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第四章
《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土栽培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无土栽培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营养液配制的基本技能、无土基质的选择配比、生产上常用的无土栽培技术,进一步了解当前国内外无土栽培新技术和发展动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在工作中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课堂讲授与课堂作业、课堂讨论相结合;②尽可能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生产发展态势;③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蔬菜作物无土栽培技术。
三、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生态学、设施园艺学、蔬菜栽培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无土栽培的定义及分类;营养液配制的原则及步骤;深液流技术、营养液膜技术、砂培、砾培、岩棉培的技术要点。
课程难点:营养液配制原则与管理;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多媒体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加深对无土栽培基本理论的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无土栽培概述(4学时)1.教学内容(1)无土栽培的定义和分类;(2)无土栽培的发展历史;(3)无土栽培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4)无土栽培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重、难点提示重点:(1)无土栽培的定义;(2)无土栽培的特点。
难点:无土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营养液(8学时)1.教学内容(1)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2)营养液的组成;(3)营养液的配制;(4)营养液的管理;(5)废液处理和利用。
2.重、难点提示重点:(1)营养液的组成原则和确定方法;(2)营养液的配制。
难点:(1)母液的配制;(2)营养液的管理技术。
第三章非固体基质培(4学时)1.教学内容(1)非固体基质培的定义和分类;(2)深液流技术;(3)营养液膜技术;(4)雾培技术;(5)其他水培技术。
第四章 无土栽培设施建造ppt课件

① 种植槽
② 定植板(定植网框)
③ 贮液池
④ 循环供液系统
.
6
➢日本的M式和协和式 ➢日本神园式
.
7
.
8
一、种植槽
华南改进式:水泥砖结构永久固定式设施。
.
9
二、定植板和定植杯
定植板用硬泡沫聚苯乙烯板块制成,厚23cm,板面开若干个定植孔,孔径为56cm,种果菜和叶菜都可通用。. Nhomakorabea10
定植孔内嵌入塑料定植杯,杯口的直径与定
.
3
水培设施必须具备4项基本条件: ① 能装住营养液而不致漏掉。 ② 能锚定植株并使根系浸润到营养液之中。 ③ 使根系和营养液处于黑暗之中。 ④ 使根系获得足够的氧。
.
4
雾培设施主要由 ① 种植槽 ② 供液系统
.
5
一、深液流水培设施
深液流水培的营养液液层较深,植株通过 定制板或定制网框悬挂在营养液的液面上 方,而根系从定植板或定植网框深入到营 养液中生长。
③ 无纺布可吸持大量水分。
.
20
2、栽培小株型作物用的定植槽
是用玻璃钢或水泥制成的波纹瓦作槽底。 波纹瓦的谷深2.5-5cm,峰距视株型的大 小二伸缩,宽度100-120cm的波纹瓦可种 6-8行,由此可计算出峰距的大小。
.
21
.
22
(二)营养液循环供液系统
由水泵、管道、过滤器及流量调节阀等组成。
.
15
为使槽内存留一定深度的营养液,要用一段
带橡胶塞的液面控制管塞住回流管口。另
外,可在液面控制管的上段再套上一段活
动的胶管,将其提高,液面随之升高,将
其压低,液面随之下降,液面控制管外再
套上一个宽松的围堰圆通,桶高要超过液
蔬菜无土栽培学全套完整课件

Supplemental lighting-HPS
280(100 kg) m-2 year-1 / 207(71.6 kg) m-2 year-1
Recirculation
Liquid Foam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Greenhouse Microclimate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黄瓜1年3茬,番茄、 甜椒1年1茬,栽植密度2-3株/m2,产量分别 高达72kg/m2、60kg/m2 和30kg/m2
Raised-Troughs
•Nutrient recycling •Intercropping •Air circulation •Labour efficiency
Grow Pipes / Heat Placement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指不用天然土壤,使用或 不使用基质,用营养液灌溉植物,或者用其它施肥方 式种植植物的方法。(华中农业大学)
“必然王国”
Agri.culture “辟土种谷曰农”
《汉书•食货志》
“自由王国”
二、无土栽培的发展史
原始、不完全的无土栽培:生豆芽、养蒜苗、养水仙、水 乡人家
•荷兰农业的畜牧业占50%, 园艺业占38%,大田作物占 12%。“花卉王国”,占世 界花卉贸易市场60%,欧洲 市场70%。
无土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二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
第三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
第四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
