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直接压片药用辅料的特点与应用

合集下载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法粉末直接压⽚法粉末直接压⽚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压⽚的⽅法。

其⼯艺流程如下: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润滑剂)混合→压⽚粉末直接压⽚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能省时节能、⼯艺简便、⼯序少、适⽤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粉末流动性差、⽚重差异⼤,粉末压⽚容易造成裂⽚等弱点,致使该⼯艺的应⽤受到了⼀定的限制。

⽬前⼴泛应⽤于粉末直接压⽚的辅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及聚维酮(PVP-K90D、PVP-K90M)等。

粉末直接药⽚法还需要有优良的助流剂,常⽤的有微粉硅胶等。

这些辅料的特点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好。

粉末直接压⽚的应⽤⽅法及其注意事项由于粉末直接压⽚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如⼯艺过程⽐较简单,不必制粒、⼲燥,产品崩解或溶出快,成品质量稳定,在国外约有40%的⽚剂品种已采⽤这种⼯艺⽣产。

⼀、应⽤1、⽤于遇湿、热易变⾊、分解的药物许多药物对湿、热不稳定,如头孢克肟遇湿、热易发⽣变⾊,效价降低;维⽣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氧化,以致颜⾊变黄、含量下降,特别是受⽔分、温度、⾦属离⼦等影响时,更易造成药品变质;氨茶碱遇湿、热均易分解、变⾊,放出强烈氨臭;利福平对湿、热也不稳定,含量下降,溶出度不合格;维⽣素B1、B2、B6等对湿、热、⾦属离⼦均不稳定。

这些药物若采⽤常规湿法制粒,因在⽣产过程中,药物与黏合剂中的溶剂接触,并经⾼温⼲燥,必会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采⽤粉末直接压⽚⼯艺,所制得的⽚剂⽚⾯光滑,⽆裂⽚和粘冲,⽚重差异⼩,崩解时限短,经加速实验、留样观察,⽚剂各项质量指标均⽆变化。

2、⽤于酯类、酰胺类等易⽔解药物因盐酸甲氯芬酯极易⽔解,采⽤常规的湿法制粒⼯艺,因⽣产过程中加⼊黏合剂,含有⽔分,在⼲燥的⾼温条件下,药物分解加快,从⽽影响药品的质量,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含量,⽽且增加了降解产物,使疗效降低,副作⽤增加。

⽽采⽤粉末直接压⽚⼯艺⽣产,避免了与⽔的接触,同时可选⽤引湿性⼩的辅料,进⼀步保证药物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常用药用辅料性质用法一览表

常用药用辅料性质用法一览表

干粘合剂,50-70%溶液为糖浆 适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压片;常用浓度5%-30%,但以10%最为常用,分冲浆法与煮浆法 优良的粘合剂,其水溶液、醇溶液及固体粉末都可应用;且适合做干燥粘合剂 MMC:干粘合剂,适于干法制粒及粉末直接压片用
润滑剂
使顺利加料和出片,减 少粘冲,降低颗粒间, 颗粒或药片与模壁间的 摩擦力,使片面光滑美 观
此类辅料随型号、规格的变化,其年度等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故应控制型号和规格。作为粘 合剂时常用浓度为2%-10%,选择纤维素衍生物作粘合剂,要注意粘性过强对崩解度的影响 EC乙醇溶液:作为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主要用作缓释制剂的粘合剂 10%-20%明胶溶液或10%-25%阿拉伯胶溶液,粘性强,所制成的片剂硬度大 胶浆 干粘合剂,亦可配成糊精浆做粘合剂 糊精 优良润滑剂,不溶于水,触摸有细腻感,松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易于颗粒混匀并附着于颗 硬脂酸镁 粒表面,减少颗粒与冲模之间的摩擦力,压片后片面光洁美观,用量过大时由于其疏水性会 使片剂的崩解或溶出迟缓,另外镁离子影响某些药物的稳定性(如对乙酰氨基酚) 优良的助流剂,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轻质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 微粉硅胶 溶于石油或热的异丙醇,几乎不溶于水,在片剂和胶囊剂中作润滑剂,应用时将其溶解于轻 氢化植物油 质石蜡或己烷中,再将此溶液喷于干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常与滑石粉混合。 聚乙二醇400和6000 良好润滑效果,片剂的崩解和溶出不受影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片剂制备中具有良好的湿润效果,不仅能增强片剂的强度,而且促进 月桂醇硫酸钠/镁 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优良助流剂也用于抗黏剂和润滑剂,可将颗粒表面凹陷处填满补平,减低颗粒表面的粗糙 滑石粉 性,从而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颗粒流动性的目的。
常用辅料性质用法一览表 辅料类型 作用

