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汇编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汇编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一、填空题(10分)1.唐宋以后,出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等流传了1000 多年的语文启蒙教材。

2.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这就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3.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中小学的读经课,中小学语文课程统称为“国文”。

4.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学校以“国语”为标准音进行教学,中小学各科教科书以及大学讲义逐渐全部使用白话文。

语文学科在小学改称“国语科”,在中学仍称“国文科”。

1949 年开始,统一称作“语文”。

二、如何理解语文的构成要素?(10分)三、对于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类的说法你怎么看?(10分)四、举例说明汉语拼音教学中关于声调的教学方法。

(10分)五、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创造性写作训练?(15分)六、请你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谈谈观看《两个名字》教学录像的感受。

(15分)七、初上小学语文教学讲台,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咏柳》、《狐狸和乌鸦》、《落花生》和《去年的树》的教学实际说明原因。

(15分)八、《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我会认”和“我会写”两个目标?(15分)《秋天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我会认:图梨笼浪粱燃勤劳我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功1、对学生、对语文的热烈而执着的爱,从心底里喜欢学生,愿意和学生交流、交心;从灵魂的深处喜欢所从事的语文教学。

爱——是追求目标的源动力。

2、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阅读兴趣。

3、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一手端庄秀丽的粉笔字;一张慈爱笑意的面容;一身诚信善良的正气。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文教学法: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研究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学科,它主要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汉字、词语、句子、篇章等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2.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3.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或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通过直观感知、情感体验等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4. 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班级内学生语文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次设计和实施,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5. 微型写作:微型写作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训练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

通常要求学生围绕特定主题或情境,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一段话或几句话的表达,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填空题:1. 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_______”的基本原则。

答案:以教师为主导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的_______。

答案:语感3. 在识字教学中,常用的“字理识字法”是通过对汉字的_______和构造原理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汉字。

答案:字源4. 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感受文本所传递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_______的方法。

答案:阅读策略5. 写作教学应当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开始,逐步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形成_______的意识。

答案:书面交际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教学法主张让学生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知识?A. 讲授法B. 实践操作法C. 讨论法D. 演示法答案:B. 实践操作法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开展整本书阅读,旨在:A. 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B.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文化底蕴C. 强化对教材课文的理解D.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答案:B.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文化底蕴3.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采用复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主要目的是:A. 锻炼学生的记忆力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D.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答案:C. 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在作文批改中,以下哪项做法符合“鼓励性评价”的原则?A. 只指出错误,不提优点B. 主要批评学生的语法错误C. 全面评价,既指出不足也肯定进步和亮点D. 只给出分数,不作具体评语答案:C. 全面评价,既指出不足也肯定进步和亮点5.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要关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还要重视______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八)一、填空题1、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4、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语言实践中进行。

5、“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6、《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8、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对话“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

3、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4、生字复现是指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三、简答题1、你觉得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1)为“合”而合。

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

(2)作而不“合”。

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A. 图文并茂B. 内容丰富C. 难度适中D. 缺乏趣味性2.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A. 仅通过讲解B. 结合生活实际C. 只让学生自己阅读D. 完全依赖教材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A. 创设情境B. 引导发现C. 机械记忆D. 互动讨论4.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记忆能力B. 想象力C. 语言表达能力D. 逻辑思维能力5. 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教材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项能力?A. 应试能力B. 阅读能力C. 写作能力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______和______,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5. 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描述一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教材。

3. 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4. 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策略。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小学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

2.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C4. B5. D二、填空题1. 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2. 讨论、探究、实践3.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4. 阅读、写作5. 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三、简答题1. 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拓宽视野;教材中的练习和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题库(附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题库(附答案)

一、填空题:1、识字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二是。

(集中识字;随课文识字)2、词串识字的功能有,,,。

(识字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铺垫功能)3、写字教学中要求做到“三个一”,指的是:,,。

(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约一拳;握笔点离笔尖约一寸。

)4、低年级的识字,要遵循、的原则。

(多认少写;识写分流)5、阅读教学是、、之间的对话过程。

(学生;教师;文本)6、阅读教学流行语:“三品”(品词、品句、品读)“三层次”(感悟、积累、运用)“三境界”(山是山,水足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7、学生阅读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如、、等。

(朗读;背诵;默读;诵读;浏览;摘抄;交谈)8、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向互动,指的是、的互动。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9、阅读教学承载着多重任务,但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和。

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10、阅读课的设计要以为线索,把、、、、有机结合起来。

(读;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11、写作是为了表达和____________。

(与人交流)12、小学阶段的写作具有_______性质,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

(练习)13、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和_____________的紧密联系。

(学生生活)14、低年级写话要以________为主,让学生感到写话的内容随处可得,写话很有趣。

(鼓励)15、写作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___________。

(写作素材)16、写作素材既来自观察生活得来,来自个人的思考、感受和想像,也来自______的积累。

(阅读)17、 ______作文,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的重要方式。

(想像)18、作文的评改和______是习作指导的重要环节。

(交流)19、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____________的习惯,更要引导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修改。

(自我修改)20、学生形成了________表达方式,才说得上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最新整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练习题(带答案)

最新整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练习题(带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练习题(带答案)县(市)学校姓名一、填空。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3、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可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6、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7、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9、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二、单项选择题。

1、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②)个。

①、2500②、3000③、3500④、4000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②)的能力。

①、感受、理解、欣赏、积累②、感受、理解、欣赏、评价③、感知、理解、了解、欣赏④、了解、欣赏、评价、运用3、语文教学应在(③)的过程中进行。

①、以教师为主体②、以学生为主体③、师生平等对话4、衡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是(③)。

