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中图分类号 : 9 3 R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2 1 — 0 2 0 1 7 — 3 1 2 1 )1 0 2 — 2
P e a a o fDo a o i e y a e Ta lt y Di e tPo e mp e so r p r t n o x z sn M s l t b es b r c wd r Co i r s in
有限公司 普宁 550) 130 摘要 : 目的 : 选 甲磺 酸 多 沙唑 嗪 片粉 末 直接 压 片 法 最佳 制 备 工 艺 。方 法 : 用粉 末 直接 压 片 法 , 优 采 以粉 末 休 止 角、 片子 脆 碎 度 及 溶 出度 为 评 价指 标 , 制备 样 品 并进 行 质 量 考 察 。 结 果 : 所选 处方 粉 末 流 动 性 良好 , 效成 分 溶 出速 率 月加速及 室温留样考察 , 样品的外观、 量、 含 有关物质及溶 出度 均未发 生明显 变化 。结论 : 优选 的处方工 艺操作简便 、 经 济、 生产 周期 短 , 制备 的产 品 质 量 稳 定 , 合 产 业 化 生 产 。 适 关键 词 : 甲磺 酸 多沙 唑嗪 粉 末 直接 压 片 稳 定 性 制备 工 艺
d u i ou in a v l ai n i d x sRe ut:Th s lc e o r g d s lt s e a u t n e e . s l s o o s e ee td f mmlt n a r n sn o d r f i i n is l t n r t .T m ai h d p o f i g p w e u d t a d ds o ui a e i o i l y o ( ll v o e tb es w sa c r e t e r lt e r q i me t. f r6 mo t so c ee a e s n t r g t o n tmp r tr , 1 -n f h a l t a c o d d wi t ea i e ur 【 d t hh v e n s A e n h fa c lr td t t d so a e a o l e e au e t e a r t e a p a a c , c n e t e ae u s n e a d d s ou i n o h a ls h d n i n f a t c a g .C n l so s h sl ce h p e rn e o t n ,r l td s b t c n is l t f t e s mp e a o sg i c n h n e o c u i n :T e ee td a o i o mu ai n r c s a h rc e si o o v n e t e ai ,e o o ,s o t rd c i y l ,sa l r d c ai ,a d w s f r l t n a d p o e s w sc aa tr t fc n e in p r t n c n my h r p o u t n c ce tb e p o u t u l y n a o i c o o o q t s i b e fri d sraie rd c in u t l o u t l d p o u t . a n i z o Ke r D x z sn Me y ae y wo d: o a o i s lt Di c o e o ms in T b es S a i t P e a ai n P o e s r t wd rC mp so a l t e P tb l y i r p r t r c s o
粉末直接压片法工艺流程

粉末直接压片法工艺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direct compression of powders into tablet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the raw materials in powder form are collected. These can includ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excipients, and other components needed for the tablet formulation. The powders are carefully measured and weighed to ensure accurate proportions.Next, the powders are mixed together in a blending machine. This step is crucial to achieve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the tablet. The blending process can be done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tumble blending or high-shear blending. The goal is to create a homogeneous powder mixture.After blending, the powder mixture is compressed into tablets using a tablet press. The tablet press appliespressure to the powder, compacting it into a solid tablet form. The compression force must be carefully controlled to ensure consistent tablet hardness and thickness. The tablet press also determines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tablets.Once the tablets are formed, they may undergoadditional processing steps. These can include coating, polishing, and scoring. Coating is often done to improve the appearance, taste, and stability of the tablets. Polishing helps to remove any rough edges or surface imperfections. Scoring can be done to facilitate tablet splitting if needed.The final step in the process is quality control. Tablets are sampled and tested to ensure they meet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s. This can include tests for hardness, weight variation, disintegration time, and dissolution rate. Any tablets that do not meet the specifications are rejected.中文回答: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包括几个步骤。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药片者,即以一种或数种药物或与辅药和后制成之固体片状物。
