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导学案2

期末复习导学案2
期末复习导学案2

期末复习导学案 (二)

课题: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课型:复习主备人:李雪杨长爱审核:李雪备课:12.17日上课:

复习目标:

1.法律为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为什么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特殊保护?

2.公民应怎样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3.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权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隐私权包括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是怎样规定的?

5.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为什么容易受到侵犯?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复习重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复习难点: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

复习过程:

(一)自学准备,结合复习目标记忆重点知识并设计知识树:

(二)展示交流复习收获(两人一组相互提问)

(三)合作探究适时点拨:

1.2008年9月1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投入警力800余名,夜以继日地调查取证、侦查追捕,仅用7天时间,全部掌控了涉嫌向原奶中掺入“三聚氰胺”的41家奶场、奶站、奶厅。截止9月18日凌晨,共依法传讯87人,刑事拘留28人,逮捕18人,缴获“三聚氰胺”可疑物质300余公斤。公安机关现已进入三鹿集团对企业内部存在问题立案调查,对原三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已予刑事拘留。

(1)上述材料三鹿集团侵犯了婴幼儿的什么权利?

(2)如果该案进入诉讼阶段的属于哪种诉讼?

(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4)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这一权利?

2.校女生张某、李某去某百货商场购物,商场保安怀疑她俩偷了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这生提出反对。但保安仍然将两名女生非法扣留达两个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法院经审理,判决该商场向两名女生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向两名女生付精神损失抚慰金4000元。

(1)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

(2)法院的判决说明了什么?

(3)你从这一事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四)达标检测升华提高

1.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搜身。这则告示()

A.合法,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利益

B. 合法,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C.非法,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及隐私权

D. 非法,它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2.在我国,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三好学生”、“杰出青年”、“辛勤园丁”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A .姓名权 B .荣誉权 C .名誉权 D .肖像权

3.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①生命健康权②荣誉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5.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说的是中国人历来就有重视()的传统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

6.一位中年妇女在某超市盗窃化妆品时被当场抓获,该超市保安让她挂上女盗贼的牌子当街示众4个小时。对此事件的正确看法是()①该妇女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②超市保安的做法无可厚非③超市保安的做法可以教育更多的消费者④超市保安的做法侵犯了该妇女的人格尊严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据一家媒体关于隐私保护的调查显示,55.8%的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越来越难了,43.8%的人认为曾被偷拆信件,39.3%的人认为自己的日记曾被偷看,29.3%的人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被随意泄露。

(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

(2)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伴我们一生的权利测试题

1.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A.人格尊严

B.财产权

C.生命健康权

D. 隐私权

2 “救人要不惜任何手段,任何代价。”“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优先救护未成年人”温总理的话体现了对公民的______的尊重。

A.人格尊严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人身自由权

3.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是()

A.将他人的照片作为投飞镖的靶子 B.小张假冒贫困学生的姓名,往贫困学生的家里寄钱C.小明经常偷看别人日记并到处宣扬日记的内容

D.小立长得矮胖,有人给他起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小立很难过

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①小刚将一同学的作弊行为报告老师②小玲在背后散布和议论一同学的生理缺陷③大春给一同学起绰号④大民把一同学的作业拿来抄袭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5.在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公民的()

A.隐私权 B.肖像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

6.胡季将吕明较胖的脸形十分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并以《肥猪》为名,张贴在教室里,吕明理直气壮地对胡季进行了嚼舌。这是吕明是积极维护自己的()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荣誉权和姓名权

C.名誉权和肖像权 D.肖像权和姓名权

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事件发生,下列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是( )

①偷拆未成年人的信件②偷看未成年人的日记③议论、散布未成年人的身体缺陷

④非法剥夺未成年人的荣誉称号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甲丢了一支钢笔,乙在同学中散布钢笔是丙偷的谣言;丙为了报复乙,偷看了乙的信件;甲和乙联手将丙打成轻伤,数天后甲的钢笔在家中找到,那么乙侵犯了丙的()A.名誉权和隐私权 B.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C.名誉权、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D.名誉权和生命健康权

9. 山东省教育厅规定,2008年采用措施保护考生的成绩等信息,除通知考生本人和相关录取单位外,其它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掌握考生信息。这一举措有利于保护考生的()

A.隐私权

B.知情权

C.姓名权

D.荣誉权

10.“六一”前夕,为了测试一下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某报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结果发现:85%的儿童轻信对方,愿意跟对方走;10%持有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跟对方走;只有5%完全怀疑,不跟对方走。这说明()

A.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识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B.未成年人不明是非险恶

C.未成年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D.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14.韦某怀疑同桌刘某偷了自己的手表,于是在校内逢人就说刘某是小偷。后进查实,韦某的手表是校外人员偷的。韦某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

15.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途中,经常被社会上的不法青年搜身和殴打。假如你遭遇此种情况,正确的态度是()

A.组织同学司机将不法青年打伤

B.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C.勇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及时向学校反映或报警

二、材料分析题:

1. 张某与李某发生矛盾,结果李某对张某大打出手,将张某打成重伤。

(1)请问李某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2)这项权利有什么重要性?

(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我们的这一权利?

2.某中学一名学生刘某因相貌特殊,同班同学给他起了很难听的外号,给刘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

(1)他们侵犯了刘某的什么权利?

(2)人格尊严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3)作为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中学生黄某经常深夜还不回家,学习成绩下降。其父亲不放心儿子出事,处于关爱之心,就私自查看了儿子的日记和往来信件。

(1)黄父侵犯了儿子的什么权利?

(2)我国在这方面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有?

(3)未成年人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这一项权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