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箱法织物起毛起球测试仪的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由于织物的原料、用途以及产品的出口地有较大差别,使得在对织物进行起毛起球测试时,测试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马丁代尔法和箱式起毛起球法这两种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的,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主要是对美国市场进行出口时采用的方法;而针对中国市场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圆轨迹起毛起球法。
下面就以上四种方法做简单介绍:1.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法:马丁代尔起毛起球测试方法主要模拟的是当织物受到自身不断摩擦后起球的情况,该方法适用于毛织物及其他易起球的机织物。
原理是:圆形试样在规定的负荷质量下,与相同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摩擦。
织物以圆形的轨迹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或起球等级。
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2—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 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
2、起球箱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受到自身或者外界摩擦力时的起毛起球的状况,主要适用于毛织物。
该方法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3—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 部分起球箱法》。
其原理是将试样按照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安装在聚氨酯塑料管上,之后放入有恒定转速且衬有橡胶软木的木箱内随意滚动,经过规定的转数后,在标准的视觉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3.随机翻滚起毛起球法:该方法主要模拟了织物在经过自身或者外界高频率的摩擦后布面的起毛起球的情况,相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4—2009《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 4 部分随机翻滚法》。
其原理是:将三块试样放入随机翻滚式起球箱内,使织物在铺有软木衬垫并填有少量灰色短棉的圆筒状试验仓中随意翻滚摩擦。
在标准光源条件下,对起毛起球后的试样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4.圆轨迹起毛起球法:圆轨迹起毛起球仪法相对应的国家标准是GB/T 4802.1—2008《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 部分圆轨迹法》。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及测试方法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及测试方法1.术语及定义:(1)起毛:织物表面纤维凸出或纤维端伸出形成毛绒所产生的明显表面变化,(2)毛球:纤维缠结形成的凸出于织物表面、致密且光线不能透过并产生投影的球。
起毛变化及毛球的形成可能发生在水洗、干洗、穿着或使用过程中。
(3)起球:织物表面产生毛球的过称。
2.起毛起球的过称:织物的基本组成单位为纱线,纱线在加工过称中受到梳理,拉伸及摩擦等作用,其表面并非光滑的,不可避免会出现绒毛。
织物在服用过称中,不断受到外力的作用,使织物表面的绒毛或者单丝逐渐被拉出,当毛茸的高度和密度达到一定值时,外力摩擦的继续作用使毛茸纠缠成球,凸起于织物表面,如若材料的刚性较大,则起球后不易在受摩擦力作用而脱落,最终形成毛球。
织物起球会恶化织物外观,降低其服用性能,在贸易交易中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3.测试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1)马丁代尔法:在规定压力下,试样夹具上的圆形试样与磨台上磨料(与被测样相同的织物或羊毛织物磨料)按照李莎茹曲线进行摩擦。
试样能够绕与试样平面垂直的中心轴自由转动。
经规定的摩擦阶段后,采用视觉描述方式评定试样的起毛和起球等级。
Gellowen马丁代尔耐磨仪(2)起球箱法:安装在聚氨酯管上的试样,在具有恒定转速、衬有软木的木箱内任意翻转。
经规定的翻转次数后,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ICI滚箱式起球及钩丝测试仪(3)随机翻滚法:将样品放入测试箱中,在叶轮的旋转作用下,置物盒软木衬壁连续随机摩擦,在到达设定时间后,取出样品进行评级。