”作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出现的年代相当久远——如古罗马时期的英格兰地区,在制作一种治疗视力模糊的药物时,会将药物成分与树胶或其它粘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硬化并印制成片状,易于在应用时溶解。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老片剂的原料及工艺都相当令人忧心,但从中体现的基本的压片方法却一直影响着后世。
如今,为了适应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现代医疗对片剂质量的要求,即使片剂已在临床应用上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处方开发中,仍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如何研制出畅销片剂也成为了众多制药企业共同的战略目标。
目前的制片工艺主要可分为4小类,分别为『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及『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其中,粉末直接压片法具备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适应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一种片剂制备工艺。
一、粉末直接压片法简介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药物等突出优点。
目前,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60%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数药物的理化性能无法满足粉末直接压片的要求,因此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的新型辅料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1963年喷雾干燥乳糖以及微晶纤维素的首次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粉末的流动性能,突破了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对于制药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粉末直接压片法的优势1、提高片剂的崩解性能片剂的崩解主要是依靠片剂中的崩解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来促使片剂崩解。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时,其崩解剂不会由于前期接触水分而降低崩解性能,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崩解特性。
2、提高难溶性药物片剂的溶出性能由于溶解度小的药物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
粉末压片实验步骤

粉末压片实验步骤粉末直接压片法工艺流程是指药物粉末与辅料混合均匀,直接进行压片的方法。
本法的优点是省去了制粒、干燥等工序,简便、节能、省时,适合对湿物料不稳定的药物。
粉末直接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原料+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润滑剂)-压片-包衣-包装。
国外约有40%的品种均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生产工艺,除了省去繁杂的工艺步骤,特别适用于对湿、热不稳定的品种外,更为了满足药物在人体内需要的释放机制,其次,对于仿制药而言,从参比制剂的崩解现象、处方组成,即可判断其溶出机制。
粉末直压工艺有很多优点,适用范围广,以下列举项均为粉末直压适用情况。
①在介质中快速崩解或溶解型。
其处方组成特点主要以水不溶性辅料为主,主要特征为:5min内即可崩解,手动触摸质地较软,各个取样点的溶出度RSD较小,一般加入崩解剂,在崩解过程中,水扩散进片剂骨架后,增强崩解作用,也有含有乳糖等水溶性辅料为主组成。
②需要快速吸收起效的药物,或者无特定要求者。
工艺类型的选择有时取决于药物特性,有些药物进入人体后需要快速崩解并释放,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时达到发挥其疗效的水平。
例如一些直压工艺的品种,直接压片法较湿法制粒、固体分散体等工艺方法,片剂骨架内部拥有较多的孔道,当药物接触水后,水很快顺着孔道渗透,能够很快的崩解并释放药物。
③经原料药稳定性、原辅料相容性研究确定对湿、热敏感的药物。
对于对湿热敏感的制剂,采用较为温和的工艺条件,可避免药物或辅料的降解,提高药品质量。
④仿制药而言,参比制剂研究指导产品开发的方向,参比制剂反向解析为粉末直压的药物。
为了保证与参比制剂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优先选择相同的工艺类型和工艺过程。
对于参比制剂显微镜下的崩解现象进行观察,包括显微观察、放大观察、直观观察,一般崩解为团状颗粒,为采取制粒工艺的药物。
崩解成细粉末,为未经制粒,此外还可通过放大显微镜观察药物横切面的粗糙程度、拉曼光谱成像分析等手段进一步佐证工艺类型。
结晶直接压片法

结晶直接压片法结晶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制备固体样品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样品,如催化剂、电极材料、化学传感器、金属氧化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工艺过程和优缺点。
一、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工艺过程结晶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将粉末样品直接压缩成固体样品的方法。
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粉末制备:首先需要将所需的粉末样品制备出来。
一般情况下,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
2.干燥:将制备好的粉末样品进行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多种,如真空干燥、烘箱干燥等。
3.压片:将干燥后的粉末样品放入压片模具中,施加适当的压力进行压片。
压片的压力和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4.烧结:将压片后的样品进行烧结。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也可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5.冷却:将烧结后的样品进行冷却。
