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焦虑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

焦虑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

焦虑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焦虑症,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焦虑症诊断和评估方法。

首先,临床访谈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表现。

在访谈过程中,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这些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此外,医生还可能询问患者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史,以更好地了解病因和患者的个人情况。

其次,自评量表也是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

自评量表是一种让患者自行填写的问卷,用于评估焦虑症的症状和严重程度。

其中最常用的是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它包含了14个项目,涵盖了焦虑的各个方面,如焦虑情绪、身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等。

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每个项目上打分,医生根据总分来评估焦虑症的程度。

除了自评量表,医生还可以使用观察量表来评估焦虑症。

观察量表是由医生根据对患者的观察而制定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患者的行为和表现。

例如,医生可以观察患者的紧张程度、焦虑情绪的表达以及身体症状的出现等。

观察量表可以提供客观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此外,心理测验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

心理测验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测量,来评估焦虑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其中最常用的心理测验是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

这些测验通过患者对一系列陈述的反应,来评估焦虑和抑郁的程度。

医生可以根据测验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焦虑症,并确定治疗方案。

最后,神经影像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焦虑症的诊断和评估。

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大脑活动的变化,来评估焦虑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在特定的大脑区域中显示出异常的活动模式。

通过分析这些活动模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焦虑症。

总结起来,焦虑症的诊断和评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焦虑症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焦虑症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 sr c] S mp o fa xey i t e e p r n eo n it Ab tat y tmso n it s h x ei c fa xey,a tn mi d su cin a d e ecs e u o o c y fn t n x rie o

i ndu e nxit i o m o c i c ls m p o s, t a rqu e he ci i e e r h i e e a s, c da e y, s a c m n lnia y tm he p pe ot d t lnc r s a c n r c ntye r
3 焦 虑 症 状 的 诊 断
3 1 躯 体 疾病 所 致 的 焦 虑 症 状 可 见 于 心 肌 梗 塞 、 心 病 、 . 冠 高血压病 、 甲状 腺 机 能 亢 进 、 咯 细 胞 瘤 、 经 综 合 征 、 痫 、 嗜 绝 癫 脑部疾病 、 自发 性 低 血 糖 。 临 床 上 对 初 诊 、 龄 偏 大 、 心 理 年 无 应 激 因素 、 前个 性 素 质 良好 , 高 度 警 惕 焦 虑 是 否 继发 于 躯 病 要 体疾病 。
齐齐 哈尔 医学 院学报 2 1 年第 3 卷第 1 塑 02 3
焦 虑 症 状 的 临床 诊 断 和治 疗
陈Hale Waihona Puke 美 凤 【 要】 焦虑 症 状 是 焦虑 的 情 绪 体 验 , 物 神 经 功 能 失 调 及 运 动 性 不 安 , 常 见 的 临 床 症 状 。 本 文 摘 植 是
引述 近 几 年 诊 疗研 究成 果 , 合 临 床 实 践 , 行 系 统 的 总 结 , 结 进 以探 讨 焦 虑 症 状 , 系统 诊 断 及 其 治 疗 方 为

焦虑症的报告

焦虑症的报告

焦虑症的报告
摘要:
本文针对焦虑症做了一个详尽的报告。

首先,我们介绍了焦虑症的症状和原因。

其次,我们介绍了如何诊断焦虑症。

最后,我们探讨了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和措施。

一、引言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包括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等。

焦虑症可以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焦虑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二、症状和原因
焦虑症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出汗、呼吸急促、头痛、肌肉紧张和疲劳等。

焦虑症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生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三、诊断方法
诊断焦虑症的方法包括:身体检查、心理测试以及症状评估等。

身体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心理测试可以评估人的焦虑程度和
类型。

症状评估可以了解人的具体症状和表现。

四、治疗方法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放松和锻炼等。

心理治疗可以让人们学会应对焦虑情况的技能和策略。

药物治疗
可以缓解焦虑症的症状。

放松和锻炼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

五、结论
总之,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了解焦虑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焦虑症
的症状和原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希望我们的报告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了解焦虑症。

