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检查最新标准和要求2017.10
卫生检查质量标准

卫生检查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卫生检查质量标准适用于整个清洁作业的过程及检查工作。
目的:指导操作员在清洁工作中进行自检,作为质检人员的检查依据,作为培训教材一、卫生间清洁标准1)卫生间的门要求洁净,无手印、无黑点、污渍、门缝及闭门器无尘土。
2)玻璃镜面保持光亮、无水点、水渍、无手印。
3)台面、洗手盆、水龙头、皂液盒要求无污物、无水迹、无杂物、白洁光亮。
4)瓷砖墙面、隔断板、隔断门要保证无污迹、无尘土、无纸末、无粘贴物。
5)恭桶及坐垫、底盘后侧墙面、小便池上下内外要求保持干净、无黄垢、无毛发、无杂物、光亮白洁。
6)压水杆及不锈钢扶手、电镀件要保持无水迹、无水印、无污迹、光亮如新。
7)地面要保持干净光洁,边角无杂物、无污迹、无水迹。
8)垃圾及时清倒,不得过半,垃圾袋及时更换,垃圾筒内壁及筒后墙面要保持无污迹。
9)排风口、灯罩、天花板保证无尘土、无污渍。
10)卫生间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11)卫生间内各种设备完好无损,发现损坏及时报修。
二、玻璃清洗的质量标准1)玻璃光亮、无污点、无划伤、无尘土。
2)边框干净、无污渍。
3)地面(地毯)无水迹、无污点。
三、茶水间的清洁标准1)饮水机时刻保证有水,且机身干净,标签朝正前方;机身及出水口处干净无污点;水槽内无污水、残渣并干净整洁。
2)水龙头、水池内干净、光亮无污物。
3)墙面、踢脚板各电源插座、插板干净无污点、无污物。
4)垃圾筒内保证垃圾不得过半,垃圾袋及时更换,垃圾筒内外干净无污渍,无异味;柜子、柜门内壁干净无污、柜门时刻关闭。
5)地面干净、无污物、无污迹。
6)茶水间的饮水机、柜子、洗手池等设施、设备完好无损。
四、区域擦尘工作的质量标准1)桌面、台面清洁干净无污物、尘土,不凌乱。
2)小柜子、高柜子无尘土,底部无黑道。
3)椅子、沙发干净无尘土、无污迹且摆放整齐。
4)地面干净无污、无尘土、无杂物。
5)排风口、灯罩、天花板无尘土、无污迹。
6)域内窗帘拉伸整齐;玻璃无手印。
五、排风口清洁工作的质量标准1)清擦干净,内外圈无尘、无油污。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概述卫生检查标准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卫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二、公共场所卫生检查标准1. 环境卫生要求公共场所应保持整洁、无异味,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应定期清洁,垃圾桶应设置并定期清理。
2. 消毒措施要求公共场所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特别是对于公共厕所、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消毒频率应加大,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
3. 通风要求公共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定期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4. 废弃物处理要求公共场所应设置垃圾分类桶,并定期清理和处理垃圾,确保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和环境卫生。
5. 消防安全要求公共场所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确保人员安全。
三、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卫生检查标准1. 食品原料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应对进货的食品原料进行检查,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2. 食品加工卫生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保持操作人员的个人卫生,严格遵守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 食品储存和保鲜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应有适当的储存设施和冷藏设备,确保食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
4. 食品销售和配送要求食品销售和配送过程中,应保持食品的卫生安全,确保食品在销售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5.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培训制度等,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四、个人卫生检查标准1. 个人卫生要求个人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整洁、不随地吐痰等。
2. 饮食卫生要求个人在饮食过程中应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不食用过期食品,避免食品中毒。
3. 居住环境卫生要求个人应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居住环境的卫生安全。
4. 个人健康管理要求个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持身体健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
五、总结卫生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公共场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和个人卫生的安全至关重要。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引言卫生检查标准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医疗机构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1.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是卫生检查的基础,包括场所的清洁度、通风、照明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 场所内部和外部的清洁度应达到一定标准,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等的清洁程度。
- 通风设备应正常运行,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污染物滞留。
- 照明设备应明亮,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光线。
2. 消毒与防疫消毒与防疫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包括对物品、设备和人员的消毒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对食品加工设备、器具和工作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 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卫生标准,对医疗设备、手术室、病房等进行定期消毒。
- 公共场所应配备洗手设施,并提供消毒液或洗手液供人员使用。
3.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确保场所卫生的重要环节,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收集和垃圾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 场所应设置垃圾分类桶,并按照规定将垃圾分类投放。
- 垃圾收集设施应定期清理,避免滋生细菌和异味。
- 垃圾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或回收利用。
4.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卫生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食品存储应符合温度、湿度等要求,避免食品变质或污染。
- 食品销售场所应保持整洁,食品陈列应符合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5. 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是医疗机构卫生检查的重要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
具体要求如下:- 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 医疗废物应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 医疗废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如焚烧、消毒或回收利用。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背景介绍卫生检查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卫生检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和遵守一套标准化的卫生检查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卫生检查标准的目的卫生检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公共场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医疗机构等各类场所的卫生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提高卫生检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也能够为被检查单位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以便其进行自查和整改。