冷却的速度一般较慢,以避免样品产生裂纹。
结晶直接压片法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简单: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2.制备成本低: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成本比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3.制备速度快: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速度比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大量的样品。
结晶直接压片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样品质量不稳定: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质量和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2.样品形状不规则: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是通过压缩粉末样品而成,因此样品的形状往往不规则,难以控制。
3.样品密度不均匀: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样品的密度往往不均匀,难以控制。
三、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应用领域结晶直接压片法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固体样品,如催化剂、电极材料、化学传感器、金属氧化物等。
在催化剂数字化时代,结晶直接压片法也在催化剂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质量较稳定,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催化剂的性质,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粉末直接压片法概述及其应用思考

北方药学 2 1用思考
刘: 1 舂平 , 2 全向阳 王 矗 1 药 股 有 公司 普宁 55 0 广东 药 究院 公 广州 5 0@ (康美 业 份 限 . 13 ; 康美 物研 有限 司 0z 1 0 0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卡波糖片

淇 心 715 , 男# 7 2 释犯 72 8 ;拜糖 苹 , 拜耳 医药 保 健有 限公 司 , 批 号 :11 9 356 );微 晶纤维素( 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公 司) ; 预胶 化淀粉(湖州展望药业 有限公 司) ;二 氧化硅 (安徽 山河 药用
辅料有限公 司);硬醋酸镁 (安徽 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 司)
含量( % )
97.4 99.2 99.3
因素水平表
因素 B
1: 2
9 0 7 15 j (
因素 A ( % )
40
因素 C ( % )
1
090722
! )9 0 7 2 8
2 3
D 6 80
I: 1 2:1
2 3
பைடு நூலகம்
表5
批号 0剑 ) 715 1月
试 品溶液
有关物质: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
另精密量取供试 品溶液 l m l , 置 10 0 耐 量瓶 中,
1
一
硬度 (N )
!o o 10 7
110 92
7 9
相似因子 jZ
7 6 8 3 1 5 2 4
累计
76 .0 86 .4 76 .0 9 1.4 1 18 .4 9 1.6 92 .0 96 4
m and , W u han 43 0 ) 7 O , C hi ( na) A B ST RA C T O j b 即t i ve: T o establ ish the f or m ulat i on of aearbose t abl ets by di reet eo,1,I ) 二551∀ ,n te hn ,l ( ,爵 i n or l er to r ( e du e .l u拜 r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法
粉末直接压⽚法主要适⽤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同时对药物及辅料要求较⾼。
辅料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药物要有适宜的粒度和结晶形态。
1)辅料的选择
⼀般⽤于粉末直接压⽚的辅料应⾸先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其次对空⽓、湿、热稳定;第三能与主药配伍,不影响主药的稳定性和⽣物利⽤度。
⽬前应⽤于粉末直接压⽚的辅料主要有微晶纤维素、乳糖、⽢露醇、磷酸氢钙⼆⽔合物、蔗糖、淀粉、甲壳胺、预胶化淀粉、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等。
辅料的种类:
填充剂:微晶纤维素、乳糖
粘合剂:预胶化淀粉、交联聚维酮和微晶纤维素
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淀粉和微晶纤维素
润滑剂: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
2)⼯艺处⽅
粉末直接压⽚法的⼯艺⽐较简单,对原辅料、设备要求较⾼,设备⼀般采⽤强化饲料加料,降低⽚重差异。
但对于⼩剂量的品种,含量均匀度较难控制。
⼀般控制含量均匀度的⽅法,可采⽤主药与崩解剂、助流剂按等量递加法混匀,然后与适量填充剂⽤球磨机粉碎混匀,然后再与其余辅料混匀。
处⽅中填充剂⼀般采⽤乳糖、重质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
这些辅料粒度较⼤,⼀般不粉碎,直接混匀压⽚。
助流剂⼀般添加1%微粉硅胶和1%硬脂酸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直接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润滑剂)混合→压片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能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粉末流动性差、片重差异大,粉末压片容易造成裂片等弱点,致使该工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目前广泛应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微晶纤维素、无水乳糖、可压性淀粉及聚维酮(PVP-K90D、PVP-K90M)等。
粉末直接药片法还需要有优良的助流剂,常用的有微粉硅胶等。
这些辅料的特点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好。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由于粉末直接压片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如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不必制粒、干燥,产品崩解或溶出快,成品质量稳定,在国外约有40%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工艺生产。
