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小兔请客》。

通过小兔请客的情景,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兔请客的故事卡片、加减法运算卡片、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加减法练习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兔请客的故事卡片,引导学生观察、讲述小兔请客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讲解(10分钟)(1)通过故事卡片,引导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示范解题过程,讲解运算步骤。

(3)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加减法运算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

5. 小组合作(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竞赛。

(2)评选出计算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的小组,给予表扬。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小兔请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内容:(1)加法运算:数数法、接龙法(2)减法运算:退位减法、借位减法(3)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完成练习本上的加减法计算题。

(2)应用题:根据小兔请客的情景,编写一道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见练习本。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兔请客》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七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一课时《小兔请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兔请客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兔请客的故事卡片、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兔请客的故事卡片,为学生讲述小兔请客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卡片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卡片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小兔请客,一共有几只小动物?”(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利用加减法算式卡片,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并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小兔请客2. 内容:(1)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2)10以内数的减法运算(3)实际问题:小兔请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5 + 3 =6 2 = 9 + 1 = 8 5 =(2)应用题:小兔请客,原来有6个苹果,小熊吃了2个,小猫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苹果?2. 答案:(1)计算题:8, 4, 10, 3(2)应用题:3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加减法问题,如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小 兔 请 客》

1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案第5单元《小 兔 请 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49例题、P50练一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材利用“小兔请客”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加减法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和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兔请客”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意思,看图时,教师课重点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每盘有几个果子”“共有多少个盘子”,为后面学生把10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迁移到整十数的加减法埋下伏笔。

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怎么写字呢?生:用手。

师:(伸出双手)一双手有几根手指?10根手指是几个十?请大家十个十个地数,一直数到九十。

(点课件)这些数就是我们已学过的整十数。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小兔请客)【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亲切生动的谈话、提问题的活动形式引入,通过在对话活动中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思考问题。

(出示课件)师:你们能根据“猴子、松鼠、刺猬面前有3盘果子,小兔又端出2盘果子”,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边表扬边板书)20+30=2.尝试交流,生成问题并解决。

师:怎样口算20+30=?大家想知道吗?可以同桌相互说一说,看谁的想法最巧妙;也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算。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小兔请客》。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大小和长短的概念,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和长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比较物体大小和长短的的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兔卡片、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

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兔请客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出现的物体,如小兔的家、小兔的朋友等。

让学生自由发言,描述一下它们观察到的物体。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些自带的物品,进行比较大小和长短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1. 观察物体,找出特点2. 使用“比较大”和“比较小”的语言进行描述3. 灵活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长短,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根据学生所选物品进行比较,如:“我的铅笔比橡皮长”,“我的书本比笔记本大”等。

答案:较大的苹果是大苹果,较小的苹果是小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实践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和长短的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课后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如比较自行车的速度、比较房间的面积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兔请客》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小兔请客》选自一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单元第三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2.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3.能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学习加法算式,理解加数和和的关系;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加法的实际意义;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增加一些有趣的计算游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很高,但也有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为了使讨论更加高效,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明确讨论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小兔请客》这一章节的内容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通过小兔请客的故事情境,很快理解了加法的意义,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加法意义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孩子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通过设置更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小兔请客》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节《小兔请客》, 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

“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学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或拨计数器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

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

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思维比较活跃。

据了解,有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六、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5捆小棒(10根1捆)、计数器。

七、教学设计: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生:春季。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教案
90-50-20也是9个十减5个十-2个十还剩下2个十,所以90-50-20=20
4、找孩子
同学们暂停一下来算一算、连一连帮鸡妈妈找到自己的鸡宝宝吧!看看你找对了吗?
5、看看森林里还发生了什么,根据图片上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帮小动物们来解答一下吧!
生:小松鼠摘了40个梨,小猴子摘了30个桃子,摘的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我用加法来解决。40+30=70(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49页
教学目标
1.再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2、观察情境图,主动探索整十数加减法的算法。学生看图找出数学信息,围绕相应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和“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的加减法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自己根据算理探索多种算法。
缺点:
课堂虽然让学生去探索了多重算法,但是对算理的解说和强调不多,如果学生脱离具体情境或是离开教具,计算的困难性会增强。
师:同学们用了各种方法来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聪明,20和30都是整十数,不用一个一个的去数,而是一捆一捆、十个十个的数。不管是数小棒还是用计数器拨珠子都是用2个十加上3个十,合起来就是5个十就是50啦。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就是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师;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后,然我们接着看小兔子的聚会上又发生了什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5.1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小兔请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

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敢想、敢说、思维活跃。

据了解,有少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编故事和看图提问题,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老师非常高兴,想起了一首儿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想听吗?(唱“小白兔白又白”),小白兔可爱吗?小白兔不仅可爱,而且它还特别乐于分享,今天它摘了很多好吃的果子,想请大家都到它家里来做客,一起分享美味的果子,你们想不想也去也去做客呢?那先来完成几个简单的数学任务吧!(出示课件整十数的组成练习题)(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知:1、小兔说:你们表现的太好了,我请大家都来我家做客。

(板书:小兔请客,并出示课件)2、呀!小猴、小松鼠他们早就来了,看小兔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好吃的?生:红果子。

3、谁能把看到的数学信息读出来?生:每盘有十个果子,小兔先拿出了三盘,就是三十个果子。

小兔看来了很多好朋友,担心果子不够分的,所以又端来了两盘,想请大家尽情的吃个痛快,那又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生:每盘十个果子,又拿出了两盘,就是二十个果子。

4、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果子?)5、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算式怎么写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把计算方法记录下来,说一说至少会使用一种方法,可以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利用小棒和计数器算出得数)(1).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一共50个果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