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教学 ppt课件
湘美版四年级书法上册《名碑名帖欣赏 颜勤礼碑》 课件(共13张PPT)

万一 千代 气风 象流 旺鸣 狗凤 年夜
狗戌 年岁 迎兆 福丰 四千 时家 安乐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
清臣,小名羡门子,
别号应方,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 ,祖 籍琅玡临沂(今山东 临沂)。颜师古五世 从孙 、颜杲卿从弟,
唐代名臣,世称“颜 鲁公”,杰出的书法 家。
“好!这十二个字是书法的精髓。现在,我把我多年的体会传给你。这‘平’字是说,横的笔画要写得平,但是, 不能太平,要有气势,不呆板;‘直’是说,竖划要从不直中求直,下笔要放纵开来,不能歪斜变曲;‘均’指的是 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空隙,要均匀自然,不能过远过近;‘密’是说,笔画相连处要不露痕迹;‘锋’是每一笔的 收处都要写好笔锋,使它挺健有力;‘力’字很容易懂,是说字要写得有骨力;‘轻’是说笔画在转折的地方,要轻 轻带过;‘决’的意思是说,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坚决,不能胆怯犹豫;‘补’是头几笔没有安排好,就要设法 用下面的笔画来补救;‘损’字很重要,是说在一点一画的书写上,要让人感到还有余意没有表达出来,能引起人的 想象;最后是‘巧’和‘称’,‘巧’是要把字的形体结构布置得富于变化;‘称’不但是说字的笔划结构要匀称, 在一篇字的布局上,也要大小疏密得当。这样字看起来才能匀称。写字的时候,只要注意按这十二个字的要求去写, 字是一定能够写好的。”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主题二:坚持的重要性
主题三:写字的秘诀
写字的秘诀 颜真卿拜张旭为师后,书法大有长进,张旭对收了这么一个好学生十分的满意。 一天,张旭和颜真卿一起谈论书法,张旭问:“三国时候的钟繇,把写字的方法归结了十二个字,你知道是哪十二 个字吗?” “是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还有损、巧、称。先生您看我说得对吗?” 颜真卿回答说。“对!不过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我说不大好,还请先生指教!”
颜勤礼碑教学ppt课件

18
从态势上看: 呈左稍低右略高 稍呈拱形 两端略粗,中间稍细,
视觉上劲挺而富有弹 性
19
横画的写法概括: 落笔时,笔锋先从右
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势,随 后略提笔调锋,使笔锋从 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 中线运行,收笔时要将笔 提起,然后向右下顿笔, 之后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 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 锋收笔。
张力,有力度,动感
强。如“四”字。
11
• 小学四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临摹
12
初中一年级学生 学期两个月 创作
13
• 初中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创作
14
• 初中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临摹
15
• 初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两个月 • 创作
16
颜勤礼碑具体笔画的写法:
6
晚期作品欣赏
• 《颜勤礼碑》是颜 真卿71岁时所作,此 碑笔力沉着内涵,结 体宽博,雍容端正, 笔势相向而多内蕴, 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 不像《多宝塔》那样 方正谨严,秀丽俊雅。
7
《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
1.横轻竖重,对
比明显。汉字中有许
多字都是由横画、竖
画,或者是以横竖画
为主组成的。对于这
3
颜真卿楷书作品欣赏
韩麒
4
早期作品欣赏:
《多宝塔感应碑》 是颜真卿43岁时所作,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 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 传统的作品之一。
5
中期作品欣赏
《鲜于氏离堆记》 是颜真卿53岁时所作, 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 书风渐熟。其用笔雄 逸,字画刚健,结体 宽博挺然,形势精绝, 斩金截铁。且是摩崖 大字,丰硕伟岸,气 势磅礴,震撼人心 。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颜真卿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颜勤礼碑讲解》(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颜勤礼碑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创作背景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 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墓碑。
艺术鉴赏
点画
结体
章法
在《颜勤礼碑》中,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提按的笔法较之前人上升到主导地位。端 部及转折处的用笔变化更加丰富,藏锋、驻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初唐诸家楷书中的使 转笔法,从而使《颜勤礼碑》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粗与细、方与圆、 高与低、曲与直、欹与正、快与慢等诸种矛盾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笔画之中,使每一个点画都透露出朝气蓬勃的生 命气息。《颜勤礼碑》方圆兼施、以圆为主的运笔方法和笔画形态,集中表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最符合中国传统 的“含而不露”的审美理想,也是颜体楷书美学价值之所在。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博大”二字加以概括,这也是颜体楷书的优势所在。因此颜体楷书字写得 越大,就越能发挥出这一博大、雄浑的优势。