粉末直接压片药用辅料的特点与应用

粉末直接压片药用辅料的特点与应用

粉末直接压片药用辅料的特点与应用管理员2008-5-5 (400)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胡晏、张玲、崔景斌1.药用辅料的开发1.1开发途径粉末直接压片辅料的流动性、压缩成型性是决定辅料应用效果的重要性质。

新辅料的开发在满足一定的流动性和压缩成型性的同时也考虑了特殊的崩解、载药等要求。

对于主要用作填充剂和粘合剂的辅料,主要的开发途径有:化学和物理修饰:不用辅料的复合;辅料和药物的复合。

化学修饰的产物的毒性、安全性测试的高成本限制了这种途径的开发。

这种途径成功典型有纤维素的衍生物和环糊清。

物理修饰的产物无需进行毒性和安全性测试。

物理修饰的手段当中,改变粒子大小和成团是重要的手段。

成团后的乳糖和纤维素表现出了良好的流动性,并且加入助流剂后不会影响片剂的硬度。

成团后的淀粉保持了原有的粘合性。

复合的方法是在不改变化学结构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物理改良,这种改良利用了现有的丰富的辅料类型,产生出许多性能优良的复合辅料。

许多辅料的组合加工都是可行的,只有不相容可能成为一个限制因素。

组合加工的目的在与获得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两种辅料以最佳配比得到的复合产品比起简单混合有着更优良的性能。

不如,用作填充剂/粘合剂但没有优良崩解性的辅料可以和能增加空隙率和膨胀性的辅料结合在一起。

根据被选用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和组合加工技术。

这个过程必然要考虑成本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组成和性质的均一性,避免批与批之间的差异,必须严格限制生产过程控制参数。

1.2辅料设计和生产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辅料的设计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粒度分布、流动性、载药量。

现有的技术条件容易满足上述要求,主要需解决的是成本问题。

降低辅料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对原料和生产过程实行计算机标准化控制,以及低库存、高效的生产管理方法。

1.3辅料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在现有的药品中,活性成分和辅料是以化学性能划分的。

药物和辅料一定要符合纯度的要求,但是实用性对辅料,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辅料来说是更重要的。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法
粉末直接压⽚法主要适⽤于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同时对药物及辅料要求较⾼。

辅料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药物要有适宜的粒度和结晶形态。

1)辅料的选择
⼀般⽤于粉末直接压⽚的辅料应⾸先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其次对空⽓、湿、热稳定;第三能与主药配伍,不影响主药的稳定性和⽣物利⽤度。

⽬前应⽤于粉末直接压⽚的辅料主要有微晶纤维素、乳糖、⽢露醇、磷酸氢钙⼆⽔合物、蔗糖、淀粉、甲壳胺、预胶化淀粉、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等。

辅料的种类:
填充剂:微晶纤维素、乳糖
粘合剂:预胶化淀粉、交联聚维酮和微晶纤维素
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羧甲基淀粉钠、淀粉和微晶纤维素
润滑剂:微粉硅胶和硬脂酸镁
2)⼯艺处⽅
粉末直接压⽚法的⼯艺⽐较简单,对原辅料、设备要求较⾼,设备⼀般采⽤强化饲料加料,降低⽚重差异。

但对于⼩剂量的品种,含量均匀度较难控制。

⼀般控制含量均匀度的⽅法,可采⽤主药与崩解剂、助流剂按等量递加法混匀,然后与适量填充剂⽤球磨机粉碎混匀,然后再与其余辅料混匀。

处⽅中填充剂⼀般采⽤乳糖、重质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

这些辅料粒度较⼤,⼀般不粉碎,直接混匀压⽚。

助流剂⼀般添加1%微粉硅胶和1%硬脂酸镁。

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

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摘要】传统制药借助湿法制粒的工艺手段,与其相比,粉末压片技术工艺流程更为简单,且所耗费成本低和制药质量稳定。

