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和语义
语义的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

语义的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在语言学领域中,语义是指语言单元(例如词汇、短语和句子)所携带的意义。
它研究语言中的意义如何被表达、理解和解释。
通过分析语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功能,从而揭示人类在沟通中的思维方式和意图。
首先,语义与词汇密切相关。
词汇是语言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而语义则涵盖了词汇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举个例子,单词“apple”在英语中表示“苹果”。
这个含义是通过人们共同理解和约定形成的,因此,语义研究关注的是词汇与其指称之间的联系。
另一个与语义密切相关的概念是语义角色。
语义角色是一种揭示谓词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框架。
它帮助我们理解动作是由哪个实体执行的,以及动作的影响对象是谁。
比如,在句子“Mary ate an apple”,谓词“ate”表示动作,它的语义角色包括“主语”(Mary)和“宾语”(apple)。
通过分析语义角色,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语义结构。
此外,语义还涉及到概念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心理表示,而在语言中,概念通过词汇和句子来表达和传达。
通过研究语义,我们可以了解人们是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和传递各种概念的。
概念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语义成为理解人类思维和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语义研究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之一是逻辑语义学,该理论探索语言中的逻辑关系,研究推理和说理。
逻辑语义学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来描述和分析句子的真值条件,从而系统地研究语义。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来解析和理解语言的意义。
通过自动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语言数据,语义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用法,从而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信息检索等领域得到应用。
最后,语义的研究还涉及到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比较。
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分类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影响了语义的表达和理解。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系统,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方式,拓展我们对语义的认识。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
——语义学(词义、句义)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
——语用学第一节词汇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
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
英语的语义概念

英语的语义概念
英语的语义概念是指单词、短语或句子所传达的意义或含义。
它涵盖了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词汇语义、句法语义和语篇语义等。
词汇语义是指单词的本义、引申义、词义关系和词汇意思等,例如"book"表示书本的意思。
句法语义是指句子的结构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传达的意义,包括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所表达的信息。
语篇语义是指文本或对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和上下文所传达的意义,它考虑到了语境和背景信息对意义的影响,例如指代和推理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语义概念,比如义原、词频和语用等。
义原是指构成词义的最基本的概念,通过义原可以解释词义之间的关系。
词频指出现频率高低对词义影响的概念,而语用是指考虑到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对语言进行理解和处理的语义层面。
总之,语义概念是研究语言意义的范畴,涉及到词义、句法关系、语篇连贯以及与语境和背景的关联。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词汇是一门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断变化,词汇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变化和演变。
现代汉语的词汇变化与语义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在本文中将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词汇变化1. 外来词的引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大量外来词被引入现代汉语中。
这些外来词来源于其他语言,如英语、日语、法语等,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
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词汇,也增加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2. 词汇的创造与派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新事物、新概念的命名需求也在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创造了大量新词。
这些新词可以是由现有词汇派生而来的,也可以是全新的词汇。
例如,"微信"这个词由"微"和"信"两个字组成,"微"表示小、细微,"信"表示信息,整个词意思是通过小范围传播信息。
3. 词汇的消亡与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词汇可能会逐渐被淘汰或者不再被广泛使用。
这些词汇的消亡可能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因为新的词汇被引入并取而代之。
相反,一些词汇也可能因为社会热点事件的出现而变得流行起来,成为时下的热词。
二、语义演变1. 词义的扩展与缩小词汇的语义演变是指词义范围的扩展或缩小。
有些词的原本意思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面子"一词最初指的是人的脸部,后来扩展到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自尊心。
相反,有些词的词义可能会缩小,变得更加具体。
例如,"手机"最初是指能够移动的电话,现在特指一种可以进行各种功能的移动通讯设备。
2. 词义的转义与借代词汇的语义演变还包括词义的转义和借代。
词义的转义是指一个词在一定语境下产生了新的意义。
例如,"倒霉"最初是指天气不好,后来转义为指运气不好。
词义的借代是指一个词的意义借用到其他相关的词上。
第三章 词汇语义学

