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从优秀到卓越》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从优秀到卓越》优秀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优秀到卓越》优秀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积累,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没有对所从事事业的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就不可能在别人的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创造出奇迹。
我们所看到的美好瞬间,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练和艰难的过程。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著,这是柯林斯继《基业长青》之后又一管理力作,是一本关于“成功之后如何更成功”的著作。
柯林斯和他的21人工作研究小组运用半年时间把30多年间出现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的企业进行逐一分析,从1435家公司中筛选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并与那些实现跨越却并不能持久的公司(柯林斯称之为间接对照公司)或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柯林斯称之为直接对照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
作者具体围绕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方面展开分析。
他并没有以当事人的角度灌输给读者他自认为的信条,而是以第三者的理性来看待这件事情,以数据和事实说话。
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没有关系,跟合并、收购等企业重组没有关系,跟技术变革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管理者及其决策有根本的关系。
从优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柯林斯为我们拨开迷雾:那些业绩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创造力和有更高深的思想”,他们也“并不一定比我们更善于想出好点子”。
卓越企业的基因或许在任何一个一般的企业身上都可能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企业能把这些理念和原则坚持得更加彻底。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体会篇1这些天一直在看《从优秀到卓越》,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对于第五级管理人的论述,一个从优秀过渡到卓越的公司,必不可少的是第五级管理人!这些不计任何功利的人,胸怀大志,不计个人的得失,把自我价值最大实现和公司的前途、未来远景结合的非常紧密,在实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中奉献自己的才智。
作者把职业经理人分为五级:第一级是能力突出的个人,这类人特点是拥有过人的才华、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二级是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能够融入集体、为集体的目标贡献自己的才智,并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第三级是富有实力的经理人,能够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
第四级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
这类人全身心投入、执著追求清晰可见、催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的业绩标准努力。
第五级是将个人的谦虚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时常听到的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做事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做事是三条虫”,这句话对应于经理人的阶层的话,那么太多的优秀中国人还沉沦于经理人的第一阶段,不可能造就一个长久的卓越公司,或许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连创建一个小规模的公司都不大可能。
不过在中国这个越来越国际化和全球化市场环境中,打工的白领阶层人数越来越多,相信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国内环境会成为第五级经理人的土壤。
第五级经理人拥有全面四级的全部特征,并且具有最突出的两个特点:谦虚和坚定。
这也许还不够,作者是说令人折服的谦虚和勇往直前的决心。
领导一群优秀的人的领导者是不是比所有人的更加优秀,把所有的属下当成学生一样教导呢?作者不是这么说,说的是领导者只是令人折服的谦虚,充分发挥下属的才华和能力,靠领导者的谦虚品质和决心及公司的目标来实现团结员工前进。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范文7篇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范文7篇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范文篇1社会科学因为本身环境的复杂性和人类社会的动态变化,社会科学的结论本身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久经考验。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颠簸不破的真理并加以运用最终达到成功是很多企业者和社会学者毕生追求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经济上取得成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济与管理类的图书层出不穷。
就像流行小说不管是从种类还是销量都远远高于经典文学著作一样,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也面临同样的境地,如何挑选一本好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成为能否准确把握相应规律的重要选择。
《从优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生继《基业长青》之后又一力作。
尽管《基业长青》本身受到很多非议,随着时光飞逝一些在当时看起来“无敌”的企业现在风光不再。
那么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管理学研究本身的理论失效了还是执行者在执行的层面上因为做错了事情而导致公司的衰退呢?这个问题显然是争论不出确定的答案,因为社会科学的多变性导致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阐述相当多看似合理的理由。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书里所论述的大多数理论在广泛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家、管理学者的共鸣。
这些共鸣显然是对日常经营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的。
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共鸣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知商业社会并取得成就。
