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继电器控制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数学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实验课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姓名: 学号: 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3年3月20日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项目:控制继电器通断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控制继电器通断,同时发出啪啪声。
2.掌握单片机使用。
二实验环境PC机一台,实验仪器一套三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1.在pc机上,打开Keil C。
2.在Keil C中,新建一个工程文件,点击“Project-New Project?”菜单。
3. 选择工程文件要存放的路径 ,输入工程文件名 k2, 最后单击保存。
4.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CPU 厂商及型号。
5. 选择好 Atmel 公司的 89c51 后 , 单击确定。
6. 在接着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7. 新建一个 C51 文件 , 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或单击左上角的 New File 快捷键。
8. 保存新建的文件,单击SAVE。
9.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保存文件名MAIN.C,再单击“保存”。
10. 保存好后把此文件加入到工程中方法如下 : 用鼠标在 Source Group1 上单击右键 , 然后再单击 Add Files toGroup ‘Source Group 1'。
11. 选择要加入的文件 , 找到 MAIN.C 后 , 单击 Add, 然后单击 Close。
12. 在编辑框里输入代码如下:#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sbit K2=P2 ;//定义继电器控制IO#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lay(uint time) //int型数据为16位,所以最大值为65535{uint i,j;//定义变量i,j,用于循环语句for(i=0;itime;i++)//for循环,循环50*time次for(j=0;j50;j++); //for循环,循环50次}void main() //主函数{while(1) //进入while死循环{K2=0; //断开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K2=1; //导通继电器delay(5000); //延时}}13.单击快捷键或单击Project/Rebuild all the files,如果在错误与警告处看到 0 Error(s) 表示编译通过。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 掌握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3. 学会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
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合衔铁,使电路接通;当线圈断电时,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电路断开。
继电器具有控制电路简单、可靠性强、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
三、实验器材1. 继电器1个;2. 电磁铁1个;3. 线圈1个;4. 开关1个;5. 电源1个;6. 导线若干;7. 电路板1块。
四、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将电源、开关、线圈、继电器和电磁铁依次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通电实验:闭合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吸合,电磁铁是否产生磁性。
3. 断电实验:断开开关,观察继电器是否释放,电磁铁是否失去磁性。
4.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将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观察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5.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观察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电实验: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
2. 断电实验: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释放,电磁铁失去磁性;当开关闭合时,继电器吸合,电磁铁产生磁性。
3. 控制电路通断实验:通过开关控制继电器吸合和释放,实现电路的通断。
4. 改变电路参数实验:改变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等参数,可以改变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效果。
线圈匝数增加,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电流增大,吸合和释放效果增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了继电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学会了使用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通断。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参数设置不当等,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实验,最终解决了问题。
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单片机实训报告继电器

一、实训目的本次单片机实训报告主要针对继电器控制实验进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旨在:1. 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掌握单片机如何通过编程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3. 提高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4. 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主要用于在电路中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等功能。
它主要由线圈、铁芯、衔铁、触点等部分组成。
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从而闭合或断开触点,实现电路的通断。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的是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该电路主要由单片机、继电器、驱动电路、电源等部分组成。
单片机通过编程控制驱动电路,驱动继电器线圈,从而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三、实验步骤1. 电路搭建:根据实验原理图,搭建继电器控制电路。
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继电器驱动电路、电源电路等。
2. 编程设计:使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继电器控制功能。
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初始化:设置单片机IO口、定时器等。
- 主循环:读取按键状态,根据按键状态控制继电器通断。
- 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外部中断事件。
3. 调试与测试: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调试和测试。
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确保程序运行正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实现了继电器的控制。
当按下按键时,继电器吸合,电路通电;当释放按键时,继电器断开,电路断电。
