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就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与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就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就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与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就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实验室移液管正确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移液管正确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移液管正确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一、移液管简介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50和75ml等规格。

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吸量管(见下图)。

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 等规格。

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到0.01mL。

二、使用步骤根据所移溶液的体积和要求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使用,在滴定分析中准确移取溶液一般使用移液管,反应需控制试液加入量时一般使用吸量管。

1、检查仪器检查移液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则不能使用。

2、洗净仪器先用自来水淋洗后,用铬酸洗涤液浸泡,操作方法如下:用右手拿移液管或吸量管上端合适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无名指张开握住移液管外侧,拇指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位置握在移液管内侧,小指自然放松;左手拿洗耳球,持握拳式,将吸耳球握在掌中,尖口向下,握紧吸耳球,排出球内空气,将吸耳球尖口插入或紧接在移液管(吸量管)上口,注意不能漏气。

慢慢松开左手手指,将洗涤液慢慢吸入管内,直至刻度线以上部分,移开吸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移液管(吸量管)上口,等待片刻后,将洗涤液放回原瓶。

并用自来水冲洗移液管(吸量管)内、外壁至不挂水珠,再用蒸馏水洗涤3次,控干水备用。

3、吸取溶液摇匀待吸溶液,将待吸溶液倒一小部分于一洗净并干燥的小烧杯中,用滤纸将清洗过的移液管尖端内外的水分吸干,并插入小烧杯中吸取溶液,当吸至移液管容量的1/3时,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移液管,使溶液流遍全管内壁,将溶液从下端尖口处排入废液杯内。

如此操作,润洗了3-4次后即可吸取溶液。

将用待吸液润洗过的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1~2cm处用吸耳球按上述操作方法吸取溶液(注意移液管插入溶液不能太深,并要边吸边往下插入,始终保持此深度)。

当管内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约1~2cm处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此时若溶液下落至标准线以下,应重新吸取),将移液管提出待吸液面,并使管尖端接触待吸液容器内壁片刻后提起,用滤纸擦干移液管或吸量管下端粘附的少量溶液。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PPT课件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吸量管PPT课件
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滴定管
吸量管使用操作练习 规范使用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与移液管大致相同。
注意事项 ▪ 吸量管的操作方法与移液管相同 ▪ 调整液面与视线平行 ▪ 移液管与容量瓶常配合使用,使用前常做二者的相对体积
校正 ▪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吸量管每次都应该从最上面刻度为起
始点往下放出体积。 ▪ 移液管和吸量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放在移液管架上自然
晾干,一般不要烘箱中烘干。
4、调节液面、放液
▪ 当管中液面上升至刻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 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用 滤纸擦去管尖外部的溶液,将移液管的流液 口靠着容量瓶颈的内壁,左手拿容量瓶,并 使其倾斜30o。
▪ 稍松食指,用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 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调定零点。按紧食指, 使溶液不再流出,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 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壁 。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待下 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s,然后拿出移液 管。
▪ 它的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管颈上部刻有一标线, 用来控制所吸取溶液的体积。
▪ 移液管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其容量为在 20℃时按规定方式排空后所流出纯水的体积。
移液管和吸量管

实验室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规范

实验室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规范

实验室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规范1、洗涤洗涤前,先检查管口和尖端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则不可使用。

洗涤要求和过程可参考滴定管的洗涤。

2、吸取溶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

吸的时候,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左撇子相反)。

吸前,应用待吸溶液润洗移液管。

具体步骤可参考滴定管的润洗。

下口的外壁应保持干净。

3、调节液面调节时,移液管应离开液面。

调节时,管身应保持直立,略微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到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预期标线相切为止。

此时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端的挂滴除去。

4、放出液体放出前,应将管外壁擦干。

放出时,移液管应保持直立,管下端靠近容器壁,容器可略微倾斜一定度数,以便管下口紧贴内壁。

溶液流完后,尖端接触容器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

残留在管末端的溶液,如无法用重力使其流出,即不可用外力强行使其流出。

(如果是带吹字的移液管,流毕后应用洗耳球将残留液体吹出)5、注意事项(1)为减少误差,吸量管吸液体时,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而不是需要放出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2)移液管和吸量管不可烘干,应该自然晾干。

(3)需精密量取5、10、20、25、50ml等整数体积的溶液,应选用相应大小的移液管,不能用两个或多个移液管分取相加的方法来精密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

(4)使用同一移液管量取不同浓度溶液时要充分注意荡洗(3次),应先量取较稀的一份,然后量取较浓的。

在吸取第一份溶液时,高于标线的距离最好不超过1cm,这样吸取第二份不同浓度的溶液时,可以吸得再高一些荡洗管内壁,以消除第一份的影响。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图文运用)

化学实验  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图)(图文运用)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化学实验 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图)(全)

化学实验  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的使用(图)(全)

常用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在滴定分析中,用于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

正确使用这些玻璃仪器,是滴定分析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滴定管滴定管是滴定时用来准确测量流出的滴定剂体积的量器。

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容积为50mL和25mL,最小分度值为0.1mL,读数可估计到0.01mL。

实验室最常用的滴定管有两种:其下部带有磨口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也称具塞滴定管),如图(a)所示;另一种是碱式滴定管,它的下端连接像皮软管,内放玻璃珠,橡皮管下端再连尖嘴玻璃管,见图(b)。

滴定管酸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放酸性、中性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液,磨口玻璃活塞会被碱类溶液腐蚀,放置久了会粘连住。

