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牛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柳宗元的寓言故事柳宗元的寓言故事4篇柳宗元的寓言故事1【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备战202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 04 说理议论类文言文阅读(含详解)

04 说理议论类(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山西·中考真题)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
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①不发,举一隅②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③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④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
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
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①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②隅:角落。
③骜:通“傲”,傲慢。
④蚤:通“早”。
1.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
(标3处)2.学习的时候专注,获取的知识牢固,是学习的理想状态。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学习上的“专”与“固”呢?请阅读选文,作出回答。
二、(2022·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
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
功深力到,无早晚也。
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
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
”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之.士。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注]①胡澹庵:人名。
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
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
③泊(jì):思维导图 习题训练及。
④趺(fū):同“附”,足背。
这里指脚。
⑤少陵:即杜甫。
⑥老苏:指苏洵。
⑦欧公:指欧阳修。
⑧朱文公:即朱熹。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执( )(2)是( )(3)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牛赋——精选推荐

⽜赋⽜⽜唐·李峤齐歌初⼊相,燕阵早横功。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奔梦屡惊风。
不⽤五丁⼠,如何九折通。
咏⽜应制唐许圉师逸⾜还同骥,奇⽑⾃偶麟。
欲知花迹远,云影⼊天津。
⽜赋唐·柳宗元若知⽜乎?⽜之为物,魁形巨⾸,垂⽿抱⾓,⽑⾰疏厚,牟然⽽鸣,黄钟满觞,抵触隆曦,⽇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
⾃种⾃敛,服箱以⾛,输⼊官仓,已不适⼝。
富穷饱饥,功⽤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不惭愧,利满天下。
⽪⾓见⽤,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由是观之,物⽆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与;腾踏康庄,出⼊轻举。
喜则齐⿐,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不惕。
⽜虽有功,于已何益!命有好丑,⾮若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牧⽜歌唐·陆龟蒙江草凄凄正秋半,⼗⾓吴⽜放江岸。
耸肩抵尾乍依偎,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端⼊,背上时时孤鸟⽴。
⽇暮相将带⾬归,⽥家烟⽕微茫湿。
咏官⽜唐·⽩居易官⽜官⽜驾官车,产⽔岸边搬载沙。
⼀⽯沙,⼏⽄重?朝载暮载将何⽤?载向五门官道西,绿徊阴下铺沙堤。
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污乌蹄。
马蹄踏沙虽净洁,⽜头牵⽜欲流⾎。
右丞相,便能济⼈治国调阴阳,官⽜领穿亦何妨!牧童词唐·张籍远牧⽜,远牧⽜,绕村四⾯⽲⿉稠。
陂中饥鸟啄⽜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陂草多⽜散⾏,⽩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长鞭三四声。
⽜⽜⾷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
唐·李⽩怪⽯崔嵬好似⽜,江边独⽴⼏千秋。
风吹遍体⽆⽑动,⾬打浑⾝有汗流。
嫩草平铺难⼊腑,长鞭任打不回头。
从今⿐上⽆绳系,天地为栏夜不收。
牧童词杜秀才画⽴⾛⽔⽜歌唐·顾况昆仑⼉,骑⽩象,时时锁著师⼦项。
奚奴跨马不搭鞍,⽴⾛⽔⽜惊汉官。
江村⼩⼉好夸骋,脚踏⽜头上⽜领。
浅草平⽥攃过时,⼤⾍著钝⼏落井。
杜⽣知我恋沧洲,画作⼀障张床头。
⼋⼗⽼婆拍⼿笑,妒他织⼥嫁牵⽜。
千古风流人物柳宗元观后感

唐代柳宗元曾写一篇《牛赋》。
写作的直接原因,当是借用牛的形象抨击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自己的不满情绪。
深层原因则是牛的良好形象。
牛的特点是勤劳、憨厚、善良、诚实,特别是付出多多,却不求回报。
