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中心环节,其品位高低、对旅游者吸引力幅度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强弱。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供大家阅读!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1:案例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

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

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2、广东白水寨景区这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

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

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国外旅游规划案例集

国外旅游规划案例集

国外旅游规划案例集1. 澳大利亚探险之旅1.1 目的地介绍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悉尼、墨尔本和大堡礁等地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

悉尼以其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海港大桥而闻名,墨尔本则以其独特的咖啡文化和艺术氛围吸引着游客。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潜水和浮潜体验。

1.2 行程安排第一天:悉尼市区探索•上午:参观悉尼歌剧院,欣赏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壮丽的景色。

•下午:前往悉尼塔观景台,欣赏悉尼市区的美景。

•晚上:在露天餐厅品尝当地美食,体验悉尼的独特夜生活。

第二天:布鲁斯山国家公园之旅•上午:乘坐巴士前往布鲁斯山国家公园,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各种野生动植物。

•下午:在公园内进行远足活动,探索公园里的湖泊和瀑布。

•晚上:在露营地安排露天晚餐和篝火晚会。

第三天:前往墨尔本•上午:乘坐飞机前往墨尔本。

•下午:参观墨尔本博物馆和皇家展览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艺术。

•晚上:品尝墨尔本咖啡文化,尝试当地的特色咖啡店。

第四天:大洋路之旅•上午:在早晨出发前往大洋路,欣赏壮观的海岸线和海洋风景。

•下午:在途中的小镇停下脚步,品尝当地海鲜美食。

•晚上:入住大洋路上的海边酒店,享受宁静的海滩夜晚。

第五天:大堡礁探险•上午:乘坐船只前往大堡礁,进行浮潜或潜水活动,亲身感受珊瑚礁的壮观之美。

•下午:在船上享受海鲜自助午餐,并参加导游组织的活动。

•晚上:返回悉尼,并在当地餐馆品尝澳大利亚特色菜肴。

2. 法国浪漫之旅2.1 目的地介绍法国被誉为浪漫的天堂,拥有令人陶醉的风景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巴黎、尼斯和香槟地区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

巴黎作为法国的首都,以其浪漫的氛围和丰富的艺术场景而闻名,尼斯则以其美丽的海滩和宜人的气候吸引着游客。

香槟地区是香槟酒的产地,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酒庄并品尝香槟酒。

2.2 行程安排第一天:巴黎探索•上午:参观埃菲尔铁塔,欣赏巴黎市区的壮丽景色。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优秀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优秀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优秀1.案例一: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创造了独特的魔法世界,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游客。

迪士尼乐园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乐园、丰富多样的娱乐项目和高品质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忘的旅游体验。

2.案例二: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景观。

该旅游景点通过提供观景台、餐厅和纪念品店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

3.案例三: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一个国际知名的文化艺术中心。

通过举办各种音乐会、戏剧表演和艺术展览,悉尼歌剧院吸引了数百万的游客。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4.案例四:泰姬陵泰姬陵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遗产。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精美的建筑、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浪漫的传说。

泰姬陵通过提供导游服务和举办特色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印度文化的机会。

5.案例五:大峡谷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是美国最著名的自然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户外活动。

大峡谷国家公园通过提供观景点、徒步旅行和野营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与大自然亲近的体验。

6.案例六:巴厘岛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文化和友好的居民吸引了游客。

巴厘岛通过提供各类度假村、水上活动和文化体验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

7.案例七: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世界上最繁忙和著名的广场之一,吸引了游客和商业人士。

其成功之处在于其独特的夜间灯光、丰富的购物和餐饮选择。

纽约时代广场通过举办各种庆典和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城市体验。

8.案例八:远东古丝绸之路远东古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吸引了历史爱好者和文化探索者。

该旅游线路通过沿途的古迹、博物馆和文化村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机会。

旅游规划的作用案例

旅游规划的作用案例

旅游规划的作用案例
旅游规划的作用案例:
旅游规划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以下是一个关于旅游规划的实例:
某市的旅游局认为该市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游客数量不够理想,希望
通过旅游规划来促进该市旅游业的发展。

