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式起毛起球仪的实验原理条件
ASTM D3512-2002 乱翻式起毛起球测试实验注意事项

ASTM D3512-2002 乱翻式起毛起球测试实验注意事项ASTM D3512-2002 乱翻式起毛起球测试实验注意事项。
目的和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判断织物对起球和其它一些表面织疵﹐诸如毛羽等形成的抵抗能力﹐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服装织物。
此法不适合经有机硅树脂整理(如耐久防雨和柔软整理)织物测试﹐因为有机硅会转移到软木衬垫上而影响测试结果。
一、原理为了模仿穿着中的摩擦效果﹐将试样和少量的灰色短棉纤一起加入圆柱测试箱和软木衬垫相互摩擦﹐其测试结果与标准样照对比而主观评级。
二、测试过程1、所有实验需在标准大气下进行。
2、在每个转筒中放入三个试样(同一样品)和25mg(5mm左右)的灰色短棉纤﹐使纤维自由分散转筒中(若不够三个试样﹐可少放﹐但最好不要取其它的试样补充﹐以免干扰测试结果)。
3、盖上前盖﹐把定时器设定为30分钟。
4、打开空气压缩机开关。
5、调节压缩机空气阀门直到机器压力表读数为2~3psi﹐打开操作开关﹐开始测试。
6、在机器运转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试样是否贴在筒壁或筒底﹐若发生任一种情况﹐则关掉气流﹐要停机打开前盖﹐放好试样再开机﹔记录中止或试样异常的数据数据。
7、若试样缠在叶轮上﹐停机后用洗涤剂洗过的湿布擦洗叶轮﹐晾干后再使用。
8、时间到后﹐机器自动停止运转并鸣叫﹐关上操作开关。
9、开前盖﹐用吸尘器吸掉试样上和筒内多余的棉纤维﹐重复以上操作﹐并把6毫米的灰棉纤维25mg 加入每次操作中。
10、注意每块软木衬垫每面可用1小时﹐即两次30分钟的测试﹐使用1小时后翻转使用另一面﹔使用2小时后再更换新的软木软垫。
三、注意事项1、测试过程中严禁打开前盖﹐如确有必要打开(如试样停止转动)﹐必须待机器完全停止转动方可进行。
2、在使用1小时后﹐最好用湿布擦洗叶轮﹐但下次使用前﹐叶轮必须干燥。
3、若仪器经常使用﹐最好每周对仪器进行一次自校﹔若不经常使用﹐则需要每次使用前自校一次﹔在出现问题时需自校﹔每批新的软木衬垫开始使用前应该校准。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织物起毛起球不同的测试标准纺检0801鲁瑶邹薇摘要:本文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中的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及随机翻滚法四种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并对其中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标准各种测试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个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方法标准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标准;检测;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三个检测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标准,分别替代各自1997年版的标准,新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
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于2009年6月19日获批准,将于2010年2月1开始实施。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
这不仅影响服饰的外观,部分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如果起球状况严重,还会影响舒适度。
尤其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阅题,至今仍困扰着业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根据这四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多种测试条件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条件的比较,分析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新旧标准的更替对产品标准产生的影响。
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概况1.1织物起毛起球的基本过程起毛起球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

