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句赏析之五八: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合集下载

《客中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客中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

《客中初夏》原文翻译及赏析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翻译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注释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南山当户:正对门的南山。

惟有:仅有,只有。

鉴赏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有寄托的。

第三句的含意是:我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某某某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

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赏析一客居它乡,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诗人的视野.而在这富于变化情趣的画面中,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独钟给了向日而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做株向日的葵花,真金如色,笑脸为形,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吧!赏析二赏析三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状物抒怀的托物言志诗.起笔点明节令:初夏的一场细雨,驱散了春天的寒意,洗净了空气的尘埃,使得万里江山在经历了夏雨的洗礼后添得一份明朗,显得更加妩媚.紧接着转笔入近景: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那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阳光的葵花.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赏析四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是在洛阳时写的。

赏析首联,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

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

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

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夏天桂花的诗句 1《东城桂三首之三》唐·白居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东城桂》唐·白居易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有木》唐·白居易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厅前桂》唐·白居易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教胜尘中。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庐山桂》唐·白居易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亥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月宫春》唐·毛文锡水晶宫里桂花开,神仙探几回。

红芳金蕊绣重台,低倾玛瑙杯。

玉兔银蟾争守护,嫦娥姹女戏相偎。

遥听均天九奏,玉皇亲看来。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中桂》唐·雍裕之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

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灵隐寺》唐·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翻译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翻译赏析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翻译赏析《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江畔独步寻花其五》翻译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前言】《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是写草堂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

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没声没色,但是却生动自如,别有一番风味。

【注释】①塔:在这里指墓地②一簇:一丛③无主:没有主人【翻译】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

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鉴赏】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

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

为什么会懒困呢?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拓展知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作品原文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2,无处告诉只颠狂3。

走觅南邻爱酒伴4,经旬出饮独空床5。

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6,行步欹危实怕春7。

诗酒尚堪驱使在8,未须料理白头人9。

其三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10。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11。

其四东望少城花满烟12,百花高楼更可怜13。

谁能载酒开金盏14,唤取佳人舞绣筵15。

其五黄师塔前江水东16,春光懒困倚微风17。

桃花一簇开无主18,可爱深红爱浅红19?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20,千朵万朵压枝低。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宋词注释翻译赏析《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绮罗香·咏春雨》是南宋词人史达祖的作品。

这是首咏物词,以多种艺术手法摹写春雨缠绵的景象。

上片写近处春雨。

蝶惊粉重,燕喜泥润。

佳期被阻,钿车不行。

下片写远处春雨。

春潮晚急,群山迷濛,新绿落红,带愁流去。

通篇不着“雨”字,却处处贴切题意。

用语工丽,意境清幽。

作品原文绮罗香·咏春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作品注释①绮罗香:史达祖创调。

绮罗香用喻豪华旖旎之境,唐宋人多用于诗词。

如秦韬玉诗:“蓬门未识绮罗香,欲遣良媒益自伤;”欧阳修诗:“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飏晚风。

”词调即取以为名。

②做冷欺花:春天寒冷,妨碍了花儿的开放。

③冥迷:迷蒙。

④粉重:蝴蝶身上的花粉,经春雨淋湿,飞不起来。

⑤西园:泛指园林。

⑥钿车:用珠宝装饰的车,古时为贵族妇女所乘。

⑦杜陵:地名,在陕西长安东南,也叫乐游原。

⑧官渡:公用的渡船。

⑨谢娘:唐代歌妓名,后泛指歌妓。

作品译文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

整日里昏暗迷蒙,像忧愁满腹,想要飘飞又忽然停住。

蝴蝶吃惊自己的翅膀湿重,落在西园栖息;春燕喜欢用湿润的春泥筑巢,飞来飞去。

最无奈,是道路的泥泞,妨碍了风流男女的约会佳期,使他们华丽的车辆到不了杜陵路。

极目眺望,江面上烟雾沉沉。

再加上春潮正在迅急,令人难以找到官家的渡口。

远山全都隐隐约约,宛如佳人那含情的眼睛和眉峰。

临近残断的河岸,可见绿绿的水波涨起,使水面上漂着片片落红,带着幽愁漂流向东。

记得当日,正是因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门。

咏桂花的古诗

咏桂花的古诗

咏桂花的古诗导语;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桂花香千里,下面是咏桂花的`古诗,欢迎鉴赏:《谢人寄双桂树下》宋·欧阳修有客尚芳丛,移根自幽谷。

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绝。

晓露秋晖浮,清应药栏曲。

更待繁花白,邀君弄芳馥。

《咏岩桂》宋·朱熹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临轩桂》宋·梅尧臣山盈无恶木,但有绿桂丛。

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

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木犀》宋·朱淑真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桂花歌》宋·毛滂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

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

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

夜深醉月寒相就,荼縻却作伤心瘦。

弄云仙女淡绢衣,烟裙不著鸳鸯绣。

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

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

《咏桂花》宋·吕声之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咏岩桂》宋·谢逸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

摧残六出犹余四,正是天花更着香。

《清平乐·赋木犀词》宋·辛弃疾明月秋晓,翠盖团团好。

碎剪黄金教恁小,都着叶儿遮了。

折来休似年时,小窗以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桂枝香·观木犀有感,寄吕郎中》宋·陈亮天高气肃,正月色分明,秋容新沐。

