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其人及其诗歌风格特征浅说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1.【问题】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答案】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
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
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学李商隐知识点总结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3年-858年),中国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晚年自称颇知心学道。
他是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以七绝和五言绝句著称,与杜甫、王维并称唐代“诗三杰”。
李商隐以其才情兼备的诗文而闻名后世,被誉为“唐代诗坛之天才”,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李商隐的作品特点1. 写实性强:李商隐的诗作品多以宫廷和市井生活为题材,描写世事变换,人生沉浮,展现出现实生活的百态和社会矛盾,将“写实”推至极致。
2. 情感丰富:李商隐的诗作热情奔放,抒发感情,表现出充沛的情感,对于爱情、仕途、宦途等动人的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
3. 豪放风采:李商隐的诗风豪放,文章气势磅礴,用词豪放激昂,语言生动有力,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4. 艺术表现手法:他熟练运用修辞、意象等手法,用语精炼、意味深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三、李商隐代表作品1. 《夜雨寄北》:表现了离别的深情,带有忧伤的感怀,写景抒情之作,描绘北方的雨景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2. 《夜泊牛渚怀古》:展现了他对古老乐土的崇敬之情,通过描绘夜晚泊船的情景,表达了对唐代旧物和风貌的怀旧之情。
3. 《登乐游原》:写出了对家乡乐游原抒发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流年逝去的感慨。
4.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对友谊之情的珍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与友谊的坚定不移。
四、李商隐的文学影响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观念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商隐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启发了后世诗人们融合诗歌创作和时代精神的探索。
他的诗歌以其耐人寻味、意境深远的特点,对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唐代诗歌的经典范例,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李商隐的艺术思想李商隐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对后世文学评论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诗歌,会有怎样的艺术特色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供各位参阅,希望为大家带来帮助。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
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
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
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
然而,李商隐的诗歌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
诗歌表现特色如下: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表达感情细腻深刻、细腻的感情表达是李商隐诗歌的一个明显风格,无论感时、抒怀、吊古、咏物或言情,无不渗透着诗人的真情实感。
如历来传诵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廖廖14个字,把那种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以及愈受阻隔愈感到默契可贵和愈有默契愈觉得阻隔难堪的矛盾心理,揭示得极其深刻动人。
再如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暮春衰残的景象映衬出两个倾心相爱的人此时的难舍难分,诗人用逆向思维的角度,欲说分别,却从相见之艰难写起。
论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丰富的情感、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在千古中留
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他的诗歌具有如下几项艺术特色:
一是奔放洒脱的叙事风格。
李商隐大部分诗歌采用叙述性叙事方式,
笔触挥洒,情感自由奔放。
他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对家国的深情厚爱,对婉约的渴望和绝望,对落魄的无奈和悲凉,对凄凉萧瑟冬天的
热情和期盼。
二是象征性的诗体形式。
李商隐的诗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更是他心灵所有的内容,是他心中不断沸腾的激情和挣扎。
他常用含
蓄的语言,丰富而抒情的形式,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内容,使人窒息
