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1. 引言李商隐是唐代末年著名的爱情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后世的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李商隐的爱情诗的特点、题材和意境,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李商隐的爱情诗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而著称。
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痴迷与失落。
以下是李商隐的爱情诗的主要特点:2.1 精妙的意象和描写李商隐的诗中经常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情的情感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2.2 婉约而豪放的表达方式李商隐的爱情诗既有婉约的温柔之情,又展现出豪放的激情和挣扎。
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痛苦和欢愉交织在诗中,使读者更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复杂性。
2.3 对于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的描绘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痴迷,同时也描绘了爱情带来的失落和伤痛。
他以深情的笔触,将他内心深处的爱恋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李商隐的爱情诗的题材分析3.1 唐代爱情观念的体现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体现了唐代独特的爱情观念。
他将个体的情感融入到了时代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在封建社会中对于爱情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3.2 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得娇美动人、聪明伶俐。
他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对女性的爱慕和无尽追求。
3.3 爱情与社会的冲突李商隐的诗歌中,爱情与社会所产生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他将个人的爱情痛苦与封建礼教的禁锢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4.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的意境4.1 感伤与忧郁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郁郁寡欢的意境。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痛苦和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4.2 温柔与浪漫尽管李商隐的爱情诗流露出忧郁的情感,但他也通过温柔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温暖和浪漫。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xxxx学报1999年第4期xxxx艺术特色xx(xxxx师范学校邮编224200)内容提要:李商隐的爱情诗,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用典工切,写情细腻,巧用比喻,意象绵密,贯穿着一种执着不移的深厚感情,经得起反复咀嚼和玩索。
关键词:xxxx艺术特色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写下了许多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巧妙的比喻,内在的抒情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爱情诗,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
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另一方面,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从而使诗成为袁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
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
反过来说,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
于是,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
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的爱情诗,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一、从前代小说、诗歌和神话中汲取素材,巧用典故,构成诗歌的新奇浪漫情调和奇幻绚丽的色彩李商隐是富有艺术敏感的诗人。
他的生活面虽然不广,但在符合他审美观点的天地中,他常能悉心处地、体贴入微地体情察物,选取富有压缩性的典故,把它曲折地表达出来。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正文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是唐代诗人中被后人公认的一代情圣,他的情诗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在我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他所独创的无题诗,含蓄蕴藉,音调谐美,深情绵邈,沉博绝丽,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李商隐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李商隐的诗歌写得比较隐晦,他写的爱情诗,朦朦胧胧的,比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表达了虽然他不能像凤凰一样,产生一双翅膀,可是他的心和她是相通的,与她相知,从中可以读出他对她的相思之苦,可是他不说他喜欢的是谁,也没告诉我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爱情故事。
除此之外,又如《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了谐音,用“丝”比作“思”,同样表达了他对她的相思之苦,他的内心是很痛苦的,我们只是知道他内心的痛苦,可是却不知道他思念的人和上面的那位是不是同一个人以及他们之间的恋爱史。
可是他写的诗是很美的。
李商隐的诗歌表情达意,委婉曲折,使读者有“橄榄回味”的妙处。
诗是历代诗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但是有的人只能直率道出,让人一看就懂,而没有余味,可是李商隐的诗,却能够婉曲地道出,使人反复吟咏,感到意味深长。
如《寄恼韩同年》第一首诗:李商隐的诗歌中很多用了幻想的手法,这就使他的诗歌既具有新鲜、瑰奇、空灵、朦胧的美,又不缺少亲切感和生活的气息,例如《板桥送别》诗“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诗的前两句由“晓河”写到板桥下的微波,都是实写眼前的景象,三、四句生出水仙乘着鲤鱼,芙蓉落下红泪的幻想,从而以非现实的幻象,营造出一个奇丽的幻境,把这一对情人伤离悲泣的情态,形容得非常凄美动人。
又如《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在巴山夜雨中思念友人,幻想他日重逢,西窗共剪残烛之时,再回忆漫画今宵的情景,眼前的实景与虚拟的,未来的幻境叠映、对照,使这首诗的意境有回环往复之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摘要: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二、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三、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四、李商隐爱情诗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很多主题,其中爱情诗是他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首先,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对他的爱情诗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商隐一生坎坷,他在爱情上也曾经历经坎坷。
他的爱情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使得他的爱情诗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其次,唐代的社会背景也为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代是一个宽容、开放的时代,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比较开放。