GB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简介1.参照标准:GB/T 4802.4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GB/T 4802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圆轨迹法、改型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随机翻滚法这四种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
)2.试验仪器:乱翻式起球测试仪3试验原理:将样品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连续随机摩擦,在到达设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评级。
4.主要仪器与用具:(1)起球箱(2)软木圆筒衬垫:长452mm,宽146mm,厚1.5mm。
软木垫使用1h后需更换。
(3)空气压缩装置:使试验仓达到一定压力(14-21KPa)。
(4)胶黏剂、灰色短棉。
(5)评级箱:用白色荧光管或灯泡照明。
光源位置与试样平面保持5°—15°,观察方向与试样平面保持90°±10°。
正常校正视力的眼睛与试样距离应在30cm—50cm。
5.试样的制作:(1)预处理:如需预处理,可采用双方协议的方法进行水洗或干洗样品。
(2)从织物样品上取3个试样,尺寸为(105±2)mm*(105±2)mm,另剪一块尺寸相同的布样作为评级所需的对比样。
对试样进行标记,并使用粘合剂将试样边缘封住,悬挂晾干。
6.试验步骤:(1)将来自同一样品的3块试样分别放入不同的试验仓进行试验。
(2)将灰色短棉与试样一同放入试验仓(重25mg,长6mm)(3)将试验时间设为30min,启动仪器,打开气流阀。
(4)试验结束后,取样评级,并用真空除尘器清楚残留的棉絮。
7.试验结果评级:评级箱应放在暗室中。
沿织物纵向将已测试样和一块未测试样并排放在评级箱的试样板中间(如果测试样在测试前经过预处理,则对比样也应经过预处理。
相应的如果测试样测试前未经预处理,则对比样应为未经预处理的试样)。
已测试样放左、未测试样放右。
评级为主观评定,建议至少2人评级。
起毛起球标准及改进

织物起毛起球不同的测试标准纺检0801鲁瑶邹薇摘要:本文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中的圆轨迹法、马丁代尔法、起球箱法及随机翻滚法四种测定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比较;并对其中包含多种测试条件的两个标准各种测试条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个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并对方法标准的改进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标准;检测;比较;分析2008年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三个检测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标准,分别替代各自1997年版的标准,新标准从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
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随机翻滚法》于2009年6月19日获批准,将于2010年2月1开始实施。
服装在日常生活中,服用和洗涤过程由于不断经受摩擦,织物表面会出现起毛起球现象。
这不仅影响服饰的外观,部分直接接触皮肤的面料如果起球状况严重,还会影响舒适度。
尤其是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合成纤维织物的起毛起球阅题,至今仍困扰着业界和广大消费者。
对此,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并陆续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根据这四种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有多种测试条件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条件的比较,分析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分析标准中指标的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及新旧标准的更替对产品标准产生的影响。
一 .织物起毛起球的成因分析1.织物起毛起球概况1.1织物起毛起球的基本过程起毛起球是一个渐变过程,通常表现为三个步骤:起毛--缠结--起球--毛球脱落。
当织物受到的外界摩擦力大于纤维强力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或抱合力时,纤维末梢被拉出形成圈环和绒毛,织物表面因此生成绒毛,此谓起毛;绒毛露出一定长度后,在一定距离间因揉搓摩擦,反复伸长和回缩而纠结成球,生成的毛球并不大,也不形成死结,它的一端在织物的纤维中,并连接于布面,形成球状,此谓起球。
起毛起球评级仪技术参数

起毛起球评级仪技术参数
产品概念:
通用起毛起球评级视镜(PAV)适用于所有起球勾丝测试评级标准,通过将试样与标准图卡在指定光源下进行对照得出评级结果,是马丁代尔起球测试、ICI起球测试、ICI勾丝测试、乱翻式起球测试、圆轨迹法起毛起球测试等的辅助评级工具。
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及服装产业,符合大多数起毛起球测试标准。