①、阅读②、识字③、作文④、说话5、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③)①、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②、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③、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④、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能力6、下面四位诗人中,号称“诗圣”的是(①)①、杜甫②、李白③、白居易④、陆游7、阅读教学过程是:(④)①、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②、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③、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④、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8、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①)为主。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s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s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s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教材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游戏法D. 考试法答案:D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强制阅读B. 兴趣引导C. 重复练习D. 机械记忆答案:B3. 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系统性B. 科学性C. 随意性D. 适用性答案:C4. 以下哪种教学活动不适合小学语文教学?A. 朗读B. 写作C. 计算D. 讨论答案:C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记忆能力B. 理解能力C. 表达能力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原则。

答案:科学性、系统性、适用性2.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来决定。

答案: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______和______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答案:讲授法、讨论法4.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______,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学习兴趣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讲授法?答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讲授法时,应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条理性,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还应该适时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和参与,以提高教学互动性。

2. 论述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的重要性。

答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符合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这有助于确保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作业名称:第一阶段-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 内容:《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以上。

A、200万字B、400万字C、500万字D、300万字学员答案:B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 内容:拼读时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教法:一是音节数调法;二是音节定调法;三是 ( )A、声母定调法B、直呼法C、韵母定调法D、拼读法学员答案:C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 内容:应试教育课程目标( )取向。

A、情感态度B、过程与方法C、知识技能D、考试学员答案:C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 内容: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 )”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

A、过程与方法B、知识与技能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学会做人与做事学员答案:A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内容: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要求由“讲授型”向“( )”转变A、提问型B、师生互动型C、引导型D、对话型学员答案:B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内容:识字教学主要有哪些形式:看图学词学句;归类识字(集中识字);( );韵语识字。

A、卡片识字B、多媒体识字C、注音识字D、随课文识字学员答案:D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内容:普遍认同的是:“( )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A、教材B、教学内容C、课本D、课程学员答案:D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1.3内容:(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题一、填空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可以是();可以用()表示,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和()()、()。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

9.《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提出认识汉字()个左右,其中小学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二、选择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3)倾听、表达和交流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2)第二学段(3)第三学段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篇(段)。

(1)50(2)60(3)706、教材选文要具有(),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2)工具性(3)典范性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1)诵读和浏览(2)精读和略读(3)朗读和默读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2)写作兴趣(3)写作技巧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是()写字要求。

(1)第二学段(2)第三学段(3)第四学段三、简答1、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特点是什么?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3、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什么?4、《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是从哪三个维度设计的?“阶段目标”又是从哪四个方面提出要求的?5、写出《课标》推荐的1——6年级的优秀诗歌篇目(含作者)4首。

六、阅读分析(甲文)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乙文)桂林的山形状奇特,有无数突兀的奇峰,主要是由于石灰岩经过长时期的风化和水流作用而形成,同时,流经这里的漓江泥沙含量很少,江水特别清澈,再加上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这样诸多因素,使得桂林水清、山秀、峰奇,成为天下奇观。

1、分别写出甲文和乙文的主要内容。

甲文:乙文:2、比较两文,你能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谈谈两文语言有何不同吗?(4分)(1)修辞手法的运用:甲文乙文(2)表达方式的不同:甲文侧重于乙文侧重于3、乙文中提到的“桂林水清、山秀、峰奇”的特点,在甲文中哪些句子中能体现出来,请用“——”在甲文中标出。

(1分)阅读题2渡河少年一条清澈的小河,一条()在岸边的渡船。

我立在船头,一身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

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扛着一根竹篙上来了。

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埂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没钱能上船吗?”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小船离岸而去。

孩子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

离得老远,我看见孩子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挫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

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在手中,“哧溜”一下滑进了河里。

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上()过,想喊,没喊出声。

孩子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河当中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

撑船的老汉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孩子好像没听见。

船撑到孩子跟前,孩子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

”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孩子不理他,依然向前划。

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孩子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就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终于到了对岸,泥鳅一般窜上了堤埂。

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

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地跑了。

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那孩子考取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头一天。

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

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

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他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他。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在原文括号里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1分)A、停摆提冲B、漂撑拿浸C、泊点擎漫D、拴指放流2、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 (1.5分)3、本文刻画的主人公是(1 分)4、本文的中心句是(1 分)5、描写少年下水,上岸采用的动词有、、、、、、等。

6、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方式,有神态描写,如,有动作描写,如,有语言描写,如。

7、理解句子的含义。

(2分)(1)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2)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条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8、回答:你喜欢圆脸少年吗?为什么?(2分)四、论述(二选一)1、《语文课程标准》有哪四条基本理念?请选择其中的一条加以简要论述。

2、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请你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练习及答案一、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其中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和。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和。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 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和。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和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

其中,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

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

(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1)把成语补充完整陈词调以效尤虚无缥再接再按就班颠不破床架屋枕待旦(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②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③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④感时花溅泪,。

(杜甫)⑤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⑥千磨万击还坚劲,。

(郑板桥)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

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三、阅读能力考查(18分)阅读下列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一)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往往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争论。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李四光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

但是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他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他还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就要具有宽广的胸怀。

只有虚怀若谷,才能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反对意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1分)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C.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D.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

⒎文中有四句名人名言。

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可以做道理论据的两项是()(2分)A.正如李四光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动。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歌德也说:“赞同的意见使我们处之泰然,反对的意见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D.普鲁斯特说:“要不是你的质疑,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⒏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2分)⒐能否删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2分)答:⒑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要经历艰苦曲折的过程”指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