就像张无忌拿到九阳神功之后发现最后一层的心法是错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修炼方才成功。
再经典的书籍总有不切合当前实际的情况,如何运用以便成功挑战着管理者的能力。
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其中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是决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面人员的价值取向。
如何一直成为一个像书中这样所倡导的领导人,是我们不断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范文篇2《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能带给人灵感和思想以顿悟的书籍。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6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1成功不可复制,但成功的经验可以吸收,只有无止境的学习、吸收、转化,才能帮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
近日通过伏案细读《从优秀到卓越》,收获颇多,对于事物的成长轨迹又有了深一层次的理解。
作者通过对世界500强进行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11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公司,并从三面六点总结了从优秀到卓越的核心因素,三面为: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为。
六点为: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和技术加速器。
通过研究的分析总结,他们认为不管你对于公司的业绩如何界定,这三面六点的规律都将指引你将一个优秀的公司变为一个能持续创造非凡业绩的卓越公司。
三面六点,我们将其简化为:主体、思想、执行,这样对于事物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
某个事件的发展结果,一定是A 主体在B思想的指导下,发生了C行为之后才产生的。
比如我们从实习生成长为注册会计师,就是主体(我)在思想(我要成为行业精英)的指导下,产生行为(努力学习,考取证书),然后实现的。
所以对于从优秀到卓越我们也可以从这三方面去理解。
一、主体只要具备共同的目的、利益就可以称之为主体。
对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要实现利益价值、社会价值,所以企业是一个主体;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来讲,各个部门实现不同的职能目的,所以部门是一个主体;对于员工来讲,要出售自己的能力获取报酬,并实现自己的事业价值,所以员工是一个主体。
书中认为从优秀到卓越离不开最重要的一主体:训练有素的人-第5级经理人,也就是企业的直接管理者CEO。
CEO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定了企业的走势,所以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通用6篇)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通用6篇)《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长期以来一家了不起眼的公司,现在它的业绩却超过一些世界一流的公司。
它是怎么样完成这一转变?机会均等条件下,为什么这样公司能够获得跨越式发展而同行业公司却不能?我们有一系列的疑问我们需要找出一个问题答案,一家优秀公司能否转变为卓越公司,如果可以,怎么样转变,我们希望寻求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在这里我们寻找的不是实现跨越的公司之间的有什么共同点,而是这些公司有哪些共同点令他们区别于对照公司。
作者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是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
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没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1)训练有素的人:第五项经理人:个性谦逊,但又表现专业。
先人后事:首先请进合适的人选,请出不合适的人选,并令合适的人选各就其位,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
(2)训练有素的思想:直面残酷的现实:斯托克代尔孛论,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并最终会获胜,与此同时,不管现实多么残酷,都必须具有与之对抗的素质。
刺猬理论:(三环内部的简化)如果你在主营业务上不能做到最好,那么这项业务就不能成为一个卓越公司的基石。
必须有一种理念来取代它,这种理念既简单又能反映出对三环相交部分深刻的理解。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你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3)训练有素的行为:训练有素的文化:把训练有素的文化和企业家的职业道德融合在一起时,得到神奇的能创造卓越业绩的炼金术技术加速器:不把技术当做引发转变的首要工具,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他们都是运用技术的先锋。
技术本身从来不是走向卓越或衰落的首要的,根本原因。
(4)厄运与飞轮: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根本没有单一明确的行动,宏伟的计划,一劳永逸的创新,也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相反这一过程酷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又一圈,积蓄势能,一直到达突破点,并完成飞跃。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精选10篇)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精选10篇)《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精选10篇) 认真品味⼀部名著后,相信⼤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账”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 社会科学因为本⾝环境的复杂性和⼈类社会的动态变化,社会科学的结论本⾝并不像⾃然科学那样久经考验。
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颠簸不破的真理并加以运⽤最终达到成功是很多企业者和社会学者毕⽣追求的。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对经济上取得成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济与管理类的图书层出不穷。
就像流⾏⼩说不管是从种类还是销量都远远⾼于经典⽂学著作⼀样,经济管理类的图书也⾯临同样的境地,如何挑选⼀本好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成为能否准确把握相应规律的重要选择。
《从优秀到卓越》是柯林斯先⽣继《基业长青》之后⼜⼀⼒作。
尽管《基业长青》本⾝受到很多⾮议,随着时光飞逝⼀些在当时看起来“⽆敌”的企业现在风光不再。
那么涉及到⼀个很有趣的问题:是管理学研究本⾝的理论失效了还是执⾏者在执⾏的层⾯上因为做错了事情⽽导致公司的衰退呢? 这个问题显然是争论不出确定的答案,因为社会科学的多变性导致我们可以从任何⼀个⾓度阐述相当多看似合理的理由。