Gellowen乱翻式起球测试仪(4)圆轨迹法:按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采用尼龙刷和织物磨料或仅用织物磨料,使试样摩擦起毛起球。
然后在规定光照条件下,对起毛起球性能进行视觉描述评定。
Gellowen圆轨迹起毛起球仪。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测试

更准确地评估起毛起球程度。
测试材料
测试样品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织物样品进行测试 ,样品应具有不同的纤维成分、织物 结构和后整理工艺,以便更全面地评 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标准样照
用于比对测试样品与标准样照的起毛 起球性能,标准样照应符合相关国家 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测试环境与条件
温度和湿度
观察角度与放大倍数
测试应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进行,以 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织物表面显微镜观察时,应选择合 适的观察角度和放大倍数,以便更准 确地评估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摩擦参数
在摩擦起球测试中,应控制好摩擦次 数、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测试条件的 标准化。
PART 04
测试结果与分析
起毛起球性能数据记录
记录不同织物样品的起毛起球等级,如国标GB/T 4802.1-2008中规定的等级划分。 记录测试过程中观察到的织物表面起毛起球的情况,如毛球大小、数量、分布等。
优化纤维搭配
通过合理的纤维搭配,可以平衡织物的手感和抗起毛起球性能,例如采用长丝 和短纤维的混合物。
织物结构与组织设计
增加织物密度
织物密度越高,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越大,不易产生起毛现 象。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采用斜交、缎纹等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织物表面的摩擦,降 低起毛起球的可能性。
后处理工艺优化
表面涂层处理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受到纤维 类型、织物结构、染整工艺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 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产生重 要影响。
通过优化织物结构和染整工艺 ,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 性能,从而提高织物的质量和 耐用性。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染整工艺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探究染整工艺中各环节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
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

织物的起毛起球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起毛起球的试验方法,掌握操作要领、指标评定。
参阅GB/T 4802.1,GB/T 4802.2,GB/T 4802.3。
二、实验仪器、试样YG502型圆轨迹织物起毛起球仪,YG511型箱式织物起球仪,YG401型织物平磨仪(马丁代尔仪),剪刀、取样器。
标准样照,评级箱。
机织物、针织物若干。
三、圆轨迹法实验方法、步骤1.裁样用剪刀或取样器裁取直径为(113 ±0.5)mm的试样5块,取样应距布边10cm以上,试样上不得有影响试验结果的疵点。
2.选定压力和起毛起球的次数,压力和刷揉次数因织物不同而不同,一般按表1选定。
3.夹入试样,在仪器上先刷毛后揉球(即先起毛后起球)。
表1 起毛起球的次数4.评级,将起球后的试样放入评级箱和标准样照对比,评出等级。
5.结果计算与说明计算5个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至邻近的0.5级。
需要时,可用文字加以说明。
四、马丁代尔法实验方法、步骤1.在同一块样品上剪取2组试样。
一组为直径40mm的试样4块,另一组为直径140mm 的自身磨料织物4块,如果4块试样未能包含不同的组织和色泽,应增加试样块数。
2.分别将4块试样装在仪器夹头上,测试面朝外。
当试样不大于500g/m2时,在试样与试样夹金属塞块之间垫一片聚酯泡沫塑料;测试织物大于500g/m2或是复合织物时,则不需垫泡沫塑料。
各试样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3.分别将毛毡和磨料织物放在磨台上,把重锤放在磨料上,然后放上压环,旋紧螺母,把磨料固定在磨台上,4个磨台上的磨料应受到同样的张力。
4.把磨头放在磨料上,加上压力锤。
5.预置计数器为1000,开动仪器,转动摩擦达1000次,仪器自停。
6.取下试样,在评级箱内与标准试样对照,评定每块试样的起球等级,精确至0.5级。
7.计算4块试样等级的算术平均数,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
