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02 生物安全基本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
总结词
措施
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在不同宿主之间 传播,导致原本无病的人群被感染。
实验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正确的消 毒和防护方法,了解常见病原体的传 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在生物安全培训中,应强调防止交叉 感染的原则,确保实验人员遵循严格 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病原体在 不同宿主之间传播。
BSL-1级别
BSL-2级别
BSL-3级别
BSL-4级别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 度和传播途径,将实验室 生物安全分为四个级别, 分别为BSL-1、BSL-2、 BSL-3和BSL-4,级别越 高,生物安全防护要求越 高。
适用于对人类和环境不 构成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等。
适用于具有一定危害程 度、通过直接或间接途 径传播的病原体,如炭 疽杆菌、SARS冠状病毒 等。
无害化处理
介绍动物尸体、组织、血液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 理方法。
环保要求
强调动物实验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 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公共场所生物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制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包括空 气质量、水质、噪声等方面,确 保公共场所环境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明 确卫生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卫生 检查和监督。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前准备
实验操作流程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 的动物种类、品系、年
龄和体重等。
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 适应环境、麻醉方法等。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步 骤、注意事项和安全防
护措施。
实验后护理
关注实验动物的恢复和 观察,确保动物福利。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详细描述: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现 场隔离、样本采集、消毒灭菌等,全面提升应急处置效 果。
详细描述:关注应急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引入 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处置后的评估与改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处置效果 、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三:某地区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处置
疫情概述
某地区爆发一起重大疫情 ,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 人数多。
防控措施
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包括 大规模检测、隔离、追踪 接触者等,有效控制了疫 情的传播。
经验总结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 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 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确 保公众健康安全。
THANKS
外部恶意攻击
针对实验室的网络攻击、物理 破坏等。
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和程序。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 人为失误。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时发 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案例二:某医疗机构感染事件调查
事件概述
某医疗机构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 件,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某
种病毒。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感染事件的发生与医院 在患者收治、隔离措施以及医疗废 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有关。
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 力。
05 生物安全教育与 培训
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详细描述:关注应急处置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积极引入 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处置后的评估与改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处置效果 、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三:某地区重大疫情的防控与处置
疫情概述
某地区爆发一起重大疫情 ,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 人数多。
防控措施
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包括 大规模检测、隔离、追踪 接触者等,有效控制了疫 情的传播。
经验总结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 生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 发疫情的能力和水平,确 保公众健康安全。
THANKS
外部恶意攻击
针对实验室的网络攻击、物理 破坏等。
生物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标准 和程序。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 人为失误。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时发 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案例二:某医疗机构感染事件调查
事件概述
某医疗机构发生一起院内感染事 件,多名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某
种病毒。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感染事件的发生与医院 在患者收治、隔离措施以及医疗废 物处理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有关。
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工作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 力。
05 生物安全教育与 培训
生物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了解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和应用场景,确保安全操作。
生物风险评估
学习如何评估和管理实验室中的生物风险,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1
风险识别
识别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生物风险。
风险评估
2
评估生物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3
风险控制
制定措施和操作规范,减轻生物风险的 发生。
生物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
介绍生物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种类、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
生物安全概述
详细介绍生物安全的背景、定义和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现状。
生物安全相关标志
了解不同标志的含义和作用,确保实验室安全。
生物安全与疫苗研发
探讨生物安全在疫苗研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生物安全等级
等级一 等级二 等级三 等级四
适用于无或低风险微生物 适用于中度风险微生物 适用于高风险微生物 适用于极高风险微生物
应急处置措施
了解生物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置流程,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1
紧急报警
掌握生物安全事故紧急报警的步骤和联系方式。
2
事故隔离
了解将事故区域隔离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3
急救措施
学习对受伤人员的基本急救措施。
结论和总结
总结生物安全培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性,并对未来的实践提出建议。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柜
