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代谢脂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

合集下载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各种能量物质的代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大营养素可在体内氧化供能。
三大营养素各自代谢 途径
共同中间 产物

脂肪
乙酰CoA
蛋白质
共同代谢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 替,并互相制约。
一般情况下,机体优先利用燃料的次序是糖原 (50-70%)、脂肪(10-40%)和蛋白质。供能以糖 及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酮体生成增加
糖不足
草酰乙酸 相对不足
高酮血症
氧化受阻
(二)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
1.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 可转变为糖 例如: 丙氨酸 脱氨基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
氨基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丙酮酸
乙酰CoA 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柠檬酸
(三)氨基酸可转变为多种脂质但脂质几乎不
能转变为氨基酸
1. 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
乙酰CoA
脂肪
2. 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
胆胺
脑磷脂
胆碱
卵磷脂
3. 脂肪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脂肪
甘油
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磷酸甘油醛
糖酵解途径
丙酮酸
其他α-酮酸
—— 但不能说,脂类可转变为氨基酸。
糖分解增强
脂酸合成增加, 分解抑制
ATP↑
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
柠檬酸堆积, 出现线粒体
激活乙酰CoA羧化酶
(脂酸合成关键酶)
二、糖、脂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 代谢物而相互联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皮下、肠系膜等处储存
脂肪 分解 甘油、脂肪酸
氧化分解 CO2+H2O+Q
转变 糖元等
三、蛋白质代谢
1、来源:主要是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2、利用:蛋白质 消化分解 氨基酸 吸收 血液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酶、激素等
氨基转换 新的氨基酸
氨基酸
含氮部分:氨基 转变 尿素
脱氨基酸
氧化分解 CO2+H2O+Q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2、利用:淀粉 消化分解 葡萄糖 吸收 血液(血糖)
葡萄糖
氧化分解 CO2+H2O+Q 合成 肝糖元
合成 肌糖元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二、脂质代谢
1、来源:主要是脂肪,另有少量磷脂、胆固醇 等。
2、利用:脂肪 消化分解 甘油、脂肪酸 吸收 血液
4、营养不良:蛋白质摄部分
合成糖类、脂肪
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


②③

脂质
氨基酸(非必需)
①少量转化
②糖类较多时转化
③中间产物氨基转换 ④脱氨基合成
⑤脱氨基合成
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低血糖:饥饿或肝功能减退时,造成血糖浓 度过低。
2、肥胖:耗能过少或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引起 脂肪过多积存。
3、肝硬化:肝功能减退或磷脂合成过少时,脂 肪在肝脏积累引起脂肪肝,使肝细胞坏死、结 缔组织增生而造成肝硬化。

生化问答

生化问答

分析“蛋炒饭”中主要营养素在代谢中存在的相互转变关系。

这个问题就转化成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中存在的相互转变关系是什么蛋炒饭中主要营养:蛋白质,糖,脂肪。

(1)糖类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的关系糖类和蛋白质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进而转变成糖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通过氨基酸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2)糖类代谢与脂质代谢的关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化成脂肪,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脂肪酸也可以转化成糖类。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动物体内的脂肪不能转化为氨基酸,但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可以转化;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终末过程都是三羧酸循环。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答:(1)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答: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在 40-50 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 1955 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 60 年代,,到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

1、简答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答:(1)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在机体中复杂联系,并处于动态变化中,既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又受到运动的影响;(2)运动时人体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加快,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3)运动还影响体内的调节物质,如激素、递质等。

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答:(1)高效性;(2)高度专一性;(3)可调控性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答:(1) 底物浓度、酶浓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2)PH 对反应速度有影响(3)温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4)激活剂、抑制剂对反应速度有影响4、ATP 的生物学功能答:(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应合成代谢和其他所有需能的生理活动;(2)合成磷酸肌酸和高能磷酸化合物5、简述运动时 ATP 的再合成途径答:(1)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肌酸快速合成 ATP;(2)糖类无氧酵解再合成 ATP; (3)有氧代谢再合成 ATP: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有氧氧化6、生物氧化合成 ATP 的方式有哪两种,分别解释答:ATP 的合成方式包括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高中生物】高中生物知识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三种营养素代谢之间的关系:三种营养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它们是可以转化的,但有条件,而且转化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异。