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
得出了以下旅游规划方案:
1. 拓展旅游线路:在该市周边建立多条旅游线路,分别以观光、文化、美食、休闲等为主题,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2. 完善旅游设施:在市区建设多个旅游中心,提供游客服务,如旅游
咨询、地图等,同时完善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
旅游体验。

3. 推广旅游文化:举办多个旅游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美食节等,宣传该市的独特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强游客对该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这些旅游规划方案的实施,该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游客
数量明显增加,旅游收入也随之增长,同时推动了该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精选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精选

案例:3
张家界旅游开发的黄牌警告
黄牌警告引发一次罕见行动
• (2001年10月22日开始拆迁) • 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5 年之后,当遗产委员会再度到这里 进行定期环境监测的时候,却对这里的环境问 题提出严厉的批评。 • 旅游设施泛滥成为武陵源景区受到警告的主 要原因,不久之后,这些建筑 ——总价值超过 两亿元、开发建设十几年的成果将被限期拆除。
“南国第一名胜” 发生惊天大劫难 数百歹徒狂轰滥炸凌霄美景毁于一旦

位于广东阳春县与云浮市交界处、被誉为 “南国第一名胜”的凌霄岩风景旅游区,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新春期间遭受 了空前的劫难。
这是一场以地界纠纷为由,由云浮那边某 些人组织的破坏行动。

1月26日(年初四)下午3时许,一条满载游客的游 艇正进入凌霄岩地下河中。突然,”砰、砰”, 几响,黑暗中有人从地下向北洞口用粉枪(猎枪) 向艇上射击,铁砂弹呼啸着弹着岩壁。 紧接着,凌霄岩的西洞口一声巨响,北洞口也传 来爆炸声。入夜,凌霄岩的山上,断断续续的爆 炸声一直延续到27日凌晨3时。 洞中 3 万多平方米的所有电源设施,以及被称为 四大奇景之一的“水滴明珠”、“水底月”等自 然景点在爆炸声中被破坏殆尽。 从26日下午3时许至28日凌晨2时止,凌霄岩风景 区被炸 700 余次,不少景点被炸成一片废墟。据 估计,凌霄岩风景区直接经济损失达440万元!

经营无方,管理无度。这是风湿病,漫游全
身,主要症状是,旅游资源遭破坏,生态环
境恶化,景区环境卫生脏、乱、差;服务项
目单一、档次低下;从业人员素质差。近日,
笔者到某景区一游,就亲历该"病"之苦,到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特色小镇案例】我国特色小镇15个经典案例汇总

【特色小镇案例】我国特色小镇15个经典案例汇总

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想想看这么多特色小镇,凭什么你的小镇就能够被人记忆、被人传播、被人消费?一、江南药镇概况: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

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

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

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

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

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

二、丽江古城概述:丽江旅游业的异军突起,被旅游界称为“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

丽江地震后重新修整古城,按照新游憩结构和度假体验需求,创新打造外表符合丽江特点、内部舒适现代的一系列古村客栈形态的集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古建筑。

经典规划案例之龙宫风景区旅游规划案例

经典规划案例之龙宫风景区旅游规划案例

经典规划案例之龙宫风景区旅游规划案例“吞⽯为洞,吐⽯为花,神宫赖⽔造;聚⽔成渊,覆⽔成瀑,胜景依⽯⽣”,是龙宫景观的真实写照。

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溶洞、中国最⼤的洞⽳佛堂、中国最⼤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旱溶洞等⾼品位风景资源。

熊⼤寻旅游规划公司此次受邀为景区打造全新旅游规划。

项⽬规划背景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贵州省安顺市列为⾸批“国家全域旅游⽰范区创建单位”,这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龙宫旅游升级版建设以龙潭核⼼景区内⼴场、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景观打造为主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以龙潭村、漩塘村、桃⼦村三个⾏政村基础设施、村民房屋景观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为重点。