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书⾥所论述的⼤多数理论在⼴泛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家、管理学者的共鸣。
这些共鸣显然是对⽇常经营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的。
了解、掌握并运⽤这些共鸣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认知商业社会并取得成就。
就像张⽆忌拿到九阳神功之后发现最后⼀层的⼼法是错的,按照⾃⼰的理解重新修炼⽅才成功。
再经典的书籍总有不切合当前实际的情况,如何运⽤以便成功挑战着管理者的能⼒。
其中最吸引⼈的地⽅在于,书中将公司经理⼈分为5级,分别是能⼒突出的个⼈、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的经理⼈、坚强有⼒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其中第5级经理⼈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是决定团队从优秀⾛向卓越的关键⼈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员的价值取向。
《从优秀到卓越》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8篇)

《从优秀到卓越》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8篇)《从优秀到卓越》出色读后感范文(优选8篇)看了一本名篇后,想来你一定有很多非常值得共享的体会心得,必须好好就所获得的物品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该怎么写好阅读感想呢?下列是我为大伙儿搜集的《从优秀到卓越》出色读后感范文,热烈欢迎阅读文章,期待大伙儿可以喜爱。
《从优秀到卓越》阅读感想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公司从出色到非凡的超越,全是历经了很多的累积,在有准备工作的基本上开展的转型。
“台子上一分钟,观众席十年功”。
沒有对所从业工作的不断学习、自主创新、积累的全过程,就不太可能在他人的眼里绽开出夺目的光辉,都不太可能造就出惊喜。
大家所见到的幸福一瞬间,身后都包括了艰苦的磨炼和艰辛的全过程。
《从优秀到卓越》是英国创作者托尼科林斯著作,它是科林斯继《基业长青》以后又一管理方法大作,是一本有关“取得成功以后怎样更取得成功”的经典著作。
科林斯和他的21人工作中科学研究工作组应用大半年時间把30多年里发生在《财富》500强排名榜上的公司开展逐一剖析,从1435家企业中挑选出11家获得巨大成就的公司,并与这些完成超越却并不可以长久的企业(科林斯称作间接性对比企业)或无法完成超越的企业(科林斯称作立即对比企业)开展对比剖析,发觉了从出色到非凡的本质体制和关键性要素。
创作者实际紧紧围绕经过训练的人、经过训练的观念、经过训练的个人行为三层面进行剖析。
他并沒有以被告方的视角传递给阅读者他自觉得的使命,只是以第三者的客观来对待这一件事儿,以数据信息和客观事实讲话。
企业从出色到非凡,跟从业的领域是不是热门行业没有关系,跟合拼、回收等企业改制没有关系,跟技术性转型沒有很大的关联,而与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决策有压根的关联。
从出色到非凡的回答“不会受到時间、地区的限定,广泛适用一切组织”。
科林斯为大家拨开云雾:这些销售业绩非凡的企业往往非凡,并并不是由于“她们比平常人更聪慧、更有风采、更想象力丰富和有更深奥的观念”,她们也“并不一定比大家更擅于想到好主意”。
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通用10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篇1《从优秀到卓越》是一本能带给人灵感和思想以顿悟的书籍。
作者对世界上众多大型公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许多宝贵的财富,非常值得我们去不断理解与消化吸收,使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从优秀到卓越的七个重要因素。
这本难得的好书,能为事业指明一条路,并把一个人从“优秀”引向“卓越”,带上另外一个高峰。
什么是卓越?很多人和公司企业,当做到优秀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很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一旦做到卓越的时候往往都是感觉“其实还可以更好”。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希望自己力求做的更好,仅做到优秀是不够的,应该追求卓越的突破性进展和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当领导不计个人得失时,其必然能发挥出超人的能力。
就像杜鲁门所说的“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
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责、权、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
残酷的现实,正如眼下正在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只所以称之为“危机”,其中既包含有“危险”,也包含有“机遇”。
对于一个卓越的公司和个人来说,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不断超越,通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起点,从而走向成功。
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首先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事实说话的氛围;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看完本书感觉自己距离卓越还很遥远,需要学习和实践的东西还很多。
同时通过这本书,我感到,或许再过5年、10年后回过头来再度阅读这本着作,还会发现其他更深层次的内涵。
最新《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篇2上周学校按办公室发放图书,我拿到一本《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令狐采学
-读《从优秀到卓越》有感乍看此书名,令我十分疑惑:为什么优秀的公司还要迈向卓越?从优秀到卓越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想要实现这样的飞跃,到底该做些什么?再看此书第一部分内容,令我倍感困惑:优秀是卓越的大敌?难道优秀还有错?当我读完此书,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有多少优秀的企业因为优秀而消失在人们的眼界之外,而又有多少企业走在从优秀到陨灭的路上…
“优秀者多,而卓越者少”,细究优秀消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优秀者的满足感。
优秀者满足的心理经常告诉自己,优秀就可以了,比大多数人强。
如果和卓越者比,其实相差甚远。
他们缺少一种上进心和进取心;其二,优秀者的畏惧感。
优秀的成绩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来之不易。
作为一个优秀者如此之难,卓越者更是难上加难。
而正是这种难上加难给优秀者造成了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卓越,害怕挑战;其三,优秀者的自负感。
正是有了“优秀”这个保护伞,使一些优秀者自以为是,沾沾自喜,过去的成绩成为了一种炫耀,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这三个方面造成了优秀者的“安于现状”的顽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诸多优秀者出现便会使这种“安于现状”的优秀者退出优秀行列,
