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1.【问题】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答案】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特点和风格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多抒写时代动荡离乱的感慨和个人失意悲愁的心情。

其中既有关注现实的政治诗,也有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既有表现个人遭际的抒怀诗,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诗。

由于时代的混乱和个人遭遇的坎坷,他的诗往往流露出浓厚的感伤、迷惘和消极的情绪。

他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以缜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哀婉的情调、瑰丽多姿的形象和含蓄优美的辞采,来表现他所特有的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境与感受,从而构成朦胧瑰丽的诗歌境界,表现为一种凄艳浑融的风格。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

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之美、凄艳之美、纯情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善于用典。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

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

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

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

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

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

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李商隐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

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

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研究报告1. 引言李商隐是唐代末年著名的爱情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而且在后世的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李商隐的爱情诗的特点、题材和意境,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李商隐的爱情诗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而著称。

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痴迷与失落。

以下是李商隐的爱情诗的主要特点:2.1 精妙的意象和描写李商隐的诗中经常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爱情的情感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2.2 婉约而豪放的表达方式李商隐的爱情诗既有婉约的温柔之情,又展现出豪放的激情和挣扎。

他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痛苦和欢愉交织在诗中,使读者更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的复杂性。

2.3 对于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的描绘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痴迷,同时也描绘了爱情带来的失落和伤痛。

他以深情的笔触,将他内心深处的爱恋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3. 李商隐的爱情诗的题材分析3.1 唐代爱情观念的体现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体现了唐代独特的爱情观念。

他将个体的情感融入到了时代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在封建社会中对于爱情的不同感受和体验。

3.2 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女性形象常常被描绘得娇美动人、聪明伶俐。

他对女性的赞美和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对女性的爱慕和无尽追求。

3.3 爱情与社会的冲突李商隐的诗歌中,爱情与社会所产生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他将个人的爱情痛苦与封建礼教的禁锢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反思。

4. 李商隐爱情诗诗歌的意境4.1 感伤与忧郁李商隐的爱情诗作品往往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和郁郁寡欢的意境。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痛苦和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4.2 温柔与浪漫尽管李商隐的爱情诗流露出忧郁的情感,但他也通过温柔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温暖和浪漫。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xxxx学报1999年第4期xxxx艺术特色xx(xxxx师范学校邮编224200)内容提要:李商隐的爱情诗,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用典工切,写情细腻,巧用比喻,意象绵密,贯穿着一种执着不移的深厚感情,经得起反复咀嚼和玩索。

关键词:xxxx艺术特色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写下了许多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巧妙的比喻,内在的抒情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爱情诗,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

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另一方面,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从而使诗成为袁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

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

反过来说,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

于是,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

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的爱情诗,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有如下几点:一、从前代小说、诗歌和神话中汲取素材,巧用典故,构成诗歌的新奇浪漫情调和奇幻绚丽的色彩李商隐是富有艺术敏感的诗人。

他的生活面虽然不广,但在符合他审美观点的天地中,他常能悉心处地、体贴入微地体情察物,选取富有压缩性的典故,把它曲折地表达出来。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意象特征摘要:李商隐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诗人,在其诗歌之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制造缤纷绚烂的意象,以此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爱情诗中更是将意象融入出自己的风格,以此来寄托自己内心的伤感情绪,使得诗歌的意境具有独特的美感。

本文主要是通过李商隐的爱情诗意象进行分析,阐述爱情诗的悲剧美与感伤美,进而对李商隐诗句的魅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关键词:爱情诗;意象;特征晚唐时期,李商隐的诗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诗歌艺术的顶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

他的爱情诗深情柔婉,斑斓迷离,具有跳跃式的凄迷情思、非逻辑的意象组合,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朦胧、深邃和神秘,诗中所指似是而非、意味无穷,达到了他所追求的模糊事实,以“隐弊”形式来表达自己深挚爱情的目的。

一、意象特征之一———凄迷感伤李商隐从小就遭遇不幸,其后又陷于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对爱情执着追求但妻子早逝,造成他孤介的性格,使诗歌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感伤美。