正如柳宗元在赋中所说,“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
在中国文化中牛确实是一种具有美好形象的动物,有无数的人赞美它歌颂它。
南宋李纲曾写过一首《病牛》,赞美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 现代诗人臧克家曾赞美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更是家喻户晓。
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千百年来,赞美牛的故事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甚广,描写牛赞美牛的文章更是无数,人们还创造了许多与牛有关的成语,如,气壮如牛、如牛负重、气吞牛斗、牛气冲天,真可以说牛确实是很牛的。
千百年来,牛的精神一直在鼓舞着人们,要敢当勇于创新的“拓荒牛”,甘当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奋勇向前的“快牛”。
在我们赞美牛,学习牛的精神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世界上还有一种柳宗元所说的“善识门户”,“曲意随势”的“瘦驴”,但是,我以为最为重要的我们要时刻想到,应该如何对待“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牛们。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db9da7d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7e.png)
[牛的寓意和象征]牛的寓意牛的寓意篇(1):柳宗元《牛赋》的寓意柳宗元《牛赋》的寓意是什么呢《牛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赋,描写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形象,抒发作者柳宗元对于腐朽官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牛的寓意篇(2):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寓意《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
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
下面是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寓意,请参考!对牛弹琴寓意:高雅的琴曲演奏得再出色,老牛也无动于衷,模仿蚊虻的叫声尽管不是高雅的曲调,但老牛却听得很认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清对象,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①为:给。
②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
③伏:趴着。
④故:从前。
⑤耳:耳朵听。
⑥鸣:鸣叫声,作名词。
⑦掉:摇摆。
⑧奋:竖直。
⑨蹀躞(dié 某iè):小步走。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
1.解释:①为:给; ②如故:像先前一样; ③鸣:叫声; ④奋:竖起。
柳宗元《牛赋》

柳宗元《牛赋》柳宗元《牛赋》导语:《牛赋》是诗人柳宗元在永州的时候所创作的,抒发了柳宗元对于小人的不劳而获的不满,以及对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的感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的《牛赋》,欢迎阅读!《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牛赋》注:1.黄钟:土也2.曦(xi):日光3.敛(lian):收获4.蹶(jue):踏5.尻(kāo):臀部6.缄滕(jian):绳索7.俎豆(zu):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8.藿菽(huo):藿,豆叶。
菽,大豆9.踯(zhi):徘徊 10.不惕(ti):,惧也,敬也,忧伤。
《牛赋》简析:《牛赋》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赋。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赋,不仅再现了牛“魁形巨首”的外观形象,而且多方面地揭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内在美德,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飞扬跋扈之羸驴、驽马,对腐朽官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赏析:这是一篇咏物短赋,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感愤之作。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 开篇点题。
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

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柳宗元散文原文赏析柳宗元(773819) 字号:字子厚籍贯: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个人简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作品风格:诗作清丽自然,慷慨悲健;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山水游记清深意远,疏淡峻洁,清邃奇丽,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1】吊屈原文【原文】后先生盖千祀①兮,余再逐而浮湘。
求先生之汩罗兮,擥蘅若以荐芳②。
愿荒忽之顾怀兮,冀陈辞而有光。
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
支离抢攘③兮,遭世孔疚④。