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需借助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借势⽽为、乘势⽽上,推动全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井喷式”增长。

加强景区规划建设、注重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旅游服务层次和⽔平、加⼤旅游宣传营销推介⼒度,全⼒打造“梦幻龙宫、极致龙宫”,全⼒打造“世界知名、国内⼀流”的旅游⽬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龙宫规划设计景观图)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龙宫风景名胜区,重点规划区域为龙潭景区、漩塘景区及两⼤景区周边区域,重点规划⾯积为10平⽅公⾥。

总体⽬标充分保存和保护龙宫风景名胜区的⾃然资源、⽂化资源和⽣态系统,科学合理的体现龙宫⾃⾝的地理奇观特征和龙宫的独特魅⼒优势。

在环境承载⼒限度内进⼀步提升龙宫风景名胜区知名度。

将龙宫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景观优美、特⾊鲜明、⽣态健全、环境优良、服务优质、⼈与⾃然协调发展,国内⼀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关规划分析《全国⽣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龙宫作为重点⽣态旅游⽬的地被写⼊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

《规划》按照全国⾃然地理和⽣态环境特征,将全国⽣态旅游发展划分为⼋个⽚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集锦15以经营城市的手法,打造“旅游名城”许昌市城市旅游发展的创新策划2012-03-24绿维创景李明伟林峰标签: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引言:“旅游名城”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新整合优秀旅游城市”的崛起,是我国旅游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成就。

但是,城市旅游的深度化要求,城市经营与旅游产业化之间互动的结合,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局限于国家旅游局现有的“优秀旅游城市”的评级,已经不足以达到城市经营者(市委书记和市长们)的实际运营需要。

为此,绿维创景提出了打造“旅游名城”的全新目标,这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对旅游产业与经营城市结合的要求一拍即合,形成了《许昌市建设旅游名城与旅游目的地总体策划》的委托项目。

经过半年的努力,策划成果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评审,专家组和许昌市给予成果高度评价,使我们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这一课题的探索,落地开花。

对于任何一任政府而言,如何加速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城市形象名片,提升第三产业比重,始终都是第一位的工作;旅游要为此做出贡献,并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才可能成为一把手真正重视的事情。

林峰博士今年提出了旅游产业与城市经营整合的新理念(7月24日中国旅游报《城市经营中的旅游方略》),必须把旅游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工作的主渠道中,成为党政工作的主流方向,旅游产业发展才能有突破。

“旅游名城”,正是这一整合的成果。

对于大多数已经成为“优秀旅游城市”的地区来说,“旅游名城”可能正是你可以选择的新目标和新模式!一、独辟蹊径,打造旅游目的地1、许昌现状旅游欠发达、缺少周边支持、资源不足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工业城市。

经济发达,城市环境良好,文化积淀深厚,曾为汉魏时期故都,是中原五大古都之一。

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曹魏文化、钧瓷文化和花卉温泉是许昌独具的品牌资源,誉为“魏都、钧都、花都”。

近年来许昌市旅游发展较快,城市环境、公共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和旅游市场发展都取得一定成绩。

旅游发展的政府运作和政策扶持基本到位。

2004 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园林城市。

许昌市虽然名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统计显示: 2005 年,河南省旅游人次突破 1 亿,全省旅游总收入已突破 800 亿元,占全省 GDP 的 8 %;而许昌市旅游总收入占 GD P 的比重还不到 2% ,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5.4%和河南省水平 8 %。

统计分析说明,许昌在中原城市群旅游市场的份额极少,不到四十分之一,对入豫旅游者没有吸引力,旅游产业尚未成为许昌市的支柱产业。

在河南省现有的旅游大格局中,目前主要有三条旅游带:一是以郑汴洛为核心的传统黄河旅游带,二是以安阳、鹤壁、新乡形成的由黄河和太行上相结合的景观带,三是以伏牛山为主体的新兴自然生态游线。