2. 结果分析:- 单片机程序运行正常,能够根据按键状态控制继电器通断。
- 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 实验过程中,注意了电源电压和电流的稳定,确保了实验的安全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继电器控制实验,我们掌握了以下知识和技能:1. 理解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掌握了单片机如何通过编程控制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3. 提高了单片机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温控继电器实验报告

温控继电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温控继电器,了解温度传感器和继电器的原理,并掌握温控继电器的使用方法。
2. 实验原理温控继电器是一种能够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开关电路的设备。
它由温度传感器和继电器两部分组成。
2.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用来感知环境温度的装置,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2.2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式开关,当通过控制信号(电流或电压)使其电磁线圈激磁时,可以控制大电流或高压的电路开关。
3. 实验器材实验中我们使用以下器材:- 温控继电器模块- 温度传感器- 电烙铁- 连接线- 电源4. 实验步骤4.1 连接电路首先,将温控继电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连接起来。
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到温控继电器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到温控继电器的输出端。
4.2 设置温度阈值根据实验需求,使用螺丝刀旋转温控继电器上的旋钮,调节温度阈值。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温控继电器将触发继电器动作。
4.3 连接电源将电源的正负极正确地接入温控继电器模块,确保电路接线正确。
4.4 测试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需要监测温度的位置,接通电源开关。
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温控继电器将触发继电器动作,电路将断开或闭合。
5.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设置的温度阈值,成功触发了继电器的动作。
在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电路断开或闭合,实现了自动开关电路的功能。
6. 实验分析本实验通过温控继电器模块,成功实现了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开关电路的功能。
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环境温度,并通过与温控继电器的连接将温度信号传递给继电器,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温控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用于恒温设备、空调控制、温度报警等。
通过合理设置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
7.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温控继电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温控继电器可实现对温度变化的自动感知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3

实验三组合型信号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DXM—2A型信号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实际结构,基本特性及其工作参数和释放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DXM—2A型信号继电器具有那些特点?2、实验时为什么要注意工作线圈的极性和释放线圈的极性?如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继电器端子①⑥加电流使其动作后,S2不断开,就合上S3,在端子④⑨间加入释放电压,这样操作对吗?为什么?三、原理说明图3-1信号继电器横截面结构图DXM—2A型信号继电器适用于直流操作的继电保护线路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远距离复归的动作指示。
继电器由密封干簧接点,工作绕组,释放绕组,自锁磁铁和指示灯等组成。
横截面结构示意图见图3-1。
当继电器工作绕组的端子①—⑥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作用在簧片两端的磁通极性与放置在线圈内的永久磁铁极性相同,两磁通迭加,使触点闭合,信号指示灯亮。
在工作绕组断电后触点借永久磁铁的作用进行自保持;当在释放绕组④—⑨二端间加入电压时,所产生的磁场作用在触点簧片两端的磁通与磁铁极性相反,两磁通相互抵消,使触点返回原位,指示灯灭。
继电器内部接线图见图3-2。
图3-2信号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四、 实验设备523417869V I++23417869VV++电流起动电压起动五、实验步骤和要求*1、观察DXM—2A型信号继电器的结构和内部接线,该继电器有如下特点(1)采用干簧触点代替普通青铜接触片。
(2)用磁力自保持代替机械自保持。
(3)用灯光指示代替信号掉牌指示。
(4)可以远距离复归。
*2、绝缘测试用1000伏兆欧表测试全部端子对铁支架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工作绕组与释放绕组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兆欧。
绕组对触点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并将测得数据填入表3--1。
表3-1信号继电器实验记录表3、动作电流(电压)和释放电压测试电流(电压)启动信号继电器实验接线分别见图3-3、图3-4。
图3-3 电流启动型信号继电器实验接线图接线时应注意工作线圈和释放线圈的极性,端子①为工作绕组正极性端子,端子④为释放线圈的正极性端子,接好线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合上开关S 1及S 2,慢慢调整可变电阻R 2加大输出电流(或电压)直至继电器动作,指示灯亮。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实验报告摘要:继电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气元件,在电路中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搭建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我们研究了继电器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切换特性,并分析了其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继电器能够有效地将小功率信号转换为大功率信号,并且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适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
1. 引言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开关装置,通过控制一个电磁线圈的电流,来控制另一个或多个电路的开闭。
它由电磁机构和电动触点组成,常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仪表仪器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2.1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中通有电流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将使继电器的铁芯发生磁化,引起磁铁的吸引力,进而使触点发生作动。
利用这种原理,继电器可以将小电流信号转换为大电流信号,并且能够起到隔离、保护和自动控制的作用。
2.2 继电器的构造和型号继电器通常由铁芯、线圈、触点和外壳等部件组成。
根据其用途和工作特性的不同,继电器可以分为吸引式继电器、保持式继电器、交流继电器和直流继电器等多种型号。