如小数部分小于或等于0.25,则向下一级靠(如 3.25级即为3级);如大于或等于0.75,则向上一级靠(如2.85级即为3级),如大于0.25而小于0.75,则取0.5。
【百科】纺织品之抗起毛起球效果测试

【百科】纺织品之抗起毛起球效果测试抗起球起球测试方法合理客观地评价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对开发和生产合格的纺织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起毛起球测试方法很多,主要是模拟在日常生活和实际穿用与洗涤过程中,因不断经受摩擦,从而使织物表面出现毛球的现象而设计出来的,不同的目标市场有不同的测试方法,如美国标准、欧洲标准、中国标准、还有客户标准,通常要根据出口地、产品类型或买家要求等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ICI 起球箱法、马丁代尔耐磨仪法、随机转筒法、弹性垫片法、圆轨迹法。
需说明的是:抗起毛起球测试不单单只局限于原样做上述测试,现在有很多客户要求直接通过观察洗后织物的起毛起球程度来评级,还有客户选择用洗后试样再进行各种起毛起球测试法来考核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ICI起球箱法(ICI Pilling Box)试验原理是从被测织物上分别沿经向和纬向取一定尺寸大小的方形试样各三块,其中各两块缝制成管状,正面朝外分别套在聚氨酯载样管上(如图3 所示,起球箱如图4 所示),放入衬有软木的箱内,试验箱按每小时3600 转的速度按客户要求的转数翻转后,取出试样在评级箱内与织物原样或标准样照对比,评定起球等级,1 级最差,5 级最好,当结果介于相邻两个级数之间时,可评半级。
常用的测试标准有ISO12945-1、GB/T 4802.3、IWS TM 152。
此方法主要模拟织物自身与自身不间断进行摩擦,以及织物与其他相接触的物体摩擦后的起毛起球状况。
该测试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织物,但主要国内市场或出口到欧洲市场的针织毛衫采用此法来检验其抗起毛起球的性能。
马丁代尔耐磨仪法(Martindale Pilling)试验原理是从被测织物上取三对圆形试样,分别装载在上下夹持装置内,在轻微压力下,试样本身相互摩擦(如图5 和图6 所示),按李莎茹曲线轨迹摩擦,经一定转数后,试样在评级箱内与织物原样或标准样照对比,评定起毛起球等级,1 级最差,5 级最好,当结果介于相邻两个级数之间时,可评半级。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总结

起毛起球测试方法总结1.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对纤维起球作如下定义:单种纤维或多种纤维制成织物因纤维缠结而在布面形成的小结节或球珠。
织物起球的先决条件是布面有松散纤维绒头,而长丝织物一般缺少这种布面绒头,也不易起球。
但水洗或干洗会助长这一条件形成。
在穿着磨损中,光滑布面和圆形截面合纤会促使纱线从布面凸起并形成松散纤维,当这些纤维与另一些纤维相互交缠,这种交缠在线性摩擦和回转摩擦交互作用下很易发生,最终形成起球。
这些纤维球在摩擦作用下变大。
由于合纤强度较大,这种结节就不易被破坏或磨掉,因此会越积越多。
而天然纤维由于强度较低,纤维球易被磨掉,因此布面起球不明显。
如果织物表面起球高度明显,但纤维球寿命很短,该织物可定为低起球织物。
纤维挠曲性对织物起球有重要作用,低起球织物的纤维刚性应较高,纤维的抗挠曲性降低,纤维球就会较快脱落。
此外,织物结构对布面起球也有影响。
一般而言,纤维越短越细,布面越易起球。
当毛球形成速度超过其脱落速度,布面就会积聚毛球。
毛球形成速度又与纱线中纤维根数、纤维长度、纤维横截面、纱线捻度、织物结构等有关。
纤维长度越长,起球的机率越低;较粗纤维有刚性,因此不易起球;圆截面纤维表面光滑,纤维易滑移到布面,从而形成毛球,而不规则截面纤维则不易起球;低强度纤维会增加毛球脱落速度;高卷曲纤维会减少起球机率;喷气纺纱线的抗起球性比环锭纺纱线好,这是由于环锭纺使较长纤维位于纱线的中心,而较短纤维位于外围而容易起球,气流纺纱线则比环锭纺纱线更差;纱线支数越细则起球机率越小;纱线捻度越高使纱线较紧密,从而减少起球机率;单股纱织物比双股纱织物更易起球;针织物比梭织物更易起球,这是由于布面有较多的浮线,而紧密梭织物则较少起球;平纹织物比斜纹织物不易起球,这是由于平纹的交织点较多,交织长度较短。
1.1纱线的影响纤维的卷曲波形愈多,加捻时纤维不容易伸展,在摩擦过程中纤维容易松动滑移,在纱线表面形成毛茸。
织物起毛起球仪测试标准

织物起毛起球仪测试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服装产品穿着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起毛起球现象,严重影响服装外观,由此引发的消费者投诉、退货,不但给消费者造成了麻烦,也影响了商家的信誉。
起毛起球是在服装质量中的投诉比例非常高的项目,不同的消费者对起毛起球的可接受程度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服装被不同的人穿也会产生明显不同的起毛起球效果,甚至一些起毛起球指标合格的产品也会出现严重的起毛起球现象,不但消费者烦恼,服装厂商也困惑,起毛起球这个普通的检测项目却成为服装质量控制的难题。
一、起毛起球形成服装的起毛起球是指服装在穿着时受到机械摩擦作用,纤维露出织物表面形成起毛,继续摩擦后,纤维缠结继而成球的现象。