诗歌描写的大都是男女主人公相思之苦,以及诗人对美好精神世界的感悟和追求。

诗中意象多选择夕阳,残照,落花、破镜、哀筝、枯荷,将自己的悲情寄托于这些事物之中。

这些残缺意象的选用,集中反映了他情感被阻、美好爱情不能实现的苦痛和煎熬,以鲜明的意象写出了等待的哀怨、希望的破灭、相思之苦,无奈之痛,其感伤美也是现实造成的诗人与所思之人间的两难处境的情感升华。

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感情深笃,诗集中写夫妇爱情生活和离家外出怀念王氏的诗,写得感情真挚,但同样散发着丝丝感伤之情。

如《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1]。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写远书不至,独寝人不堪忍受清冷凄寒;诗人通过空床、青苔、红树、落月等意象表达自己的孤寂凄凉之情;此外,他写的王氏悼亡诗,更是哀怨凄绝,感伤浓烈。

如《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写出妻子逝去后恍惚怅惘之态,在沉痛的悼伤之情中织入浓重的身世之感和对于现实环境的凄冷感受,何等感慨悲伤!二、意象特征之二———斑斓多姿李商隐是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灵境遇,感情浓烈而细腻。

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

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作者:顾烨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8期摘要: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创作的爱情诗内涵丰富,有独特的艺术风貌。

他的爱情诗所写的内容,有抒写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表达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以及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三类。

擅长用比兴、象征、用典等手法,开拓心灵世界;擅长七律、七绝,语言深婉精丽,对仗工整是其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商隐情深多义性对仗《无题》清人吴乔说:“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a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李商隐是盛唐以后唐代诗坛的集大成者。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从题材上,可分为三类:反映现实的政治诗、托物寓慨的咏物诗、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

其中,爱情诗虽然数量不多,却是李商隐诗歌独特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的代表,本文将从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方面,探究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蕴风貌。

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思想内容李商隐擅长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深厚动人。

他的爱情诗所写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类:抒写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表达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以及抒情对象不明的,以“无题”命名的爱情诗。

本文从这三类爱情诗出发,具体探究作者在爱情诗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一)青年时期的纯洁感情相传,李商隐在与妻子王氏成亲之前,曾和柳枝、宋华阳等女子产生感情,写下不少爱情诗,这些诗歌表达了对青年时爱情的回忆与珍重,感情动人。

其中最令人所叹的是组诗《柳枝五首》。

李商隐是一位有情之人,青年时与柳枝情投意合,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年少时最纯洁的感情却永远留在心中,作者在《柳枝五首》中将这份感情永远记录。

《柳枝五首·其一》中言:“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道出的是有缘无分的悲痛之感。

李商隐赞柳枝“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意写她的美好品质。

正因为她如此美好,才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李商隐在《柳枝五首·其三》中道:“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表达对柳枝的怜惜,不忍轻薄。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具有秾丽、繁复、象征、哀怨等特点。

他的诗歌作品承载了他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他的诗歌情感丰富多样,既有婉约温柔的女子之情,又有豪放奔放的男子之志。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稂丽,爱情诗尤其擅长,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

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人物情感和社会现象。

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既有对宫廷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揭示,也有对生活琐事和人情冷暖的感悟。

大量使用了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常常通过暗示、寓言和比喻等方式来表达深层含义,让读者在理解诗歌时需要细心揣摩。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

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摘要: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二、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三、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四、李商隐爱情诗的价值和影响正文:一、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背景概述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很多主题,其中爱情诗是他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背景主要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

首先,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对他的爱情诗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商隐一生坎坷,他在爱情上也曾经历经坎坷。

他的爱情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使得他的爱情诗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其次,唐代的社会背景也为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唐代是一个宽容、开放的时代,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也比较开放。

同时,唐代的诗歌文化也非常繁荣,许多诗人都致力于诗歌创作。

这些因素都为李商隐的爱情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良好的环境。

二、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商隐一生爱过几个女子,但他的爱情生活并不顺利。

他的爱情经历充满了挫折和痛苦,这使得他的爱情诗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李商隐的爱情生活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爱情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爱情诗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无奈和绝望。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主题多样,有的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有的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和绝望,有的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真挚:李商隐的爱情诗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真挚情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2.艺术精湛:李商隐的爱情诗艺术价值很高,他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他的诗歌形象生动、感人至深。