了解生物安全柜的分类和正 确使用方法。
防护服和手套
学习正确穿戴和清洁防护服 和手套。
洗眼器和洗眼液
掌握应急情况下洗眼器和洗 眼液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学习实验室中的基本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戴安全眼镜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2024)

预防潜在危险。
促进生物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
6
实验室生物安全
02
2024/1/29
7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与要求
01 BSL-1级实验室
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 病作用的微生物,如教学用普 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02 BSL-2级实验室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 在危害的微生物。
03
BSL-3级实验室
措施。
2024/1/29
保护人类健康
防止病原体传播,降低疾病发 生率。
维护生态平衡
防止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 性。
促进科研发展
确保实验室安全,推动生物技 术创新。
4
生物安全法规与标准
法规体系:《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
01
标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
气溶胶。
05
实验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进
行消毒,并对废弃物进行高压
灭菌处理。
06
2024/1/29
9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立即停止实验,关闭实验 室门,禁止人员进出。
2024/1/29
对污染区域进行隔离,并 用有效氯含量为0.5%的 消毒液喷洒消毒。
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启动应急预案。
对接触者进行必要的医学 观察和治疗。
报告程序
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发现生物制品不 良事件后,应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报 告。
2024/1/29
22
生物安全培训与意
06
识提升
2024/1/29
23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与内容
01
制定全面的生物安全培 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 、对象、时间、方式等 。
最新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废水
一般废水
强毒废水
次氯酸钠消毒
蒸汽煮沸消毒
废气
高效过滤器
固废物
高压灭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流量计 市政污水管网
排放 COD在线检测仪
排放
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三、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质:是通过规范的实 验室设计建造、实验设备的配置、个人防 护装备的使用(硬件),严格遵从标准化 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规程等(软件)。
生物安全培训
一、基本概念
(一)生物安全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 在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 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 险与威胁。
狭义:生物安全是特指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 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 导致环境污染和社区人群感染。
个体防护装备 口罩、面具、眼镜,防护衣、帽、裤、鞋、靴、袜、 手套、正压服等
一级屏障
2、二级屏障(secondary barrier)
强毒负压车间、生物安全实验室、强毒动物房 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也称二级隔离 建筑设施结构 通风空调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3、生物制品生产废弃物处理
在危险的致病因子
三类
BSL-3
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 的甚至是致命疾病的致病因子。通 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Ⅲ级 二类
BSL-4
对人体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 Ⅳ级 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的微生物。 一类 尚无预防治疗措施
(三)我国生物安全相关标准与规定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生物安全培训
11
生物安全实验室(BSL)
• 通过规范的实验室设计、实验设备的配置、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建造的实验室 • 目的:有效预防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 结构:一级防护屏障和二级防护屏障,其不 同组合构成了四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生物安全培训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 一级 基础实验室,常为基础教学研 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1级的微生物。
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 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
同一柜子内
• 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 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面罩(面具)或 其他防护设备。
生物安全培训
24
(一)实验室的进入
• 1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儿 童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可能增加获得性感染 的危险性或感染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 进入实验室。
• 二级 基础实验室,常为诊断、研究 实验室,处理危险度2级微生物。
生物安全培训
13
• 三级 防护实验室,为特殊的诊断、研 究实验室,处理危险度3级的微生物。
• 四级 最高防护实验室,供危险病原体 研究,处理危险度4级微生物。
生物安全培训
14
临床实验室为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处理三类病原 • 微生物(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 菌、链球菌、淋球菌、白喉、流感嗜血杆菌、 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铜绿、产气荚 膜梭菌、破伤风梭菌等)实验室生物安全危 险度2级
生物安全培训
15
生物安全标志
生物安全培训
16
BSL-2实验室
• 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有可 视窗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II 级生物安全柜 – B2型
• 100%外排进入环境 • 100%外界空气补充 • 无循环使用的气流
III级生物安全柜
• 样品、操作者、操作 环境都得到保护(操 作时戴全密封手套)
• 100%外排进入环境 • 100%外界空气补充 • 无循环使用的气流
•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个人防护
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2、要求: 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BSL-2(P2) BSL-3(P3)
BSL – 4
戏称为 魔鬼
实验室
分 五个区
有 10道门
洁净台/生物安全柜(BSCs)
洁净工作台
• 1、环境空气→工作台→过滤→样本→直接 • 吹向操作者→排入室内 • 2、保护产品,不保护操作人员及操作环境 • 3、通过样本的空气过滤对直径大于0.3微 • 米的颗粒,过滤效率99.9%无医院药房 • 或无菌设备的组装。
概述
• 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 (定义):指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
•
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采用
•
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包括一
•
级防(primary containment)
•
和二级防护(secondary-
•
containment)。
•
概述
• 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containment)
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
• 1、环境空气(流动/排出方式) • 2、使用目的(产品、操作人、环境) • 3、空气滤过能力 • 4、气幕屏障 • 5、应用
生物安全柜工作原理
•
• 1. 物理屏障
•
2. 高效过滤
生物安全ppt课件

支持。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有助于设计 和构建更安全的生物系统,以应
对各种生物安全挑战。