第五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六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七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八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九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一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续上表:
第十二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三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四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五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六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七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八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十九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陈宏伟
第二十周《无土栽培技术》教案授课教师:。
无土栽培-第四章-基质培

第四章基质培基质栽培❖一、常见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二、基质的消毒与再利用❖三、基质培的设备与几种类型一、常见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基质培的定义和特点❖对基质的要求和基质的分类❖基质的性质❖常见基质介绍❖生产上常用的固体基质配方1、定义和特点:定义:作物通过基质固定根系,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栽培方法。
特点: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理容易,经济效益较好。
2、对基质的要求和基质的分类1)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的要求:总的要求:能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根际环境条件;具有支持锚定植物、保持水分和透气的作用;有机基质还具有养分供应、病虫防除和缓冲作用,可以使根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具体要求:A.具有一定大小的粒径B. 容重在0.1~0.8g/cm之间;C. pH值在6.5左右,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 EC值在2.5mS/cm以下;E.阳离子交换量(CEC)要大,保肥性良好,F. 具有一定的C/N比以维持基质的生物稳定性。
2)基质的分类:A.从基质的来源分类:天然基质人工合成基质B.从基质的组成分类:无机基质:以无机物组成的基质有机基质:以有机残体组成的基质C.从基质的性质来分类:惰性基质活性基质D.从基质使用时组分的不同来分类:单一基质复合基质3. 基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基质物理性质:比重:单位体积基质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容重:单位体积干基质的重量:0.2~0.8g/cm3总空隙度:基质中持水空隙与空气孔隙的总称,[ >54%,总空隙度=(1-容重/比重)*100%]气水比:大小空隙比=通气空隙/持水空隙;液态含量60%~70%,气态含量10%~20%粒径:基质颗粒直径的大小:0.5~5mm常见基质的物理性质:2)基质化学性质:稳定性:不会短期内分解淋溶出大量可溶性物质;PH:过大过小时可进行调节,亦可用复合基质调整;EC:基质溶于水中的所有阴阳离子浓度的总和测定方法:风干基质:蒸馏水=1:5混合振荡后静止,用EC计来测定CEC:每100毫克的基质中包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毫摩尔数(常用钙镁离子含量来表示);缓冲能力:不同基质对酸碱的缓冲性差异很大;其他营养元素含量---有机基质里面含有植物生长必需要的营养元素等;4.常见基质的介绍:岩棉、砂、砾、珍珠岩、蛭石、锯木屑、泥炭、稻壳、棉籽壳、炉渣、椰糠、甘蔗渣。
无土栽培学

本科教学讲稿无土栽培学第一章绪论一、无土栽培的概念1、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 hydroponics, solution culture)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由于一些学者认为无土栽培主要指营养液栽培,所以无土栽培有时又称为营养液栽培、水培、水耕溶液栽培、养液栽培等。
2、无土栽培学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他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他是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作物栽培学为基础,与材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控制等知识相关,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二、无土栽培的特点1.早熟、高产、优质无土栽培能为蔬菜作物提供充足、适宜、全面的营养,因此作物生育快、高产。
产量可高于土壤栽培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产品的营养含量高、口感好、纤维少、外形整齐一致、色泽均匀。
2、避免了土壤及水质污染的影响无土栽培由于脱离了土壤及选择性用水,因此没有污染。
可利用无土栽培生产无公害产品,但是应考虑营养液的硝酸盐污染。