于感悟,流连于抒情。
三是抒发真情实感的情思表述。
李商隐诗歌的情思表达不仅深刻,而
且实感激动,不仅是他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也是他对命运 mayday 的
痛苦挣扎,为家乡的求救与思念,以及对抗苍生摆脱枷锁的坚定信念。
四是高雅优美的语言表达。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华美的语言和语句,让
读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王国,充分享受那种内心深处躁动的滋味,充
满了清新的品味和文采。
五是集实力与创造性于一身的艺术风格。
李商隐的诗歌并不只是用单
一的风格,他把超越时代的实力和创造力融为一体,既直击心灵,又
拨动情感,吸引人们心动,激发人们的精神,令读者感受强烈而持久
的感动。
李商隐其人及其诗歌风格特征浅说

2 1 1 0l . 2
元稹 离思 与贺铸 鹧鸪天》 的比照
一 一
兼论诗词表达情感 的特征
。陈光 祖
摘 要 :元稹的 离思》和贺铸的 ( 《 鹧鸪天 》虽然都是悼念 妻子的诗词 ,却有 着各 自的特征。本 文以他们所处的
时代 为大的背景 ,结合他们 的个人 经历,对他们 的诗词进行 比较 ,具体集 中于诗词 中的景与情 、人生况味 两个方
李商 隐 ( 1 年- 8 8 ) ,字 义 山, 号玉溪 生 ,别 漓 尽致 。譬如 《 8 2 - 5年 临发崇让宅紫薇 》一 诗中 ,诗人 以 “ 一树
号樊 南 生 , 郑 州 荥 阳 人 , 童 年 时 随父 在 绍 兴 、镇 江 读 书 生 浓姿 ”抒怀 ,用 “ ”字贯穿全诗 ,加之 “ 独 秋亭 ”、 “ 暮 活 , 十 岁 丧 父 后 返 回 荥 阳 居 住 。李 商 隐 天 资 聪 慧 ,长 于 文 雨 ” 、 “ 埃 ”等 物 象 , 更 给 全 诗 蒙 上 了 一 层 惆 怅 、孤 寂 轻
一
出于 异于 常人 的 人生 体验 ,李商 隐作 诗 少于 直 白 , 沦 ,笔触幽 曲沉 潜,主 旨窈渺含 蕴,将隐重之 美展 现得淋
个方 面 对 李商 隐及 其 诗 歌 作 品进 行 简 单 探 讨 ,不 当之 大存 比兴 ,其 比物、 比史 、比仙 ,兴不平 ,兴冤抑 ,兴沉
处 ,恳 请 方 家 指 正 。
欢 中病逝 。
三 、在语言运作上,其诗独具艳绝之美 作 为一 代才子 ,李 商隐在遣词方面颇 具功力 ,其用 词
李 商隐不但是一位博 学多识的才子 ,而且还是忧 国忧
民、时刻关心 国家命 运的志士 。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 ,情感 绮靡 ,采典精准 ,通过复辞重言、情景离合、翻转反 向等艺
李商隐的创作特点

李商隐的创作特点李商隐是唐代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意境深远:李商隐的作品常常给人以辽阔深远的感受,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将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深入地表达出来。
比如在《无题》中,他运用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的语言,将月亮和远方的思念联系在一起,给人以遥远、悠远的感受。
二、情感真挚:李商隐的作品往往带有浓郁的个人情感,他对爱情、友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贯穿在他的诗歌中。
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出对亲人离别的思念和对爱情的痴迷。
例如在《锦瑟》中,他以琵琶的声音来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使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
三、语言优美:李商隐的作品语言优美,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描写,给人以美感和审美享受。
他的诗作常常使用典故和古典文学的语言,使作品具有一种古韵和雅致的风格。
同时,他还善于使用押韵和平仄,给作品增添了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例如在《夜雨寄北》中,他运用了“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样的语言,使作品既具有音乐的美感,又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思想深刻:李商隐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触动。
他对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奈常常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他对权力和荣华的嘲讽和讽刺常常在作品中体现。
例如在《锦瑟》中,他以琵琶为象征,表达出对权力和荣华的嘲讽和讽刺,同时也表达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思考。
李商隐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和思想深刻等方面。
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以美感和审美享受,还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1️⃣ 引言:李商隐诗歌的独特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成为了晚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星辰。
他的诗歌,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既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天空,也穿越时空,影响着后世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丰富的意象、含蓄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2️⃣ 艺术特色之一:意象丰富,意境深远李商隐的诗歌中,意象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以锦瑟这一乐器为引子,引发对往昔岁月的无限追忆与感慨。
