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刺客简介
古代八大刺客:第八位最牛,因穷无活路刺杀皇上,第一位家喻户晓

古代八大刺客:第八位最牛,因穷无活路刺杀皇上,第一位家喻户晓《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了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一查史料,还有四位比较著名,加在一起正好是“八大金刚”!第一位:荆轲。
这位谁都知道,是中国最有名的刺客。
但荆轲刺秦没有成功,也正因为没有成功,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
这也许就是天意,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不知道中国会是肿么样子。
第二位: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虽然不是职业刺客,可他是个专业杀猪的,杀猪的刀法纯熟,大猪奔嘴,小猪奔嘴,一刀放血,猪肉吃着绝对不腥。
就凭这一点,吴国公子光就把他看上了,让他去刺客吴王僚。
专诸也爽快地把活接下了,杀猪和杀人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躲着一个站着,刀法一样。
专诸用的刀也好,能藏在鱼肚子里,公子光宴请王僚,专诸端着鱼上菜,走到吴王僚面前,专诸立刻把王僚看成了一头猪,撕开鱼腹,拿出匕首,大猪奔嘴,一刀刺下,正中咽喉,王僚当场毙命。
第三位:聂政。
这位也不是专业刺客,和专诸一样,也是杀猪的,所以有行刺的活儿也敢接。
有一天,韩国贵族严仲子抱着金子来找他,让他去刺杀韩国相国侠累,他开始没接这活儿,原因是母亲在世,姐姐未嫁,他还不能死。
后来他母亲死了,严仲子像儿子一样来吊唁,把聂政给感动了。
赶紧把姐姐嫁出去,跟着严仲子去刺杀侠累。
聂政身手非常了得,一进相府,就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屠宰场,几十个侍卫都白给,三拳两脚打到一边,侠累跑,哪有猪跑得快呀?聂政三步两步追上,长剑猛然一扎,,把侠累扎了个透心凉。
再一看,想逃是逃不了了,为不让别人认出他是谁,以免加害他姐姐,先把自己眼珠抠出,又用剑把自己脸削成肉泥,最后抹了脖子。
韩国悬赏千金找人认尸,聂政姐姐跑到尸体旁,大哭三声,气绝而亡。
第四位:豫让。
春秋时期晋国人,屡不得志,投靠智伯后,受到重视。
后来智伯被仇家赵襄子所杀,赵襄子还拿他头骨当酒杯。
豫让改变姓名,冒充罪犯,混进宫廷,企图藉借整修厕所之机,用匕首刺杀赵襄子。
史记中的刺客们

史记中的刺客们史记中的刺客们一、曹沫:一切皆有可能曹沫是鲁国人,能打架,能杀人,很是好勇斗狠。
鲁国当时的老大鲁庄公喜欢强悍的人,所以宾主相见甚欢,感情十分好。
鲁庄公狠,可还有比他更狠的,比如齐桓公。
齐桓公那时候的专业就是把大大小小的国家全部兼并到自己旗下,把齐国搞成集团公司。
齐人来了,鲁庄公派曹沫为将,和齐军去打仗,很显然,体力好不如智商高,当时齐国的丞相,是大名鼎鼎的管仲。
打了三仗,曹沫输得一塌糊涂,幸亏老大鲁庄公还算讲义气,割地赔钱向齐国求和,居然还是让曹沫做大将。
光割地是不够滴,还得坐下来喝茶,谈谈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一套好象一直延续到现代,随便拎出本描述黑社会生活的香港电影,都能看到这些镜头。
两位老大约好了时间地点,各自带着手下赴约,鲁庄公的随从里,自然有曹沫。
一坐下来,彼此问候了一下天气身体,一堂和气下,曹沫发飙了,竟然提着匕首在众目睽睽下劫持了齐桓公。
丢人啊,堂堂春秋集团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居然被一个败军之将提溜在手里,为了老大的生命安全计,齐人只好眼睁睁看着曹沫这个不上台面的小角色和齐桓公谈条件。
曹沫说:齐国强大,鲁国弱小,现在鲁国还割了那么多土地给齐国,我怕以后鲁国的城墙一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国境,这事可不大好办。
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没有什么事会不大好办。
齐桓公答应归还鲁国割让的土地,曹沫收起匕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谈笑风生喝酒吃肉。
时候齐桓公越想越憋屈,打算直接以武力解决问题,不是说鲁国国境小么?干脆就让鲁国消失。
幸亏还有总经理管仲,作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管仲比董事长先生更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管仲说:你都已经答应人家了,现在再反悔,会失信于天下,到时候大家都去帮鲁国,那可就是贪小失大了。
忍了吧,把答应都还给他们。
齐桓公只得把辛苦打了三仗弄来的土地还给鲁国,曹沫丢的,曹沫自己拿回来。
千军万马和一人之力谁更强大些?难说,因为曹沫,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二、专诸:杀人和烧菜并不矛盾自从伍子胥到了吴国,专诸的一生就被改变了,或者说,专诸以前的平静,只是因为在等待伍子胥的到来。
转:盘点:古代武侠小说中的九大最著名的绝世刺客