3.省水、省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无土栽培避免和减少了水分、养分的流失、及土壤微生物的吸收和固定,提高了水分、养分的利用率。
一般比土壤栽培节水75~90%,肥料利用率高达90%以上。
4、省工、省力,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无土栽培不需要整地、中耕、除草,不需要特殊的灌溉设备,而且实现了或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便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5、避免了土壤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在便封闭状态下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外界环境和土壤病原菌及害虫的侵染,因此由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较轻。
同时避免了因土壤而产生的产品污染问题,不受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
6、不受土质好坏的影响,可极大的扩展农业生产的空间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的约束,可极大的扩展农业生产的利用空间。
【精品】无土栽培学复习资料.doc

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新栽培技术。
2.无基质栽培----- 没有固定根系的基质,根系直接和营养液接触。
3.---------------------- 无机基质包括砂培、砾培、蛭石培、珍珠岩培、炉渣等。
4.---------------------- 人工基质包括岩棉培、海棉培、聚乙烯发泡材料。
5.---------------------- 有机基质包括草炭、锯木屑、蔗渣、稻壳、树皮、秸秆、家畜粪便、糠醛渣、沼渣、菇渣等。
6.--------------------------------------- 浅液流营养液膜栽培是以约0.5厘米的浅层营养液流过植物根系,这层营养液很浅,像一层水膜,故称为营养液膜技术。
7.--------------------------------------- 深液流营养液膜栽培营养液的液层较深,约7-8厘米,植株悬挂于液面上,其重量由定植网框或定植板所承载,根系垂入营养液中。
&EC ------- 是溶液含盐浓度的指标,通常用毫西门子(n】S/cn】)表示。
9.---------------------- 有益元素对植物生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能对作物生长有利。
这些元素称为有益元素。
二、填空题1.德国科学家斯鲁兰格提出了植物必需的15种元素;德国农业化学家竝逋提出了植物必需的15种元素;德国著名科学家克诺普发明了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2.192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瓦格里克教授,利用营养液成功地培育出一株高乙丿】的番茄,采收果实14kg, 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3.19世纪六十年代,无土栽培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深液流技术、营养膜技术和岩棉培在生产上得以应用°4.荷兰是世界上温室无土栽培最发达的国家,栽培基质是岩棉,用计算机控制温室无土栽培的生产。
第四章 无土栽培固体基质

4. 按组分的不同来分类 单一基质:如沙培、砾培、岩棉培使用的沙、
石砾和岩棉等; 复合基质:如蔗渣-沙混合基质。
为了克服单一基质可能造成的容重过小、 过 大、通气不良或通气过盛等的弊端,常将 几种单 一基质混合制成复合基质来使用。
二、固体基质的作用 The roles of growth media
主要用基质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大小孔 隙比来表示, 一般来说,基质总孔隙度54~96%范围内 适宜基质孔隙状况:20%空气+20~30% 水,大小孔隙比在1:2~4范围内为宜。
(1)总孔隙度
• 指基质中包括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在内的所有 孔隙的总和。
• 以占有基质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 •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其水和空气的容纳空间就
• 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大,其缓冲能力就较强, 反之,则缓冲能力就较弱。
• 基质缓冲能力大小顺序:有机基质>无机基质 >惰性基质>营养液
• 盆栽时基质的CEC在10~100me/100cm3 比较适宜
常用固体基质的阳离子代换量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of some growth media in common use
主要包括: 化学稳定性 酸碱度 物理化学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量) 缓冲能力 电导率等
1、基质的化学稳定性/chemical stability
• 指基质发生化学变化的难易程度
• 无土栽培中要求基质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 • 不含有毒物质 • 减少营养液受干扰机会,保持营养液化学平衡
2、基质的酸碱性(pH值)
大,基质轻、疏松;反之则小
(2)大小孔隙比
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所占基质体积比例 (%)的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颗粒大小
▪ 固体基质颗粒的大小(即粗细程度)是以颗粒直径 (mm)来表示的。它直接影响到其容重、总孔隙度、 大小孔隙度及大小孔隙比等其他物理性状。
▪ 同一种固体基质其颗粒越细,则容重越小,总孔 隙度越大,大孔隙容量越小,小孔隙容量越大, 大小孔隙比越小;反之,如果颗粒越粗,则容重 越大,总孔隙度越小,大孔隙容量越大,小孔隙 容量越小,大小孔隙比越大。