应用范围:
1、是马丁代尔起球测试、ICI起球测试、ICI勾丝测试、乱翻式起球测试、圆轨迹法起毛起球测试等的辅助评级工具;
2、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及服装产业,符合大多数起毛起球测试标准。
特别挑选的电子镇流器和白色反光镜优化观察,并提供一致性极高的观察条件。
品牌:Verivide
产品编号:PAV
起毛起球评级箱是专用于起毛起球测试结果评级,适用于所有起球勾丝测试评级标准,将试样与标准图卡在制定光源下进行对照得出评级结果。
适用于,马丁代尔起球测试,ICI起球测试.ICI勾丝测试,乱翻式起球测试,圆轨迹法起毛起球测试等。
符合AATCC、ISO、JIS等各国标准。
符合标准:
BS 5811;BS EN ISO 12945;ASTM D 3512;ASTM D 4970;ASTM D 5362 ;IWSTM 152;Next TM
19/26;
特点:
特别挑选的电子镇流器和白色反光镜优化观察,并提供一致性极高的观察条件。
技术参数:。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由于织物的原料、用途以及产品的出口地有较大差别,使得在对织物进行起毛起球测试时,测试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马丁代尔法和箱式起毛起球法这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的,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主要是对美国市场进行出口时采用的方法;而针对中国市场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圆轨迹起毛起球法。
下面就以上四种方法做简单介绍: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的是当织物受到自身不断摩擦后起球的情况,该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的机织物。
原理是:圆形试样在规定的负荷质量下,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摩擦。
织物以圆形的轨迹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或起球等级。
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 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2、起球箱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受到自身或者外界摩擦力时的起毛起球的状况,主要适用于毛织物。
该方法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 部分起球箱法》。
其原理是将试样按照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安装在聚氨酯塑料管上,之后放入有恒定转速且衬有橡胶软木的木箱内随意滚动,经过规定的转数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3.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在经过自身或者外界高频率的摩擦后布面的起毛起球的情况,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 4 部分随机翻滚法》。
其原理是:将三块试样放入随机翻滚式起球箱内,使织物在铺有软木衬垫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圆筒状试验仓中随意翻滚摩擦。
在标准光源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4.圆轨迹起毛起球法: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 部分圆轨迹法》。
圆轨迹法起毛起球仪的科学解析

圆轨迹法起⽑起球仪的科学解析圆轨迹法起⽑起球仪的科学解析随着⼈民⽣活⽔平的不断提⾼,⽑纺产品的品种⽇益增多,但⽆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所组成的织物,都可能发⽣起球现象,它直接影响了服⽤的外观要求这些现象已经引起有关⽅⾯的重视,织物起⽑起球程度影响织物的使⽤性能,是影响纺织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常⽤的起⽑起球测试仪:圆轨迹法起⽑起球仪、乱翻式起⽑起球仪、ICI钉锤式勾丝性测试仪、马丁代尔起⽑起球测试仪等等,本⽂重点讲述⼀下圆轨迹法起⽑起球仪的相关详情。
⼀、主要⽤途:仪器利⽤积极摩擦机理,使试样与摩擦材料在⼀定的条件下发⽣合理的相对运动。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起⽑起球的检验⼯作,从⽽为鉴别产品质量改进⽣产⼯艺,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
适⽤于测试化纤纯纺混纺织物和⽑纺机织产品的起⽑起球情况。