转:盘点:古代武侠小说中的九大最著名的绝世刺客越女即金庸短篇作品《越女剑》中的越女阿青,因《剑侠传》中称她是来自赵国的,所以也叫赵处女。
她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年代最早最著名的一位剑术大家,《吴越春秋》中记载她回答越王“夫剑之道如之何?”的问题时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
道有门户,亦有阴阳。
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
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
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剑术综论,说出了最上乘武学的道理,无怪越王赞道“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金庸在《越女剑》中对越女的剑术也有精彩描写,越国的剑士只学到了越女的一丝一忽的剑法影子,便成为了天下无敌的武士,则越女剑法之高,已无需任何赘言。
越女在中国剑术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到了后世,越女剑法成为了剑法中的一大宗,义守襄阳的大侠郭靖便精于此剑术,越女可说是开创了剑术天地的一代宗师,长青列她为第一剑客。
二:独孤求败独孤求败是金庸作品中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从未在作品中真正出现,然而其境界之高,令人无限神往。
传下的两个传人更是分别在各自的江湖中大显身手,出尽风头。
此傲视群雄之一代剑魔,入榜当无疑义。
且看剑冢独孤遗刻“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
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乎!”对其剑术无须任何说明,此遗刻足矣!三:杨过第三次华山论剑的“西狂”,独孤求败的第一个再传弟子。
中剧毒在先,断右臂于后,随时可能倒毙于地,正是人生最低谷之际,得遇独孤求败之剑冢。
习得了令其扬眉吐气、傲视群雄的玄铁剑法。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个字道出了剑学中的一番新天地,历来剑法无不以千变万化的招数取胜,而玄铁剑重达七十余斤,比战场上使用的长枪大戟尤重数倍,便是臂力再强之人也万难用这柄剑使出什么精妙招数,杨过习剑,未得一招一式传授,完全是在大雕的督促下学得了使用重剑的方法,又在瀑布急流中借助大自然的神威增长剑力,终于悟得了“大巧不工”的剑学精义,杨过使剑完全凭借沛然莫能与御的浑厚内力,在这等内力运使下已不需要任何花巧剑招,随便一劈一刺都威不可当,重阳宫一战,杨过大显神威,潇湘子、尼摩星、尹克西之流总也算是武林中一号人物,在玄铁重剑下竟是不堪一击!金轮法王五轮齐出,还是抵敌不住神剑威力,在玄铁剑下,他的五轮简直如同豆腐一般,杨过以一柄剑压住金轮法王、达尔巴、霍都三大高手,意气风发,十余年后小郭襄听母亲讲到这段往事时仍是不禁悠然神往。
中国历史上著名剑客

中国历史上著名剑客1:聂政(战国时期刺客)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
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
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
2:盖聂(中国战国末年剑客)盖聂,战国末年剑客。
卫国人荆轲曾游历经过榆次,与盖聂讲论剑术,不和而散。
卫国人荆轲曾与盖聂讲论剑术。
盖聂发怒,瞪着眼看荆轲,荆轲便离开了。
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讲论剑术,有不合之处,我用眼瞪了他。
”派人到荆轲寄宿的主人那里,发现荆轲已经驾车离开。
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当然要离开,刚才我用眼瞪了他,使他害怕了!”3:越女(春秋时期剑术名家)越女,是春秋时女剑术家,越国人。
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
其剑法天成,居于山林,授剑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践灭吴。
越王称其“当世莫胜越女之剑”。
4:王越(东汉末年侠客)王越(生卒年不详),辽东燕山人,东汉末年知名武术家,擅使剑术,三国史阿的师父,曹丕的师公,虎贲将军。
在史书《典论》中有记载。
桓、灵二帝在位期间,王越为虎贲将军。
因为擅长剑术,而在京师有极高名望。
河南史阿过去和王越游历,学会了王越的剑法。
5:韩龙(汉末三国时期刺客)韩龙,东汉太和二年生人,汉末三国时期刺客。
韩龙使得魏国北方边得到数十年的安宁,减少魏国的军政压力,得以休养生息。
魏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韩龙刺轲比能于漠北。
轲比能一死,鲜卑各部种落离散。
互相侵伐。
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6:裴旻(唐代剑客)裴旻,祖籍河东闻喜,唐代开元时期的人物,曾镇守北平郡,曾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据记载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