其中,吸引式继电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类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3. 实验过程3.1 实验材料- 继电器- 直流电源- 开关- 电阻- 连接线3.2 实验步骤1. 将继电器连接至直流电源,其中电源的正极连接于继电器的一个接线端,而电源的负极则接至继电器线圈的另一个接线端。
2. 连接开关电路。
将一个端子连接至继电器线圈的接线端,另一个端子通过电阻连接至电源的负极。
3. 打开电源,观察继电器的运行情况。
通过动作按钮控制开关,看到继电器的触点是否能够切换。
4. 使用示波器测量继电器在不同输入情况下的切换时间和稳定性。
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4.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继电器在受到输入电流时能够正常运行,且触点切换时间短暂且稳定。
实验3:CC2530 继电器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实验三 CC2530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 CC2530 芯片 GPIO 引脚的控制方式,并且掌握继电器的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利用 timer1 定时产生中断,在中断处理中翻转 P2.0 口的状态,实验继电器状态的翻转。
三、实验环境硬件:鼎轩 WSN 实验箱(汇聚网关、继电器模块、烧录线),PC 机;软件:IAR 软件。
四、实验步骤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
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分很多类型,本实验使用的是信号继电器,针对我们的试验箱,继电器与 P2.0GPIO 口相接,P2.0 口的电平变化会是继电器“开关”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1)打开鼎轩 WSN 实验箱,检查实验箱设备,确保实验箱设备完整、连接无误后,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2)用烧录线连接汇聚网关上的烧录接口与电脑 USB 接口;3)打开 (\CC2530_simple_demo\cc2530-simple-demo\Relay)下的工程图标Relay.eww 打开工程;4)点击 IAR 中的图标按钮编译程序;5)完成编译后若没有错误信息,将实验箱节点编程开关上汇聚网关开关拨上去,点击调试并下载按钮将程序下载到汇聚网关上;6)点击运行程序,可以看到继电器及上面的灯每隔 5 秒变换一次。
程序代码程序源文件路径为/cc2530-simple-demo/Relay/Relay.c实验总结该实验使同学们熟悉了继电器的工作方式与使用方法,为以后的综合实验打下了基础。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控制的实验报告》
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器件,它可以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开关大电流,被
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继
电器电路,通过接通和断开控制电路来观察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是如何通过控制小电流来实现开关大电流的功能。
实验二: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电路布置
和控制信号,来观察继电器的响应和工作状态。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掌握了不
同控制方法对继电器的影响,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三: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验。
我们设计了一个
简单的电气控制系统,并使用继电器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对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实际应用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继电器的理论知识,也为我们今后
在电气控制领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控
制器件,将继续在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继电器控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微机控制直流继电器的一般方法。
2.熟练掌握8255、8253的编程应用。
二、实验内容
1.微机控制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环境里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处在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与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如电动机等)之间,既有桥梁作用又起到电气隔离作用。
利用8255PC0输出高低电平控制三极管T2的导通与截止,从而给继电器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合动铁心,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继电器控制回路,以实现对外接装置的控制。
2.硬件电路图
如图3-1所示,利用8253计数器0和计数器1串联使用,CLK0接1MHz 时钟,从OUT1输出方波信号作为开关量,由8255的PA0输入,PC0口输出控制实验盒上的继电器动作。
编程使用8253定时,让继电器周而复始的闭合5秒钟(指示灯亮),断开5秒钟(指示灯灭)。
图3-1 继电器控制示意图
3.硬件连线
按图3-1连接实验电路。
CLK0接1MHz,GATE0,GATE1接+5V,OUT0接CLK1,OUT1接PA0,PC0接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开关输入端IK。
继电器输出接口J4接实验盒上的继电器插座。
8253的CS 接280H~287H ,8255的CS 接288H~28FH 。
4.编程提示
图3-2(a )主程序 (b )延时子程序
(1)将8253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3、计数器1设置为方式0串联使用,两个计数器的初置乘积为5 000
000,启动计数器工作后,经过5秒钟OUT1输出高电平。
通过8255的A 口查询OUT1的输出电平,从C 口的PC0输出开关量控制继电器动作。
(2)程序框图如图3-2。
(3)参考程序 程序清单:JDQ.ASM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START :
MOV DX ,28BH ;向8255写控制字 MOV AL ,90H ;设A 口输入,C 口输出
DKCT : OUT DX ,AL
MOV AL ,01 ;将PC0置位 OUT DX ,AL
CALL DELAY ;延时5S MOV AL ,0 ;将PC0复位 OUT DX ,AL
CALL DELAY ;延时5S
JMP DKCT
DELAY PROC NEAR ;延时子程序
PUSH DX
MOV DX,283H
MOV AL,36H
OUT DX,AL ;设8253计数器0为工作方式3
MOV DX,280H
MOV AX,10000;
OUT DX,AL
MOV AL,AH
OUT DX,AL ;写入计数初值10000
MOV DX,283H
MOV AL,70H
OUT DX,AL ;设8253计数器1为工作方式0
MOV DX,281H
MOV AX,500;
OUT DX,AL
MOV AL,AH
OUT DX,AL ;写入计数初值500
ZCH:MOV AH,1
INT 16H;
JNE EXIT
MOV DX,288H
IN AL,DX
AND AL,01 ;查询8255PA0是否为高电平
JZ ZCH ;不是,则继续
POP DX
RET ;定时时间到,子程序返回EXIT:MOV AH,4CH
INT 21H
DELAY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5.汇编、连接程序
在MASM下对.ASM文件进行汇编和连接,通过反复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若有错误,则要根据错误信息进行修改,直到没有错误为止,生成.EXE文件,以备实验使用。
三、实验步骤
1.按图3-1连接电路,接通电源。
2.调试好程序,生成JDQ.EXE文件,运行程序。
3.观察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灯L1的亮灭显示情况。
四、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
1.记录实验现象,针对相应现象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
2.如有问题,真实记录调试、修改过程,写出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