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合集下载

3.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3)工作手册

3.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3)工作手册
第二部分抽样方案 ................................................................................................................................ 19
一、抽样原则 .................................................................................................................................... 19 二、调查地区和调查对象 ................................................................................................................ 19 三、样本量 ........................................................................................................................................ 19 四、抽样方法与样本分配 ................................................................................................................ 20 五、抽样实施过程 ............................................................................................................................ 23 六、居民户置换(只适用于危险因素监测) ................................................................................ 25 七、确定调查对象(只适用于危险因素监测和精神卫生流调) ................................................ 26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1. 引言1.1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并缓慢发展的疾病,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如不良饮食、缺乏运动、烟酒等都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质安全等也对慢性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了解和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防控慢性病,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是加强慢性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慢性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其次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引导大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后是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保障人民健康。

2. 正文2.1 慢性病的定义和分类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病程较长,进展缓慢的疾病,通常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至几十年。

慢性病与急性疾病不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肝病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根据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慢性疾病可以分为遗传性慢性疾病和后天性慢性疾病。

遗传性慢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或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后天性慢性疾病则是由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对慢性疾病的分类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有效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和加重。

加强对慢性病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2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精选】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精选】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 相关文件 • 原始资料 • 数据库 • 统计分析
现有的资料的利用
方法一:可以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化中健康档案建立进行收集。将所建立的 档案资料中的上述“四种指标”进行分析, 基数为所选取的档案总数。
方法二:收集当地相关单位体检资料进行 分析。
方法三:收集机会性筛查资料(一般性检 查,征兵、招工、入学,门诊,职业性体 检 等)
样本符合拟合优度检验(是否符合随机抽样)
年龄的分组:15~,20~,25~…..75~(不能合 并年龄组)
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补充数据,或者随机抽 样体检数据
拟合优度检验数据用2000年或2010年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
拟合优度检验数据整理
age
group
frequence p e r c e n t
问卷调查
身体测量
生化检测
问卷调查
行为危险因素 社会因素 健康状况 人口学特征
身体测量 身高 体重
腰围 血压
生化检测 血糖
推荐的监测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危险因素阶梯式监测内容
阶梯
第一阶梯: 行为危险因素
核心内容
扩展内容
基本人口学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 烟草使用 酒精使用 水果蔬菜摄入 身体活动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主要内容
一、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简介 二、每年一次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 三、每三年一次的抽样调查(15分) 四、监测报告(10分)
一、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简介
主要内容: 年度核心指标监测(体重、腰围、血糖、血压)。 每三年全人群抽样调查。 关键点: 样本量,抽样代表性(指标问题,资料利用)。 调查表设计(全面,工作量,代表性)。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分析报告(思路)。

3-1监测-死因监测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3-1监测-死因监测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查阅相关工作过程记录及监测分析报告考核数据分析及 报告撰写情况。
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45分)
具体任务
完成能够代表示范区人群的慢性病及危 险因素监测,获得体重、腰围、血糖、血 压等核心指标。
考评指标
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核 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监测 调查。 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 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实 际情况。 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 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 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考评目的
死亡报告的漏报及审核情况是影响死因监测质 量的关键指标。 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对编码的准确性加以考 核。 监测的目的是收集数据并及时发布,以便应用 于卫生决策和评价效果,所以对监测结果的分 析和报告撰写也设立考核指标。
计算公式说明
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 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 死亡报告漏报率=(总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总死亡数 ×100% 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 告总数×100% 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 ×1000‰ 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 亡数×100% ICD-10编码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 数×100%
考评指标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漏
报率小于5%,审核率95%以上。
居民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ICD-10编码错 误率5%以下。 至少每年开展1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或乡/镇的漏报 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 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 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及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 应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 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实施方案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慢性病是当前全球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因此,为了全面了解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现状,制定和实施慢性病监测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非常必要。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和调查,收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制定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 监测内容慢性病监测调查工作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慢性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情况,包括饮食结构、体力活动水平、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慢性病的防控措施和策略的实施情况等。

2. 监测方法- 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使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慢性病发病情况、症状、治疗情况等信息。

- 体检特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了解其慢性病的风险水平。

- 生物标志物检测:选择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如尿液、血液、唾液等样本,以评估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 环境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居住环境进行调查,包括空气质量、饮食结构、工作环境等,以确定可能影响慢性病发病的环境因素。

