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 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 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 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 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 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 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形容清澈。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 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 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 交流。
示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晚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 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3课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部编版(共20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3课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部编版(共20张PPT)

三至六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 地正在织布。(动作描写)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 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诗人想象: 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思念牛郎的情态。
七至十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相距又该有多远 呢?清清的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望,不能 互诉衷肠。
迢迢牵牛星
1.正确认读课文生字,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技巧四个 方面鉴赏古诗,理解诗歌主题。
3.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及其蕴含的 真情。
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是其中的第十 首。 《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和朋友间 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失意、郁闷心 情,形式上都属于比较成熟的五言诗,情感真 挚,语言朴素,叙事抒情结合,对后世诗歌创 作有深远的影响。
视点:从织女的角度写。
一水相隔
咫尺天涯
(1)古今异义 终日不成章(古义:花纹,这里指整幅的布帛。今义 :歌曲诗文的段落。) 泣涕零如雨(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相去复几许(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意思 ) (2)词类活用 脉脉不得语(名词用作动词,“说话”的意思) 泣涕零如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的意思)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牛星, 又是写河汉女。
互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 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
作用:简省笔墨,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 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用字准确,一字千金
可不可以将“河汉女”换成“织女星”, 为什么?
答:不能。 一是避免了文章的重复; 二是此句承上启下,转入
下文对织女的描述,由 物转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品诗赏句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 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先写白昼, 后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 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五、写作特点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 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寒食》这首
诗,结合书上的注释,想一想:
处处“飞花” 描写了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柳呢?
“汉宫”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个字 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皇城里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句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
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 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赐,传送。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
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 了王侯贵族的家。
四、品读古诗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 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 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 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 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 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七、延伸拓展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 料了解一下。
3 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走马传烛图 汉宫传蜡烛 (日暮时分) 散入五侯家
《寒食》描写了暮春时节京都长安 城寒食节的景象和节日习俗。诗人以汉 喻唐,勾勒出一幅美妙的节日画卷。
迢迢牵牛星
遥远。
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 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诗作多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 之情,语言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
《十五夜望月》 情景交融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c_h_ù_( 到处 ) _c_h_ǔ_( 相处 )

_c_h_u_á_n_( 传递 ) _z_h_u_à_n_( 传记 )


_m_ò__(含情脉脉) _m_à_i_( 脉络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宫( 宫殿 ) 官( 官员 )
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1.课外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背诵 积累。
2.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同学交流评价。
3.结合本课的学习体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 博大精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
目的:借忙碌的劳动掩饰、排遣愁思。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的内心 织女的情态
不成章(思) 相思 零如雨(悲) 之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可逾越)
强烈的相思
内心的凄苦
人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讨论:这首诗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开头,这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小 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代表诗作《寒食》
传 《章台柳》等。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景物?
诗 句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 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理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 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 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注意读准字音 迢(tiáo)皎(jiāo)纤(xiān)擢(zhuó) 札(zhá)杼(zhù)涕(tì)脉(mò)
古诗十九首 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
3.学习生字,掌握书写。
chuán(传奇)

sǎn(散装)


zhuàn(传记)
sàn(散步)


运 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一本人物传(zhuàn) 用 记,记述了贝多芬等人的传(chuán)奇故事。
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散(sàn)步去超市, 买了一些散(sǎn)装米。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赏读古诗 理解诗意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768—835) 字仲初,唐代诗人, 世称王司马。王建的诗题材广泛,生活 诗 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语言通俗凝练, 人 富有民歌谣谚色彩,绝句清新婉约。著 小 有《王建诗集》《王司马集》。 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景色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 景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夜晚 日暮
这在两万句民诗禁描火绘的出了寒一食幅节怎, 样皇的帝画却面特?别表开达恩了赐作火者给怎王样侯 的贵情族感,?对这个细节的描写,
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之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吧!
译文: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 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 情感。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表达了因感情遭遇挫折 而忧伤痛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 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 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 人的思绪。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 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 家?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 润之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__地__白__”让人联想到李白的“疑是地 上霜”;“_树__栖__鸦__”和“__冷__露__”表现出了月 夜的静与深与让人不禁产生了萧瑟苍凉之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形容清澈。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脉脉(mò):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句意: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两岸相隔 又有多远呢。虽然只 隔一条清澈的河流, 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 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这首诗写得是我国哪个传统故事?你是 从那句诗看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 从“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这句可以看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PPT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和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
02
《古诗三首》的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本课件首先介绍了《古诗三首》 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 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创作意图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
教学难点
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本课所选的古诗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 较为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 的历史背景和典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难点2
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感:古诗的语言精练、韵律和谐,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难 以体会。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韵律 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深度解读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 力。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或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 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THANKS.
朗读教学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和朗读能力,加深对古诗 的理解。
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软件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古 诗,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 度。
教学互动设计
课堂提问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古诗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 看法,提高学习效果。
重点词句解析
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进行 深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其含义和作用,加深对古 诗的理解。
意境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晚 五侯:指天子宠信之臣。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 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大声朗诵诗歌,思考:《寒食》这首 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处处花 絮纷飞,风光迷人,东风吹过,皇家花园的柳 枝随风摇曳,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 的寒食节,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飘入了王侯 贵族的家中。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王侯贵族,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开篇先写织女隔着银河怅望对岸的牛
郎,“迢迢”是她心里的感觉。第二句正
面写织女,既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
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为后文的“清
且浅”做了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的娇
美姿态。
惆怅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诗意: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织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 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返回
导入二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返回
导入三
《但愿人长久》
返回
随堂练习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A )。
A.韩·翃(xǔ) 皎·洁(jiǎo)
无处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 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 况,表达效果更强烈。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有人说“花”会“开”会“落”,但 不会“飞”,第一句的“飞花”不符合实 际,应该改成“开花”或者“落花”,你 怎么看?
“飞花”动态强烈,更能表现春天的 勃勃生机,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 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蕴意 深远,耀人眼目。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 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 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
悲痛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主要作品:《田家行》《羽林行》 《射虎行》等。
初读诗歌
听朗读,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疏通字词。
十五夜望月
农历八
【 唐 】 王 建 月十五中秋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节,的夜晚。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Fra bibliotek诗文解读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板书设计