3.风格独特:李商隐的爱情诗风格独特,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奈,同时也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教师教育学院 07小教中文1班柯听挺 8号摘要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情诗尤其为人所称道。

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

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结构上有曲折深婉的特点;二是对六朝诗风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三是大量使用典故进行叙事、抒情、寄慨。

总体来说,他的爱情诗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情思婉转,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点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感伤情绪的美。

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

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

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

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

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

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

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

其中有些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总体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微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

对李商隐爱情诗进行赏析得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在结构上有曲折深婉、回环往复的特点。

他的诗比起盛、中唐诗人来结构要收敛细密。

盛、中唐诗的结构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镜,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

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

而《促漏》一诗:“促漏遥钟动静阁,报章重叠杳难分。

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

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

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

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堂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

诗歌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另外可以感受到李诗结构曲折深婉较为典型的如《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中呈露的是一种幽渺迷忽的相思之情。

头一二句描写作者为思情所困,和衣独卧,寂寥惆怅。

三四句则由人去楼空、隔雨相望的冷寂,一下进到求访所思却无获而归的失落。

五六句跳至对所思对象悲情触发的设想,再折回到自己梦境依稀的慨叹。

七八句又闪现由彼此遥隔而书札难通引发的哀愁。

整首诗结构起伏曲折,心象层层叠出,跌宕而纠结的思绪映照出诗人流动不定而又深邃飘渺的内心,这既使得诗境在种种心绪错结中更显幽微恍惚,又构筑起一种具有浓重感伤意味的情绪氛围。

这种利用视觉变化而形成的回环往复的结构,在七绝《夜雨寄北》中也同样使用得非常巧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句诗先在实境中想象虚境中的虚境,像电影蒙太奇一样重叠,回环往复中有发展变化,极富风调美,表现了诗人对妻子深长的感情。

他的结构通常不是全景式的扫描,也不是几种相关意象的平面缀联,而常常是以一些似乎不相干的精巧象征从多个方面叠合起来,构成多棱面的、意蕴复杂的境界。

这样的诗气势缩小了,内涵却扩大了,它要求读者投入更积极的参与、更多的联想。

第二,李商隐诗歌对六朝诗风有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等。

从文学渊源来说,在最能代表李商隐风格的那些诗中,不难看出他吸收了六朝骈文清丽精巧、秾丽绵密的特点,杜甫近体诗音律严整的成就,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瑰奇新颖的长处;但由于自身情感基调与审美情趣的原因,也出于大诗人对艺术独创性的追求,他把前人的这些特点融汇造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擅长用精美华丽的语言,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处的情绪与感受。

李商隐对爱情、对理想的追求是执着的,他心中因此而深藏了痛苦,这种痛苦经过千回百转地咀嚼,写成诗歌,便已融入了诗的意象之中,因而显得深远悠长,感人至深,有一种缠绕回荡的韵味,诗的意象具有非常强的象征内蕴。

他学得《离骚》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比兴手法,将难以明言的事实隐藏起来,而将其悲愤、感慨通过典型物象和不同色泽音调共同构成的意象、氛围、境界显示出来。

在李商隐的诗中,意象、意境都是非常独特的。

首先,我们看到李商隐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

李商隐使用包括典故在内的各种意象时,都经过精心的选择。

一方面,这些意象大都是色彩秾丽或神秘诡谲、本身就带有一定美感的,诸如“云母屏风”、“金翡翠”、“绣芙蓉”、“舞鸾镜匣”、“红烛残花”、“凤尾香罗”等等,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比如《锦瑟》诗中所呈现的,是一些似有而实无,虽实无而又分明可见的一个个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所构成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画面,人们感受到的只是揉杂在一起的惆怅、感伤、失意等丰厚的意蕴和错综纠结于其间的寂寞的情思,只能总体上欣赏,而不能作具体的剖析。