一、应用1、用于遇湿、热易变色、分解的药物许多药物对湿、热不稳定,如头孢克肟遇湿、热易发生变色,效价降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以致颜色变黄、含量下降,特别是受水分、温度、金属离子等影响时,更易造成药品变质;氨茶碱遇湿、热均易分解、变色,放出强烈氨臭;利福平对湿、热也不稳定,含量下降,溶出度不合格;维生素B1、B2、B6等对湿、热、金属离子均不稳定。
这些药物若采用常规湿法制粒,因在生产过程中,药物与黏合剂中的溶剂接触,并经高温干燥,必会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所制得的片剂片面光滑,无裂片和粘冲,片重差异小,崩解时限短,经加速实验、留样观察,片剂各项质量指标均无变化。
2、用于酯类、酰胺类等易水解药物因盐酸甲氯芬酯极易水解,采用常规的湿法制粒工艺,因生产过程中加入黏合剂,含有水分,在干燥的高温条件下,药物分解加快,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含量,而且增加了降解产物,使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加。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生产,避免了与水的接触,同时可选用引湿性小的辅料,进一步保证药物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3、用于溶解度较小或疏水性的药物溶解度小的药物的溶出度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药剂学方法,选用亲水性辅料,经粉末直接压片后,药品崩解后药物直接从粉末中释放出来,分散度增大,溶出加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
4、用于低熔点及产生共熔的复方药物环扁桃酯的熔点为50℃~62℃,常规湿法制粒可造成药物熔化而影响质量;盐酸麻黄素和盐酸苯海拉明的复方制剂,湿法制粒干燥时两者可产生共熔,不易烘干。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注意事项1、药物与辅料的性质要相近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药物与辅料的堆密度、粒度及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要相近,以利于混合均匀,尤其是规格较小、需测定含量均匀度的药物,必须慎重选择各种辅料。
2、不溶性润滑剂须最后加入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不溶性润滑剂一定要最后加入,即先将原料与其它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不溶性润滑剂,并且要控制好混合时间,否则会严重影响崩解或溶出。
另外,以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为辅料时,硬脂酸镁的用量如果较多且混合时间较长,片剂有软化现象,所以一般用量应在0.75%以下,而且要对混合时间、转速及强度进行验证。
3、混合后要进行含量测定与常规湿法制粒的生产工艺一样,进行粉末直接压片的各原辅料混合后要进行含量测定,以确保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4、小试后须进行充分的试验放大一般情况下,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压制的不合格片剂不宜返工。
因为返工须将片剂重新粉碎,粉碎后物料的可压性会显着降低,以致不适于进行直接压片。
所以,从小试至大生产,必须进行中试,并经过充分的验证,且中试应采用与以后大生产相同类型的设备,以使确定的参数对大生产有指导作用。
5、微晶纤维素的使用。
片剂硬度和脆碎度不合格时,可以加入微晶纤维素,其用量可高达65%;还可以采用先压成大片,然后破碎成颗粒,再行压片的方法,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6、及时处理压片中的异常情况。
在压片过程中,应按标准操作程序及时取样,观察片剂的外观及测定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间、片厚等质量指标,并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详细记录异常现象和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
随着国外新型药用辅料的引入,国药用辅料新品种的不断开发、上市,压片设备的不断更新、改进、完善,粉末直接压片法在国的应用必将逐渐增加。
当前,虽然我国的片剂生产仍以湿颗粒压片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在国外医药企业中的应用正在渐渐受到关注。
日前,在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于举办的“第三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上,记者就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该技术在应用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德国MEGGLE集团公司的技术经理周鹏进行了交流。
■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片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粉末直接压片和冻干法制片等几种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是将药物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湿颗粒或干颗粒)而直接压制成片。
由于其工艺过程简单,不必制粒、干燥,节能省时,保护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溶出度,以及工业自动化程度高等,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的医药企业所采用。
有关资料显示,在国外约有40%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工艺生产。
据周鹏介绍,相对于传统的湿法制粒而言,粉末直接压片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其经济性。
在传统的湿法制粒中,要考虑黏合剂加入量、颗粒干燥时间、醇制粒过筛时间等因素,生产需要的机器数量多、空间大,且由于有些因素需要依赖经验判断,因此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批次间差异大等。
而直接压片技术最显著的优势是其降低了设备和运作的成本:其生产工艺简单,无需制粒、过筛、干燥、整粒及中间抽样检测等工序,减少了相应的设备厂房投资以及检验成本和劳动强度,节约时间和能源,且不因工人的经验决定产品的质量,使最终产品质量稳定,批次间差异小,可操作性强,连续生产有保证,尤其适合GMP要求的生产管理。