碱式滴定管用来盛放碱液,不能盛放氧化性溶液如KMnO4、I2或AgNO3等,避免腐蚀橡皮管。

近年来又制成了聚四氟乙烯酸碱两用滴定管,其旋塞是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成的,耐腐蚀、不用涂油、密封性好。

本书主要介绍前两种滴定管的洗涤和使用方法。

(1)滴定管使用前的准备1)滴定管的洗涤。

无明显油污的滴定管,直接用自来水冲洗。

若有油污,则用洗涤剂和滴定管刷洗涤,或直接用超声波洗涤器洗涤。

洗涤后,先用自来水将管中附着的洗液冲净,再用蒸馏水洗几次。

洗净的滴定管的内壁应完全被水均匀润湿而不挂水珠。

2)活塞涂油和检漏。

酸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活塞转动是否灵活而且不漏。

如不符合要求,则取下活塞,用滤纸擦干净活塞及塞座。

用手指蘸取少量(切勿过多)凡士林,在活塞大头端涂极薄的一层(注意远离活塞孔),在塞座小端内涂少量,把活塞径直插入塞座内,向同一方向转动活塞(不要来回转),直到从外面观察到凡士林均匀透明为止。

如果是滴定管的出口管尖堵塞,可先用水充满全管,将出口管尖浸入热水中,温热片刻后,打开活塞,使管内的水流突然冲下,将溶化的油脂带出。

最后用小孔胶圈套在玻璃旋塞小头槽内,防止塞子滑出而损坏。

碱式滴定管使用前应检查橡皮管长度是否合适,是否老化变质。

吸量管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吸量管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吸量管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
吸量管和移液管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实验人员精确地移动和测量液体。

下面是它们的使用方法:
吸量管使用方法:
1. 拔出吸量管的橡胶头,并沾湿头部
2. 将吸量管的头部放进要吸取的液体中
3. 吸取液体时,用手指遮住橡胶头上的小孔,用力吸气,使液体进入吸量管内
4. 吸取完成后,放开手指,橡胶头上的小孔会自动关闭
5. 将吸取的液体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时,将吸量管的头部放入液体中,轻轻按压橡胶头上的小孔即可将液体滴出
移液管使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移液管,注意它的容积和精度
2. 拉起移液管的顶部活塞,使其体积扩大到所需的容积
3. 将移液管的头部放进要移取的液体中,松开活塞,使液体进入移液管内
4. 将液体移动到所需的位置时,按下活塞使液体从移液管中滴出
5. 操作结束后,用洗涤剂或酒精清洗移液管,确保其干净无菌。

使用吸量管和移液管时,一定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污染液体或造成误差。

同时,要保持其干净无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移液管吸量管的
使用方法图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吸管(移液管、吸量管)的使用方法吸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液体的玻璃量器。

1、分类
吸管分单标线吸管(移液管)和分度吸管(吸量管)两类,见图 10。

图 10 吸管图 11 放出溶液操作
单标线吸管,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

吸管上部刻有一标线,此标线是按放出液体的体积来刻度的。

常见的单标线吸管有5mL、10mL、25mL、
50mL等规格。

分度吸管是带有分刻度的移液管,用于准确移取所需不同体积的液体。

单标线吸管标线部分管直径较小,准确度较高;分度吸管读数的刻度部分管直径较大,准确度稍差,因此当量取整数体积的溶液时,常用相应大小的单标线吸管而不用分度吸管。

分度吸管在仪器分析中配制系列溶液时应用较多。

2、吸管的洗涤
洗涤前要检查吸管的上口和排液嘴,必须完整无损。

吸管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铬酸洗液洗涤,让洗液布满全管,停放1~2min,洗液放回原瓶。

用洗液洗涤后,沥尽洗液,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馏水洗3次。

洗好的吸管必须达到内壁与外壁的下部完全不挂水珠,将其放在干净的吸管架上。

3、吸管的操作
移取溶液前,先吹尽管尖残留的水,再用滤纸将吸管尖内、外的水擦去,然后移取待取溶液洗涤3次,以确保所移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注意勿使溶液回流,以免稀释及玷污溶液。

移取待取溶液时,将吸管尖插入液面下1~2cm。

吸管尖不应伸入液面太深,以免管外壁粘附过多的溶液;也不应伸入太少,否则液面下降后吸空。

当管内液面借洗耳球的吸力而慢慢上升时,吸管尖应随着容器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内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食指最好是潮而不湿),将管上提,离开液面。

稍松右手食指(使食指的压力减小,注意不要离开管口),用右手拇指及中指轻轻捻转管身,使液面缓慢而平稳地下降,直到溶液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上边缘相切,视线与刻度上边
缘在同一水平面上,立即停止捻动并用食指按紧管口,保持容器内壁与吸管口端接触,以除去吸附于吸管口端的液滴。

取出吸管,立即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使容器倾斜而管直立,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最后停靠30秒。

在整个排放和等待过程中,流液口尖端和容器内壁接触保持不动,如图11所示。

对于单标线吸管,待液面下降到吸管尖后,需等待15s再取出吸管。

使用分度吸管移取溶液时,吸取溶液和调节液面至上端标线的操作与单标线吸管相同。

放液时要用食指控制管口,使液面慢慢下降至所需刻度相切时,按住管口,随即将吸管从接受容器中移开。

吸管用完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在吸管架上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