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英雄豪杰,他们以其勇敢、正义和智慧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
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有一类特殊的存在,他们被称为“侠客”。
侠客不仅具备出色的武艺,更重要的是他们以行侠仗义、保护百姓为己任。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他们以其英勇善义的形象深入人心。
第一位是岳飞,岳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
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忠诚于国家的精神而著名。
岳飞大力主张抗金抗敌,他带领抗金义军多次获得战役的胜利,成为了宋代抗金战争的一面旗帜。
第二位是杨家将,杨家将是宋朝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
他们是由宋徽宗命令组建的一个军队,主要由义和团成员组成。
杨家将坚守原则,勇猛过人,以其凛然不惧的英勇精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成为了宋朝抗金战争的重要力量。
第三位是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他以其忠诚、正直和仁义的品质而知名。
关羽才智出众,武艺高强,在蜀汉丞相刘备的带领下,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被誉为“武圣”。
第四位是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领导农民群众反对清朝统治。
李自成勇猛威猛,聪明睿智,通过一系列的战役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西(大顺)政权,为百姓谋取了利益。
第五位是陆锦花,陆锦花是清朝时期的女侠客,她是以保护弱者、维护正义为己任的英雄。
陆锦花擅长武艺,与歹徒奋勇战斗,同时也保护百姓免受欺压。
她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侠义精神的传奇侠客。
第六位是秦琼,秦琼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
他勇猛善战,以其智勇双全而受到赞誉。
秦琼在唐朝文武中都享有极高的威望,曾经参与征讨安史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七位是杨过,杨过是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主人公。
他是个机智聪明、勇敢正义的年轻侠客。
杨过在小说中和小龙女一起历经磨难,最终成功击败了邪恶势力,成为了江湖中的传奇人物。
第八位是赵云,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他以其忠诚、机智和勇猛的形象而闻名。
赵云在蜀汉丞相刘备麾下,多次立下战功。
四大刺客

荆柯呢?训练有素,有专门找来的帮手,弄了个秦王所要的人头,带着督亢的地图,已经到了秦王身边,居然让秦王逃脱,当时秦 国法律不准武士上殿,荆柯完全有机会再杀掉秦王,但他却居然追不上秦王,到头来反让秦王杀掉。天下还有这样的杀手吗?
那么,为什么倒是荆柯最为人所知?其实不是他的杀手职业水平,而是他的歌喉。他老兄虽然杀人不成,登台献艺倒是有一套。弄 了一群“荆丝”,有王子,有大臣,一色的白衣,比起手举名星名牌的粉丝们,倒也别有风味。然后弄了个著名民间演奏家高渐离大吹 萨克斯,他老人家高歌一曲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弄得大家眼泪鼻涕一起流,倒也壮观。可惜,他唱的比做的好听, 最后却只有一首歌还可以一听了。 因此,可以说,最无能的刺客:荆柯!
司马迁:“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 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曹沫盟柯,返鲁侵地。专诸进炙,定吴篡位。彰弟哭市, 报主涂厕。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聂政,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战国时期,是著名的刺客。也是史记中提到的五名刺客之一。魏 国轵(今河南省济源东南)人,故里位于济源市南6公里的轵城镇泗涧村,现村里建有聂政祠 和冢。现在河南省济源市仍有聂政墓遗址。 根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严仲子事韩哀侯,因上奏宰相侠累的过失,怕被报复,找上聂政,想 先下手为强。严仲子用黄金百镒为聂政母亲祝寿,聂政不受,并辞以母在,身未敢许人。后 来聂母过世,聂政为酬知己,主动去见严仲子,严仲子要帮他安排帮手,聂政说人多口杂, 难以成事,只身前去狙击。趁君臣聚会东孟,杀侠累,伤哀侯,力战至死。聂政自知无法脱 困,反剑刺毁颜面削双目,再切腹自杀。死后被曝尸于市,千金悬赏,却无人能指认。一直 等到他姐姐前来认尸,说:“此轵深井里聂政!他怕连累我,自毁容貌,我怎么能因为怕死, 让弟弟无名而终!”说完就在其弟尸旁自尽。 后世传有《聂政刺韩王曲》,就是《广陵散》,被琴家广为弹奏,据说弹得最好的是魏晋竹 林七贤中的嵇康,用以表示对聂政的敬仰。
古代四大刺客