而许昌作为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并没有纳入到任何一个游线的结构之中,也没有那一个城市来带动许昌发展成为一个过境旅游目的地,那么如何发展许昌旅游?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靠许昌自己!许昌只能自己打造旅游目的地!虽然许昌已经成为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缺乏故都形象和核心吸引物,城市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开发和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水平较低,大型旅游项目和旅游品牌产品较少,旅游产业规模小,旅游供给不足等,反映许昌市“小旅游”的现状与旅游名城之间尚有相当差距。

事实说明,优秀旅游城市不一定就是旅游名城。

名城之“名”只能来自鲜明的城市形象和著名旅游品牌形成的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而只有跳出许昌,站在河南省旅游大格局的高度,以大旅游的气魄从根本上改变旅游形象和旅游产业结构,才能使许昌成为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市场名声大振。

2、探寻成为目的地的基础市场基础?资源基础?运营基础?许昌能够成为目的地吗?在我们开始进场的时候,这还是一个问题!靠资源?好像很难。

靠市场?休闲发展的机会很大。

靠政府运营能力?许昌城市建设管理与管理水平很高。

提升许昌城市旅游,最终还是必须依托市场机遇,着眼于资源独特性的基础。

许昌,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移都25年而天下闻名;一部《三国演义》,成为东亚和华人圈中的圣经,使许昌历史文化生动而清晰。

鄢陵县,接壤许昌城市的西部郊县,50多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全国最大,是南花北移的过渡地。

在万花丛中,还有温泉。

许昌城市建设,在近三年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建设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中,创造了“四城同创”(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模式,成功打造了宜居城市,风貌焕然一新,政府、企业、居民形成了建设城市风貌的高度认同感和参与性。

钧瓷,中华文明的经典代表之一;许昌禹州的神古镇,至今仍是钧瓷生产交易的中心,保留了古老的工艺,古街、古庙,烟囱林立。

经过深度的资源考察与分析,我们最后落地到这四个方面,作为我们创造“名”城的核心资源基础。

然而,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看,这些资源如何才能成为可说、可看、可游玩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吸引力呢?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如何才能把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呢?3、紧紧抓住市场双重旅游目的地开发构架许昌在河南省的中间位置,距郑州80公里。

而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已经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应该说许昌具有非常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以许昌为中心的 100 公里- 300 公里的 1 - 3 小时的车程辐射圈,不仅覆盖了河南省全部区域辐射到山西的晋城,安徽的阜阳,山东的菏泽。

在这个辐射圈里有三千万以上的城市人口,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因此许昌做休闲旅游的市场基础非常好,而观光旅游依托郑州这个中心和郑汴洛这条游线,分流游客到许昌的这个可能性极大。

经过市场调研,我们认为许昌作为休闲和观光目的地的市场基础是完全具备的,关键是许昌以什么东西分流客源?许昌市市全境总面积 4996 平方公里,现辖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和魏都区,赋存各类旅游资源 85 种(处);尽管已开发建成 5 个国家 2A - 4A 级景区, 4 个全国首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但由于以往旅游开发无统一规划,各地就资源论资源,以各系统、单个景区分散进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主题相悖,无法以系统产品和旅游品牌形成许昌旅游核心吸引力。

就市场而言,许昌近邻郑州及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许昌旅游开发最直接,最有消费能力,最容易开发的市场;这一市场是一个休闲为主的市场,包括商务休闲、居民假日休闲、会展休闲三大市场。

而中原观光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了郑汴洛的构架,开发需要更加充分的旅游吸引物建设和游线发展。

从资源基础来看,花卉温泉资源、许昌城市环境资源,是许昌已经形成的较易开发和具有独特性的资源。

因此,我们认为,许昌应该按照观光与休闲两重目的地进行构架,形成更加明确的产品和市场目标。

在区分观光与休闲两个目的地层次,分别进行系统打造的同时,通过相互补充,形成许昌旅游的整体目的地。

4、落地产品策划包装三大品牌,形成产品系列结构许昌建设旅游目的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

