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江苏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应对策略

度调 得稍 低些 , 的值 应大一 些还 是小 一些 ? R
2 调 整 了一些 内容和 考点 要求
2 1 年 《 试 说 明 》除 了 明 确 地 减 少 4个 考 01 考
点外 , 还在 多处 做 了精 心调 整 。 在“ 试 内容 及 如 考
有 变化 , Ⅱ 级考 点 的 数 目和 内 容上 也 没 有 变 在
曰“ “ “ “ “ “ “ ““ “ & “
图 4
3 备 战 2 1 年 高 考 的 几 点 提 醒 01
3 1 研 读《 . 考试 说 明》 领 会 考试要 求 , 2 1 年物 理《 01 考试 说 明 》 2 1 年 高考 物理 是 01
关 注 。 2 0 年 江苏 高考 的第 9 : 图 3 如 09 题 如 所示 ,
化。 当然 , 细阅读 全 文后 发 现 ,0 1年《 仔 21 考试 说 明 》 了一些 积极 、 益 、 实 的 变化 。 为第 一 作 有 务 作
要求 ”中新增 了“ 根据 普通 高 等学 校 对 新生 文 化 素质 的要求 ” 将 “ 验 要 求 ”调 整 为 “ 验技 能 , 实 实 的要 求” 将 “ 点 1 : 点 力 作 用 下 物 体 的 平 ; 考 O共 衡”的“ 明 : 说 解决 复 杂 连 接 体 的平 衡 问题 不作
辑 电路 , 以我 们在 复 习的过程 中对 与其 相关 的 所 知识 点 和典型例 题可 以删 去 , 如 : 2 0 例 在 0 8年 高 考试 卷第 4题 的逻辑 电路 中 。
另外 , 与传感 器 组合 在一 起 考 查 的 相 关 题 型 也不需 要 。 例如 图 1是一
该考 点调 整 : “ 决 复 杂连 接 体 的平 衡 问 从 解 题 不作要求 ”调整 为“ 只要 求 解决 在 一 个平 面 内 的共点力平 衡 问题” 从这 可 以看 出 , 共 点力 平 。 对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最新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

江苏2020年高考物理科考试说明:选修部分要求有变化对比变化总考点数由114条变为110条,有增有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

必修一没有变化,必修二略去了原第16考点: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探究),选修3-1中,38、39考点分别删去了“电容器的计算不要求”、“示波管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两句话,意味着这一部分的基本计算学生应该掌握。

增加了第43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且为二级要求,表明重视实验。

删去了第55考点中“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技术细节不作要求”一句。

选修3-2中,考点“变压器”由1变成2级要求。

原65考点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66考点传感器合并为一个考点“传感器”,选修3-3中“液晶的微观结构”描述为“液晶”,可以理解为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液晶的相关知识。

选修3-4中,原86考点“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加了“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92考点“光的折射、折射率”由2级要求降为1级。

在原97考点基础上,增加了“狭义相对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95考点中明确了狭义相对论中要求掌握的三个重要结论: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能关系。

选修3-5中,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光子说”描述为“光电效应”,意味着这部分要求并不会太高。

备考建议1、利用教材,重视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

高考命题时会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的教育价值和功能。

试题可以是取材于现行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也可以是改编题,许多考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原型”。

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格外关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新情境、新应用。

2、选修部分,不必过于深究。

基本以“1”级要求为主,试卷中三道选考试题必须具备相对独立性,不可能相互综合,也不可能与前面的必考部分综合过深,加之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复习时投入的精力不宜过多,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选修部分命题会讲究平衡,不会太难。

3、注重实验考查,尤其是开放性设计实验。

江苏省高考物理 考试说明解读

江苏省高考物理 考试说明解读

一、物理:增加“布朗运动”等新考点点评名师:南京五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冯江与2012年考试说明相比,考点总数由99条变为98条,有增减有合并,难度有升有降,具体如下:物理1:删掉原考点3“变速直线运动”;新考点10“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说明改为“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

物理2:原考点19的表述改为现考点18的“能量守恒”;新考点1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由I改为II;新考点20的表述改为“抛体运动”,新增说明“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新考点23的说明改为“计算不作要求”。

选修3-1:新考点27“库仑定律”要求由I I改为I。

选修3-2:新考点51“交变电流”说明删掉了原来的“相位概念不作要求”。

选修3-3:删掉原考点61“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新考点61“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单列出新考点58 “阿伏伽德罗常数”、新考点60“布朗运动”;新考点57、69的表述略有变化。