为进一步提高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文章将在分析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过程中应用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研讨该技术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制药;粉末压片;技术应用1.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近几年来,粉末压片技术在制药行业中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并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在技术层面上,突破了传统制药工艺手段的限制,其应用的必要性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1可压性制药期间对处方辅料的选择要求很高,特别是填充剂和黏合剂等,同时以此判断处方是否科学,即处方需要具备良好的可压性。

为避免片剂的质量受到影响,粉末压片技术借助压片机,只要药物分布均匀和含量适中的情况下,控制药物在片剂中活性成分和用量,以便利用填充剂或者黏合剂的稀释作用,提高结晶状态和无定型状态原料药的可压性。

尤其是针对需要兼顾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在压片之前微粉化药物,以此控制药物颗粒的流动性,而粉末压片技术可解决流动性问题,提高药物的可压性。

1.2流动性制药期间对粉末的流动性具有严格要求,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对物料填充一致性、物料贮存、物料传送和物料混合等影响直接,同时决定了药物生产的含量的均匀度、物料的利用率、混合时间和压片速度等。

另外同个加料斗里面的不同粉末,其流动性也具有差异性,这给制药过程的流动性控制,带来极大的限制性影响。

利用粉末压片技术,强调理想状态流动能力的协调,对片剂制备工序、物料贮存、物料传送、物料混合等,均要求通过有效评价和控制,提高粉末的流动性,譬如提高物料进入冲膜强时的的流动性,保证填充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片剂生产时粉末的流动性。

1.3含量均一性制药时压片混合物的相容性,与含量的均一程度息息相关,但由于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湿气,在混合物湿气降低之后,粉粒会出现静电荷聚集现象,使原料药中的粒子密度重排变化。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一、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1.制药领域:粉末直接压片是药品制剂的重要工艺之一、通过将药品原料粉末直接压片,可以制成片剂、片剂包衣、胶囊等药品制剂,方便患者服用。

2.化工领域:粉末直接压片在化工领域中应用广泛。

通过压制粉末原料,可以制作成各种化工产品,如颗粒肥料、石油颗粒、固体燃料等。

3.材料科学领域:粉末直接压片可以制备各种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这种方法可以简单快捷地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材料。

二、粉末直接压片的注意事项1.粉末材料的选择:粉末直接压片的关键是选择适合的粉末材料。

粉末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能够在受力下形成一定的结构。

2.粉末的颗粒大小:粉末颗粒的大小对于直接压片的成形效果有很大影响。

颗粒太小会导致流动性差,颗粒太大则会影响成形质量。

因此,需要对粉末颗粒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合适大小的颗粒。

3.润滑剂的添加:为了保证粉末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以向粉末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力,促进颗粒之间的流动,提高压片的成形性能。

4.压片机的选择和调整:粉末直接压片需要使用专门的压片设备。

选择合适的压片机,并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压片参数的调整,如压力、速度和时间等。

不同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压片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保证良好的均匀性:在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需要保证材料粉末的均匀性。

可以通过充分搅拌和混合材料来提高粉末的均匀性,确保每个压块的成形质量一致。

6.控制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对粉末直接压片的成形效果也有较大影响。

湿度过高会导致粉末吸湿变软,影响成形质量;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粉末熔化或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需要控制好湿度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进行压片。

7.合理的压片顺序:在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需要合理安排压片的顺序。

通常先进行初次压制,然后进行再次压制和最终压制,以保证压片的密实度和成形质量。

总之,粉末直接压片是一种灵活、高效的制备技术。

由于粉末直接压片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由于粉末直接压片具有较明显的优点

由于粉末直接压片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如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不必制粒、干燥,产品崩解或溶出快,成品质量稳定,在国外约有40%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工艺生产。

一、应用1、用于遇湿、热易变色、分解的药物许多药物对湿、热不稳定,如头孢克肟遇湿、热易发生变色,效价降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以致颜色变黄、含量下降,特别是受水分、温度、金属离子等影响时,更易造成药品变质;氨茶碱遇湿、热均易分解、变色,放出强烈氨臭;利福平对湿、热也不稳定,含量下降,溶出度不合格;维生素B1、B2、B6等对湿、热、金属离子均不稳定。

这些药物若采用常规湿法制粒,因在生产过程中,药物与黏合剂中的溶剂接触,并经高温干燥,必会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所制得的片剂片面光滑,无裂片和粘冲,片重差异小,崩解时限短,经加速实验、留样观察,片剂各项质量指标均无变化。