又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之景,象征爱情的艰难与离别之苦,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
这些意象不仅生动鲜明,而且富含哲理,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3️⃣ 艺术特色之二:情感含蓄,意蕴丰富李商隐的诗歌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往往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世界巧妙地融入到诗歌的字里行间。
他的无题诗尤为著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以春蚕吐丝、蜡炬流泪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精神,情感真挚而动人。
这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使得李商隐的诗歌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让读者在反复咀嚼中,逐渐领悟其深层的情感内涵。
4️⃣ 艺术特色之三:哲理深刻,引人深思李商隐的诗歌不仅情感丰富,而且哲理深刻。
他善于在诗歌中融入对人生、爱情、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通过对青鸟探看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道路漫长、相聚不易的哲理思考。
这些哲理的融入,使得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富有思想深度,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诗歌特点

李商隐诗歌特点
李商隐诗歌特点:
1、时代感强:写作时代出现了唐朝安史之乱,李商隐的诗歌有较强的时代感,他
的诗歌抒发的是时代的痛苦、绝望和挣扎,也表达了一种不屈的坚持、善良的抗争和久违的民国理想。
2、表达丰富:李商隐的诗歌表达的内容多,写的题材也涉及广泛,从怀远游
记到哀歌,从故乡情怀到山水描写,从宿闻史述到郡国悲叹。
表情抒情,情思沉淀,使其诗歌在古代诗体中独树一帜,格调自然得体,内容丰富多彩。
3、反映人情:李商隐的诗歌通过地方风物,勾画出朴素空灵的田园乡村景色,真实而深情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对家乡、生活、自然的感情,深入浅出
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生活特征。
4、形式新颖:李商隐在灵活运用传统诗歌形式的同时,还以新的技巧、新的
语言,创造出一种以哀伤抒情为主调的新型古典诗歌。
此外,他还用典型的散文形式抒发自己疾苦的心情,与中古传统诗歌形式相对比,他的技巧着实令人仰望。
5、评议反映多样: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充满武侠情趣,也不乏宗教感叹的内容,而且还给予了安史之乱当时豪杰的述评,表现了一种梁实秋式的英雄楷模,巧妙
地反映了春秋之变的社会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其人及其诗歌风格特征浅说
摘要:李商隐是晚唐杰出诗人,其作品不但代表了当时诗界最高成就,而且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本文自李商隐身世起笔,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李诗的艺术之美,以期对诗人及其作品作出最切合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李商隐生平诗歌美感
李商隐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人博学然难酬抱负,其诗瑰丽却遭人侧目。
其实,只有懂得诗歌艺术的人士才知道,正是李商隐,真正将诗歌的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正如清初吴乔云:“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基于此,本文将从诗与人两个方面对李商隐及其诗歌作品进行简单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别号樊南生,郑州荥阳人,童年时随父在绍兴、镇江读书生活,十岁丧父后返回荥阳居住。
李商隐天资聪慧,长于文学,15岁时即著《才论》,其古文为士大夫们所称颂。
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闻知后,招其入府,并授以骈文技法。
837年,李商隐高中进士,其报国之心油然而生,这一点可从其当时作品《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初食笋呈座中》、《八岁》等中窥出。
当年冬日,令狐楚病故,因遭人嫉,李商隐正无所依靠,恰逢素爱其才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邀其入幕,乃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不久即娶王女为妻。
一代才子从此卷入党争,一生困顿,光辉理想由此破灭。
851年,妻王氏病故,李商隐饱经
风霜的身心又遭打击,甚至萌生了出家为僧的念头,最终在郁郁寡欢中病逝。
李商隐不但是一位博学多识的才子,而且还是忧国忧民、时刻关心国家命运的志士。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情感真挚,艺术妙绝,成就是多方面的。
李商隐的诗作有体恤民情的,譬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有反映政治事件的,譬如《有感》、《重有感》等;有揭露党人恶行的,譬如《霜月》、《赋得鸡》等;有描写仙风的,譬如《白道》、《紫府》等;有直讽王室的,譬如《随师东》、《寿安公主出降》等;有自叹伤逝的,譬如《落花》、《汉宫词》等等,无不脍炙人口,韵调和谐,其不愧为晚唐诗家第一人!