桂子初收,三十六宫都是。

不辞散落人间去,怕群花、自嫌凡俗。

向他秋晚,唤回春意,几曾幽独!是天上余香剩馥,怪一树香风,十里相续。

坐对花旁,但见色浮金粟。

芙蓉只解添愁思,况东篱、凄凉黄菊。

入时太浅,背时太远,爱寻高躅。

《金钱子》宋·无名氏昨夜金风,黄叶乱飘阶下。

《聚蚊谣·沉沉夏夜闲堂开》翻译赏析

《聚蚊谣·沉沉夏夜闲堂开》翻译赏析

《聚蚊谣·沉沉夏夜闲堂开》翻译赏析《聚蚊谣·沉沉夏夜闲堂开》翻译赏析《聚蚊谣·沉沉夏夜闲堂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前言】《聚蚊谣》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

此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把那些阴险毒辣的官僚比作在昏暗中喧嚣、害人的蚊子,生动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描写了他们的丑态,并且坚信他们总有一天会被消灭,从而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铮铮硬骨,以及对腐朽官僚的鄙视憎恨。

全诗十四句,前十二句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具有跳跃性的变化。

整篇语言较为质朴,但其中有些语句又富有文彩,在质朴中含着清丽,体现了刘诗的独特风格。

【注释】⑴沉沉:昏黑貌。

兰堂:芳洁的厅堂。

厅堂的美称。

一作“闲堂”。

⑵伺:等待,趁着。

⑶嘈然:声音杂乱貌。

歘:忽然。

⑷殷殷:震动声,形容雷声很大。

南山:即终南山。

⑸喧腾:喧闹沸腾。

鼓舞:鼓翅飞舞。

⑹昧者:糊涂人。

⑺露华:露水。

滴沥:水下滴貌。

⑻利觜:尖利的嘴。

看不得:看不清楚。

⑼芒:草木茎叶、果实上的小刺。

⑽遏:阻止。

⑾幄:帐幕,指蚊帐。

匡床:安适的床。

一说方正的床。

⑿清商:谓秋风。

⒀羞:进献食物。

丹鸟:萤火虫的异名。

《大戴礼记·夏小正》:“丹鸟羞白鸟。

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者,谓蚊蚋也。

”【翻译】夏夜沉沉,清静的堂屋门窗大开,飞蚊趁着黑暗,发出雷鸣般的声响。

喧闹声突然而来,起初听了吃惊,像是隆隆的雷声从南山传来一样。

蚊子喜欢在昏暗的夜里嗡嗡地鼓翅飞舞,糊涂人分辨不清,聪明人也感到迷惘。

在露水下滴、月上中天的夏夜,尖嘴叮人,难于觉察提防。

虽然我有七尺之躯,你蚊子小如芒刺,但是我寡你众,所以你能把我伤。

天生蚊子有一定时节,我不可阻遏,为了避开你的叮刺,我只好躲进蚊帐。

题菊花的赏析

题菊花的赏析

题菊花的赏析题菊花的赏析《题菊花》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创作的一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三。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下面是爱汇网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题菊花的赏析,供大家参阅!题菊花的原文赏析唐代: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的赏析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

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⑴飒飒:形容风声。

⑵蕊:花心儿。

⑶青帝:司春之神。

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⑷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题菊花的赏析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

”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

“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

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

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

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

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

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

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咏梅词赏析

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咏梅词赏析

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咏梅词赏析川雪姜夔是南宋中后期著名的词人, 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书法、音乐无不精善。

姜夔词中,以梅花为题或关涉梅花的作品有三十二首,数量之多,境界之高,构思之妙,不仅再现了姜夔的生活及感情经历,而且还充分显现了其清空、高雅的艺术风格。

姜词中的“梅花”意象,既是作者冷僻、孤傲人格的比附,又与萦绕作者心头的“西湖情结”和“恋人情结”息息相关。

先看姜夔咏梅代表作《暗香》《疏影》。

这两首词是姜夔的自度曲,词前有序: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

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暗香》《疏影》是姊妹篇。

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南宋词人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此论虽绝对了些,但也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

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两句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

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两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八: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出自卢照龄的《长安古意》。

全诗如下: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
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
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蝉鬓,
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
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
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
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
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龄,字升之,初唐四杰之一。

他一生不得志,做的最大的官是新都尉。

因为邓王谋反,受到牵连入狱,出狱后又身染恶疾,生活十分艰辛,常常靠乞讨为生,后来因为忍受不了疾病的长期折磨自投颖水而死。

所以他的诗作大多忧苦愤激之辞。

这首《长安古意》是卢照龄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传统题材写自身的感受。

诗歌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铺陈长安城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第二部分主要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了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第三部分写长安城上层社会除了追逐难于满足的情欲之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朝中的文臣武将相互倾轧。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和上句“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是诗歌的第四部分。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中的“扬子”指的是扬雄。

典出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与。

聊聊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一床书”典出庾信《寒园即目》:“隐士一床书”意思是指以诗书自娱的隐居生活。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中的“裙”指的是衣襟。

此句典出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
相缭。

”意思是有避世隐居之意。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裙”主要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诗人自己,和前边长安的权贵人物进行比照。

在这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诗人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无情批判,同时也带有对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