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冯至十四行诗特点
嘿,咱今天就来聊聊冯至的十四行诗!冯至的十四行诗啊,那可真
是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独特闪耀呢!
他的诗,有时候就像一首悠扬的曲子,缓缓流淌进你的心里。

比如
说这首诗,“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地没有言语”,哎呀呀,这比
喻多妙啊!就好像寂寞真的变成了那条在你身边默默游动的蛇。

再看看,那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坚定和憧憬,真让人热血沸腾!“我
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这是多么有力量的表达呀!
冯至的十四行诗还特别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那些细微的情感
和瞬间,被他用文字完美地呈现出来。

就好像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能看到我们平常忽略的美好。

比如在里,“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
们都让它化作尘埃”,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深的思考。

他的诗也不总是那么高深莫测,有时候也很接地气呢!就像和你聊
天一样亲切自然。

这难道不就像咱身边的好朋友,会和你分享快乐,
也会和你倾诉烦恼?
冯至的十四行诗,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啊!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细细
品味,反复琢磨。

它们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能让我们的心灵
得到滋养。

这就是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独特而迷人,不是吗?
我的观点就是,冯至的十四行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是诗歌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值得我们所有人去欣赏和学习。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

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与艺术特点在20世纪20年代的浅草社时期,冯至刚登上诗坛,就以清丽幽婉的抒情笔调,写下了不同凡响的诗篇。

《沉钟》创刊后,他的新诗意蕴更为深远,技法更为圆熟。

他在二十年代创作的近百首新诗,主要收录在《昨日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个集子里。

从数量上看,冯至的新诗不算高产,但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

《昨日之歌》是奠定冯至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第一本诗集,收入的是诗人20年代初期的诗作,真实地表述了五四以后知识青年渴望光明、探求激情与艰难地寻找出路的苦闷心态。

诗集上卷主要是抒情短诗,下卷是四首叙事长诗。

青春、爱情、生命是诗集的主旋律。

《我是一条小河》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新颖的意象、清新直白的语言、缠绵惆怅的情思,全部交汇在这条小河之中。

“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河水的柔波。

”这是一种充满哲理的情感波动,无心与有情,真挚与随意,都像小河流水,来得那样自然而又不容置疑。

顺着这种情致,小河历经曲折坎坷,终于汇入大海。

显然这是一首优美含蓄的爱情诗,但它的内涵又超越了爱情的范围。

情感与意象的交替升华,并把真切的感受和语言的情感诉诸具体的形象,这是冯至诗作的特点。

他的另一首很有名的诗作《蛇》,借蛇的联想,来写一种奇妙的寂寞之情,其中蛇的游动、蛇的形态以及有关蛇的联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无言的寂寞的内涵。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奇特的感受,无论在意象的新颖,还是在情感内涵的深沉方面,都堪称诗坛奇葩。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这是冯至诗作的常用手法。

如叙事长诗《帷幔》, 它以哀婉的传说为素材,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愚昧,歌唱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理想,是中国现代文学叙事诗创作较早的成果,显示了诗人将内容现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完美融合的艺术水准,对黑暗的诅咒和对理想的憧憬以及对理想和现实冲突的表现,表明诗人向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迈出了更坚实的步伐。

冯至的诗歌

冯至的诗歌

冯至的诗歌特点:冯至早期的诗歌表现出“热烈”而“悲凉”的抒情主调。

由于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冯至早期的创作表现出淳美自然的抒情色彩和舒展自如的艺术风貌,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至20世纪40年代。

冯至受到德国里而克哲学、诗学的影响,创作的《十四行集》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创作走向成熟。

《十四行集》自然谙练。

韵脚音节和谐确切。

风格清新淡雅。

诗中的意象大多平常。

诗人却从中发掘出它们与人生价值、历史命运间紧密相连的寓意,为哲理的思考与广阔的现实找到了接合点。

《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

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其在新诗史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并表明中国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

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这部诗集凝聚了作者在学习西方诗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汉语写作的成果,为中国新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姚国建【摘要】This article makes concrete discussion and statement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eng Zhi's poems on the basis of his poetry creation from 1920s to 1940s. Because Feng is good at exploring the unique poesy from daily life and pays much attention to pursuing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s, his poems possess simple and meaningfu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flexible and ingenious designing, Feng employs simple words and structure to convey rich implications 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inner structures. Furthermore, Feng pursues the kind of language that is simple and elegant, implicit and meaningful.%文章联系冯至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诗歌创作,对其艺术特征作了具体的探讨和论述。

