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写作文(小学高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的形式、韵律、意象等。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改写古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介绍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2.古诗词改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改写古诗词,包括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运用创意等。

3.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古诗词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2.古诗词基本知识介绍:讲解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3.古诗词改写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并运用创意进行改写。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实践: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改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6.总结与反思:总结改写古诗词的过程和方法,反思学生的写作体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评价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改写作品:通过评价学生的改写作品,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能力。

3.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古诗词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古诗词,探索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3.古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古诗三首改成短文

古诗三首改成短文

古诗三首改成短文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古诗就像是一个个藏着奇妙故事的小盒子。

今天咱就来把三首古诗改成短文,那可有意思啦!
就说吧,你想想,在那寂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看着那透过窗
户洒进来的月光,哎呀呀,那场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他
会不会心里想着:这地上咋好像结了一层霜呢?然后他抬起头来,“举
头望明月”,说不定还喃喃自语道:这月亮可真圆啊!接着“低头思故乡”,心里肯定满是对家乡的思念呢!这不就是一个身在异乡的游子的
夜晚写照嘛!就好像你在外地求学或者工作,到了晚上,看着天上的
月亮,是不是也会想起家乡的点点滴滴呀!
再看,孟浩然早上醒来,听到外面鸟儿欢快地叫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会不会伸个懒腰,笑着说:这些小鸟可真精神啊!然
后想到昨晚那一阵风雨,哎呀,“夜来风雨声”,不知道那些花儿怎么
样了呢?赶紧起来看看,“花落知多少”,就像你精心养的花,下了一
场雨,你也会赶紧去看看有没有被打坏呀!
还有,那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个人
都没有,只有那老渔翁独自在江面上垂钓,他是不是很孤独呀?但也
许他乐在其中呢!就好像有时候你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
孤单,但心里也很满足呢!
你们看,古诗就是这么神奇,能把一个个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咱把它们改成短文,不就更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情境了吗?古诗可不只是几个字而已,那是满满的故事和情感呀!我觉得古诗就像是时间的宝藏,让我们能穿越回去,体会古人的生活和心情,这多有意思啊!你们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改编古诗词

改编古诗词

改编古诗词
哎呀,说起改编古诗词,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儿!比如
说李白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要是咱们来改改,会变成啥
样呢?
想象一下,把它改成“窗前星儿亮,好似梦之光”,是不是瞬间就有
了一种别样的浪漫?就好像原本是一幅素雅的水墨画,一下子变成了
色彩斑斓的油画!
再瞧瞧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咱给它变成“愿登峰之巅,尽赏世间妙”,这感觉是不是就从豪迈奔放变得温柔而坚定啦?这不就
像原本激昂的战歌,转成了悠扬的小曲儿。

你说,要是把古诗词都按照咱们的想法改编,那得多有意思啊!古
人们的智慧结晶在咱们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这难道不是一件超棒的
事情吗?
我觉得改编古诗词既能让我们更深入理解古人的情感,又能发挥自
己的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

古诗改写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精选古诗改写作文五篇古诗改写作文篇1第一步:读懂古诗,看一看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根据诗句把当时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图画,画面上应该有什么?第三步:根据画面具体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第四步:适当地加入一些情节,再加入环境、语言、表情、动作描写,把你想到的通顺、连贯地写下来。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一首()诗,有哪些事物?想一想,送别时候会做些什么?送别在草长莺飞的三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飞回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言地饮着酒。

李白斟了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兄啊,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

”说完,便将酒一饮而尽。

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贤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

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美酒啊。

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起行吧。

”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

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

”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到:“仁兄,一路保重。

”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两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

李白望着远去的老朋友,想起了他们两人在春天一边赏花一边吟诗,夏天一边饮茶一边论诗,中秋节时月下相互勉励,冬季对酒谈古论今,不禁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以下是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设计理念:1、体现快乐作文的教学理念,在快乐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想像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2、抓住“问答”,反复演练,突出教学的层次性,逐步推进,达到不露痕迹的写法指导。

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改写的方法。

2、通过改写古诗,领悟古诗文字简约而内涵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看图背诗,介绍作者。

1、利用课件,展示图片。

画面的内容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在松树下面交谈。

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首古诗描绘的情景。

学生说出是《寻隐者不遇》后,就由他(她)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背诵后屏幕上显示出诗文。

2、请学生谈谈对作者贾岛的了解。

(贾岛,唐朝诗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遇韩愈后还俗。

他以推敲文字著称。

)请学生讲讲关于“推敲”的著名典故。

二、讲述诗意,深入探究。

1、喜欢推敲文字的贾岛用区区20个字,讲述了他寻隐者不遇的经历。

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体”,谁问?(贾岛。

)谁答?(童子。

)问的话写出来了吗?(没有。

)贾岛曾写过这样几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让我们都来当他的知音吧,我们一定会体会到他这首诗的妙处。

让我们从童子回答的三句诗,来推想贾岛是怎样问的。

“言师采药去。

”——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即“师往何处去?”“只在此山中,”——去哪里采药呢?即“采药在何处?”“云深不知处。