古代四大刺客
四大刺客指史书中记载的刺客,相传为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
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
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
中国历来多侠客,侠客中最伟大的就是为国家为人民而献身的大侠,就像是郭靖那样,金庸先生说是侠之大者。
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侠客,他们其实不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是为了自己的义气,显示自己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贞不屈,为了博得历史上的美名,去做刺客。
最有名的就是四大刺客。
战国四大刺客都有谁

战国四大刺客都有谁战国四大刺客有两种说法:一是专诸、聂政、豫让、荆轲;二是专诸、要离、聂政、荆轲。
来看看这些人都有哪些事迹吧。
春秋时吴国棠邑今南京市六合区西北人,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他推荐给公子光。
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
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公元前276年—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出生地是韩国轵(今济源东南),春秋末期,年少时侠义,惹上杀人之罪,带上母亲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是吴起的好友,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就是严遂)知遇之恩,一个人带着剑就去了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就在台阶上,之后被侠累的数十位侍卫抓住。
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姐姐荌,之后用剑自己毁容,挖眼、剖腹自杀。
他的姐姐在韩市寻认弟弟尸首,伏尸痛哭,撞死在聂政尸前(一说因悲伤过度,暴死于聂政尸前)。
这个刺客虽然成功了,但是感觉有点糊涂,为了知遇之恩,就随便刺杀,大哥,你的刺杀意义何在?想过没有。
豫让是晋国人,在三家分晋前曾经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家臣,然而不得重视,最后在智伯的门下,为智伯所尊重和器重。
智伯为人贪婪想吞并赵、魏、韩三家的封地,最后被三家联手消灭,晋国也被一分为三。
而豫让深感智伯的知遇之恩,决心刺杀赵襄子。
豫让为了刺杀成功,不惜改头换面,吞炭毁容,最后多次刺杀未遂,赵襄子也感念豫让的侠义,脱下衣服给豫让连刺三剑以完成豫让的心愿。
战国末期人,姜姓,人称庆卿,庆氏(古时“荆”音似“庆”),出生地是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
他的刺杀是意义最大的一位,虽然失败了,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有荆轲的身影,某手游里的阿珂(最早版本是荆轲)也是这个原型。
早年游历到燕国,经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太子丹心急火燎探讨对策,荆轲献计带上燕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去见秦王,伺机刺杀秦王,一切准备就绪后,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一度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句就是这么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简介
最佳创意刺客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其交好。
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
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
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最令人钦佩刺客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
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
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
因此阖闾日夜忧虑。
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
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
(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最敬业的刺客豫让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屡不得志,投靠智伯后,受到重视。
后来智伯被仇家赵襄子所杀,赵襄子还拿他的头骨拿来当酒杯。
豫让出离愤怒,“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荣。
”豫让决定誓报此仇。
他先是改变姓名,冒充罪犯,混进宫廷,企图藉借整修厕所之机,用匕首刺杀赵襄子。
结果未遂。
赵襄子考虑到豫让肯为故主报仇,是个有义之人,便将他释放。
豫让仍不死心,不惜以身涂抹油漆变相、口吞煤炭变声来乔装自己,找机会报仇。
机会来了,豫让事先埋伏在一座桥下,准备在赵襄子经过的时候刺杀他。
没曾想赵襄子的马却突然惊跳起来,使得豫让的计划又再次失败。
豫让自知此劫难逃,便恳求赵襄子:“希望你能让我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这样,即使我死了,也不会有遗憾。
”赵襄子答应了他,豫让拔剑,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了三次,然后就自杀了。
最佳震撼人的刺客聂政
聂政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今济源东南)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
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乃吴起好友。
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
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
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
其姊在韩市寻认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一说因悲伤过度,暴死于聂政尸前)。
最佳上镜刺客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
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
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娥。
后高渐离被施以瞎眼之刑,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