继而消失不见。
绝大部分企业未能成为卓越的企业,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优秀的企业。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人类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
《从优秀到卓越》,经过长期大量的实地调研,以自身独特的视角,揭开了从优秀到卓越的黑盒子,得到了企业从优秀走到卓越的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分别是: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
一、卓越的企业领导人必然是品质高尚的人
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
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这让我感触很深,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标中,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
这是做人,特别是做一个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则。
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领导者呢?如果真的想让事业迈向“卓越”,就要以“第5级经理人”的标准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仅在业务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培养谦逊、
自信和坚定的内在品质,取得成绩时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时看镜内的自己,责备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二、优先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
作者阐述了一个新颖的观念,那就是“先人后事”,即卓越公司的领导不是先决定做什么,而是设法得到合适的人才,强调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是。
任何一家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而是寻找并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是所谓的“让合适的人上车”,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标准,宁缺勿滥。
三、直面残酷的现实——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几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过“面对残酷现实”为起点,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勇于面对,保持坚定信念,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面对现实的关键首先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事实说话的氛围;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
四、对狐狸say “No”
“狐狸”借指头绪繁多,总是想着应该做哪些事但变化无常的人或企业,“刺猬”借指总是聚焦于自己最擅长的事的人或企业,他们具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理念。
作者发现,卓越企业都是刺猬型的。
五、训练有素的文化
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了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
他们聘用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
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但大多数组织缺乏纪律,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凭借什么把潜力变成现实。
他们缺乏严格的训练有素的文化规范自己。
六、技术加速器
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
合理地使用技术,技术就会成为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
实现跨越的公司从来不在转变初期开拓新技术,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时,你才能更好地应用技术。
技术很重要,但技术本身永远不是公司卓越或是衰落的主要原因。
七、飞轮和厄运之轮
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优秀到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卓越的公司不是靠一次决定性的行动、一个伟大的计划、一个好运气或灵光一闪而造就。
相反,转变的过程好像无休无止地推着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累积的动能愈来愈大,终于在转折点有所突破,一跃而过。
而这种转变决不是一个突然的运动,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中间没有单一的起决定作用的行动,没有重大的方案,没有一了百了的创新,没有纯粹幸运的突变,也没有剧烈的革命。
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转变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循序
渐进的过程,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飞轮一圈接着一圈地转动——它们的总和就产生了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
此书不仅给所有处在优秀级别的企业敲了一记警钟,同时还给从优秀到卓越发展的企业指明了方法与方向。
上汽作为国内最大的整车制造集团,已经跻身国内甚至是世界级的优秀整车企业,但跟卓越的车企相比,上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保障了上汽在汽车行业的生存,但缺乏核心技术,特别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日益成为制约上汽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技术只是一个优秀企业走向卓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他环节的改进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上汽会离卓越车企越来越近。
避免优秀给卓越带来的敌害因素,首先在工作上要有一种不知足的贪婪的欲念,消除满足心理,在工作上向前看,而不是向大多数人看;其次要有一种无所畏惧的好奇心理,敢于吃苦,敢于挑战,告诉自己“我行,我一定能!”,以一种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风险无所不在,关键是要想法设法战胜风险和困难;再次是要发扬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消除自负、自以为是的消极思想,树立正确的优秀观,优秀的成绩是骄傲,但是不代表现在和将来,只代表过去,所以要谦虚谨慎。
再造优秀,实现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