三、调查对象和样本选择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特定年龄段、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以得到更具代表性的数据。

样本选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样本时,应考虑调查对象的地域分布、人口密度及慢性病患病率等因素。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调查员应根据监测内容和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检、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环境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并形成相应的报告和数据分析结果。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涉及描述每个危险因素的三个模块
每一步获取信息的模块清单
美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BRFSS)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BRFSS)
美国CDC主持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之一,以州为单 位的每月连续性电话询问调查监测系统,是世界 上最大的持续进行的电话健康调查,调查对象: 拥有电话家庭中精神状态正常的18岁及以上成年 人。
已发布2004年-2010年的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 因素监测报告。定期发布《中国慢性病报告》 ,全面描述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 、应对策略及措施。
通过两会特刊形式宣传慢性病防治工作 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5周年活动”
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
1、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是集生命登记、慢性病病例报告和随访管理、医院 伤害监测为一体的综合网络直报系统。 2、浙卫办疾控[2008]38号《关于在全省启动慢性病等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的通知》。 2009年1月1日全省正式启用。
2011年
随访。问卷内容:健康情况、失能情况、生存质量、高血压、脑卒中等主 要慢性病发病、患病、控制、管理情况,50岁以上人群主要健康问题等 身体测量:血压
2012年
流动人口调查。问卷内容:基本信息、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情况、社会 支持和满意度、卫生服务利用和口腔卫生等 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
慢性病评估
第三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阶梯式监测方法
监测的目的
提供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工具,使各国能 够建立和强化其监测能力。
监测的基本工作框架是建立一体化的、系统的、 旨在可持续的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 因素数据系统收集的方法,使各国能够利用所 收集的数据进行决策。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危险因素监测和分析。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收集 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和完整性。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 类和编码,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深 入分析,发现慢性病危险因素 的特点和规律。
结果报告
将分析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呈 现,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提
危险因素监测的意义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支撑政策制定和调整
通过监测结果的公布和传播,可以提 高公众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识,促 进健康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监测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 依据,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 慢性病防控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调整和完善。
促进跨部门合作
危险因素监测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协 调,有助于促进跨部门间的沟通和协 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慢性病防控工 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 同应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挑战。
05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挑 战与展望
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题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需要高精度的检测技术和设 备,目前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需求。
监测覆盖面不足
目前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覆盖面有限,难以全 面反映人群的慢性病风险。
ABCD
数据整合与共享
02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的目 的与意义
危险因素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险因素是指与慢性病发病风险相关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 可以是行为习惯、生物学特征、环境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等 。
分类
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改变和不可改变两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等行为习惯,以及 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生物学特征。不可改变的危险 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史等。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问卷欢迎参加我们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

本调查旨在了解参与者的慢性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推进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

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请您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1. 性别:a) 男性b) 女性2. 年龄段:a) 18-30岁b) 31-45岁c) 46-60岁d) 61岁以上3. 您是否被诊断出患有以下慢性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心脏病d) 中风e) 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 癌症g) 骨质疏松症h) 其他(请注明)4. 舒张压(mmHg):a) 小于90b) 90-99c) 100-109d) 110以上e) 不确定5. 收缩压(mmHg):a) 小于140b) 140-159c) 160-179d) 180以上e) 不确定6. 您的体质指数(BMI):a) 小于18.5b) 18.5-24.9c) 25.0-29.9d) 30.0以上e) 不确定7. 您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a) 不锻炼b) 1-2次c) 3-4次d) 5次及以上8. 您每天吸烟的数量(支):a) 不吸烟b) 少于10支c) 10-19支d) 20支及以上9. 您每天饮酒的频率:a) 不饮酒b) 偶尔饮酒c) 每天饮酒10. 您每天摄入的水果和蔬菜的份量:a) 小于2份b) 2-4份c) 5份及以上11. 您每天摄入的盐的量:a) 小于5克b) 5-10克c) 10克以上12. 您每晚的睡眠时间:a) 小于6小时b) 6-8小时c) 8小时以上13. 您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a) 是b) 否14. 您是否遵医嘱服用药物?a) 是b) 否15. 您是否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a) 是b) 否16. 您是否感到焦虑或压力过大?a) 是b) 否请在以下空白处提供您认为有必要的额外信息或建议:感谢您的参与和耐心填写问卷。