▪ 通气孔隙(%) = (W3+W4-W5 ╳ 100
V
▪ 持水孔隙(%) = (W5-W2-W4) ╳ 以上、灌溉后的水 分不能被基质的毛细管吸持在这些孔隙中而在重力 的作用下流出基质的那部分空间; 持水孔隙是指孔隙直径在0.001—0.1mm范围内的孔 隙,水分在这些孔隙中会由于毛细管作用而被吸持 在基质中,因此,也称毛管孔隙;存在于这些孔隙 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
(二)固体基质的理化性质
1)基质的物理性质 (1)容重 指单位体积固体基质的重量。 以g/L、g/cm3或kg/m3来表示。 具体测定某一种固体基质的容重时可用一个
已知体积的容器(如量筒或带刻度的烧杯等) 装上待测定的基质,再将基质倒出后称其 重量,以基质的重量除以容器的体积即可 得到这种基质的容重。
第四章 无土栽培的固体基质
一.固体基质的作用与选用原则
▪ (一)固体基质的作用 ▪ 1.固定支撑植物的作用 ▪ 无土栽培中所有的固体基质最主要的一个作用。
固体基质的使用是使得植物能够保持直立而不致 于倾倒,同时给植物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 境。 ▪ 2.持水作用 ▪ 任何固体基质都有保持一定水分的能力,只是不 同基质的持水能力有差异,而这种持水能力的差 异可因基质的不同而差别甚大。
活性基质、惰性基质
▪ 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的固体基质都有缓 冲作用。例如泥炭、蛭石等就具有缓冲作 用。一般把具有物理化学吸收能力、有缓 冲作用的固体基质称为活性基质。而没有 物理化学吸收能力的固体基质就不具有缓 冲能力,例如河沙、石砾、岩棉等就不具 有缓冲作用。这些不具有缓冲能力的固体 基质称为惰性基质。
几种固体基质的物理性质
2)固体基质的化学性质
▪ 基质的化学稳定性因其化学组成的不同有 很大的差异:
▪ 无机矿物构成的基质 如果其组分由长石、 云母、石英等矿物组成,则化学稳定性较 强;
▪ 如果是由角闪石、辉绿石等矿物组成的, 则次之;
▪ 3.透气作用
▪ 如果基质过于紧实、颗粒过细,可能造成基质中 透气性不良。固体基质中持水性和透气性之间存 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固体基质中水分含量高 时,空气含量就低,反之,空气含量高时,水分 含量就低。
▪ 4.缓冲作用
▪ 缓冲作用是指固体基质能够给植物根系的生长提 供一个较为稳定环境的能力,即当根系生长过程 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或外加物质可能会危害到 植物正常生长时,固体基质会通过其本身的一些 理化性质将这些危害减轻甚至化解。
几种常用固体基质的容重和密度
一般地,基质的容重在0.1~0.8 g/cm3范 围内,作物的生长效果较好。
(2)密度
▪ 指单位体积固体基质的质量。 ▪ 以g/L、g/cm3或kg/m3来表示。 ▪ 密度与容重是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容重所指
的单位体积基质中包括孔隙所占有的体积也计算 在内,而密度的单位体积就是基质本身的体积, 而不包括空气或水分所占有的体积。
▪ 密度的测定较为麻烦,特别是容重小的基质,测 定就更为麻烦。可采用密度瓶法来测定,在实际 生产中一跟不测定基质的密度。
(3)总孔隙度
▪ 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包括通气孔隙和持 水孔隙在内的所有孔隙的总和。它以占有 基质体积的百分数(%)来表示。
▪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其水和空气的容纳 空间就大,反之则小。
▪ 基质的总孔隙度可以下列公式来计算: 总孔隙度(%) = (1—溶重 / 密度) × l00
▪ 由于基质的密度测定较为麻烦,可按下 列方法进行粗略估测:
1)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称其重量(W1)
2)在此容器中加满待测的基质,再称重(W2)
3)将装有基质的容器放在水中浸泡一昼夜(加水浸泡 时要让水位高于容器顶部,如果基质较轻,可在 容器顶部用一块纱布包扎好,称重时把包扎的纱 布取掉),称重(W3)
4)通过下式来计算这种基质的总孔隙度(重量以g为 单位,体积以cm3为单位)。 总孔隙度(%) = (W3-W1)-(W2-Wi) ╳ 100 V
(4)大小孔隙比
▪ 基质的总孔隙度只能反映一种基质中水分和空 气能够容纳的空间的总和,它不能反映基质中水 分和空气各自能够容纳的空间。
大孔隙是指基质中空气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也称通 气孔隙;
小孔隙是指基质中水分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也称持 水孔隙。
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所占基质体积的比例(%)的 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 ▪ 大小孔隙比=通气孔隙所占比例(%) / 持水 孔隙所占比例(%)
▪ 要测定大小孔隙比就要先测定基质中大孔 隙和小孔隙各自所占的比例,其测定方法 如下:
▪ 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装入固体基质 后按照上述的方法测定其总孔隙度后,将 容 器 上 口 用 一 已 知 重 量 的 湿 润 纱 布 ( W4) 包 住,把容器倒置,让容器中的水分流出, 放置2h左右,直至容器中没有水分渗出为 止,称其重量(W5),通过下式计算通气孔 隙和持水孔隙所占的比例(重量以g为单位, 体积以cm3为单位)。
▪ 固体基质的大小孔隙比能够反映出基质中的水、 气之间的状况,即如果大小孔隙比大,则说明基 质中空气容积大而持水容积较小;反之,如果大 小孔隙比小,则空气容积小而持水容积大。
▪ 大小孔隙比过大,则说明通气过盛而持水不足, 基质过于疏松,种植作物时每天的淋水次数要增 加,这给管理上带来不便;而如果大小孔隙比过 小,则持水过多而通气不足,易造成基质内潴水, 作物根系生长不良,严重时根系腐烂死亡,而有 机基质中的氧化还原电位(Eh)下降,更加剧了对 根系生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