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

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
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录
• 焦虑症概述 • 焦虑症的诊断方法 • 焦虑症的治疗原则及策略 • 常见焦虑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 特殊人群的焦虑问题与处理 • 焦虑症的预防与康复
01
焦虑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焦虑症是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过度、不合理的担忧和 恐惧,常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神经心理测验
如事件相关电位(ERP) 、神经心理测验等,可辅 助诊断焦虑症并了解其功 能损害程度。
03
焦虑症的治疗原则及策略
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通过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浓度,改善焦虑症状。
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可同时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对广泛性焦虑障 碍有较好疗效。
治疗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 法)和药物治疗(如抗抑 郁药)常用于控制症状。
惊恐障碍
症状
突然出现的强烈恐惧感,伴随身 体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胸闷等。
诊断
医生根据症状描述、发作频率和持 续时间进行诊断。
治疗
心理治疗(如暴露疗法)和药物治 疗(如抗焦虑药)有助于减轻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显著和持续的 担忧或恐惧,担心被他人评价或
05
特殊人群的焦虑问题与处理
儿童青少年焦虑问题
普遍性
儿童青少年焦虑问题较为普遍,可能表现为过度担忧、害怕、紧 张等。
影响
长期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业、社交和心理健康。
治疗方法
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家庭治疗等。
孕期和产后焦虑问题

焦虑症的诊断、治疗的

焦虑症的诊断、治疗的
从起病到治疗事件为几年—几十年,延缓治疗 的原因有发病隐匿,把症状理解为一般问题, 治疗的偏见等。
广泛性焦虑
临床表现
担心和忧虑:很难控制,持续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 心理性警觉:表现为激惹、注意力下降和对噪音的敏感性 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出汗、心悸、口干、上腹部不适和眩晕等 肌紧张:坐立不安、颤抖、不能放松、肩和背部的疼痛 过度换气:可导致眩晕和肢端刺痛 睡眠紊乱:入睡困难和持续的担忧 其他:疲倦、抑郁、强迫和人格解体
病因学
应急事件:威胁性时间 遗传因素 早年体验:父母对病人的忽视和躯体或性虐待 人格:焦虑人格、回避人格 神经生化学: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预后
1.持续6个月以上者预后差; 2.80%的病人在3年以后症状仍存在; 3.常伴有重型抑郁发作(21%)伴有轻型抑郁
发作(28%) 4.持续性焦虑可导致继发性抑郁
3、焦虑症状群: 心理症状:担心、紧张、害怕和惊恐,警觉性增高,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障碍灯 躯体症状:全身多系统症状和,主要是交感神经兴
奋的表现,如出汗、心悸、气短等 运动症状:震颤、小动作增多、静坐不能、徘徊及
激越等
分类
CCMD-3: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 焦虑症——焦虑性神经症
神经症的概念
晚是否能入睡 四、回避行为:可以出现,但不有所不同: DSM-III-R标准:现时患病率1.6%,年患病率 3.1%,终身患病率5.1%; ICD-10标准:终身患病率8.9%(1994)男女 之比为1:2 GAD可发生任何年龄,但高峰年龄是16-19* 岁。50%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
症的个人和家族史,精神压力没有增加,很少或没有回避又发焦虑情景的现象及对抗焦虑症
药物反应差,当焦虑症伴有近期用药改变或伴随一种新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时,人们应该怀疑

焦虑症的诊断和医治

焦虑症的诊断和医治

焦虑症的诊断和医治【关键词】焦虑症诊断医治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指以普遍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要紧特点的神经症。

这些焦虑与惊恐不是由于现实生活事件或刺激而造成的,也不是某一种躯体疾病造成的;这种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完全不相称,或生活事件程度不能说明这种焦虑不安的严峻病症;经检查证明没有相应的器质性基础。

包括了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强迫性障碍、普遍性焦虑症(general anxiety disorders,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严峻应激反映、躯体化障碍、转换障碍、疑病症等焦虑谱系,本文要紧涉及GAD和PD。

1 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焦虑偏向作为一种人格特点,至少有一部份是由遗传决定的,PD病人遗传效应在发病中的作用较GAD明显。

PD病人一级亲属中约有15%患有此类疾病,约为一样居民的10倍;GAD一级亲属中发病概率并非增加。

生物学因素①乳酸盐:焦虑症患者运动后血中乳酸盐较对照组为高。

若是给患者注射乳酸钠可诱发PD。

②肾上腺素能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专门是蓝斑核起警戒作用。

电刺激蓝斑,可引发恐惧和焦虑反映,蓝斑神经冲动发放增加,致使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更新加速。

③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5-HT功能增高有关,给予5-HT兴奋剂可引发焦虑反映。