这种托意空灵兴寄深微的境界,正是无题诗别具一格的风味所在。

此外,感觉凄凉而逗引愁思的月、露、细雨、夕阳等景物也是他所喜欢写的。

李商隐爱情诗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有着朦胧的意境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他在感情方面的怅惘哀伤,文本中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无题诗意旨的含蓄朦胧,同时为解读作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最突出的是《锦瑟》。

从诗的首尾两联中,可以依稀体味出作者是在追思年华,为那美丽、凄凉的往事而无限感伤。

而整首诗的意境显然给人以飘忽幽邃之感。

另一方面是他在表现方面的迷离恍惚,诗中所用那个形象常常是现实中没有的,但诗中有理性的结构和通顺的句法,以理性的结构组织非理性的形象。

如《无题二首》其一:“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首联明写昨夜,颔联回到今夕相隔的现境,颈联又转为对对方处境的想象,尾联则再回到自身。

结构安排上虽有“理”可循,但意象究竟不能实指,主题呈现多义。

《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或可视为写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凄伤悲苦,但其中也寄寓着坐着自己爱情的失落与身世的坎坷之感。

颔联赋而含比,明写室内外环境景物,暗寓估计境况中时时牵引的情思,由于综合运用隐喻、谐音等手法,务求深隐,读来不免费解,有着朦胧的意境美。

李商隐爱情诗写得朦胧迷幻,构成了一种显著的特征。

这里面有些具体原因,譬如他的特殊经历造成了压抑的心理,他的某些秘密恋爱不可明言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诗歌终究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一定的艺术特色总是和诗人的有意追求分不开的。

李商隐那些朦胧诗篇,虽然不大容易读“懂”,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那就是因为它有真实的艺术生命。

李商隐通常不是直接抒发单纯明了的喜怒哀乐之类的情感,他着重表达的是对某些人生经历的内心深层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多方面的,流动不定的,有时连自己也难于捕捉,更不易明白地转达,因而只能用象征手段作印象式的表现,由此造成意境的朦胧。

但是,诗人也不是没有控制晦涩的程度,他还是作了必不可少的点明,像《锦瑟》诗,虽然无法知道它所表达的伤感是由何而起,但“一弦一柱思华年”,却让人们了解其范围是在对过去美好年华的追忆。

所以,这一类诗要作详尽的解析简直不可能,但它的情绪却是可以感受的。

总之,李商隐爱情诗的创作证明了诗歌并不一定需要表述明白的事实,而可以以朦胧的形态表现复杂变幻的内心情绪,这是一大贡献。

李商隐爱情诗还继承六朝诗风的设采繁艳,词皆缛丽。

他的爱情诗大都词采缛丽,所谓“艳情尤丽”(许学夷《诗源辨体》)或谓“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王夫之《唐诗评选》)。

像众多《无题》诗和虽然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用语绮密,色泽艳丽。

要指出的是,词虽缛丽,却无板重之嫌,原因是绚中有素,搭配得好。

难得的是,诗中语词的绮丽总与意象的五光十色、情味的含糊、境界的朦胧同生同存,故读者读诗,未明其义,即被它所深含的难言之美所吸引。

这在李商隐的众多无题诗中皆有如此审美效应。

由于李商隐惯于使用史事、神话创造朦胧境界抒情达意,故所用语言多与史事、传说有关,如瑶台、碧城、凤巢、蓬莱、玉殿、琼树、兰丛、金莲、灵府、素娥、婵娟等,就显得高华典雅。

总的来说,李商隐的爱情诗无论是直观方式的心灵折射,还是朦胧形态的情绪传递,它们都或明或晦地摹刻着作者特定的心理情状,这种心灵的体验在更多时候贯穿着痛苦人生形成的忧伤的情结。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感伤的心灵化与情绪化的风格,使得李商隐的诗更显出其情感的魅力。

第三,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大量地使用典故叙事、抒情、寄慨。

他不仅熟悉典故,而且精于用典。

他在诗中大量用典,多用典故既有历史事实,也有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而且他用典往往讲典故置于叙事、议论之中,或者说是借用典故叙事、议论,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忌讳,能比较充分地言志抒情,话又说得婉曲含蓄。

在典故的运用上,李商隐继承了屈原以来的“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委婉含蓄,言近旨远,“寄托深而措辞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