B. 义素和义位的关系 比较两对概念:a. 音素/音位 a. 音素/音位 ⅰ. 音位 = {[音素1],[音素2],[音素3]……} ⅱ. 音位和音素的关系是“类别”和“成员” 例如:英语中,音位[k]的成员包括/k/和/k'/两个音素 b. 义素/义位 ⅰ. 义位 = [义素1] 并且 [义素2] 并且 [义素3] ⅱ. 义位和义素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 例如:“男孩”这个义位由[+男]、[-成年]、[+人]三个义 位构成,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和 b. 义素/义位
b. 第二层:概括一词类中部分词的“语义·语法义素”,如: 名词:生物、非生物;具体、抽象 动词:及物、不及物;状态、心理 形容词:颜色、形状、质料 上表中四个词的第二层义素是“不及物”、“非心理” c. 第三层:一个义场的各义位的“上位语义义素” 也就是是各个义位所共有的“共性义素”,也叫“类素” 在上表四词中是“人或鸟兽的脚”和“移动” d. 第四层:下位语义义素中主要的个性义素 这类义素表示的是主要区别特征 在上表四词中是“方向”和“速度”
二、义位的微观结构 1. 义位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a. 义位的微观结构是指义位的内部结构 b. 义位的宏观结构是指义位和义位之间的结构 2. 微观结构中的相关概念 ① 义值和义域 A. 义值和义域是义位的下位概念,两者共同构成义位 B. 义值是词的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义位的质 C. 义域是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是义位的量 a. 笔 写字画图的工具。(《现汉》)——义值 b. 笔 包括了铅笔、钢笔、圆珠笔、粉笔、画笔 、 毛笔等等。——义域
2. 给义位作定义的不同角度 ① 义位相当于词的一个义项 ② 义位是自由的最小语义单位 区别于义素、素义、义丛 ③ 义位是最基本的语义单位 ④ 义位是义素的综合体 给 = [+使(谁),+具有] 获得 = [+开始,+具有] 丢失 = [+停止,+具有] 保存 = [-停止,+具有] ⑤ 义位是语义系统中的抽象常体 书:装订成册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 A. 什么书?古书、旧书、新书、丛书、禁书、兵书、辞书、福 音书、工具书、黄书、教科书、经书、历书、琴书、史书、 闲书、小人书、医书、韵书、字书
词汇与词义

语义的内容和性质
一、语义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 的含义很多。 1、意义:日常生活中,意义的含义很多。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意义是各种各样的符号所标记的内容。 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具体语言的特定符号标记的内容。 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其所 语言符号包括静态的备用单位和动态的组合单位两大部分, 静态的备用单位 两大部分 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 表达的内容都属于语义→语义的复杂性 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3、词义: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 词义就是一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 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 下来的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和对现 人们对某一客观事物 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E、外来词:受外语影响产生的词 外来词: 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 音译词:咖啡、沙发、坦克、模特、扑克(形体汉化) 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 音译兼意译:芭蕾舞、啤酒、沙丁鱼、吉普车(意义汉化) 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 半音译半意译:马克思主义、冰淇淋、浪漫主义(形体汉化) 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 意译:超市、摇滚乐、智商、热狗、话筒(汉化) 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 借形:(日语)干部、艺术、场合、观念→严格来说不是借词 :(日语 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 照搬→省略形式:WTO、ID、OK、IP、WC、MP3、CT 本民族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蒙古→ 本民族借词:西域借词→葡萄、苜蓿、石榴;蒙古→站(jam); jam); 印度→ 印度→僧。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词义的性质
1、词义的概括性,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 映。 2、词义的模糊性,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 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 3、词义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由于不同
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
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词义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词义的民族性。
第五章
词汇和语义
第一节 语汇和语义
一、词和语汇
词语是构筑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是语言的构成要素, 它包括词和语。 1、基本语汇 特点:a产生的历史长,如“天、地”;b使用的范围广; c构词的能力强,如“黑洞、黑金、黑伞”。
2、非基本词汇
特点:a非全民常用;b不稳固,易变化;c构词能力弱。
①新造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 ②古语词:古已产生,不算基本语汇,偶尔会用到的词。 ③方言词:是相对于全民通用语汇的词语来说的。 ④外来词: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来的词语。
相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
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则未必肯定另一方,二 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
第三节
词义的组合
一、词语的搭配 二、词义与语境 三、“言内意外”和词义的组合与运用
第四节 句义
一、句义的构成 1、词汇意义,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句子中词的意义 是句义的重要组成成分。 2、关系意义,词语在组合的时候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 由这些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
(二)语义指向 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 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二 同义词
1、同义词的定义和特点 2、同义词的分类 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 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近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绝大多数的同义词都属于此类。
三、反义词
1、反义词的定义和特点 2、反义词的分类 绝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 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 者之间没有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
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1、单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也就 是只有一个义项,即单义词。 2、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互相联系的几类 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①多义词意义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和基本义; ②派生途径:引申,一般是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相关性 和相似性来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代,后者的引申方式 是比喻。 ③多义词和同音词。
Hale Waihona Puke 3、语气意义,一种语言中词语组合的模式就是语法结构。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的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 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一)述谓结构 从语义结构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 部分。 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 结构”。
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
二、词的语汇意义
词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形式的内容,是人们
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 评价。 1、词的理性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同词的语音形式结
合在一起,是词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词的非理性意义 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又叫词 义的附加色彩,主要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