三、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1. 环境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检查主要包括场所的清洁、通风、消毒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1) 场所内外的卫生状况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无明显的脏乱现象。
(2) 垃圾分类和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垃圾桶的设置和清理应及时有效。
(3) 厕所的卫生情况应良好,设施齐全,清洁度高,卫生纸、肥皂等卫生用品应供应充足。
(4) 场所内的通风设备应正常运行,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5) 场所内的消毒措施应符合相关要求,消毒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
2. 食品卫生检查食品卫生检查主要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餐饮场所。
具体要求如下:(1)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具备合法的生产许可证,生产车间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设备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
(2) 食品的储存和加工过程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原材料应进行检验并保持良好的储存条件。
(3) 餐饮场所的食品加工操作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员工应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4) 食品的销售和配送环节应符合相关卫生要求,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医疗卫生检查医疗卫生检查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和诊所。
具体要求如下:(1) 医疗机构和诊所应具备合法的执业许可证,医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设施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
(2) 医疗废物的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和处置应安全可靠。
(3) 医疗机构和诊所的医疗操作应符合相关规定,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接受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背景介绍卫生检查标准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和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通过对各类场所和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二、卫生检查标准的目的1. 保障公众健康:通过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卫生问题,预防疾病传播和卫生事故发生,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2. 维护环境卫生:通过检查场所和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促使相关单位和个人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3. 提高卫生意识:通过卫生检查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三、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1. 环境卫生:包括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场所的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标准。
2. 食品安全:针对餐饮场所、食品加工企业等,对食品的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合格。
3. 个人卫生:对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包括个人卫生习惯、个人用品的清洁情况等,确保个人生活环境的卫生安全。
4. 公共卫生设施: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包括洗手间、厕所、垃圾桶等设施的清洁状况,确保公众使用的卫生设施符合相关标准。
5. 病媒生物防控: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的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包括疫情监测、病媒生物灭除等方面,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四、卫生检查标准的执行流程1.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不同场所和个人生活环境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卫生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 进行现场检查:由专业的卫生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记录。
3. 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发现的卫生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或者个人提出整改要求,并设定整改期限。
4. 监督整改情况:对整改要求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整改。
5. 发布检查结果:将检查结果及时发布,向公众公示,增加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引言卫生检查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卫生检查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检查标准的制定内容和要求。
二、卫生检查标准的制定内容1. 检查范围:明确卫生检查的对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等方面。
2. 检查要点:列出每一个检查范围下的具体检查要点,确保全面、细致地检查每一个方面的卫生状况。
3. 检查标准:制定每一个检查要点的标准,包括合格、不合格和警示等级,以便对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和分类。
4. 检查方法:明确卫生检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包括现场检查、取样检测等,确保检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检查频率:规定卫生检查的频率,根据不同的检查对象和环境,确定合理的检查周期,保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卫生检查标准的制定要求1. 参考法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时,应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规范,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2. 经验总结:借鉴过去的卫生检查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检查方法和要点,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3. 专家意见:征求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 公众参预:适当引入公众参预,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提高标准的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5. 定期修订:卫生检查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卫生状况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
四、卫生检查标准的实施和效果评估1. 实施机构:明确卫生检查标准的实施机构,例如卫生监督部门、食品安全机构等,确保标准的执行力和监督力。
2. 培训和指导:为卫生检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熟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检查结果公示:将卫生检查结果公示,让公众了解相关场所或者个人的卫生状况,促使其改进和提高。