知识点拨:1.蛋白质与糖的转化关系: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几乎可以转化为糖;2、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3.脂肪与糖的转化关系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都能够转变成糖类。

4.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

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5.糖、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集体的能量需要。

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

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6.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相关高中生物知识点:糖代谢葡萄糖代谢:知识拓展:1.除了定义中给出的淀粉(主要是食品中的淀粉)外,血糖的来源还包括非糖物质(如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和肌糖原的分解。

2、蛋白质转化成血糖的时候主要是脱氨基作用形成,而脱去的氨基主要形成尿素随尿液排出。

3.糖、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血糖,按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顺序提供能量。

4、空腹血糖正常值(1)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为3.9~6.1mmol/L(70~110mg/dl),血糖为3.9~6.9mmol/L(70~125mg/dl)。

(2)、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异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异同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异同
河北刘刚
动物每天都需要摄取大量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类物质。

这三大类物质在动物体内完成一系列的代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

一. 相同点
1. 最主要的来源相同
这三类物质的来源,一般都有吸收、转化、分解等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途径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虽然其他途径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是所占的比例一般不大。

2. 都能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虽然,糖类是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承担着最主要的供能任务,但是其他两类物质也可以彻底氧化分解,并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分解过程中也释放出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二. 不同点
1. 能否大量储存
糖类和脂肪都可以在动物体内大量储存,如肝脏中的肝糖元,肌肉中的肌糖元,腹腔中的脂肪等。

但是,蛋白质类物质却不可以大量储存。

所以,动物每天都需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以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2. 代谢终产物不同
糖类和脂质的代谢终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尿素,即脱氨基作用形成的含氮部分最终在肝脏中形成尿素。

3. 在供能方面的地位不同
这三类物质都可以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在动物体内的供能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能量供应最主要的途径。

脂质是一种储备能源物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长时间饥饿的情况下。

蛋白质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但只在糖类和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关系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下面仅就人和动物体内三大物质的代谢情况进行讨论。

(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

Ⅰ:糖类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糖类可大量转变为脂肪: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甘油和脂肪酸,两者结合生成脂肪,这种转变在人和动物体内可大量进行,这就是人和动物吃糖能胖的原理。

②脂肪只能少量转变为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和脂肪酸都可以加入糖代谢途径,但甘油经一系列过程可以转变为糖,而脂肪酸却几乎不能转变为糖,因此,脂肪不能大量转变为糖。

这就是肥胖后很难减肥的原因之一。

Ⅱ: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产生与之相对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为必需氨基酸,这也是人体每天必需摄取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之一。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类。

蛋白质水解作用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不含N糖类Ⅲ: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①氨基酸可以转变为脂肪: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可转变为脂肪,又可转变为脂肪酸,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蛋白质可大量合成脂肪。

此外,有些氨基酸也可转变为磷脂等。

②脂肪几乎不能转变为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甘油可以先转变为丙酮酸,然后再经转氨基作用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脂肪酸因几乎不能转变为糖类,因而脂肪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一)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酸
1. 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
合成糖原储存(肝、肌肉)