同时,唐代的诗歌文化也非常繁荣,许多诗人都致力于诗歌创作。
这些因素都为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良好的环境。
二、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商隐一生爱过几个女子,但他的爱情生活并不顺利。
他的爱情经历充满了挫折和痛苦,这使得他的爱情诗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爱情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爱情诗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无奈和绝望。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主题多样,有的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有的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绝望,有的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真挚:李商隐的爱情诗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真挚情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2.艺术精湛:李商隐的爱情诗艺术价值很高,他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他的诗歌形象生动、感人至深。
3.风格独特:李商隐的爱情诗风格独特,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同时也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李商隐是晚唐抒写爱情的能手,他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
诗中主要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艰难,异地相思的无限痛苦。
但是,他们对爱情坚贞不渝,离别的痛苦中始终有一把希望之火在燃烧。
由于距离而悲,有悲而感到绝望,绝望中又对未来寄予了希望。
看似悲剧,是凄;又想得到相聚的圆满结果,是美,其魅力就在于他把爱情表现得那样无望,但又不是那种伤情至深的绝望,从这种无望的爱情中透出主人公把希望寄予未来而让人感到一种辛酸的美,凄绝的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之所以有这种凄美的效果,是有一下几大艺术特色的缘故:一、构思缜密,情致深蕴,情挚意真,深厚缠绵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一句是过去时,第二句是现在时,三、四句是将来时,四句小诗,把夫妻间的相互思念,自己客居异乡的凄苦和幻想他日相聚的欢娱全部写出,构思精妙,极尽委曲之能事。
特别是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开头就说尽了离情别恨。
颔联春蚕蜡炬、到死成灰,比喻中寓象征,至情至性,已经超越爱情而具有执著人生的永恒意义。
颈联于细意体贴关注中见两心眷眷,两情依依。
末联是近乎无望中的希望,更见情之深挚。
他把爱情纯化、升华得如此明净而又缠绵悱恻,在古代诗歌中是罕见的,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不为无因。
二、注重心灵世界的表现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多种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他(她)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往往借助细节描写、内心独白、以景托情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妻子王氏亡故后,李商隐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来抒发对爱妻的思念之情。
如《正月崇让宅》就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
诗中的"鼠翻窗网小惊猜"这一细节描写,非常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夜诗人全神贯注地怀念亡妻,忽听到鼠翻窗网之声,还以为是妻子到室中来,所以立刻翻身起来,寻找妻子……再如《代赠二首》中的"楼上黄昏欲望休",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衬托女子的思想感情。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唐代是一个暴动的时期,而的诗歌无疑就是站在歌领域这座颠峰之上的领军人物之一,李商隐所创作的爱在中、晚唐又是另一座宏伟高峰。
其典型情感括能力,复杂的心里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的情感的诗歌创作本领,不仅是唐的诗坛上的奇葩,而且更是中国古今爱情诗的丰碑。
一、李商隐创作背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燓南生,是我国唐代中后期的一位有着极高成就的杰出诗人。
李商隐是和、李贺并称的唐代诗家“三李”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和低级官僚的家庭,早期便是一位早露才华的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号为“关中四子”,又与刘长卿、张楚金、刘慎虚等齐名。
李商隐生活在了一个日落西山的唐王朝崩溃前夕,他的一生是力求有为的一生,但也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在李商隐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令狐楚。
令狐楚是当时唐文宗时期的朝廷元老,李商隐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但这位老先生对李商隐的资助和扶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李商隐不但从这位老先生身上得到一名官职,而且还学习到在当时极为流行的文的写作技巧。
当李商隐往京城去应试时,令狐楚总是助其旅费;当天寒地冻,李商隐衣服不周时,令狐楚也总是是殷殷照顾。
恩情之深,确非泛泛。
而其,李商隐在创作如果没有令狐楚的指点,他的文不可能如此精进,诗中的用典遣词也不一定能这样富,诗的风格可能又是另种风格。
在令狐楚死后,李商隐跑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幕僚,王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于此同时,李商隐很不幸的卷入了党派斗争之中。
由于之前的给他授业的令狐楚属于牛党,现在的王茂元属于李党,尽管李商隐绝不以党徒自居,但他的举动,大受牛党攻击,因此在政治上李商隐受到排挤。
最后,李商隐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二、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中(1)李商隐与女冠的那些事。
李商隐青年时期,曾经在河南济源的玉阳山、王屋山一带隐居学道,因此他有机会熟悉当时成为特殊风尚的一些女冠的风流旎的生活。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
(最新版)
目录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题材特点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风格
四、李商隐爱情诗的影响和价值
正文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爱情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晚期,这个时期社会政治动荡,民生疾苦,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同时,李商隐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好成绩,这也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题材特点
李商隐的爱情诗主要描写了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妻
子的思念之情。
他的爱情诗题材多样,既有描写夫妻别离的痛苦,也有表达对妻子的关爱和思念,还有对爱情的反思和思考。
这些诗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丰富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李商隐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他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使得他的诗歌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此外,他的诗歌还具有较强的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