2、用于酯类、酰胺类等易水解药物因盐酸甲氯芬酯极易水解,采用常规的湿法制粒工艺,因生产过程中加入黏合剂,含有水分,在干燥的高温条件下,药物分解加快,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含量,而且增加了降解产物,使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加。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生产,避免了与水的接触,同时可选用引湿性小的辅料,进一步保证药物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3、用于溶解度较小或疏水性的药物溶解度小的药物的溶出度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药剂学方法,选用亲水性辅料,经粉末直接压片后,药品崩解后药物直接从粉末中释放出来,分散度增大,溶出加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

4、用于低熔点及产生共熔的复方药物环扁桃酯的熔点为50℃~62℃,常规湿法制粒可造成药物熔化而影响质量;盐酸麻黄素和盐酸苯海拉明的复方制剂,湿法制粒干燥时两者可产生共熔,不易烘干。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注意事项1、药物与辅料的性质要相近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药物与辅料的堆密度、粒度及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要相近,以利于混合均匀,尤其是规格较小、需测定含量均匀度的药物,必须慎重选择各种辅料。

粉末直接压片法概述及其应用思考

粉末直接压片法概述及其应用思考

粉末直接压片法概述及其应用思考刘春平1,2全向阳2王超2(1.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普宁515300;2.广东康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06)摘要:粉末直接压片法在我国制药企业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障碍来自于企业对粉末直接压片技术本身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因此,本文对粉末直接压片法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为我国制药企业推广粉末直接压片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直接压片法制约因素思考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2)09-0027-02目前国内片剂品种的生产仍然以湿法制粒压片法为主,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使用率尚不足20%[1]。

湿法制粒压片法较粉末直接压片法不仅不能充分确保产品质量,且工艺复杂,使原材料的浪费加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现代片剂制备技术在我国的发展[2]。

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60%以上[1]。

除了在普通片剂生产中应用外,在新型制剂如分散片、速释片、缓控片等的应用中,也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在目前能源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我国制药企业片剂工艺应积极应用粉末直接压片法。

1粉末直接压片法简介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混合后进行压片的方法。

由于大多数药物的理化性能无法满足粉末直接压片的要求,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的新型辅料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1963年喷雾干燥乳糖以及微晶纤维素的首次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粉末的流动性能,突破了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对于制药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

近几十年来,对传统辅料进行工艺改进,如微晶纤维素PH101和102、喷雾干燥-水乳糖、喷雾干燥甘露醇等,改善了其理化性质。

预混型辅料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应用中有着比单一改性辅料更显著的优势,如:由微晶纤维素与胶态二氧化硅组成的PROSOLV@SMCC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分散性;由15%玉米淀粉、85%α-水乳糖制成的STARLAC@淀粉乳糖复合物均具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及崩解性能,可用于直接压片法口腔崩解片的快速开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直接压片药用辅料的特点与应用
管理员 2008-5-5 (400)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胡晏、张玲、崔景斌
1.药用辅料的开发
1.1开发途径
粉末直接压片辅料的流动性、压缩成型性是决定辅料应用效果的重要性质。

新辅料的开发在满足一定的流动性和压缩成型性的同时也考虑了特殊的崩解、载药等要求。

对于主要用作填充剂和粘合剂的辅料,主要的开发途径有:化学和物理修饰:不用辅料的复合;辅料和药物的复合。

化学修饰的产物的毒性、安全性测试的高成本限制了这种途径的开发。

这种途径成功典型有纤维素的衍生物和环糊清。

物理修饰的产物无需进行毒性和安全性测试。

物理修饰的手段当中,改变粒子大小和成团是重要的手段。

成团后的乳糖和纤维素表现出了良好的流动性,并且加入助流剂后不会影响片剂的硬度。

成团后的淀粉保持了原有的粘合性。

复合的方法是在不改变化学结构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物理改良,这种改良利用了现有的丰富的辅料类型,产生出许多性能优良的复合辅料。

许多辅料的组合加工都是可行的,只有不相容可能成为一个限制因素。

组合加工的目的在与获得一种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两种辅料以最佳配比得到的复合产品比起简单混合有着更优良的性能。