华虫荐壤兮⑤,进御羔褎⑥。
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⑦。
哇咬环观兮,蒙耳大吕⑧。
堇喙以为羞兮⑨,焚弃稷黍。
犴狱⑩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
陷涂藉秽兮,荣若绣黼。
榱折火烈兮。
娱娱笑舞。
谗巧之哓哓兮,惑以为咸池。
便媚鞠恧兮,美愈西施。
谓谟言之怪诞兮,反置瑱而远违。
匿重痼以讳避兮,进俞缓之不可为。
何先生之凛凛兮,厉石而从之?但仲尼之去鲁兮,曰吾行之迟迟。
柳下惠之直道兮,又焉往而可施。
今夫世之议夫子兮,曰胡隐忍而怀斯。
惟达人之卓轨兮,固僻陋之所疑。
委故都以从利兮,吾知先生之不忍。
立而视其覆坠兮,又非先生之所志。
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
矧先生之悃愊兮,滔大故而不贰。
沉璜瘗珮兮,孰幽而不光?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
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
呵星辰而驱诡怪兮,夫孰救于崩亡?何挥霍夫雷电兮,苟为是之荒茫。
耀姱辞之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
哀余衷之坎坎兮,独蕴愤而增伤。
谅先生之不言兮,后之人又何望。
忠诚之既内激兮,抑衔忍而不长。
芈为屈之几何兮,胡独焚其中肠?吾哀今之为仕兮,庸有虑时之否臧。
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
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
既媮风之不可去兮,怀先生之可忘!【注释】①祀:年。
②蘅若:杜蘅、杜若,两种芳草名。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书柳子厚牛赋后》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岭外俗皆恬杀牛,而海南为甚。
客自高、化载牛渡海,百尾一舟,遇风不顺,渴饥相倚以死者无数。
牛登舟皆哀鸣出涕,既至海南,耕者与屠者常相半。
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富者至杀十数牛。
死者不复云,幸而不死,即归德于巫。
以巫为医,以牛为药,间有饮药者,巫辄云神怒,病不可复治,亲戚皆为却药,禁医不得入门,人牛皆死而后已。
地产沉水香,香必以牛易之黎,黎人得牛皆以祭鬼,无乱者。
中国人以沉水香供佛燎帝求福,此皆烧牛肉也,何福之能得?哀哉!余莫能救,故书柳子厚《牛赋》以遗琼州僧道赟,使以晓喻其乡人之有知者,庶几其少衰乎!庚辰三月十五日记。
———《东坡后集》【文章鉴赏】〔注〕柳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子厚。
《牛赋》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感愤而作的。
赋里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虽有功于世而无益于己。
苏轼这一“书后”却非取柳赋的本意,而是借其中所述牛的辛劳及耕垦之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海南人不再因迷信活动而滥杀牛。
岭外:指五岭以南直到海边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
高、化:宋代的高州、化州,即今广东的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地。
“耕者”句:被驱往耕田与被屠宰的牛常常各占一半。
黎:海南省的土著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常称汉族活动的中原地区为中国。
琼州:治所在今海口市琼山区南。
长期担任地方官的苏轼,到过很多地方,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的下层,因而能深悉现实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疾苦。
因此,他很重视农业,在各地任上,曾就力所能及实行过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开仓赈济、推行秧马等善政,以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的处境。
当他从惠州再远贬海南岛时,已经62岁,耄年投荒,自忖此去难有生还之望,临行时,“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景况之悲凄可想。
但他到任之后,关心民间疾苦之情,依然如故。
他目睹当地人民把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牛屠宰以祭神“治病”,不免痛心,觉得这一陋俗既无补于病者,又严重地减少了农业的耕作畜力,其后果必然是“人牛皆死而后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宗元牛赋
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柳宗元《牛赋》的是一篇怎样的托物言志的小赋呢?《牛赋》是,描写出牛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形象,作者柳宗元借助牛的形象,表达自己内心对于腐败官僚的讽刺。
《牛赋》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所作。
在这篇赋里,柳宗元把自己比作牛,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比作瘦驴。
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了许多有利于天下的事,却得不到好报;而那班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却因为善于钻营取巧享受厚禄,通过这一形象对比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
《牛赋》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往来修直,植乃禾黍。
自种自敛,服箱以走。