而选择性5-HT再吸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医治GAD和PD 成效良好,提示中枢5-HT活动具有操纵焦虑的作用。

④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BZD)受体: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要紧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研究发觉BZD受体与GABA受体及氧离子通道相偶联,BZD药物与受体相结合时,强化了GABA的功能,使神经传导显著减慢,取得医治焦虑的效应。

焦虑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临床表现)

焦虑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临床表现)

焦虑障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表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丛中焦虑是正常情绪的一种情感表现。

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

绝大多数由一定原因引起的可以理解的、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失去焦虑反应的人倒是不正常的。

1 焦虑的程度如同许多生理、心理反应一样,如果反应过度,便是不正常了。

衡量焦虑的程度主要有两个方面:(1)一是焦虑的严重程度;(2)二是焦虑持续的时间。

一般人也会有焦虑的时候,只是此时他的焦虑程度比较轻,而且持续的时候比较短,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小,属于正常的焦虑。

反之,程度严重、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即使是时间短但程度特别严重的(例如,惊恐发作的时持续时间仅几十分钟,患者极端的恐惧并胸闷、心跳快、有濒死感等症状)也属于是病态的焦虑。

2 焦虑的本质焦虑的本质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与人们所感觉到的“焦虑”不同,每个研究焦虑的心理学家对它都有严格的限定。

克尔凯歌尔认为,焦虑乃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

儿童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就会有独立的倾向和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随之出现。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被压抑的性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雅各布森继承了弗氏的观点,认为焦虑的实质是自我不能运用个体喜爱的行动方式来解释本能。

罗洛?梅将焦虑解释为因个人基本存在感所依赖的价值观受威胁而引发的恐惧。

沙利文认为焦虑是在人际关系中遭到他人的不赞成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霍妮对焦虑有另一种看法:焦虑是一种存在于富有敌意的世界里,一个人所经验到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这些众说纷纭的解释主要是由于不同学者的哲学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而造成的。

综合考察各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对焦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①焦虑是一种强烈的苦恼和受挫的个人的感觉和体验。

焦虑是对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莫名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特定的事件或对象感到不安,这一点有别于恐惧与害怕。

②焦虑是一种紧张的期待反应,具有动机的意义。

恐惧是对已面临的危险的一种紧张反应,而焦虑是对还没有发生的危险的一种情绪反应。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过度的焦虑和担心,常伴有身体不适和功能障碍。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这一疾病。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普遍的特点是持续存在的、过度的焦虑和担心。

患者常常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过分担心,担心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和健康。

他们可能会出现失眠、易怒、集中注意力困难等身体和心理症状。

焦虑症患者的身体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肌肉紧张和颤抖等。

这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不适和痛苦,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出现恐慌发作,伴有剧烈的心悸、呼吸急促、胸痛和恶心等症状。

除了身体症状,焦虑症还常伴有心理症状,如过度紧张、易怒、疲劳和注意力集中困难等。

患者可能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过分担心,对未来感到恐惧和不确定。

他们可能会回避与他人交流和社交场合,感到自卑和孤独。

焦虑症还可能导致患者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诊断焦虑症时,医生通常会参考国际疾病分类(ICD)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等诊断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焦虑症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患者需要出现过度焦虑和担心的症状,持续时间至少为6个月。

这些焦虑和担心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担忧,而是过分的、难以控制的,并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其次,患者需要出现多种身体和心理症状,如心悸、呼吸困难、肌肉紧张、易怒、注意力困难等。

这些症状可能是焦虑症的直接结果,也可能是患者对焦虑感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

最后,患者的焦虑和担心不能归因于其他心理疾病或身体疾病的影响。

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以确保正确诊断焦虑症。

除了满足以上诊断标准,医生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他们可能会进行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身体疾病的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级应用心理学2009年12月9日焦虑症的表现、诊断和治疗【摘要:】焦虑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为主的的神经症反映,焦虑症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症,人的焦虑反映可能发展为恐怖症、疑病症等,所以是焦虑被看成是这些神经症的基础。

本文从焦虑症的产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介绍焦虑症。

【关键词:】焦虑症诊断治疗1 焦虑症概述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主要分为惊恐障碍(PD)和广泛性焦虑(GAD)。

焦虑的特征是增强的激发状态,如躯体紧张,呼吸急迫、担心、害怕等情感反映有时在症状上与正常害怕相似,但它绝不等于正常害怕。

我国大陆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焦虑障碍(主要为焦虑症)年患病率上海和北京分别是 2.4% 和 3.2%[2]。