”——到底在山的哪个地方?即“山中何处寻?”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确诗中隐含着三番问答,共六次对话。

老师以诗人语气来问,学生一起接作答的诗句。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范文(2024)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范文(2024)

解释诗词语言
将原诗词中的古雅、晦涩的语言 解释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读者 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
表达。
2024/1/30
11
描述法
描述诗词场景
通过对原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进行 详细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 词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更深刻地
感受到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024/1/30
描述诗词人物
将原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描 述,包括其外貌、动作、心理等, 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和理解。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9
03
改写古诗词的常用方法
2024/1/30
10
解释法
解释诗词背景
在改写古诗词时,首先需要对原 诗词的背景进行解释,包括作者 、时代背景、诗词主题等,以便 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境和
情感。
解释诗词意象
通过对原诗词中的意象进行解释 ,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场景 ,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
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探索古诗词的现代意义
通过改写古诗词,引导学生探索古诗 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改写古诗词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日后的学习 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4/1/30
4
教案的重要性
1
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有 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体会诗词韵律
通过朗读或吟诵古诗词, 体会其音韵之美,感受诗 词的节奏和韵律。
16
进行改写和创作
确定改写形式
保留原意
可以选择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诗、散文、 小说等形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改写形 式。

古诗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古诗山居秋暝改写作文

古诗山居秋暝改写作文一、改写如下: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二、《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原诗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三、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在秋天的傍晚,刚刚经过绵绵秋雨的洗礼,空气显得格外的清新。

摩诘正悠闲地漫步在用青石铺就的小路上,向远望去,先映入眼帘的是碧空如洗的夜幕;山峰连绵起伏。

蜿转的小路旁,小溪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碧玉,清澈见底;小树郁郁葱葱,翠色欲滴;在一片铺青叠翠的小草丛中,零星地点缀着一些无名的小花,一簇簇,一朵朵,披着露珠,迎着秋风,愈发显得晶莹剔透,娇羞欲语……摩诘静静走近一片松林里,松树既象一座古城,又似一把巨伞,松针重重叠叠,松叶洒泻着露水。

一切都是那样的幽静,恬然。

不知不觉间,天空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月光洒在草丛之中。

透过粼粼的波光,一下子就望见了长在水中的青苔。

山泉在月光的倒映下,好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36461似一道道素练在水中飘来荡去。

溪水流淌的汩汩声,倘若天籁之音……王摩诘不由自主地吟出了:“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上”的诗句。

突然,远处传来了银铃般的说笑声,摩诘便走出松林,来到一片竹林旁,笔直的竹子插入云霄,青枝翠叶,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扉。

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五篇范文)

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五篇范文)

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改写古诗小学生作文教案文馨作文教学设计(小学中段上)设计人:JXN看图说故事教学目标1、阅读写作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读懂古诗的方法,领会改写古诗的技巧。

2、情感态度方面: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诗歌的情感。

教学板块一:学文写事教学环节一:故事引路,明确主题一、提问导入——古诗知识小调查1、你能说出几个熟知的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字吗?2、你能说出几个古诗的题目吗?3、你能完整地背诵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古诗的有趣故事也不少,来听一个吧!二、故事引路听故事《解缙的应变之作》,思考回答:1、皇帝说的事情是真的吗?2、请把解缙的诗句连起来读一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3、说说解缙的诗是怎样得来的?说明了什么?三、明确主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光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掌握一种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

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改写古诗(根据古诗写现代文)教学环节二:技法点拨环节过渡:要根据古诗写好作文,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读写技巧呢?一、读懂原作(一)读懂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做到“三要”1、要理解古诗的原意(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2、要把握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描写的环境和具体的事物)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表情等)(二)例文阅读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1、读懂原诗2、读改写,大家评:(1)小作者写的人和事和原诗里写的相同吗?(2)改写的文章比原诗增加了哪些内容?这样增加好不好?(3)你还觉得文中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二、改变写法(一)改变写法的要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3)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改写作文(小学高年级教案)
习作内容:
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扩写、改写、续写古诗。

训练目的要求:
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前准备:
背诵新修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的《七步诗》《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回乡偶书》等有故事情节的古诗,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背诵古诗《塞下曲》,交流诗人卢纶及写诗背景等相关资料。

1.同学们,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塞下曲》描写了一位英武的将军,要在月夜去捉拿逃走的匈奴首领单于。

全诗雄劲健朗,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并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大家还记得这首古诗吗?(指名背-齐背)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道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2.交流诗人及这首诗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

二、启发引导想象故事情节,拓展古诗内容。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由说。

2.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练习说。

3.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4.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将军是否带领士兵捉住了他?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将军又是怎样在雪中运用智慧或英勇搏杀,擒住单于的呢?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三、完整讲述故事:《夜擒单于》。

四、提供背诵篇目,展开想象,小组内改编故事。

(一)背诵:
1.《别董大》
2.《寻隐者不遇》
3.《江南逢李龟年》
4.《七步诗》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回乡偶书》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赠汪伦》
9.《芙蓉楼送辛渐》
10.《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生按小组任选一首古诗,小组内改编故事。

五、根据改编的内容,自拟题目,动笔成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