4. 效果评估:定期对卫生检查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检查合格率、问题整改率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五、结论卫生检查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举措。
卫生检查标准

卫生检查标准一、引言卫生检查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确保卫生检查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检查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检查对象卫生检查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餐饮场所、医疗机构、学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
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会有所不同。
三、检查内容1. 环境卫生(1)卫生区域的划分:将检查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前厅、餐厅、卫生间等,对每个区域的卫生状况进行评估。
(2)清洁度:检查区域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是否清洁,是否存在污渍、异味等问题。
(3)垃圾处理:检查垃圾桶的摆放位置是否合理,是否定期清理,并且垃圾袋是否及时更换。
(4)通风设施:检查通风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
(5)害虫防治:检查是否存在害虫,如苍蝇、蟑螂等,并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2. 食品安全(1)食品储存:检查食品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2)食品加工:检查食品加工过程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包括操作人员的卫生习惯、食品接触物的清洁度等。
(3)食品销售:检查食品销售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包括食品标签的准确性、食品的保存期限等。
(4)食品回收:检查食品回收环节是否存在问题,如过期食品的处理方式等。
3. 个人卫生(1)操作人员的卫生习惯: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穿戴工作服、戴帽子、戴口罩等,是否经常洗手。
(2)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有传染性疾病,如感冒、皮肤病等,以确保食品和环境不受污染。
四、检查标准1. 标准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应基于相关法规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 标准的具体要求:标准应明确每个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如环境卫生要求清洁度达到多少级别,食品安全要求食品储存温度保持在多少摄氏度等。
3. 标准的评估方法:标准应明确评估每个检查项目的方法,如使用检查表、拍照、采样等。
4. 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标准应明确执行和监督的责任和流程,确保检查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正文:----------------------------------------------------------------------------------------------------------------------------------------------------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10月27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和维护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以及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区域。
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区域由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
法律、法规对文物、城市风貌保护、风景名胜区等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四条市、区(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和本条例规定,负责辖区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动员居民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组织居民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社区。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居(村)民委员会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提供指导和必要的条件。
支持居(村)民委员会组织制定市容和环境卫生村规民约。
第六条市容和环境卫生、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居(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安排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并对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校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室、宿舍
和卫生区卫生检查的通知
各年级组、各班级:
教室、宿舍和卫生区(包括楼道、楼梯和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
设的窗口,也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锻炼的重要场所,为使全校师生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师生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美化校园环境,经学校研究,今后政教处对教室、宿舍和卫生区的检查要提高标准和要求,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检查标准
(一)教室卫生
1、地面清洁,无泥土、杂物、痰迹、污迹。
2、讲台桌面洁净,无灰尘,无污迹,教具摆放有序,黑板不乱画乱涂。
3、宣传栏、墙壁、墙围无灰尘污迹,公物管理得当,无破损。
4、门窗玻璃明亮洁净,门框、窗框、窗台干净。
5、天花板、墙角洁净,无蜘蛛网、灰尘、污迹、污印,不随意乱贴乱画。
6、桌凳排列整齐,桌面清洁,书籍、文具等摆放整齐。
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垃圾、废水及时清倒。
(二)楼道、楼梯卫生
1、地面及楼梯纵面清洁,无泥土、杂物、痰迹、污迹。
2、门框、窗框、窗台、楼梯扶手干净,窗户玻璃明亮洁净。
3、宣传栏、墙壁、墙围无灰尘污迹
4、天花板、墙角洁净,无蜘蛛网、灰尘、污迹、污印,不随意乱贴乱画。
(三)卫生区卫生
1、地面整洁,无白色垃圾、无污水、果皮纸屑、无卫生死角。
2、沥青路及路沿石上无沙石泥土和垃圾。
3、花坛、草坪、树坑内无杂草杂物和白色垃圾。
4、卫生区内的小果皮垃圾箱内垃圾要及时清理,确保不满溢;大垃圾箱周围保证无外溢的垃圾。
(四)电动车、自行车区
1、电动车、自行车要摆放整齐有序
2、车区地面整洁,无垃圾、果皮纸屑。
(五)宿舍卫生
1. 门口:不乱放物品,无积水、无堆积垃圾现象;
2. 门窗:门板、玻璃干净无污渍、无损坏,床位表、值日表等项目齐全;
3. 阳台:便池、洗涮池洁净无异味,卫生用品摆放整齐;
4. 地面:地面洁净、无积水;鞋子不乱放,纳入鞋柜中;各类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5. 橱子、写字桌:桌面干净、整洁、有条理。
6. 床铺:床铺上下收拾整洁,被褥叠放整齐;枕头摆放一致;无衣物乱搭乱挂现象;
7. 墙壁:不乱写乱画,室内无异味,无蜘蛛网;
8. 安全因素:宿舍内无使用违禁电器,无携带管制刀具,无打架、赌博、抽烟、喝酒、过生日等违纪现象;
9.作息:不迟到,无晚归、不归现象,按时熄灯,无说话拉呱、容留他人住宿等违纪现象。
10.锁门:宿舍无人时及时上锁。
二、检查及评比办法
1、教室、楼道楼梯(满分10分):地面、墙壁、墙围、天花板、门、窗、玻璃、窗台、讲台、黑板外边框及黑板槽内有一处不干净扣1分,多处累加扣分。
2、卫生区卫生(满分10分):
(1)、地面上、路面及路沿石上、花坛、草坪、树坑内的白色垃圾、果皮纸屑、沙石泥土垃圾和较多的落叶有一处扣1分,多处累加扣分。
(2)、卫生区内的小果皮垃圾箱内垃圾未清理且有满溢;大垃圾箱周围的垃圾较多有一处扣2分,多处累加扣分。
(3)、未打扫的得0分。
3、宿舍(满分10分):
(1)、上课期间宿舍不锁门的、未关灯的分别每次扣2分;地面、阳台太脏且未打扫的扣3分;未叠被的每人次扣5分,并记下未叠被学生名单,与检查成绩一并通报。
(2)、对学生个人评比:学生个人内务很差且连续两次不叠被的,由年级组和班级通知家长来校协商取消该生住宿资格;且该生不能被评选为各级各类先进。
4、政教处每天分上午或下午不定期抽查;检查成绩排出班级名次,并注明班主任姓名,同时根据年级组的班级数取平均分排出年级组的名次,通报全校各处室和年级组。
5、年级组一定要把政教处检查的成绩纳入班级量化;并安排政教员和学生会干部经常对辖区的教室、宿舍和卫生区卫生进行检查,确保能被评为优秀年级组,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政教处
2017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