总体说来,李商隐诗歌之风格特征,当为以下几端:
一、在意象创造上,其诗独具隐重之美
出于异于常人的人生体验,李商隐作诗少于直白,大存比兴,其比物、比史、比仙,兴不平,兴冤抑,兴沉沦,笔触幽曲沉潜,主旨窈渺含蕴,将隐重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譬如《临发崇让宅紫薇》一诗中,诗人以“一树浓姿”抒怀,用“独”字贯穿全诗,加之“秋亭”、“暮雨”、“轻埃”等物象,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惆怅、孤寂之氛围,从而将诗人本体与物象融合在一起,颇具动魄之魅力。
二、在表现形式上,其诗独具虚幻之美
李商隐才高志远,报国意切,然小人当朝,屡拒其行。
在徬徨和苦闷中,诗人修习道术,直观世间之虚幻,进而在诗作中,亦铺陈此飘渺与虚幻之象。
譬如《七月二十八日夜》一诗由梦提及,旋而遇
烟闻乐,与诸神相见,最终梦破而雨正酣。
诗人对实境虚写,对虚境实写,将梦想与现实迷离变换,从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虚幻之美,可谓是古代意识流作品的集大成者。
三、在语言运作上,其诗独具艳绝之美
作为一代才子,李商隐在遣词方面颇具功力,其用词绮靡,采典精准,通过复辞重言、情景离合、翻转反向等艺术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述功能,深化了诗句的丰厚底蕴,从这点看,李商隐不愧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具有艳绝之美,我们可以从其诗作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譬如“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风女癫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等等,词丽典多,意境独特,在节奏美和含蓄美的烘托下,给人以绕梁三日的感觉。
四、在典故选用上,其诗独具纷然之美
有论者言李商隐诗用典冷僻、堆砌,诗义隐晦艰涩,其实,这是某些论家对李商隐的大误解,同时也证明了少数论家之浅薄。
李商隐一生沦贱艰虞,面对此种境遇,他能直抒胸臆吗?基于此,诗人以典故入诗,类比恰当,喻意灵活,俱因诗人思绪慎密,感情深沉,博学多才,故其作品绵缈纷然,异解频出,难有一论。
譬如《八岁》一诗,或曰“才而不遇”;或曰“少年不遇”;或曰“依人之态”;或曰“代少女言”,不一而足。
又如《锦瑟》一诗,云“悼亡”、云“华年”、云“自伤”、云“惘然”,聚论繁杂。
李商隐以杜甫为师,善化典故,渲染气氛,给人以繁复朦胧之感,是实是虚,是古是今,
是讽是赞,是简是繁,难有确论,却让读者感受到了回味悠长的纷然之美。
五、在艺术结构上,其诗独具离合之美
作为“可空百代”的才子,李商隐以构思精妙见长,无论多平凡的题材,其都能在艺术结构上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打破时空界限,让场景随心绪的波动而展现,从而增强了句脉的萦回宕曳之态。
譬如《小园独酌》一诗,作者看到的景象,应在其轻斟之时,然首联、颈联皆言柳花蝶之事,此乃“离”也,后又“离而复转”,合展席轻斟,叹梅花报“春”不见“春”,极富离合之美。
李商隐娴熟地运用时空跳转之法,令意象艺术在结构上离合反复,亦洄游于多维时空中,以赋法变换迷离,由此强烈地感染了读者,使其随诗人之抑扬顿挫而释怀。
又如《夜雨寄北》一诗,首句“君问归期”,对方时间为“昔”,空间在“长安”;诗人答“未有期”,时间为“今”,空间在“巴山”,此为合。
第三句“西窗剪烛”时间为“未”,空间在“长安”,此为离。
末句“巴山夜雨”又为合其极尽往复回环之妙,充分体现了李诗动人的节律感,读起来离合虚实,韵味十足。
简而言之,李商隐是一位才气过人、忧国忧民、郁愤深广、情感真挚的诗人,他的诗意旨朦胧、咏叹精辟、韵味隽永、构思精巧、选材广泛、风格娟美、辞章华丽、雕琢无痕,其不愧为“唐人之冠”、“老杜再生”,他是诗歌世界中的集大成者,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刘劲甘肃白银中国建设银行白银分行 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