后世影响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臻成熟之境,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自宋代以后,《颜勤礼碑》常常被视为书法初入门者的取法范本。历代取法“颜体”楷书而有所创获者如宋 代苏轼、黄庭坚,清代刘墉、钱沣、伊秉绶、张廷济、何绍基、翁同龢等。
《颜勤礼碑》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展示出一种葱茏茂密、浩然大气的审美效果和高山大川、黄河瀑布般的雄 伟壮阔气势,给人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容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联想的天地。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颜真卿颜勤礼碑

成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甚至绝食十余日。在这 段孤独而困难的时期里,他独居庐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段经历让他 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他未来的书法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颜真卿颜勤礼碑》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精湛书法技艺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颜真卿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同时也可以 从中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的智慧这些道理和智慧对于我们的人生之旅有着 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颜真卿颜勤礼碑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家族
传承
颜真卿
历史
价值
文学
同时
颜真卿
碑文
颜勤 文化
唐代
颜勤
情感
重要
部分
参考
具有
书法家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颜真卿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立的碑文。这篇碑文记录了颜氏家族的荣耀和 传承,同时也反映了颜真卿深厚的书法造诣和卓越的文学修养。以下是对这本书的内容摘要: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家族在当地具有很高的声望。颜勤礼是颜真卿的曾祖父,为了纪 念他,颜真卿撰写了这篇碑文。这篇碑文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也是对颜氏家族精神的传承。 《颜真卿颜勤礼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碑文的前言,介绍了颜勤礼的生平事迹和成 就。第二部分是碑文的正文,详细记录了颜勤礼的功绩和品德。第三部分是碑文的结尾,表达了 颜氏家族对颜勤礼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在这篇碑文中,颜真卿运用了丰富的文学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等,将颜勤礼的一生展现得 淋漓尽致。同时,他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对家族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颜勤礼碑教学PPT课件

.
20
1、长横
• 运笔方法如前述
.
21
2、短横
• 1、向左逆锋起笔 • 2、向右下顿笔 • 3、提笔折锋向右 • 4、蓄势后向右行笔 • 5、提笔向右下顿笔 • 6、提笔回锋收笔
.
22
临摹字体
.
23
二、竖
.
24
.
25
1、垂露竖
.
26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 .
29
6、粗腰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 5、向右下顿笔
• 6、回锋向上收笔
些字,《勤礼碑》在
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
横轻竖重,对比鲜明,
形式俊美,使人想起
了主干粗壮,枝条细
劲的苍松来。如“士”
字。
.
8
颜勤礼碑教学课件
• 2.以纵取势, 内紧外松。《勤礼 碑》体势多取纵势, 这样每个字看上去 很紧密,但通过字 内部的穿插、揖让、 避就、虚实等手法 的运用,整个字形 端庄、稳重,有一 种庙堂之气。如 “阙”字。
汉字书法中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
笔这三个步骤组成的。
1.横的写法
• 从笔法上看:
➢ 起笔:
藏锋,当某一笔画起 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 逆行,待笔锋“折”或 “转”后再写笔画。起笔 处笔锋藏在笔画内,使之 不露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主组成的。对于这
些字,《勤礼碑》在
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
横轻竖重,对比鲜明,
形式俊美,使人想起
了主干粗壮,枝条细
劲的苍松来。如“士”
字。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教学课件