选修3-4:无变化。

选修3-5:新考点排序有变化,原考点的92、93合并为新考点89。

复习建议:1、强化主干知识的复习。

力、电、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且应特别关注这部分考点的内容和难度的变化,比如新增的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

2、重视基础、提高效率。

3、挖掘教材、提高创新应用能力。

二、物理:考点从99个减为98个钱嘉伟(中华中学教研组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2013年江苏物理高考《考试说明》的考点从2012年的99个变化为2013年的98个,总体保持稳定,变动不大。

几处变化是:①删去原考点“变速直线运动”;②考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的说明从原来的“不要求定量求解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提升为“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并在典型题示例中举例说明;③考点“能源和能量耗散”改为“能量守恒”;④考点“平抛运动”改为“抛体运动”,但限定“对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⑤考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说明从原先的“定量计算不作要求”变化为“计算不作要求”;⑥“库仑定律”从二级要求降为一级要求;⑦考点“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像”的说明被去掉;⑧3-3模块中,对涉及分子动理论内容的几处考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使之表述更加严谨、简洁,真正实质性的变化是增加了一个1级考点“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word版2021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全解全析

word版2021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全解全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 ,边长为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Δ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 均匀地增大到2B 。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 .22Ba t∆ B .22nBa t ∆ C .2nBa t ∆ D .22nBa t ∆ 1.【答案】B【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析】当磁场增强时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212B B E n n S n a t t t ∆ϕ∆∆∆∆,B 项正确 (2021年 江苏卷)2.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 .3. 5 km/ sB .5. 0 km/ sC .17. 7 km/ sD .35. 2 km/ s2.【答案】A 【考点】第一宇宙速度 万有引力 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 航天器在星球表面飞行的速度即其第一宇宙速度22GMmmv R R 解得GM v R所以R v M v M R 火火地地地火117.9/ 3.5/55v v km s km s 火地 A 项正确(2021年 江苏卷)3.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1122I n I n = B .22U I R= C .2112I U I R = D .1122I U I U =3.【答案】D【考点】远程输电 变压器 【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压原理1221I n I n ,A 项错误;2R U I R ,因为R U U >,B 项错误;11U I 为电路输入的总功率,22R I 为电线上损耗的功率,2112U R I I >,C 项错误,D 项正确。

202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及答案

2023年高考江苏卷物理真题及答案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A.从20.0s到30.0sB.从30.0s到40.0sC.从40.0s到50.0sD.从50.0s到60.0s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L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I,放置在磁场中.已知ab边长为2l,与磁场方向垂直,bc边长为l,与磁场方向平行.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A.0B.BIlC.2BIlD.3.如图所示,密闭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

该过程中()A.气体分子的数密度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器壁的作用力减小D.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小4.设想将来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能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上稳定运行,该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该卫星与月球相比,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B.向心力大小C.向心加速度大小D.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5.地球表面附近空气的折射率随高度降低而增大,太阳光斜射向地面的过程中会发生弯曲。

下列光路图中能描述该现象的是()A. B. C. D.6.用某种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甲所示,改变双缝间的距离后,干涉条纹如图乙所示,图中虚线是亮纹中心的位置。

则双缝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A.13倍B.12倍 C.2倍 D.3倍7.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月球平坦表面处。

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 ,四条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

每条腿对月球表面压力的大小为()A.4mgB.4cos θmgC.6cos mgθ D.24mg8.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OC 导体棒的O 端位于圆心,棒的中点A 位于磁场区域的边缘。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附试卷分析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附试卷分析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F-q 图像如图所示,请比较1、2场强的大小2. 偏振片,转过90度,问亮度怎么变化3.由指定的核反应方程,判断生成物X4.由两个轨迹比较vo 和t 的大小关系5. 氢原子能级,跃迁6.求临界角淡盐水 浓盐水8求轮盘边缘和轮盘中心的陶屑,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关系9.桌面光滑,一滑块左端和轻弹簧连接,右端与一轻绳连接,弹簧的左端和轻绳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弹簧开始时拉伸,剪断细绳后,问:A.原长时动量最大B. 压缩最短时动能最大C. 系统动量增大D. 系统机械能增大10.判断A、B线圈感应电流方向11.从1缓慢拉至2,问线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其中第13~16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时,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电学实验(1)多用电表读数(2)测电阻率p(3)测电动势13.潜水艇,等容变化14.火箭箭身质量为m1, 箭头质量为m2, 初始速度为v₀,求:(1)分离后,求各自末速度(2)求平均作用力m215.已知 AD=L, 拉到B 点后,匀速上升至C,求(1)匀速速度v( 2 ) 求CD长度(3)求储存的机械能和消耗的电能之比16.粒子由A射入,初速度为v₀, 每次经过组件A时,速度均由v 增加至ky(k<1)(1)求经过A前后的轨道半径之比r₁:r₂(2)多次循环后,达到稳定速度v( 3 ) 从A 的中点以稳定速度v 入射能打到d, 求转动的次数和时间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试卷在遵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一、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变化解读一、2019 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2019 年四川《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19年相比没有实质性变化,只是在个别文字叙述做了调整,没有任何影响。