享受。
四、李商隐爱情诗的影响和价值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爱情诗不仅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情感价值。
我看李商隐 ——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个人论文)

我看李商隐——浅谈李商隐的爱情诗朱力内容提要唐代是一个诗歌暴动的时期,而李商隐的诗歌无疑就是站在唐诗歌领域这座颠峰之上的领军人物之一,李商隐所创作的爱情诗在中、晚唐又是另一座宏伟高峰。
其典型情感概括能力,复杂的心里描绘,以及通过背景气氛的渲染和用象征手法抒发的情感的诗歌创作本领,不仅是唐的诗坛上的奇葩,而且更是中国古今爱情诗的丰碑。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象征手法善于用典艺术特色一、小说李商隐创作背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燓南生,是我国唐代中后期的一位有着极高成就的杰出诗人。
李商隐是和李白、李贺并称的唐代诗家“三李”之一,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和低级官僚的家庭,早期便是一位早露才华的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号为“关中四子”,又与刘长卿、张楚金、刘慎虚等齐名。
李商隐生活在了一个日落西山的唐王朝崩溃前夕,他的一生是力求有为的一生,但也是坎坷潦倒的一生。
在李商隐一生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令狐楚。
令狐楚是当时唐文宗时期的朝廷元老,李商隐遇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但这位老先生对李商隐的资助和扶持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李商隐不但从这位老先生身上得到一名官职,而且还学习到在当时极为流行的骈文的写作技巧。
当李商隐往京城去应试时,令狐楚总是助其旅费;当天寒地冻,李商隐衣服不周时,令狐楚也总是是殷殷照顾。
恩情之深,确非泛泛。
而其,李商隐在文学创作如果没有令狐楚的指点,他的骈文不可能如此精进,诗中的用典遣词也不一定能这样繁富,诗的风格可能又是另种风格。
在令狐楚死后,李商隐跑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幕僚,王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
于此同时,李商隐很不幸的卷入了党派斗争之中。
由于之前的给他授业的令狐楚属于牛党,现在的王茂元属于李党,尽管李商隐绝不以党徒自居,但他的举动,大受牛党攻击,因此在政治上李商隐受到排挤。
最后,李商隐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二、李商隐的爱情诗及其中故事(1)李商隐与女冠的那些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
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之美、凄艳之美、纯情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善于用典。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
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
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
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
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
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李商隐可以
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
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
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
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
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
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
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以
下几方面: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
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
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
属无题之作。
如《锦瑟》、《嫦娥》、《柳》、《昨夜》等诗篇。
李商隐有意识地以此为一些意境朦胧、内涵深远的爱情诗作命名。
用“无题”的方式来摆脱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使读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感觉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寻求解答,从而获得审美享受。
如《锦瑟》,历来是被诗评家称为最难解的诗迷,作品虽题目为《锦瑟》,但仅以诗中首二字为题,实际等同“无题”。
诗的额、颈两联创造了四个优美的意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庄生晓梦迷蝴蝶”,当回想青年时代的壮志雄心,但又无法伸展,故曰“迷”。
“望帝春心托杜鹃”,当为壮志难酬,致一片雄心,惟有付之吟咏,有如望帝之化为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与“蓝田日暖玉生烟”,则以珠玉自喻。
珠有与月盈虚的传说,今沧海月明而珠不能自盈,是以有泪;玉韫山中,终不为人所采,则蓝田日暖,亦徒见宝玉生烟罢了。
这四句可以说,如实地概括了诗人的一生,似乎都蕴涵着诗人的一种愁苦、孤寂的情愫和希望破灭的凄怆。
但诗的最后二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提携全篇,对以上所用的典故加以总结,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感触。
这首诗是以朦胧的情思寓于朦胧的境界,通过含蓄、暗示来表达诗人的人生哲理,展示内心世界。
而且这首诗是写于李商隐在世的最后一年,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诗人五十年的经验总结。
所以历代诗评家结合他的身世,得出如此多的考证。
《圣女祠》之二,是描写诗人与女道士恋爱的一首作品,几乎句句都有典故。
“三里雾”、“五铢衣”、“刘式威”、“衩头燕”,
通过层层隐喻,描写了女道士的居所和服饰,透露出作者与她的恋爱关系。
于其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这段恋情既留恋不已又极力掩饰的矛盾心里,从而体味到其中的暧昧情趣。
这首诗也通过各种典故的运用,为作品增添了扑朔迷离之美。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中“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采用了宋玉《高堂赋》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和南朝《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的旧语,既增添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又传递了女子的凄苦孤独、寂寞冷清之感,诗的感情基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还有像“刘郎只恨蓬山远”,“蓬山此去无多路”,都表现出对所爱之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哀怨情绪。
总观李商隐诗的用典方式,他屏弃了简单的词语替代,而更注意词汇的内涵和张力;更多的运用有强烈情感的故事,使内容更具感染力。
有些诗使用了重叠渲染的典故,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氛围与意境。
因此,李商隐诗中的典故能幻化出一种奇妙、朦胧、艳丽的色彩,传达极为浓烈的感情。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表达了一位远隔天涯的女子的痛苦思念。
诗人在梦中与恋人失之交臂,醒来后便陷入无尽的怅惘之中。
痛楚的呼唤已无济于事,于是提笔急书,寄情文字,却发现纸上竟是些淡淡的字迹,待到急迫的心情平息下来,诗人借着残烛的余光,遥思独居闺房的恋人,描画出迷人的场景。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锈芙蓉。
”描写烛光半笼于翡翠与金丝的烛惟之中,光焰黯淡而柔和;由麝香熏过的芙蓉帐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华丽的景物蒙上了一层朦胧色彩,具有一种虚幻的审美效应。
由此烘托出两地相思者的孤寂与
凄凉的心绪,使作品中的意境更加浓郁,主题表现得更加深切。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