不如,用作填充剂/粘合剂但没有优良崩解性的辅料可以和能增加空隙率和膨胀性的辅料结合在一起。

根据被选用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和组合加工技术。

这个过程必然要考虑成本问题。

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组成和性质的均一性,避免批与批之间的差异,必须严格限制生产过程控制参数。

1.2辅料设计和生产
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辅料的设计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粒度分布、流动性、载药量。

现有的技术条件容易满足上述要求,主要需解决的是成本问题。

降低辅料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对原料和生产过程实行计算机标准化控制,以及低库存、高效的生产管理方法。

1.3辅料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规范化
在现有的药品中,活性成分和辅料是以化学性能划分的。

药物和辅料一定要符合纯度的要求,但是实用性对辅料,尤其是粉末直接压片辅料来说是更重要的。

辅料的性能规格越来越受到重视,用这种方法可以给不同来源的同种辅料划分等级。

目前,一些大的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已经着手统一原料的规格,同时也有一些新的、更有意义的规格的出现。

2.粉末直接压片辅料的特点
2.1优良的崩解和溶出特性
水溶性辅料采用直接压片法可以得到崩解性能优良的速溶片(FMTs)。

这种技术的关键是水溶性辅料和崩解剂的合理利用。

当片剂尺寸较大和硬度较高时,会造成药片的崩解时间过长。

因此,这种片剂往往硬度较低,这就容易造成较大脆碎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寻找硬度和崩解度均能符合要求的辅料或组合。

合适的崩解剂和适宜的量。

对药物的溶出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Caram ella等人发现崩解剂的效果取决于吸水膨胀的能力,即崩解剂吸水性转化成膨胀性或崩解性的能力。

获得理想的崩解效果的关键是崩解剂的适宜浓度,低于这个浓度,则片剂的崩解时间与崩解剂的浓度成反比;高于这个浓度,崩解时间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在崩解度合适的前提下提供片剂硬度有多种方法。

一是将高膨胀力的崩解剂和低膨胀力的填充剂,如淀粉纤维素等合用。

二是低成型性的糖类和高成型性的糖类辅料合用。

另外,淀粉、纤维素和水溶性糖类按一定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口感良好的口腔速溶片。

新的研究表明加入适量的非水溶性无机物辅料和有效的崩解剂,即使在效低压力下生产出的硬度较低的速溶片剂,也具有良好的硬度和摧碎度,同时又保持了理想的崩解能力[3]。

2.2提高药物稳定性
与湿法制粒相比,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避免了热和湿对药物的不良影响。

对于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易水解、氧化的药物或吸湿性强、遇水黏度大,粉末直接压片可以尽量减少加工过程引起药物变质的因素,从而提高了药物制剂的质量。

另外有些熔点低或存在共融效应的药物也可以用粉末直接压片的方法避免烘干过程的不稳定性。

3.粉末直接压片辅料的应用
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的最大优点是低成本。

除了操作更简单、生产过程更易控制外,减少了制粒和干燥的成本。

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加入不同类型的辅料添加剂可以得到不同给药途径或溶出特性的片剂。

例如:
1.加入适宜的崩解片剂和发泡剂制备崩解迅速且无粗糙口感的口腔速溶片。

口腔崩解片系一种在口腔内不需水即能崩解或溶解的片剂,和普
通片剂相比较,口腔崩解片为患者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服用方式,从而
方便特殊人群如老人、婴幼儿、吞咽困难者或特殊情况下患者服用。

结合掩味技术、口感改善技术可增强口腔崩解片的特性和提高患者顺
应性。

2.以亲水性树脂Polyox-WSR为凝胶缓释骨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

考察影响骨架片释放度受骨架材料的粘度和用量、润滑剂的种类、压片粉末含水量的影响;体外释放度显示这种方法制
备的亲水凝胶骨架片的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3.采用预胶化淀粉作为主要辅料,对阿司匹林进行直接压片,解决由于湿法制粒中的游离水杨酸问题,并通过包肠衣来减小对胃刺激。

预胶
化淀粉具有极强吸水性,对片剂中水分能吸附于其结构中,间接起了
阻止阿斯匹林水解。

预胶化淀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及自身润
滑性,用全粉压片,片剂崩解度好,吸水后无粘性,迅速膨胀,崩解
对呈雾状分散,即一次崩解成细粉,适用于急救药物和毒性小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