认为他的诗善于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掘独特的诗意,注重追求诗的哲学意蕴,有着质朴隽永的艺术风格;他的诗外观朴实而充满内在智慧,有着灵活巧妙的艺术构思,重视意境的创造和内在结构的安排;在诗的语言上,他追求一种质朴自然、淡雅含蓄、极富韵味的语言。

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诗
(最新版)
目录
1.冯至十四行诗的概述
2.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
3.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
4.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
5.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
正文
冯至,原名冯承植,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

他的十四行诗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冯至十四行诗的特点是形式严谨,格律规范,同时又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十四行诗在形式上遵循了欧洲十四行诗的格律,但在内容上却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情感。

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哲理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冯至十四行诗的主题广泛,涵盖了人生、爱情、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敬畏。

冯至十四行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歌语言独特,形式规范,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诗歌内容深刻,主题广泛,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冯至十四行诗的影响深远,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被广泛传播,也被广泛研究和解读。

冯至《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冯至《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冯至《昨日之歌》与《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冯至的《昨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昨日之歌》是冯至在诗坛上确立地位的第一部诗集。

(1)对青春、爱情的歌颂,对生命的沉思。

如《我是一条小河》。

(2)从平凡的生活中窥见社会与人生的真貌。

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发出了不平之鸣,也表达了知识者的苦闷。

(3)叙事诗的创作是冯至20年代中国新诗发展所作的独到贡献。

如《帷幔》从中国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中取材,反封建的色彩尤为浓烈。

冯至的叙事诗,融抒情于叙事,为新文学叙事诗的起步,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中国的最高水平,冯至的《十四行集》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

(1)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宇宙的根本问题。

(2)表现出了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

(3)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露“锋芒”。

(4)利用十四行诗结构上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
称十四行体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

冯至《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冯至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十四行集》深受许多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下面我将就《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十四行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闻名。

冯至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十四行诗的形式,每首诗都由十四行组成,行与行之间紧密连接,呈现出严谨而统一的结构。

这种形式的采用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声情并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其次,《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上。

冯至的诗歌涉及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包括对生活、对自然、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细腻而深入的文字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以及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他善于捕捉那些微小而真实的情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给读者带来了共鸣和思考。

此外,《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

冯至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词句精炼而富有音韵感。

他又善于以寥寥数语道出深刻的意义,使得诗歌更加有力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灵。

他运用诗歌的语言艺术,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凝结成短小精悍的诗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美感。

最后,《十四行集》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上。

冯至将西方诗歌的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诗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典故、象征等,使得诗歌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同时,他也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致力于诗歌的写作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使得《十四行集》呈现出独特而前卫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十四行集》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艺术表现手法、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语言的运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等方面。

它不仅是冯至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篇章。

通过对《十四行集》的深入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冯至诗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论冯至诗的艺术特征
诗人冯至,出生于印度,并在印度接受九至十四岁的教育,其以《一朵艳丽的莲花》一诗为国人所熟知,其带有浓重的东方文化底蕴,是冯至诗中富有艺术想象力的杰作。

冯至诗以禅宗文化思想为依托,其写作思想几乎与其它诗人大不相同,他善良雅致,具有开拓精神,追求新诗的形式和艺术内涵。

他通过将现实与趣味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诗情形
成独一无二的和谐美。

冯至诗的诗情有一种思想和心理状态上的丰富性,他的句子有节奏感,用词精练,而且有着柔和的姿态,直达读者心灵。

表面上,他的诗篇象征性强,实质上却反映出一种复杂的
心理状态,使人望文生义,用心体悟诗义。

冯至的诗作充满着清新浪漫的味道,充满着人物的抒情叙述,构建出一种美好而空灵的世界,令读者着迷。

他采取夹叙夹议写作手法,塑造出一种古典中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他有
自己独到的讴歌之声,能真实而深刻地发掘他物质世界中存在的精神世界,他将室内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到一起,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实现了艺术和审美的完美结合。

冯至的诗,既有历史的思想深度又传达审美的完美震撼,他用思想理念、文字艺术、象征比喻等表达诗歌内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以其轻松调性和富有寓意表达,让人有
一种绚烂的视野感受。