• 2.以纵取势, 内紧外松。《勤礼 碑》体势多取纵势, 这样每个字看上去 很紧密,但通过字 内部的穿插、揖让、 避就、虚实等手法 的运用,整个字形 端庄、稳重,有一 种庙堂之气。如 “阙”字。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教学课件
•
3.字形方正,豁
达端庄。颜字改变了
欹侧的结构,用较为
端平的笔画写出。左
右也基本对称,字呈
方形。它吸收了古代
篆隶书法,以正面取
势,使人感到庄重正
大,内涵宏伟。如
“故”字。
颜勤礼碑教学
•
4.雍容大度,宽
博古荡。雍容大度,
宽博古荡是颜体的艺
术特色,也是其结构
特点。并列两竖的相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具体笔画的写法:
汉字书法中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
笔这三个步骤组成的。
1.横的写法
• 从笔法上看:
➢ 起笔:
藏锋,当某一笔画起 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 逆行,待笔锋“折”或 “转”后再写笔画。起笔 处笔锋藏在笔画内,使之 不露痕迹。
颜勤礼碑教学
➢ 行笔:
行笔讲究中锋,因为 中锋能力透纸背,使笔画 有质感,凝重浑厚。 ➢ 收笔:
动笔试试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教学
1、长横
• 运笔方法如前述
颜勤礼碑教学
2、短横
• 1、向左逆锋起笔 • 2、向右下顿笔 • 3、提笔折锋向右 • 4、蓄势后向右行笔 • 5、提笔向右下顿笔 • 6、提笔回锋收笔
颜勤礼碑教学
临摹字体
颜勤礼碑教学
二、竖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教学
1、垂露竖
颜勤礼碑教学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行笔 •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 6、回锋向上收笔 颜勤礼碑教学
颜勤礼碑教学
颜真卿楷书作品欣赏
韩麒
颜勤礼碑教学
早期作品欣赏:
《多宝塔感应碑》 是颜真卿43岁时所作,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 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 传统的作品之一。
颜勤礼碑教学
中期作品欣赏
《鲜于氏离堆记》 是颜真卿53岁时所作, 正值其书法艺术中期, 书风渐熟。其用笔雄 逸,字画刚健,结体 宽博挺然,形势精绝, 斩金截铁。且是摩崖 大字,丰硕伟岸,气 势磅礴,震撼人心 。
颜勤礼碑教学
晚期作品欣赏
• 《颜勤礼碑》是颜 真卿71岁时所作,此 碑笔力沉着内涵,结 体宽博,雍容端正, 笔势相向而多内蕴, 给人以庄重浑厚之感。 不像《多宝塔》那样 方正谨严,秀丽俊雅。
颜勤礼碑教学
《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
1.横轻竖重,对
比明显。汉字中有许
多字都是由横画、竖
画,或者是以横竖画
2、悬针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行笔 •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颜勤笔礼碑后教学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
4、左弧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 •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颜勤礼碑教学
他冠唐比 百 一
为 大 纛
冕 , 而
代 书 坛
肩 书 圣
年 来 ,
位 书 坛
颜 勤 礼 碑
。宋也王唯 巨 教
代以羲有 匠 学
也 以
他 为
之 ,
他 能
, 千
课 件
颜勤礼碑教学
•
——Leabharlann 书开对自长工曾临帜楷 唐体创书己于篆祖沂。 了法的书隶、市琅 王艺人法,祖费琊
颜体术品。母父县孝 体之的、颜亲、)悌 。外进学真殷父人里
向,造成一种外拓的
张力,有力度,动感
强。如“四”字。
颜勤礼碑教学
• 小学四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临摹
颜勤礼碑教学
初中一年级学生 学期两个月 创作
颜勤礼碑教学
• 初中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创作
颜勤礼碑教学
• 初中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一个月 • 临摹
颜勤礼碑教学
• 初一年级学生 • 学期两个月 • 创作
的取识卿氏亲。( 新,和以亦都其今
书 、 行 书 均 独 树 一
代 杰 出 书 法 家
颜 真 卿 , 字 清
臣
,
颜勤礼碑教学
颜体代表作品
• 早期作品《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 集》
• 中期作品《鲜于氏离堆记》、《赠太保郭 敬之庙碑》
• 晚期作品《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颜惟真家庙碑》、《李玄靖碑》
6、粗腰竖
•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 5、向右下顿笔 • 6、回锋向上收笔 颜勤礼碑教学
7、上尖竖
•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 2、转笔向右下顿笔 • 3、向左下提笔转锋 •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 5、向右下轻顿 • 6、回锋向上收笔 颜勤礼碑教学
斜向右下顿笔、回锋、 收笔。
颜勤礼碑教学
从态势上看: ➢ 呈左稍低右略高 ➢ 稍呈拱形 ➢ 两端略粗,中间稍细,
视觉上劲挺而富有弹 性
颜勤礼碑教学
横画的写法概括: 落笔时,笔锋先从右
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势,随 后略提笔调锋,使笔锋从 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 中线运行,收笔时要将笔 提起,然后向右下顿笔, 之后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 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 锋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