■大大提高崩解性和溶出度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生产的片剂具有良好的崩解性能和优异的分散均匀度,因此,目前该技术在一些速释、速崩片中应用较为广泛,国口崩片的生产已逐渐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为什么能够提高片剂的崩解性?周鹏解释说,片剂的崩解主要依靠片剂中的崩解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促使片剂崩解。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的片剂,其崩解剂不同于湿法制粒中的崩解剂,不会由于前期接触水分而降低崩解性能,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崩解特性。
另外,由于没有进行颗粒压片,片剂崩解后不会形成大团状颗粒,而是形成比表面积相对较大的细粉,可以较好地分布在体,提高片剂的分散均匀度,有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
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以保证药片在不到30秒崩解完全,目前已有许多分散片的制备采用了粉末直接压片技术。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还有助于提高溶解度小的药物的溶出度。
由于这类药物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药剂学方法,选用亲水性辅料,经直接压片后,药品崩解后药物直接从粉末中释放出来,分散度增大,溶出加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
周鹏介绍说,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用亲水性好的辅料(例如乳糖)作为填充剂,从而在保证片剂迅速崩解的前提下,药物连同乳糖粉末在水中分散均匀,继而乳糖溶解并在药物表面借助德华力和水形成氢键,从而降低药物的疏水性,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例如,采用湿法制粒生产的炎痛喜康片60分钟仅溶出52%,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生产的片剂60分钟溶出度可达到90%。
■工艺适应性更强与湿法制粒相比,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它避免了加热和水分的影响。
据周鹏介绍,在实际生产中,会遇到某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如易水解的酯类、酰胺类药物,易氧化的酚羟基类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在湿法制粒中,很多遇热、遇光不稳定的药物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或在颗粒干燥过程中受热破坏,或由于工艺复杂造成药物见光分解等。
对于这些问题,可考虑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加以解决。
由于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简单,无需制粒、干燥,从而可有效地保护主药的稳定性,避免其因为湿法制粒造成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熔点较低(60℃左右或低于60℃)的药物,如α-硫辛酸(熔点为60℃),制粒后干燥时由于主药受热融化而造成颗粒很难干燥,从而影响生产;复方制剂百喘朋片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盐酸苯海拉明制得的颗粒在干燥时由于存在低共熔现象,不易烘干。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另外,一些遇水黏性增强、不易制粒或是引湿性强而不宜长时间在空气中露置的药物,例如多数的中药浸膏,可以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避免黏性强和引湿大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得到合格的片剂。
■“组合加工”改善辅料性质周鹏提示,直接压片不同于湿法制粒压片的一个很大差别在于其要求用于压片的物料是粉末状的细粉,物料可压性和流动性的好坏,将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
由于大多数药物粉末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都不能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所以选用性能优越的辅料来增加药物的流动性等就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直接压片中对辅料的正确选择比湿法制粒更为严格。
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传统的辅料兼具直接压片所要求的良好的流动性和优异的压缩性、黏合性,高度的附着性,以及对润滑剂的低敏感度。
常规的淀粉、糊精、糖粉的流动性和可压性都相对较差。
所以,开发适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辅料是一个新课题。
满足上述要求的辅料可通过“组合加工”的方法得到。
据周鹏介绍,由一种易碎的一水乳糖和一种可塑物质(粉末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淀粉)两种成分组成的复合物,如喷雾干燥乳糖(Flowlac-100)、改良乳糖(Tablettose系列)、喷雾干燥乳糖-纤维素预混物(Cellactose),只需要简单的物理混合,并结合主药的性质,进行适当的处方调整,就可满足可压性和流动性(可加入助流剂)的要求,使粉末直接压片变得更为简便。
使用这种“组合加工”的产物与分别单独使用上述两种成分的简单混合物相比,更能提高片剂的硬度。
■压片设备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直接压片设备正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周鹏说,企业通过改进饲粉装置、除尘装置,完善预压机构,有助于保证整个直接压片过程的顺利进行。
细粉末的流动性不如颗粒的好,容易在饲粉器中出现空洞或流动时快时慢,造成片重差异,而采用振荡饲粉或强制饲粉装置可以使粉末均匀流入模孔;由于粉末中存在的空气比颗粒中的多,压片时容易产生顶裂,而降低压片速度,或经二次压缩,即第一次为初步压缩,第二次为最终压成药片可解决这一问题,且由于增加了压缩时间,因而利于排出粉末中的空气,减少裂片现象,增加片剂的硬度;另外,因粉末具有飞扬性,在粉末直接压片时,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有时出现漏粉现象,所以压片机应具备自动密闭加料装置、较好的除尘装置和刮粉器与转台间的严密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