您的个人信息将被保密并仅用于研究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臀围、步行时 总胆固醇、
间、皮脂厚度、HDL、甘油
脉率
三酯、口服
糖耐量试验
二、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
考评指标: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 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 血压)监测调查。
评分标准:每年完成1次有代表性的慢性病及危 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糖、 血压)监测调查,满分20分。体重、腰围、 血糖、血压这4个核心指标。
(3)等待电子秤显示出[0.0kg]后,在10秒内站上体 重秤。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2
测量步骤:
(4)被测者平静站于体重秤上,两脚位置左右对称。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放松于身体两侧,头部 直立,双眼平视。
(5)待体重秤读数稳定后,调查员记录读数,注意 嘱咐被测者保持直立状态。
体重测量——测量注意事项
身体测量
体重 腰围 血压测量:测量三次 血糖
体重测量——仪器
仪器:电子体重计? 单位:千克(公斤) 精确度:0.1千克(公斤)
体重计的放置:安静宽敞,地表水平、坚固;
体重测量——测量步骤1
测量步骤:
(1)被测者脱去鞋、帽子及外套,仅穿单层衣服。 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如钱包、手机等。
(2)打开电子体重秤:用脚尖轻轻地触碰电子体重 秤前侧的开关键,打开电子体重秤。
65
1 208,523 3.73
70
1 150,405 2.69
1、数据整理格式如左图
2、group=0是2000年或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group=1是您的数据。 Percent是所占百分比
3、如不符合拟合优度检验, 比较每年龄段的百分比, 如25岁年龄段,多按比例 随机抽样,少补充样本量
三、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15分)
考评指标: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 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 实际情况。
评分标准: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 查方案全面、科学、合理,所得数据可反映当地 实际情况,满分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 (至少包括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四部 分)、体格测量(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血压)、 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三类指标各占5
⒊您的吸烟历史大约有多长 ①1年以下 ②1-5年 ③5-10年 ④10年以上
⒋您是否认为吸烟有害健康(请写出理由)
血压测量
1. 血压计的选用及校准 (1) 血压计的选用:推荐调查选用每格2mmHg的
水银血压计。按照国际惯例血压不用奇数表示, 而对尾数的检验也多采用0,2,4,6,8五个数 字。 (2)袖带内橡皮气囊的宽度要足以覆盖上臂长度的 2/3,长度必须可以围绕上臂周径的2/3。血压测 量要根据上臂的粗细选择袖带的大小。袖带绑在 右上臂,其高度大约与心脏水平,手掌向上,袖 带的下缘放置在肘关节前自然皱褶上方约2.5cm 处,袖带要平整舒适地绑在右上臂上,不能太松 或太紧,使充气的气囊中心正好位于肱动脉的部 位。
25
1 581,642 1 0 . 4 0
30
1 557,207 9 . 9 6
35
1 590,974 1 0 . 5 7
40
1 581,724 1 0 . 4 0
45
1 514,374 9 . 2 0
50
1 419,424 7 . 5 0
55
1 377,280 6 . 7 5
60
1 288,821 5 . 1 7
4.资料的完整
• 相关文件 • 监测方案 • 调查表 • 数据库
1.简介
频率:每3年一次 核心指标:
• 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至少包括吸烟、饮酒、 膳食、身体活动四部分)
• 体格测量(至少包括身高、体重、血压) • 实验室检查(至少包括空腹血糖)
样本量:≥1000例
2、抽样方法
、经济有效的原则。
体重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注意轻上轻下。被测者走下体重秤后约2 秒,电子体重秤电源会自动切断,测量下一位被测 者的体重时需重开体重秤电源。
(2)注意不要把电子秤放置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 尤其注意避免水浸。
腰围测量——仪器
仪器: 仪器:腰围尺 单位:厘米(公分) 精确度:0.1厘米(毫米)
腰围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
评分标准: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 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 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满分10分。
监测报告撰写的主要内容(10分)
第一部分、监测背景(2分)
1、社区健康状况,人口数、年龄、性别分布, 人口消长趋势,平均年龄,发病情况,疾病 谱,死因谱,健康行为,主要危险因子,以 及社区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信念和求医行为 等。
对受检者的要求: 清晨空腹; 身体直立,腹部放松,双臂适当张开下垂 双脚合并(两腿均匀负重) 露出腹部皮肤,测量时平缓呼吸,不要收腹或屏
气。
腰围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腰围的步骤: 测量员立于被测者正前方 以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线中点的水平位置为测量
点,在双侧测量点做标记 皮尺刻度缘经过两个标记点,测量腰围 测量员目光与皮尺刻度在同一水平面上,记录读数,
频率:每年一次 核心指标:体重、腰围、血糖、血压 样本量:≥500
四个核心指标的评定
共20分,体重、腰围、血糖、血压四个 核心指标
1.样本内核心指标是否全面 (4分)
• 同一样本包含体重、腰围、 血糖、血压
2.样本是否符合拟合优度检 验(8分)
• 年龄分组正确,不能合并
• 校正方法是否正确
3.资料的完整(8分)
下垂; 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 ,双膝并拢挺直; 两眼平视正前方,眼眶下缘与耳廓上缘保持在同
一水平; 脚跟、臀部和两肩胛骨间三个点同时接触立柱; 头部保持正立位置。
身高测量——测量步骤
测量步骤:
测量者手持滑侧板轻轻向下滑动,直到底面与 颅顶点相接触;
经观察,确认姿势正确后,读取滑测板底面立 柱上所示数字;
身高测量—仪器
仪器:身高坐高器 单位:厘米 精确度:0.1厘米
身高测量——仪器检查与校正
测量前身高坐高计的检查与校正 立柱与踏板垂直,靠墙置于平整地面上。 立柱与滑测板垂直,滑动自如。
身高测量——对受检者的要求 测量时要求受检者:
脱去鞋、帽子、外衣(女性要解开发辫); 站在踏板上,取立正姿势,挺胸收腹,两臂自然
问卷结构包括: 题目、填表说明、问卷主体内容 问卷选择答案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 - 试用及修改 - 信度及效度评价 - 印刷
24
调查表举例
⒈您是否吸烟(如果选②,则跳过⒉、 ⒊题) ①吸烟 ②不吸
⒉您每天大约吸多少支烟 ①5支以下 ②5-10支 ③10-15支 ④15-20 ⑤20-25支 ⑥25支以上
分。
指标的评定
共15分,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实 验室检查各5分。
1.调查方案的全面合理
• 抽样的代表性 • 样本含量的合理性
2.调查、检测方法的标准 化及规范化
• 调查表的合理 • 人员是否统一培训 • 仪器是否校对 • 问卷及检测方法是否规