二、2019 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与2019年四川《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的物理部分有所区别,《考试说明》增加:1.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2.包括计算第一宇宙速度;3.电池组的计算只限于相同电池串联;4.&#10026;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10026;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10026;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

5.&#10026;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10026;只限于单相理想变压器。

6.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弹簧振子;7.&#10026;相对折射率不作计算要求;&#10026;定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二、高考物理应考策略一、注意《考试说明》的变化,把握复习方向。

今年的《考试说明》增加七点限制性说明,实际上是减少了考试内容。

我通过把近几年的四川卷进行对比,发现在四川高考题中从没超过《考试说明》要求,因此我们更应以《考试说明》为准,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方向。

二、复习要依据考试大纲,紧扣课本。

《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挥棒,压线的不复习,其它的都要全面复习,高考题多数源于课本,所以要仔细研读课本。

三、重视实验,尤其实验操作。

有很多老师实验基本上不做,完全在黑板上讲,为此高考将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高考对实验考核的力度逐年加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复习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实验,还要重视演示实验。

近年来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考查原理和简单的实验知识扩展到考查实验的思想、方法以及开放性的设计型实验。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与教学建议--王辉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与教学建议--王辉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与教学建议宿迁市教研室宿迁中学物理组今年《考试说明》与2013年相比,高考的考点数没变依然98条,其中部分考点有增减、合并或者表述有所变化,具体如下:一、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的变化1、考点内容增减的有⑴原考点1中质点、考系和坐标系删除了非惯性系不作要求这一说明;⑵原考点5中重力、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中删除了重力;⑶原考点50为互感、自感现在为自感、涡流,删除互感,增加涡流;⑷新增加考点62内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2、考点内容调整合并的有⑴原考点26中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点电荷调整为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其中点电荷被调整到考点27与库仑定律合并为现在的考点;⑵原考点57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原考点58阿伏加德罗常数调整为考点5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3、考点表述变化的有⑴原考点21中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表述变化为圆周运动的描述;⑵原考点22匀速圆周、向心力表述变化为匀速圆周的向心力;⑶原考点46为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表述变化为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⑷原考点55中电能的输送表述变化为远距离输电;⑸原考点56为传感器现表述变化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⑹原考点95为重核裂变、核聚变表述变化为裂变反应、聚变反应、链式反应。

二、高三教学建议1、重视主干知识研读《考试说明》和典型题示例就会发现其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但历年高考试题中对物理主干知识考查要求并没有变,所以依然要重视对力学和电磁学等相关主干知识的复习。

2、抓住选考模块这部分内容均为Ⅰ级要求,由于学生不够重视导致失分较多。

平时练习中要有计划穿插这部分内容,力争在高考中不丢分或少丢分3、重视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能力,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如在习题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寻找突破口,如何规范表达,对解题过程的监控和结果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
2019高考物理考纲解析:
2019年的高考,江苏省将告别实施了多年的江苏卷,使用全国统一卷。

不论是内容与范围,还是试卷结构,全国卷与江苏卷都有一些差异。

昨日(11月30日),省教育厅发布了《2019~2019年度高三语文等九个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类似于以往的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对九个学科的变化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给出指导意见。

物理:选择题增加了一题
不变:总分依然是110分,分为I卷和II卷两部分。

考试内容依然集中在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变化:第I卷中选择题增加一题变为8题,其中单项选择题5题,多项选择题3题,每题6分,共48分。

第II卷中,必考题47分,其中,实验题2题15分,计算题2题32分;选考题15分(三题选一题),分为2小题,第1小题5分,题型为填空题和多项选择题,第2小题为计算题,10分。

必考模块为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选考模块为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三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

对于考生如何选择选考模块学习,有老师建议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学生选择3-3模块进行学习;一般中等水平及偏下的学生选择3-5模块;优异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3-4模块自
主学习。

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的表述调整了10处,具体如下:看过"2019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的还看了:
1.2019安徽省高考物理资料
2.2019高考物理典型考点分析
3.2019安徽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4.2019年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