制动接触器QA2线圈通电并自锁,其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定子绕组得到与正常运转相序相反的三相交流电源,电动机进入反接制动状态,电动机转数迅速下降。

当电动机转速低于速度继电器动作值时,速度继电器常开触点复位,接触器QA2线圈电路被切断,反接制动结束。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的实训中,要求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的保护、自锁、等的理解。

学会速度继电器的原理,在确保电路与元器件安全的情况下让电动机快速停止,这个实验让我对电气的灵活使用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三: 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PLC改造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小车往返运动自动控制的设计。

2. 通过实验练习加强对“与”“或”“非”等基本指令的理解和应用。

二、原理说明:把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西门子s7-200 的PLC 中进行调试,下载好后我们打开在线控制面板进行调试,看运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首先把控制面板上的I0.2F 置位为按钮按下去,即I0.2 接通,表示断路器QF 合上。

按下启动按钮I0.0F(SB2)即I0.0 接通此时电动机星形启动,Q0.0 和Q0.1 有输出,实验接线图中表示这两个的灯L1 和L2 都亮同时驱动时间计数器,当计时器计到10S 时切换为三角型启动,此时Q0.1 无输出,Q0.2 有输出,则此时Q0.0 和Q0.2 有输出,电机三角星运行。

接线面板上的L 1 和L3 灯亮。

按下在线面板上的I0.1F 后(I0.1 接通)此时电动机停止运行。

所有的输出点都无输出。

这个实训我们是三个人一组完成的实验,这个实验让我对PLC 控制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它只要改变程序就可以灵活的控制电路,不像硬件控制电路,一旦要改变功能就要大动干戈的重新接线。

这个实训让我对PLC有了深刻的了解。

实验四: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安装接线图的知识。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特点二、原理说明1. 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地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

交流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设备是交流接触器,其主要构造为:(1) 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

(2) 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还可按吸引线圈得电前后触头的动作状态,分动合(常开)、动断(常闭)两类。

(3) 消弧系统─在切断大电流的触头上装有灭弧罩,以迅速切断电弧。

(4) 接线端子,反作用弹簧等。

2. 在控制回路中常采用接触器的辅助触头来实现自锁和互锁控制。

要求接触器线圈得电后能自动保持动作后的状态,这就是自锁,通常用接触器自身的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来实现,以达到电动机的长期运行,这一动合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使两个电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的控制,称为互锁控制,如为了避免正、反转两个接触器同时得电而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事故,必须增设互锁控制环节。

为操作的方便,也为防止因接触器主触头长期大电流的烧蚀而偶发触头粘连后造成的三相电源短路事故,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的控制环节。

3. 控制按钮通常用以短时通、断小电流的控制回路,以实现近、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等执行部件的起、停或正、反转控制。

按钮是专供人工操作使用。

对于复合按钮,其触点的动作规律是:当按下时,其动断触头先断,动合触头后合;当松手时,则动合触头先断,动断触头后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