综上所述,冯至的诗拥有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既有历史的思想深
度又传达了审美的完美震撼,从而形成了其艺术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陶忠娣(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冯至在早期诗集 昨日之歌 、 北游及其他 中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如 小艇 、 春的歌 、 我是一条小河 、 在郊原 、 蛇 、 迟迟 、 我只能 、 南方的夜 等等。

诗人谱写的爱情诗以其深沉感伤的抒情底蕴、对人生哲理性的沉思和新颖奇巧的意象等鲜明的艺术特色,彰显了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冯至爱情诗;感伤;哲理性的沉思;意象中图分类号:I207 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05)04-0009-02一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导言 中,论及冯至及浅草社时说: 他们的季刊每一期都显示着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魂灵,要发现心灵的眼睛和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

连后来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也曾发表他幽婉的名篇 那时觉醒起来的知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 经一周三 ,却是分明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暗。

摄取来的异域的营养又是 世纪末 的果汁 ,鲁迅先生道出了冯至以及那个时代诗人的心境,那就是孤独、苦闷。

在冯至的爱情诗里也弥漫着浓郁的感伤孤寂的情感基调,如 秋千架上 、 风夜 ,渗透其间的有一种冷清的伤感: 我的姑娘,你看那落日,/它又在暮蔼里销沉 /只剩下红云几抹,/冷清清,四顾无人 ; 我今宵静息在秋星下,/如船板漂聚到海湾 /它们再也挡不起那海上的汹涛/我也怕那风中的星焰,/一闪,两闪,三闪 ,从这些诗行中,可以读出一个情满心胸的少年温柔而感伤的情怀。

心湖的/芦苇深处/一个采菱的/小艇停泊;//它的主人/一去无音信 风风雨雨,/小小的船篷将折 ,诗人把心爱的人比做一去无音信的采菱人,以 小小的船篷将折 来喻孤独寂寞的心,氤氲着感伤凄清的情绪; 迟迟 中,夕阳西下,暮色四阖,诗人三番几次地叩问姑娘,姑娘却只是 迟迟地,不肯开口 ,使他不知在 歧路上 是 分开呢 还是 一同走去 ,诗仅三节,每节结句的 我问你 /你却总是迟迟地,不肯开口 的复沓,表现出诗人失望无助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在 暮春的花园 里,诗人 攀着残了的花枝 向心上的姑娘诉说他度过的 寂寞的春天 ,走在姑娘的身边,诗人仿佛感到母亲陪伴在身旁,心灵上阴郁已久的烟云已然飘散,表达了诗人获得爱情后的欣慰、惆怅和不无感伤的复杂情绪。

这些诗作是诗人经过苦闷的心灵冲击而结出的苦涩的果实。

[1]诗人真挚浓烈的爱始终只在心中、感觉中、想象中猛烈地燃烧着,从未有过真正的爆发,这火一样的热情总在嘴唇边化为沉默,所以诗人常尝到的,是没有爱的寂寞和无法获得爱情的苦恼。

诗中的感伤情绪虽然很浓烈,但诗人没有任其直流而下、肆意蔓延,而是波澜起伏、委婉含蓄且有节制, 诗人欲超脱世俗的荣华和浮浅的感情倾泻,与同时代同类诗比较,有着独创性,它不似郭沫若的爱情诗歌坦率、热情似火;不似湖畔诗人天真烂漫;不似刘梦苇杜鹃般啼血;也不似李金发的流于颓废伤感 ,[2]所以,他的倾诉不是多愁善感的痛苦,也不是春风秋月般的无病呻吟,而是感受孤独苦闷后的情绪承担,是思想的而非幻想的,是深沉的而非激情的。

他用深沉含蓄的笔墨织成了一幅幅爱的美锦,呈露了一个诚实正直、痛恨邪恶、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爱情的知识分子的魂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冯至爱情诗中的感伤苦闷不单纯是爱情的苦恼和寂寞,也应包含诗人对时代所感到的苦闷,对现实所感到的无可奈何。

二冯至是位沉思型的诗人,他的爱情诗有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爱情与哲理的结合,将爱情的种种思绪注入一种富于哲理性的思考。

在哲理性的思考中,诗人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意识得到升华,诗歌的情感也更加含蓄深沉、意味深长。