起毛起球是一项动态性能,起球速度经常随着穿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影响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包括纤维种类、纤维细度、纱线捻度、组织结构、面料风格、整理工艺、穿着习惯等等。
由于影响起毛起球的多因素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方法能准确反应出不同面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起球倾向性,此外,服装面料起毛起球性能又和手感、穿着舒适度等存在一定的矛盾,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手感、舒适而牺牲起毛起球性能,这些都为服装的起毛起球质量控制带来难度。
二、起毛起球标准目前常用的起毛起球检测方法包括圆轨迹法、起球箱法、马丁代尔法、随机翻滚法。
这四种方法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按照不同的原理,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面料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涉及的检测方法标准、原理、应用范围见表1。
三、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指对某类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对于服装产品来说,中国制定的国家及行业层面的产品标准最多,几乎包含常用的各类服装,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则很少,或几乎没有,都是各买家或商家制定的符合自身要求的企业标准。
另外还有一些知名组织机构,如国际羊毛局(IWS)、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等,也会制定一些服装及面料方面的产品标准,但同他们制定的方法标准来比较,产品标准比例很小。
起毛起球 ISO 12945-1

起毛起球测试ISO 12945-11.本测试方法参照 ISO 12945-1:2000 Determination offabric propensity to surface fuzzing and to pilling – Pilling box method.2.试样准备除非特别标明,否则测试样测试前需进行洗涤或干洗。
(注:参考ISO 6330或ISO 3175-1或ISO 3175-2)2.1平行纵向和横向各剪取两块125mmx125mm的试样,在试样反面注明自编号及纵向(或经向)。
对于不能分清正反面的试样(如:双面布、罗纹布等),则两面都要测试。
2.2沿横向(或纬向)将试样对折成反面朝外、正面朝里。
在离试样长边12mm处沿一直线将试样缝成圆筒状(缝线一定要直以保证缝线部位平整)。
2.3 将圆筒试样的两边各剪去6mm,再将其翻转,使其正面朝外,缝口向内。
2.4通过试样架,将已准备好的试样套在聚乙烯筒上,使试样两边到聚乙烯筒边缘的距离相等且缝口要两边均匀分布,以确保试样缝线部位平整。
2.5在试样两边粘上不超过1.5圈PVC胶带将其固定在聚乙烯筒上,且聚乙烯筒边缘应留有6mm的外露距离。
2.6 测试前,试样要在20℃±2℃、65±2%RH的环境下放置4小时以上。
3.测试步骤3.1 用吸尘器清除起毛起球仪测试箱内的灰尘和布屑。
3.2 将4个测试样放入同一个测试箱内并关好测试箱。
3.3 设定测试所要求的转数,然后将上次测试记录清零并开动机器。
3.4 到达所设定的测试转数时,机器自动停止。
取出试样并沿缝线剪开。
4.评分4.1将取出的试样放在指定的灯箱下,对照原样,按表1.描述对测试样进行评级。
4.2 将结果填入相应的测试报告。
5.安全及注意事项5.1使用仪器前必须阅读仪器操作规程指导书,操作过程中遵守《GEK物测实验室安全操作条例》。
5.2 仪器工作时其四个测试箱是外露转动的,在其运转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靠近,以免撞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箱法织物起毛起球测试仪的测试方法
介绍了标准集团滚箱式起毛起球仪的测试方法,包括参照标准、试样准备和操作步骤。
试验仪器:ICI滚箱式起球及耐钩丝测试仪
参照标准:GB/T 4802.3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起球箱法
试样的制作:
(1)预处理:如需预处理,可采用双方协议的方法进行水洗或干洗样品。
(为了保护起球箱的摩擦面和试样管免受织物上残留润滑剂或整理剂的影响,建议预处理)
(2)从织物样品上剪取4个试样,尺寸为125mm*125mm,另剪一块尺寸相同的布样作为评级所需的对比样。
2块试样沿纵向正面向内折叠,2块试样沿横向正面向内折叠,在距边12mm除用缝纫机进行缝合。
(3)将缝合试样外翻,正面朝外。
在试样管两端各剪6mm端口,以去掉缝纫变形。
将试样套在聚氨酯载样管上,并用PVC胶带固定(保证聚氨酯两端各有6mm裸露,胶带长度不应超过聚氨酯管周长的1.5倍)。
(4)调湿
试验步骤:
(1)清洁起球箱
(2)将4个套好的栽样管放进箱内,牢固地关上箱盖,将计数器拨到所需转动次数。
(3)预置转动数。
协议次数。
无协议情况下,粗纺织物翻转7200转,精仿织物翻转14400转。
(4)启动起球箱,试验完毕后,取出试样,出去缝线,进行试样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