输入官仓,己不适口。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实俎豆。
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
曲意随势,不择处所。
不耕不驾,藿菽自与。
腾踏康庄,出入轻举。
喜则齐鼻,怒则奋踯。
当道长鸣,闻者惊辟。
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注:1.黄钟:土也2.曦(xi):日光3.敛(lian):收获4.蹶(jue):
踏5.尻(kāo):臀部6.缄滕(jian):绳索7.俎豆(zu):a.“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8.藿菽(huo):藿,豆叶。
菽,大豆9.踯(zhi):徘徊10.不惕(ti):,惧也,敬也,忧伤。
作品鉴赏一:第一段,作者以牛自喻,谓牛有耕垦之劳,利满天下,无可逾者。
既以牛为描写对象,虽是小篇赋,也仍然按照赋体铺陈其事的表现方法,极写牛的各个方面,第一,先绘其形:“牛之为物,魁形巨首。
垂耳抱角,毛革疏厚。
”仅此十六字,便使牛在形体上塑造了力大、憨厚、耐劳的形象。
再摹其声:“牟然而鸣,黄钟满脰。
”这是说:牛哞哞地发出叫声,脖子里震荡着浑厚的低音。
写声音之沉实,正与其形体相谐和。
第二,写耕垦之劳:“抵触隆曦······己不适口。
”耕、种、收、运,无所不事,真是泽披于人。
再进而写劳作之苦。
“富穷饱饥,功用不有。
陷泥蹶块,常在草野。
”使穷的人富了,饿的人饱了。
而功劳却没有,有时陷进泥中,有时倒在地上,艰辛地出没在寂寥的原野。
以上是表现牛能生尽其劳。
第三,写死尽其用:“人不惭愧,利满天下。
皮角见用,肩尻莫保。
或穿缄滕,或食俎豆。
”这是说:面对牛的献身精神,人们不会为此感到惭愧,但它带来的好处却使天下获利,即使牛死去以后,皮角和骨肉,还被劈成皮绳或充当了祭品。
行文至此,自然得出结论:“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牛的形象刻画也遂告完成。
说此段是作者以牛自喻,其内涵正是表明:柳宗元及其革新派的同道们,就像这里描述的牛一样,孜孜矻矻,为天下做了许多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第二段在紧承“无可逾者”之后以“不如”二字相接。
不仅表达
了作者的不平之气,更为写羸驴,喻小人,奠定了讽刺墓调。
这里完全用对立的方式与上文进行对照描述:羸驴只知习惯于追随那些跑不快的劣马;想方设法趋炎附势,到处投靠,不耕地不驾车,却吃最合口的饲料;可以在平坦的大道恣意践踏,进进出出。
非常随便;高兴时就与同类用鼻子互噢,恼怒时则用力蹬蹄;在大路上一声长叫,听到的人只好惊恐地躲避;靠着善于钻营,一辈子都不用担惊受怕。
文章就是这样借着对羸驴的描述,痛快淋漓地画出那些不劳无功、无益于世,又依傍权贵飞扬跋扈小人们的丑态。
第三段,抒发感概,渲泄激愤。
虽然处于封建时代的柳宗元难免有“命有好丑,非若能力”的宿命思想并以“慎勿怨尤,以受多福”的幻想来安慰自己。
但这仅是表面现象。
统观全文主旨,联系作者遭贬后的表现,实质上这恰恰是一种曲折的发泄。
怨后而说勿怨,乃是更深的怨恨;更何况段首一句反诘,正说明了积怨难平。
这篇小赋、以朴实无华的笔墨讥切时弊,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它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描述中成功地运用对衬手法。
此篇把牛与羸驴放在一起比较,紧紧抓住有利于天下还是无益于世这一尺度,在层层鲜明的对照描述中牛和羸驴各自的特征得到充分显现,同时,文章赞颂什么、鞭答什么,也一目了然。
作品鉴赏二:这是一篇咏物短赋,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的感愤之作。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 开篇点题。
对牛的外形进行了描述:体魁头大,两耳下垂,两角合抱,毛疏皮厚,叫时声音洪亮。
树立了牛
高大、矫健、憨厚、魁伟的形象。
牛勤奋耕作,它头顶烈日,背负着沉重的犁耙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土地,然后农人种下庄稼。
从播种到收获,都离不开牛的辛勤劳动。
收得的粮食,送入官仓,养活百姓,穷的富了,饥者饱了,牛对人类可谓功德无量。
然而牛不图享受,只习惯于在田地荒野中脚踏泥泞的土块。
牛“利满天下”,还表现在它浑身上下都是宝,一切都为人所用。
它的皮和角,肩和臀,用途极广,或作食品,或作绳索,或作器物,或作供品。
真乃“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羸驴“不耕不驾”,却坐享其成,跟着劣马吃吃喝喝,能获得豆类饲料,饱腹无忧。
它还善于奉承别人,常常趾高气扬地在康庄大道上炫耀自己。
高兴时则仰起鼻子,恼怒时则尥蹶子,有时在大道中央昂首嘶鸣,旁人吓得老远躲避。
它善于识别门第的高低,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忧愁。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这一愤激的反语,对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强烈地为牛抱打不平。
“命有好丑,非若能力。
”牛与驴的天壤之别,这是命运使然,决不是能力所能改变的。
既然如此,就只好“慎勿怨尤,以受多福”了。
一百多字的《牛赋》,把牛“日耕百亩”的献身精神和“利满天下”的无量功绩刻画得惟妙惟肖;把驴“不耕不驾”的懒散傲慢和“善识门户”的投机钻营揭露的淋漓尽致。
难道柳宗元只是写两种动物的不同吗?否!难道柳宗元只是借物抒情,抨击当时不合理的用人制度,抒发了自己强烈不满的情绪吗?否!难道柳宗元只是把自己或王叔
文比喻成牛,来表白自己抱拙终身的决心吗?还是否!
芸芸众生,自古至今,牛一般的好人,赢驴一样的小人,一茬接一茬,不知有多少?柳宗元若直接褒好人贬小人,提倡大公无私的人生观,那多直白多单调多没意思呀。
他把文笔用在人们熟悉的牛、驴身上,可谓即引人入胜又立意高远,即形象逼真又含蓄深沉。
在赋里,赋人柳宗元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爱憎分明,讴歌理想。
把人世间两种人生观两种活法的人托在物里水乳交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做到了:赋终结而意未尽。
《牛赋》赋的好,赋的精彩,赋的高远,赋的深刻!
赋人,柳宗元,牛人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