经验教训证明:在这样广大的城市范围内,没有旅游品牌支持决不可能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从而构筑起区别于中原城市群的旅游形象。

通过对许昌旅游资源分析,我们认为,曹魏故都是许昌影响力巨大的垄断性的资源,在这个背景后隐藏着众多故事和人物线索;另外一个是鄢陵的花木基地,可以把生产型的基地转化为很好的观光休闲型产品;神古镇作为钧瓷古镇的影响力实际上有限的,考察后我们发现这种保持原生态的古镇本身价值巨大,其遗存的古老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一个“活着的古镇”,完全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格,也是打造许昌观光目的地的重要开发点。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许昌旅游的主题: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古镇,体验之旅。

在三大品牌中,曹魏故都作为城市形象和目的地品牌,是许昌城市的核心品牌;尤其重要。

许昌因曹操而成为曹魏故都,因曹魏故都而有了历史遗产。

以曹魏故都为主题、四季花城为核心景观,通过“宜居花城”建设,服务于外来游客和本地居民休闲消费需求,打造中原最大的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树立“中原宜居花城”的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宜居花城”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自然、人文、经济生态和谐统一的宜居宜旅城市。

以钧瓷文化为基础的“神古镇”是本策划中的许昌旅游目的地打造的三大核心旅游品牌。

我们将“神古镇”称为“活着的古镇”,具有“千年窑火不断,传承中华文明”的独特性。

神古镇作为活着的古镇,其制窑工艺千年流传,以神古镇为核心旅游吸引物,以古镇风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传统陶瓷作坊生产、古玩市场、钧瓷旅游纪念品等内容,整合集观光休闲、体验参与、购物娱乐、艺术学习为一体的文化性旅游产品将形成许昌旅游的一大特色及卖点。

因此,“神古镇”完全有机会成为中国十大古镇之一,成为全国一般游客和国际一般游客都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从而超出钧瓷旅游的狭隘范围,成为中国古镇旅游的领军品牌。

运用城市经营手段铸造旅游名城二、创新战略,运用城市经营手段铸造“旅游名城”1、站在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高度,创新旅游开发战略三大旅游品牌,不是旅游系统自身能够完成的。

它涉及到城市改造和风貌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升、创意文化产业营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必须引入城市经营的理念由政府以大气魄、大手笔主导运作,全盘筹划。

基于对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的巨大市场潜力和需求的认识,我们形成了以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突破口的思路。

但要,旅游名城建设,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持。

城市建设、农业和农村建设、文化产业、服务业等需要聚合成泛旅游产业体系,从而为许昌构筑旅游目的地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持。

为了打通旅游产业链,必须实施大产业转化战略:( 1 )旅游休闲产业主导的城市经营运作战略:以许昌新区、魏都风情区为中心的许昌城市建设、以大清河风光线、青泥河为主的水利工程和水系改造、旅游产业发展应当与城市美化、宜居宜旅化、旅游功能化紧密结合;( 2 )旅游导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许昌连接郑州的 103 平方公里带状区域通过工业新区、行政新区、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区、大型乡村休闲区和大旅游区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实现城乡一体、双城一体(郑、许)发展,从而链接入郑汴洛城市群-黄河旅游带。

( 3 )旅游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旅游小城镇建设战略:许昌丰富的花卉、林果、温泉、药材、河网景观、乡村和民俗文化等是高适度的中原城市群市场观光休闲资源。

通过将生产型基地转化为旅游产业基地,在鄢陵花乡、禹州、襄城、许昌县、长葛市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一大批旅游新村。

在此基础上构建若干旅游产业聚集的旅游小城镇。

( 4 )政府主导的文化经营带动旅游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必须纳入政府文化工程,包括:神古镇和文物遗存的文化抢救工程;举办曹魏文化论坛;组织旅游文化节庆(曹魏文化艺术节、莲花节、中原花木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腊梅文化旅游节、钧瓷艺术文化节、花乡旅游嘉年华――许昌花乡农家乐赏花采摘生态休闲旅游节、许氏宗亲祭祀大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