⼆、技术特点:(1)起⽑起球运动轨迹:为功40毫⽶的圆运动,可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轨迹;(2)试样往复速度:60次/分;(3)试样压⼒:采⽤直接加压法,起⽑时可在50~80克之间选⽤,起球时试样可以受压或调整到仅受弹性摩擦;(4)计数与⾃停:采⽤JDM⼀41设有定值发讯机构的电磁计数器;(5)⾃动加油:采⽤SJB⼀1型晶体管电磁泵,对运动部件,开机后进⾏⾃动加油;(6)电动机:JX07(单相电容电机),40⽡、1400转/分;(7)外型尺⼨:450x400x450(宽x深x⾼)单位毫⽶。
三、主要结构:(1)磨头的运动:仪器中磨头的速度运动轨迹,直接影响着试样与磨料的摩擦效果。
仪器采⽤JX07电容电机,由装于变速箱内的⼀级蜗轮蜗杆降速,使磨头获得每分钟60转的速度磨头的运动是由偏⼼凸钉带动纵横拖板的往复“⼗字架”,使试样和磨料各作往复运动偏⼼凸钉的偏⼼距离,决定了运动轨迹的⼤⼩。
仪器运动轨迹选定直径为40毫⽶的圆(⽆数复合圆)当拨动正反向开关时,可分别获得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运动轨迹。
试验认为:这种圆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因此对试样没有经向纬向的规定,对试样夹样的⽅向,亦没有特殊要求并保证李各点摩擦运动均⼀性等优点,另外我们在结构设计上,采⽤⽑刷在下,试样在上,这样使磨屑及杂物等不会停留在摩擦试样上,⽽影响试验效果。
随机翻滚起毛起球仪

校准结果
原始记录编号:
技术要求
校准结果
(146±1)mm (152.4±1.0)mm
(121±1)mm (1200±30)r/min
30min±5s
±3kPa
第 页,共 页
测量结果
扩展不确定度U (k 2)
以下空白
附录 C
随机翻滚起毛起球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C.1 起球箱圆筒内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C.1.1 概述
乱翻仪起球箱圆筒内径校准的实验操作:在起球箱圆筒横截平面沿直径方向均匀取 两个校准点,用测量范围:(0~200)mm,分度值为 0.02mm,最大允许示值误差 MPE: ±0.03mm 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个校准点圆筒内径,两个校准点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 起球箱滚筒内径。 C.1.2 测量模型
D D
(C. 1.1)
式中: D ― 起球箱圆筒内径实测值,单位:mm
D ― 起球箱圆筒内径两个校准点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单位:mm
由于游标卡尺与乱翻仪彼此独立,互不相关,因此,起球箱圆筒内径的标准不确定 度可由式(C.1.2)计算:
uc2(D) c2(D)u2(D)
(C. 1.2)
灵敏系数: c(D) 1
用测量范围(0~150)mm 内卡钳两个测量端与叶轮杆两端轻微接触。取出内卡钳, 用游标卡尺内量爪测量内卡钳两个测量端之间的距离。重复测量两次,其两次测量结果 的算术平均值为叶轮杆长度(注:在取出内卡钳和用游标卡尺测量内卡钳距离时,不允 许对内卡钳过分施加外力,测量时,对游标卡尺所 用 外 力 应 使 两 个 量 爪 刚 好 接 触内卡 钳测量端表面,防止内卡钳两个测量端位置发生变化)。 6.3.4 叶轮转速
乱翻仪校准项目对应本规范计量特性条款和校准方法条款见表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翻式起毛起球仪的实验原理条件
乱翻式起毛起球仪用于纺织品的起毛球测试实验,其目的就是要测试纺织品的耐摩擦和起毛球的各项物理属性,在纺织企业中是一个必须检测的项目。
本方法适用于判断织物对起球和其它一些表面织疵﹐诸如毛羽等形成的抵抗能力﹐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服装织物。
此法不适合经有机硅树脂整理(如耐久防雨和柔软整理)织物测试﹐因为有机硅会转移到软木衬垫上而影响测试结果。
一、乱翻式起毛起球仪实验原
为了模仿穿着中的摩擦效果﹐将试样和少量的灰色短棉纤一起加入圆柱测试箱和软木衬垫相互摩擦﹐其测试结果与标准样照对比而主观评级。
二、设备和材料
1、乱翻式起球测试仪
2、软木衬垫﹐厚度1.5mm﹐宽度146mm﹐长度452mm﹐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
3.3.空气压缩机(能为每个箱中提供14~21Kpa的空气压力)。
3、实验室自校标准布(Standard In-House Pilling Test Fabric):验证仪器性能的稳定性。
4、起球箱
5、评级标准物质(Rating Sandard):织物照片或织物实物
6、洗涤设备3.12.干洗机
7、粘合剂
8、棉纤维﹐4301tex﹐优质美洲山地棉或用同等的规格的棉。
9、真空吸尘器
10、评级箱(冷白荧光灯cool white fluoeescent,相关颜色温度4100~4500K﹐可观察试样及评级样照)
三、乱翻式起毛起球仪测试试样准备
1、沿经向(纵列)或纬向(横列)的约45度角方向剪取3块边长105mm的正方形的试样﹐且不含同一根纱线。
2、若稀松织物边缘易松散﹐剪取平行于经纱和纬纱的试样﹐把边缘拆纱至少5mm.
3、试样在剪取前可以洗涤或干洗。
4、用粘合剂粘结织物正面边缘﹐宽度不超过3mm﹐晾干至少2小时。
5、试样和软木衬垫在测试前应放在21±1℃﹐65±2%RH的环境下放置4小时以后方可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