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创作中无意识性的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雪峰先生关于书法创作中无意识性的对话

时间:2001年11月16日

地点:北京晋唐书画院

高国庆北京晋唐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

丁雪峰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理论家

高:我从小喜好书法艺术,从事书法创作与研究多年,看到古代许多尺牍作品非

常精彩,这些东西不是专门意义上的书法作品,作者也不是刻意书写,但是,这些作品

更有内涵,更有味道。您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书法家,又一直从事书画教学,您认为书

法创作的状态应该是认真严谨好呢?还是随意自然好?

丁:书法作品真正的佳作是“神品”、“逸品”,这些作品中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气息”。这种气息,有人说是“天机”,有人说是“灵气”。这种气息是难以刻意追求的。

唐代的书家李嗣真是最早把“逸”放到诸品之上的。他对“逸品”的诠解是:“偶合神交,自然冥契”,“神合契匠,冥运天矩。”张怀瓘在评张芝时说:“心手随变,窈冥而不

知其所如”;“其草书《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合于自然”。

“自然”作为哲学范畴,其核心内涵是“无为”;作为书法美学范畴,其核心内涵

也是“无为”,即自然而然,随意生发,不假造作。但“自然”的美学内涵又有其特殊性,书法艺术的“自然”美,主要体现为“无意”。

古代书家从自己亲身的创作体会和他人成功的创作经验中领悟到,优秀作品的产

生往往出于无意,恰恰不是刻意追求的产物。所谓“无意”,即指创作中的无意识、无

目的、非功利、自发性。

宋代的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疾,叙睽离,通

询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馀兴,淋漓挥洒,或

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法帖之可贵正在于其逸笔挥洒,无所用意。对此,明代的书家解缙亦有同感,他说:“(钟、王)遗迹,偶然之作,枯燥重湿,秾淡相间,盖不经意肆笔为之,适符天巧,奇妙出焉”。苏轼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董其昌则说:“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宣和书谱》评晋王浑“其作草字,盖是平日

偶尔纪事,初非经心,然如风吹水自然成文者”;评晋王衍“作行草尤妙,初非经意,

而洒然痛快见于笔下”;评王安石“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初未尝略经意”。对于行

草书的赞赏几乎都点出了其不经意的妙处。历代书家所言,都已说明佳作乃无意得之。而与此相反,“太著意”则被引为书家之大忌。西方的艺术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

英国18世纪前浪漫主义诗人杨格认为作家的独创性“具有植物的性质,只是自然地生长,而不经过什么造作”,创作是“无意识的”自然生殖。现代美国符号学派美学家苏珊·朗格也说:“艺术冲动有时也可以是自觉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

诞生;但是,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英国的语义学派文

艺理论家瑞恰兹则说:“这是在各种艺术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最本质的东

西往往好像是无意中完成的,好像是个副产品,是个偶然伴生的东西”虽然他们没有中

国道家式的哲学思维,采用的概念和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说的是同样的情况。可以

证明,文艺创作中的无意识状态确实是存在的,并不是故弄玄虚的无稽之谈。

绘画和书法亦然。白居易在《记画》一文中盛赞张敦简的画“工侔造化”,“得于心,传于手,亦不自知其然而然也”。明丰坊《书诀》称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作字“笔与神会,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也”。这实在是不解之解,但深究下去也很困难。于是,或委之于天赋,如宋代画论家郭若虚以为“六法”之中“骨法用笔”以下五法皆可学,惟独“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或归之于

神力,如元方回所云:“满眼诗无数,斯须忽失之。精深元要熟,玄妙不因思。默契如神助,冥搜有鬼知。平生天相我,得句非人为”。

因此,有意、无意即为技、道之别:“巧生于习,习生于专;专有意,习无意。无意而意生,意生而笔到,有不知谁之为之者,进乎技矣。”

高: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书法创作中“无意”的作用,我研究过一些古代书论,也看过一些当代人的书法论文,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但不是很多,看来很难用一句二句话讲得清楚,这可能涉及到艺术思维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丁:你说得非常对,艺术思维需要凭借灵感,古人叫做“兴会”。灵感是很微妙的,犹如五代和尚贯休所说的“竟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有意寻觅反倒阻滞了灵感的发生,无意求索却能引发灵感的到来。

书法创作是人的复杂的精神生产,完全排除意识的参与,纯粹处于迷狂或梦幻的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极端崇拜自发性的非理性主义的美学理论,是背离科学的分析的。然而,确实有不少意识活动是会阻碍艺术思维的运行的,因为艺术思维有着不同于其他思维的特点。例如,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论书画有一席话讲得非常透彻:“作一书、一画,或以应人求情,或意在成幅卷及册子,则恐有不合矩度,不厌人心目处,必不免有矜持惨淡之意。人心胜,斯天机少,虽云合作,能合其所合,不能合其所不及合也。画稿之作,不为欲存此纸,欲用此笔。心无纸笔,则但有画心;并不曾有画,则但有画理、画意、画情、画韵;其理与意、与情、与韵,又尚在可有可不有之间。至于理、意、情、韵且可有可不有,则落笔时之超象外,与天游,举平日使尽气力不离故处者,到此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且绕指柔化为丹汞,直是一点灵光透出尘楮矣”。这段针砭时弊的议论的确是很精辟的。书法创作要求有个人的独创性,艺术思维要求有想象和幻想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如果一心想着如何袭取名利,如何迎合流俗,种种杂念横亘于胸中,种种顾忌悬挂于心头,那就无异于套上重重枷锁,又怎么能创造出传世的佳作呢?因此,书中之法帖,由于超脱了这些限制,倒能透出“一点灵光”。

高:如果按照这样无意的创作状态,是乎写行、草书容易发挥,写正书不易发挥?

丁:“行、草”与“正”书各有千秋,正书以人工胜,稳妥严谨,精当洗练,但有时不免失之于雕琢;行、草以自然胜,触物兴怀,涉笔成趣,但也可能漫无边际,失之于粗疏。“无意于佳乃佳”实际上提出一个书学悖论,一方面书家无意于书,无意于佳,更无意于传世,即“无心插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随意点染,而有了书,有了好书,有了可以传世之书,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思路不仅苏轼首创,《淮南子·说山训》早就说过:“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

高:这非常不易理解,老子说:“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这样的问题可以说已经上升到“道”的层面,所以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要靠自己去领悟!您是怎样理解这一问题?

丁:非常对!从心理学方面分析,“无意于佳乃佳”的内涵非常深刻。“无意于佳”,即在作书时,精神完全放松,心理处在弥散状态,不把写字当作一回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之间随意发生,平时难以显露的人之本真,如同禅宗的顿悟,会突然间澄彻身心,流播纸楮,创作出好的作品。表面上看,书家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这是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

首先,聚精会神、覃思竭虑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书法艺术创作活动来说有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书家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书家完全清醒,意识聚集并高度活跃,这样的思维是准确的、严谨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严谨、规范而陷入狭隘,而不能自由挥写,不能寻找到“自然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为我们对意识聚集的局限作了详尽的研究,他们通过无数试验证明,我们的眼睛,或者说得更确切点,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