3.是否有质量控制
• 是否设置质控员 • 10%的样本重复检测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方法, 第一阶段抽样——街道、居委会的抽取 第二阶段抽样----调查户的抽取及调查对象的
确定
*先摸底的基础上抽样
分层抽样
总体
层1
样本
层2
随机
层3
随机
注意: •分层的标准 问题
• 分层的比例 问题
优点
• 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误差,提高抽样 精度,增大代表性
• 便于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以及对总体中的不 同层次进行单独研究或者进行比较.
可选内容
精神卫生、 故意和非故意伤害和暴力、口腔卫 生 性行为 身体活动能力客观评价
第二阶梯: 体格测量
身高、体重 腰围、血压
第三阶梯:生物学指 标测量
空腹血糖 总胆固醇
臀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空腹甘油三酯
皮褶厚度 身体适应性评价
口服糖耐量试验、尿样检测、唾液 可铁宁检测
调查表设计
设计调查表
- 准备阶段 - 问卷的初步设计
读取时,以厘米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测量者的眼睛与滑测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注意:
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也要做拟合优度检验! 抽样调查时一定要注意性别及年龄的分布均衡!
四、撰写监测报告(10分)
考评指标: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至少应当涵 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 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监测内容及频率
模块 第一步:问卷调 第二步:体格 第三步:生 监测的频 资料 监测基

测量
化评价
率 来源 础值
核心 社会经济和人口 体重、腰围、 空腹血糖
学资料
血压
每年一次 现有 ≥500 资料
扩展 吸烟、饮酒、身 身高 核心 体活动、膳食
每三年一 现场 ≥1000

调查
选择 与健康相关的其 他行为、精神卫 生、残疾、伤害
50
0 3,726,751 7 . 8 1
55
0 3,229,411 6 . 7 7
60
0 2,350,554 4 . 9 3
65
0 1,657,992 3 . 4 8
70
0 1,231,052 2 . 5 8
75
0 871,163 1 . 8 3
15
1 514,535 9 . 2 0
20
1 634,537 1 1 . 3 5
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主要内容
一、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简介 二、每年一次的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20分) 三、每三年一次的抽样调查(15分) 四、监测报告(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