相隔之状
迢 牵
叙 相思之情
写神话故事

喻现实生活
星 议 分离之苦
课堂小结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 和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悲剧,抒发了夫妻 之间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作者简介
王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 昌)人,唐朝诗人。其诗题材广泛, 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 深刻。
诗是写他们的呢?
3 古诗三首
导入一 导入二 导入三
导入一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长
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
“割股啖君”。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
封赏有功之臣,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
隐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逼其下山,
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
感念忠臣之志,不仅改山名、建庙宇,还下令
初读诗歌
听朗读,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jiǎ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文解读
迢迢:遥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诗意:看那遥远的牵牛星,皎洁 的织女星。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皇家花园的柳枝 在东风中摇曳,春意醉人。“无处不”用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表达效果更强烈。
汉宫: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板书设计
白昼
寒食
夜晚
自然风光 宫廷生活
春意盎然 专权腐败
课堂小结
《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 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统治 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
知识备查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 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 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 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为标题。被刘勰 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 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今夜”为什么“人尽望”?
“每逢佳节倍思亲”, 因此中秋之夜人们都会望 月寄情。
明明是自己在思人怀远,却偏偏问“秋 思落谁家”,言外之意是“在众多的望月人 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就是我了”,诗人将望 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被浸润的时间久。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前两句描绘了十五的月夜明朗素洁的景 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为下文抒 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意: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当空 的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
返回
导入二
歌曲欣赏: 《牛郎织女》
返回
导入三
玄宗嫦漫娥游奔月月宫
吴刚伐桂返回
寒食
【唐】韩翃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 阳(今属河南)人。与钱起等诗人 齐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主要作品:《宿石邑山中》 《同题仙游观》等。
初读诗歌
听朗读,注意诗歌朗读节奏。 试着读几遍,疏通字词。
寒食
hónɡ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文解读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白天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诗意: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
飞,落花飘散,寒食时节东风吹拂着皇帝
御花园里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诗意: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 相隔又有多远呢?他们之间虽然只隔了一 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而相视无言。
“清”“浅”二字突出了怎样的情感?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河汉”既“清”且“浅”,而且牛 郎织女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如此 可望而不可即,咫尺也是天涯,更加有力 地突出了织女的失落之感、哀怨之情。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 铺了一层白霜。
诗意: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 好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鸦鹊。夜深 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树栖鸦”是“鸦栖树”的倒装句,鸦 鹊已经栖息在树上,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 一片寂静。这三个字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 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板书设计
十 五
所见 月明露冷 思念家乡

望 月
所感 思深情长 想念亲人
课堂小结
《十五夜望月》通过中秋望月的特 定场景,描绘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 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三
导入一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 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离愁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诗人的慨叹,也暗示 了痛苦的根源。“盈盈”是形容银河水的清 澈,“盈盈一水”而“不得语”,让我们看 见了一个饱含离愁、楚楚动人的思妇形象。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请问有什么妙处?
迢迢 皎皎 盈盈 脉脉
叠词使得全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 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 是最后两句中的“盈盈”“脉脉”,让一个饱 含离愁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
着布,织布机发出札札的声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 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苦闷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 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 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B.札札(zhá)盈盈(yínɡ)
·
·
C.栖息(qī) 机杼(zhù)
·
·
脉·脉(mài) 迢迢(tiáo) · 纤纤(xiā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你还能说出类似 的词语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