被誉为经典的爱情诗 我是一条小河 ,先以三节诗写出 我 与 你 欢快的调子和和谐9第二十卷第四期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 20 N o 4 2005年8月 J OURNAL OF CHUX I ONG NORMAL UN I V ERSI TY Aug 2005*收稿日期:2005-02-28作者简介:陶忠娣(1982 ),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歌。

的关系, 我 流过森林,绿叶剪成你的衣裳; 我 流过花丛,花影织成 你 的花冠,到了第四节以后, 我 无奈流入了无情的大海,厉风狂浪摧折了美丽的一切,终于 我 和 你 都在大海里 幻散 了。

诗人以小河自喻,对于内心世界的不能自主与人生命运不能把握的悲哀尽在其中。

我只能 一诗中表达了爱情与生命的绝望的声音,其中交响着希望与失望、现实与幻想、坟墓与婚宴、产生与死亡的矛盾的音符,蕴涵了诗人对人生的审视和思考。

蛇 中,诗人把热恋中 我 的 寂寞 比做是 一条冰冷地没有语言的长蛇 ,以及后面关于蛇衔来梦境像显一只绯红的花朵的奇想,就具有明显的智性的冷峻的特色。

冯至以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叙事诗被朱自清堪称独步,其超凡脱俗之处就是所有的内容都指向永恒的思考。

人与物,爱情与生命,这边的圆满伴随着那边的缺憾,当一个人获得生机而另一个人又无奈地面对死亡,当吹萧人的洞箫为拯救爱情而作了牺牲后,他们却陷入了空虚和惆怅,只有逃往深山。

喧嚣的人间无法容得美丽的生命之爱,也无法容留真正的艺术之美的追求。

帷幔 写的是不满包办婚姻而出家的少尼,暮鼓晨钟里被一个牧童的笛声唤醒了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她将心造的极乐世界绣上帷幔,然而帷幔终留下无法弥补的一角,最后少尼焚化在尼庵,牧童剃度在僧院。

诗歌没有直接指向对现实的控诉和批判,却以它的奇幻和瑰丽传达出一个长长的、深深的人生悲剧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冷酷真实的正视和思考。

所以说,冯至的爱情诗并不简单停留在对爱情悲剧性审美感情的表层观照上,而是有着超于一般爱情意义上的深层的隐性主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上的追问。

三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感意念与自然社会的客观物象相互交融和渗透所产生的新的生命体,是诗歌艺术情景相合而形成的一种最活跃的基本艺术元素,是包含着诗人心理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空筐结构 。

[3]对于诗人冯至,奇特的意象设置是其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其爱情诗中,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营构意象,意象成为他诗歌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诗人将对事物的默察、情感的思考凝结成意象的结晶,诗中意象的捕捉新颖大胆、奇特且蕴藉深厚,体现了他对诗艺的独特感受与追求,是对同时代同类诗的超越。

从表现手法上来说,冯至爱情诗里的意象大多为拟情性意象。

拟情性意象,是用托物、拟物、比兴等手法将抽象的、不可见的情感具象化而产生的意象,它的作用是对情感进行注释、化解,呈现可观可解的景象与画面,正如艾略特所说: 艺术形式里表达情感的唯一方法是找到一种客观对应物 。

[4]情感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要将内在的情感传达于他人,光靠单纯的情感概念作表达是不够的。

当你在与好友分别时说 我难受、我忧愁 时,受话者很难体会 难受 与 忧愁 的具体程度,而李白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 金陵酒肆留别 );李后主说: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清平乐 )。

他们分别以 东流水 衬托 别意 ,以 春草 比拟 离恨 ,化虚为实,化情为景,使不可捉摸的情感变得有光有色,有声有形。

无疑,晚唐诗及宋词中意象的设置及表现手法对诗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爱情诗里,他常选取大自然中易触发人们情绪变化的自然意象,如诗作 小艇 选取了 心湖深处,芦苇荡边,一只采菱的小船在凄风苦雨中飘摇 这样一个意象,诗人因无爱而寂寞孤独的心情含蓄地比附在此意象及情境中; 在郊原 一诗选取的 幽怨的琴弦 、 寂寥的郊原 、 红色的夕阳 、 黯淡的青山 、 雨丝缀在花之间 、 风丝挂在树之巅 这一系列拟情性意象中有着爱的缠绵与淡淡的喜悦,也有着爱的幽怨与悲伤; 无花果 中令人感到感伤忧郁的 无花果 意象是诗人情感最贴切的 客观对应物 : 看这阴暗的、棕绿色的果实,/它从不曾开过绯红的花朵,/正如我思念你,写出许多诗句/我们却不曾花一般地爱过 ,表达了诗人难以言喻的苦涩和遗憾。