2 焦虑症的病因2.1 生物学因素①遗传因素:焦虑的产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包括从动物的选择性饲养到家庭研究和孪生子的研究都得到证明。

研究发现,大约有15%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和同胞兄弟姐妹也具有焦虑的特点。

焦虑症患者的一级亲属较其他人患焦虑症的可能性高4~8倍。

②乳酸盐:焦虑症患者运动后血中乳酸盐较对照组为高,如果给患者注射乳酸钠可诱发惊恐障碍(PD) 。

③肾上腺素能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特别是蓝斑核起警惕作用。

电刺激蓝斑,可引起恐惧和焦虑反应,蓝斑神经冲动发放增加,导致去甲肾上腺素更新加速。

④神经解剖:Corman等基于Klein现象学模型及研究发现,认为惊恐发作可能与脑干特别是蓝斑的功能异常有关。

2.2心理因素心理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是一种未能解决的无意识冲突的转化形式。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某个环境的线索与个体发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情绪的事件相关联时,个体便产生了焦虑障碍。

焦虑常由一些突发诱因,使人产生心理和机体应激造成。

如遇到突发事件时,那些缺乏自信的人更容易产生焦虑。

症焦虑状态诱发因素往往是:青春期,终止学业,离开父母家庭,结婚,子女离家,退休,等。

稳定的关系是远离焦虑很好的保护伞。

3 临床表现3.1 惊恐障碍(PD) 惊恐障碍是以反复发作、难以预料、自主出现的迅速持续时间短的强烈的焦虑发作。

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

发作时常出现强烈的心慌、出汗、呼吸困难和震颤、眩晕、剧烈头痛、发冷发热、胸部不适,患者担心自己得了心脏病,怕呼吸就要停止,有时感到自己马上就要发疯。

惊恐障碍临床急性表现为患者常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占 92.3%),剧烈的心跳、心慌、呼吸困难(占 84.6%)、胸闷、胸痛、四肢发麻,甚至不能控制的发抖出汗。

因为强烈的恐惧和濒死感、失控感,患者常常大声呼救或者反复到急诊室就诊。

大部分患者每次发作短暂, 5~10min 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 1h 缓解,发作后可有疲乏、无力感,发作间隙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仅担心再次发作。

有的人一生中只数次发作,有的可以反复发作。

如未经治疗,惊恐发作可持续出现,急诊成了家常便饭。

患者会回避处在既往曾有惊恐发作的环境中。

特别是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交车、商场。

还有患者怕在无人的环境,不敢独自在家。

主要是怕发作时难以逃脱、让人看到自己出丑的表现,或发作时无人救助自己。

DSM-Ⅳ的诊断标准还有惊恐障碍伴和不伴广场恐怖两个亚型。

后者多发作轻微,或真正自行发生时才可见到。

但大多数惊恐障碍者会找到某个特定的引发环境。

因此避开引发环境他们才会感到安全。

3.2广泛性焦虑(GAD) 广泛性焦虑是以缺乏明确客观对象的持续的紧张不安、提心吊胆为主要表现的焦虑障碍。

主要表现为①精神性不安:患者经常或持续存在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担心、紧张和害怕,常有恐慌的预感,整天心烦意乱,仿佛不幸即将降临在自己或亲人的头上,但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而苦恼。

伴有易激怒、对声音过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②运动性不安:常见搓手顿足、来回踱步或不能静坐,小动作增多,常有肌紧张症状,如头痛,表现为顶枕区的紧压感;肌肉紧张痛和强直,特别在背部和肩部;手有轻微震颤,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另外有不安宁、易疲乏。

③躯体症状:植物神经功能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吞咽困难、胀气、肠鸣、腹泻、胸闷、呼吸困难或呼吸迫促、心悸、胸痛、心跳过速、尿频、尿急、阳痿、性感缺乏月经时不适或无月经,此外还可有头昏头晕、出汗、面色潮红等。

④过分警觉:表现为惶恐,易惊吓,对外界刺激出现惊跳反应;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常诉有恶梦、夜惊,醒后恐惧。

临床实际工作中,明确地把自己的心情描述为没有对象和内容的恐惧和担心的患者很少,可能是因为人们不能容忍自己的心情或痛苦是没有对象和内容的,他必须为此提供些内容和对象,这样焦虑附着在各种偶然事件上,似乎有了现实的可接受性。