乙酰CoA
2. 脂肪的甘油部分能在体内转变为糖
甘油
甘油激酶
肝、肾、肠
磷酸-甘油
葡 萄



脂酸
乙酰CoA
葡萄糖
3. 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的影响 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
脂肪大量动员
酮体生成增加
糖不足
草酰乙酸 相对不足
高酮血症
氧化受阻
(二)葡萄糖与大部分氨基酸可以相互转变
1. 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 可转变为糖 例如: 丙氨酸 脱氨基 丙酮酸 糖异生 葡萄糖
2. 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
氨基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丙酮酸
乙酰CoA 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饥饿时: 1~2天
肝糖原分解 ,肌糖原分解 肝糖异生,蛋白质分解
3~4周
以脂酸、酮体分解供能为主 蛋白质分解明显降低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 和节约其他物质的降解。
例如:
脂肪分解增强
ATP 增多 ATP/ADP 比值增高
糖分解被抑制
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关键酶之一)
甘油及乳酸
糖分解增强
脂酸合成增加, 分解抑制
ATP↑
抑制异柠檬酸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关键酶)
柠檬酸堆积, 出现线粒体
激活乙酰CoA羧化酶
(脂酸合成关键酶)
二、糖、脂和蛋白质代谢通过中间 代谢物而相互联系
糖、脂、蛋白质和核酸通过共同的中间代 谢物、柠檬酸循环、生物氧化等彼此联系且相 互转变。一种物质代谢障碍可引起其他物质代 谢的紊乱。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血糖含量与疾病
正常情况下,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含 量为80~120 mg/dL。
血糖含量
疾病症状
治疗(预防)措施
<60 mg/dL
低血糖早期症状
口服糖
<45 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
静脉注射糖
>130 mg/dL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3
而脂肪酸几乎不能转变为糖。
20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② 所有氨基酸可转化为糖类 ① 糖类只能转化为12种非必需氨基酸
21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氨基酸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② 脂肪不能直接转变为氨基酸
22
三大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第十五章 糖、脂类、蛋白质 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有机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形成有机小分子才能 被人体吸收
吸收
食物的消化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 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
2.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与消化酶
2.脂质代谢与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入多,消耗少, 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控制膳食 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 少,脂蛋白合成受阻,使脂 肪在肝脏中堆积
合理膳食 控制能量摄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以及大
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020/10/20
7
2020/10/20
8
复习
(1)糖类由哪几种元素组成?C H O (2)糖类大致分为几类?单糖 双糖 多糖
(3)在我们一日三餐中所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 是什么? 绝大部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蔗糖和乳糖
23
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组织蛋白、 酶、激素等
1


蛋 白
氨基酸
2

新的氨基酸 含N部分
不含N部分
4 氨基转换作用
3
A尿素

CO2+H2O+能量


糖类、脂肪
2020/10/20
24
(三)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例1)少年儿童必须每天从食物中获得足够多的蛋白质,
下列不能说明其原因的是( )D
A、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贮存 B、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 C、少年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D、预防儿童少年过于肥胖
量的生理顺序是怎样的?
2020/10/20
26
讨论
三大营养物质这间是如何转化的?
(1)用谷类喂养鸡鸭,鸡鸭能迅速肥育的原因 是什么?
糖类
脂肪
(2)只以肥肉养狗,经测定其体内血糖含量基本稳定 , 为什么?
脂肪
糖类
(3)以瘦肉分别饲养狗和患病狗,发现健康狗的变胖、 体重增加,患病狗的尿液中含葡萄糖,请分析其原因。
A、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大网膜、
肠系膜等;
B、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或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
和水,放出大量能量;或转变为糖元等 。
2020/10/20
18
(三)脂肪代谢与人体健康 讨论
“只吃米饭,不吃肥肉的人就不会发胖”,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请阅读P70倒数第2自然段,分析发胖的可能 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人摄取糖过多会发胖,说明糖可通过[6]转变为B 脂肪
2020/10/20
20
2020/10/20
21
复习:

胰岛素
(1)蛋白质由哪几种元白质素组成胰?高血糖素
(2)蛋C白H质O有N哪些主要类激素功能?生促长肾激 上素 腺皮质激素
结构蛋白 功能蛋白 催化、运输、调节、免疫
(3)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有哪些?
植物蛋白、动物蛋白
2020/10/20
22
(二)氨基酸在体内的变化
请阅读P68-69蛋白质代谢部分内容,思考: (1)氨基酸在体内有哪三种变化?
合成 氨基转换作用
脱氨基作用 (2)人体内有哪八必需氨基酸?
假(甲)设(色)来(赖)写(缬)一(异)两 (亮)本(苯)书(苏)
20(20/130/)20 氨基酸怎样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喜欢吃肥肉的人易患脂肪肝”,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请阅读P70最后一自然段,分析“脂肪肝” 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0/10/20
19
巩固练习
1、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字母代表器官、细胞、
物质和 能量,数码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肝脏
34 淀粉 1 G 2 血糖
8 肾脏
5
CO2+H2O+E
※人体每天必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原理(1)蛋白质在体内每天都要更新一部分
(2)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贮存
(3)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
2020/10/20
25
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阅读课文P69,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糖类如何转变成氨基酸?糖类为什么不能转变成
必需氨基酸? (2)蛋白质如何转变成糖类? (3)糖类在什么情况下转变为脂肪? (4)在正常情况下,三大营养物质为人和动物提供能
肝糖元、肌糖元
C脂肪、
某些氨基酸
讨论:
2020/10/20
(1)A、B、C指什么物质? (2)a、b、c指的是何种变化?
12
(三)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思考并回答
若人体的血糖含量不在80~120mg/dL的正常范围
内,将对人体的健康有何影响呢?
血糖
正常值 80~120mg/dL (50~60mg/dL)
组织 7
9
细胞
肌糖元
D
6
B
(1)淀粉经[ 1] 消化 和[ 2] 吸收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将血糖浓度维持在80mg/dL-120mg/dL 范围内。当血 糖浓度持续超过正常值时,发生[8]过程,可能的原因是 胰岛素含量降低
(3)过程[5]的生理意义是 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020/10/20
9
※请阅读P66-67, “糖类代谢”部分 并思考以下问题:
(1)葡萄糖吸收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供能后多余的血糖何处去? (3)再有剩余的葡萄糖又去向何方?
2020/10/20
10
※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情况
葡萄糖
氧化分解
合成 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元
(组织细胞) 合成 肌糖元
胃腺 肠腺
肝脏
胰腺
唾液 胃液 小肠液 胆汁 胰液
2020/10/20
4
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
淀 唾液淀粉酶 粉 肠、胰淀粉酶
麦 芽 糖
肠、胰麦芽糖酶
葡 萄 糖
蛋白质
胃蛋白酶
多肽
胰蛋白酶
脂 胆汁 肪 乳化
2020/10/20
脂 肪 肠、胰脂肪酶 微 粒
肽酶



甘油
脂肪酸 5
2020/10/20
6
营养物质的吸收
低血糖 (低于45 mg/dL)
早期症状
晚期症状
高血糖 130 mg/dL
尿糖 高于160 mg/dL
2020/10/20
13
食物中 的糖类A
肝糖元
非糖B 物质
消化吸收
氧化b分解
分a解
血糖
合c成
× 80~120mg/dL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C脂肪、
某些氨基酸
2020/10/20
14
(三)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例2
小华上午第五节课忽然觉得头昏、心慌,面色苍白,
四肢无力。此时最简便科学的应急措施是( B )
A、喝一杯淡盐水 B、喝一杯浓糖水
C、注射葡萄糖
D、注射胰岛素
2020/10/20
15
2020/10/20
16
复习
1、脂质主要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C H O (N P)
2、脂质主要包括哪几类? 脂肪、类脂、固醇
3、食物的脂质主要是什么? 脂肪(甘油三酯)
少量的磷脂(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
2020/10/20
17
(二)脂肪在体内的变化
请同学们阅读P67脂质代谢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1)小肠内的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后,大部分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大部分再度被合成为脂肪,随血
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2)血液中的脂肪随血液循环在各种组织和器官内 可能发生何种变化?
2020/10/20
氨基酸
脂肪、糖类
27
(例2)下图是脂肪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请根据 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脂肪
储存
A
B
甘油
脂肪酸
(1)A代表的场所是 (2)B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3)C代表的反应机理是 (4)D代表的物质是
2020/10/20
C CO+H2O+能量
转变
D
28
氨基转换作用
葡萄糖
COOH分解
谷丙转氨酶
COOH
CH2
CH2
+
CHNH2
COOH
CH3
CH2
GPT
CO
CH2 +
COOH
CO COOH
CH3 C H NH2 COOH
谷氨酸
丙酮酸 ∝酮戊二酸 丙氨酸
2020/10/20
29
小甘 油
自 由


合 成

脂 肪
毛 细 淋 巴 管


脂肪酸

毛 细
散胞

毛 细 血

2020/10/20
※糖类代谢
※脂质代谢
※蛋白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2020/10/20
1
植物营养

矿质元素 CO2

无机盐
动物营养
糖类
有机物
脂质 蛋白质
2020/10/20
维生素
2
2020/10/20
3
人体的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大肠、肛门
唾液腺
消化腺: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思考并回答
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含糖类的饲料,可在 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
在动物体内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2020/10/20
11
例1 ※请阅读教材P703-14图,回答问题
食物中 的糖类A
肝糖元
非糖B 物质
消化吸收
氧化b分解
分a解
血糖
合c成
80~120mg/dL
CO2+H2O+能量
组织器官
30
氨基转换作用
非必需氨基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