除了这些清新明丽的意象外,冯至著名爱情诗 蛇 中 蛇 意象的捕捉以其大胆奇特至今仍为人称道,令人叹为观止。

蛇 意象的创作灵感由一外国画家蛇的黑白线条画触发,诗人把自己寂寞的情感与 蛇 这一恐怖的意象联系起来并把它作为爱的使者,给读者的接受心理造成了张力。

但当我们继续读下去时,就可深感它的奇妙,抒情主人公告诉所爱的姑娘,它 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无边的,浓郁的乌丝 。

在诗人的匠心独运下, 蛇 这一丑陋冰冷的意象发生升华,它变得秀丽无邪,它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的寂寞。

冯至爱情诗的艺术特色还远不止上面所论述的这些,如其含蓄清丽的语言、出奇制胜的比喻、具有整饬美而不严整一律的形式等等。

正如孙玉石所说,西方 世纪末 的果汁的蕴涵与时代给青年人的心理带来深沉的苦闷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酿成了一杯智者的苦涩的而有深味的酒,喂养和培育了冯至的孤寂沉思型的性格和对人生命运的超常性思考。

冯至的爱情诗,以其纯熟的技巧、含蓄的感情、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的内质等艺术特色在同期同类诗中崭露头角,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并为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称号和他后期创作的十四行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下转第21页)10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相信,在经过了这么一次变故之后,玛蒂尔德和路瓦栽的感情只会变得更加深厚。

一个人是不可能生活在孤独冷漠的世界里的,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这种真情是心灵的写照,是血与血的交融,它不可能用金钱和其他物质来衡量,而没有真情的世界是苍白的。

玛蒂尔德虽然丢失了一条把她逼上绝路的项链,但她还拥有着一段无价的至爱真情。

这种患难之中得到的真情将会伴随她走过未来的人生。

综上所述,玛蒂尔德尽管存在着一些人性的弱点,但她身上确实具有很多我们曾经忽视了的美德。

我们没有理由对她求全责备,更不应该认为她在丢项链之后所经历的种种苦难都是她的自作自受。

玛蒂尔德是不幸的,但她同时又是幸运的。

正如莫泊桑在文中所说的: 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项链 虽然给了玛蒂尔德沉重的打击,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何尝不是 成全 了她。

如果不是这一串项链,她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虚伪、冷漠、充满幻想的日子里,而正是因为这一串小小的项链把她彻头彻尾地改造成为了一个敢于向命运抗争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女性。

我认为,莫泊桑塑造玛蒂尔德这个形象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曹晓宏)R evisiti n g The N ecklaceCHE Baiqi n g,HU I N ai x uAbst ract:M athilde is the hero i n e of The Necklace,a m agnu m opus by M aupassan.t She has long been t h e person to be taunted,and even been synony m ousw ith vanity .I n fac,t she possesses so m e m oral quali ties that have been neg lected.F irs,t she is brave enough the bear responsibility.Second,she is honest and w it h d i g n ity.Thir d,she faces life opti m istically.K ey W ords:The N ec k lace;M at h il d e;m oral qua lities(上接第10页)参考文献:[1]孙玉石 中国现代诗里的哲人 论二十年代冯至诗作哲理性构成[J] 北京大学学报 1994(4)[2]陆耀东 论冯至早期的诗[J] 长江学术 2002(2)[3]邹建军 现代诗的意象结构 本体篇[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4]吴晓 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 诗学新解[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责任编辑:王碧瑶)On the artistic feat ures of love poe m s by F eng ZhiTAO ZhongdiAbst ract:Feng Zhi has created a large num ber o f love poe m s i n his works i n early days.The love poe m s w hich he co mposed,w ith its deep and senti m enta l lyrica l h i d den infor m ati o n,disti n c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ondering and i m age w it h very sk illful novelty of the ph il o soph ic theory i n life,have sho w n h is unique artistic ind i v i d ual character as China s m ost outstanding lyrical poet .K ey W ords:Love poe m s by Feng Zh;i senti m enta;l ph il o soph ic ponderi n g;i m age21车柏青 辉乃旭:玛蒂尔德,不该被忽视的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