有的人为睡眠障碍而担忧,有的则为身上的各种不适感觉而焦虑。

显然,患者焦虑严重程度和持久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是不很相符的,焦虑的内容完全取决于生活环境中的变动,没有中心因素。

4 焦虑症的诊断4.1惊恐障碍(PD)诊断①PD发作时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景,发作不可预测;②PD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③发作时表现为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临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到达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可以清晰回忆;⑤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1个月;⑥排除躯体疾病和药物所致的焦虑恐惧反应,以及恐怖症、强迫症和抑郁症等。

4.2广泛性焦虑(GAD)诊断①(GAD)以持续的焦虑为原发的主要临床依据,主要表现在无明确对象和固定的内容的恐惧和担心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口干、手冷、头昏)或运动不安(疲乏、颤抖、坐立不安、肌肉紧张),但无惊恐发作;②病程在3个月以上(DSM-Ⅳ诊断标准为6个月);③排除疑病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④职业和社会功能明显受影响。

4.3鉴别诊断焦虑症中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

其他精神病理状态如幻觉、妄想、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伴发的焦虑,也不应诊断为焦虑症。

GAD可以见于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PD需与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嗜络细胞瘤、心血管病(特别是二尖瓣脱垂)甚至是冠状动脉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自发性低血糖、药物戒断反应和颞叶癫痫等鉴别。

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排除躯体疾病。

需要鉴别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恐怖症、强迫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虽然这些疾病都可伴有焦虑症状,但各类疾病有其本身的特征,焦虑不是它们的主要症状,可资鉴别。

如强迫症与焦虑有时可以混淆,强迫症患者焦虑的出现是由于头脑中反复出现的冲动、欲念,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摆脱的矛盾体验所致。

这是患者可以意识到的。

仔细的病史询问可以鉴别。

在一些药物开始使用或减停期出现焦虑症状,比如抗精神病药物皮质激素。

甲状腺粉和中枢神经兴奋剂,仔细询问用药情况可以帮助判断。

5 焦虑症治疗5.1药物治疗①苯二氮卓类:其中长效安定类如佳乐定、氯硝安定对控制惊恐发作有很好的疗效,肌肉或静脉注射氯硝安定可快速有效地控制严重焦虑患者的烦躁、紧张不安。

BDZ 在焦虑症患者中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在治疗初始阶段。

但其依赖、镇静作用及对认知功能影响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

②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剂以丙咪嗪、去甲咪嗪和氯丙咪嗪治疗焦虑的效果较好,不论对广泛性焦虑或惊恐发作都有效。

但起效比苯二氮卓类慢。

优点是不会形成依赖。

③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这类药的帕罗西丁、舍曲林有较强的抗焦虑和抗惊恐作用。

但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样起效慢,故早期应与苯二氮卓类合用。

这类药特点是对心血管系统没有毒副作用,然而早期时部分患者可能有坐立不安、神经过敏、恶心、腹胀或失眠反映,会使焦虑症状加剧。

④芳香族哌嗪类:这类药代表是丁螺环酮。

主要用于广泛性焦虑症。

优点是不成瘾、不影响认知和运动功能,缺点是起效慢,不能改善睡眠。

5.3心理治疗①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者对患者不是直接用药物而是亲切关怀,注意倾听,持续鼓舞,积极服务,也能使一部分症状得到缓解。

治疗者让患者认识到他们的症状符合已知的类型,许多病人有共同的症状,而已有的治疗技术可使其恢复康复,同时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②认知治疗: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一种高警觉中,势必对真实的环境和事实产生歪曲的认知,这是疾病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所以认知治疗是被证实为焦虑症有效的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通过改变个人的评价和思考模式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

③行为治疗:通过调节行为本身来直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

行为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的回避性行为和预期焦虑有明显的疗效,技术上使用系统脱敏较好。

④放松疗法:放松训练是消除紧张,减轻焦虑的一种最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方法,其诱导肌肉放松的技术有许多,如渐进性放松训练、生物反馈、催眠和沉思等。

【参考文献】]1 李春波焦虑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药物与临床】2009, 30(8)2 章迎春陈炜焦虑症的诊断和治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 7(3)3 娄冉,牛森林抑郁症与焦虑症的临床辨析【甘肃中医】2009, 20(2)4刘新民【变态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5李新旺【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