国际生物安全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物安全挑战 ,分享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
学术交流
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生物安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提高全球生物安全水平。
政策对话
加强政策对话,促进各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政策 协调和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一级
基本生物安全措施, 适用于对已知无危害
的微生物。
二级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有 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级
适用于对人、动物或 环境有高度危害的微
生物。
四级
适用于对人、动物或 环境有极高危害并且 通常不可救治的微生
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
教育普及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 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物安全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生物安全的 良好氛围。
培训与演练
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态失衡风险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态平衡破坏。
生物恐怖主义风险
恶意使用生物武器或病原体对人类和动物 造成伤害。
生物安全风险的来源
01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可能导致病原体泄露或传 播。
03 实验室事故
生物实验室操作失误可能
导致病原体泄漏或传播。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将有助于设计 和构建更安全的生物系统,以应
对各种生物安全挑战。
国际生物安全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物安全挑战 ,分享研究成果和最佳实践。
学术交流
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生物安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提高全球生物安全水平。
政策对话
加强政策对话,促进各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政策 协调和合作。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
一级
基本生物安全措施, 适用于对已知无危害
的微生物。
二级
适用于对人或环境有 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三级
适用于对人、动物或 环境有高度危害的微
生物。
四级
适用于对人、动物或 环境有极高危害并且 通常不可救治的微生
提高全民生物安全意识
教育普及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 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物安全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生物安全的 良好氛围。
培训与演练
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态失衡风险
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地生态平衡破坏。
生物恐怖主义风险
恶意使用生物武器或病原体对人类和动物 造成伤害。
生物安全风险的来源
01 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 可能导致病原体泄露或传 播。
03 实验室事故
生物实验室操作失误可能
导致病原体泄漏或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物恐怖的特点是具有想象或未来时间较长的忧 虑或恐惧。生物恐怖活动可利用的病原体种类很 多、攻击面宽、实施手段多种多样、突然发生、 真真假假难以预料和防护。
• 4.基因武器(gene weapon): 指用基因工程研 制的生物武器。
•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 也会被人利用发展武器。
• 8.外来病 (exotic disease):国外存在和流行 的,国内尚未证实存在或已被消灭的传染病。
• 9.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 是指由各 病原体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已有的一 些烈性传染病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控 制的一些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势头,新的传染病 不断出现,是我们面临挑战 。
国内概况(3):国家标准
• 2003年8月开始起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4。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正式颁布了该标准。
• 200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又联合发布了《生物安全实验 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
• 3. 病原体(pathogens): 病原体是能致病的生物 因子,包括能够引发人和动物、植物传染病的生物 因子,主要指致病微生物。
• 4、生物战剂 (agent of bio-war):
• 5、生物气溶胶 (bioaerosol) :气溶胶是指悬浮于 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 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
• 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生物战剂的攻击性能,改变其 抗原性使之难以诊断;增强其致病性以加强杀伤力; 增强其存活力以延迟攻击时间和扩大攻击面积;增 强其抗药性造成治疗困难;改变其基因特性形成基 因武器。专家推测,基因武器能够进行对人种的特 异性攻击。
• 5.实验室相关感染 (laboratory-associated infection):由于从事实验活动而发生的与操作 的生物因子相关的感染。
•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生物武器相当先进,武器化能 力很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掌握了生物武器,被 称为穷人的原子弹;一旦发生,造成的灾难不可设 想。国内外有关专家认为发生生物战的潜在危机正 在增加,令人忧虑。
• 3.生物恐怖(bio-terror):生物恐怖是遇到生 物因子形成的危险和邪恶产生的极度恐惧。
版的网络修订版 • 2004年正式发布了第三版。
•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美国、欧洲、 加拿大等国家做得都比较好。
• 在1993年由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立卫生研究 院(CDC/NIH)发布了《Biosafety in the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 Manual,3th edition CDC/NIH》
• 8.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即有潜在危险 的废物,即可燃、易燃、腐蚀、有毒、传染、放 射或其他破坏作用的废物。
二、生物威胁概念
• 1.生物威胁 (bio-threat):是指生物因子形成的 使人忧虑的、可能发生的严重危害。
• 2.生物战(bio-war):是指用生物战剂进行的战 争。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 规范
免疫药物学研究所 张建
发展概况和我国现状
• 国际概况 • 1983年WHO第一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 1993年WHO发表了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2nd edition) • 2002年WHO又发表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
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分散相含有 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 6. 生物战剂气溶胶 (bio-agent aerosol):分散相含 有生物战剂的气溶胶。气溶胶喷洒是国外生物战释
放生物战剂的主要方式。
• 7.生物危害 (bio-hazard)和生物危险 (biorisk):生物危害是由生物因子形成的伤害。生物 危险 (bio-risk)是生物因子将要或可能形成的危 害,是伤害概率和严重性的综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有关概念
一、生物学相关概念
1. 生物因子(剂)(bio-agents): 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的制剂;
2. 微生物(microbes, microorganisms): 微生物 是指活的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复制或基因物质传 递的细胞或非细胞的微小生物实体,其中包括致 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指细菌(螺旋体、立 克次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
• 在研究病原微生物中存在某种风险,如果在管理 和操作病原体中一旦有所疏漏或错误就会发生实 验室感染,造成威胁,进而可能造成病原体扩散 或传染病的流行。
• 6.医院感染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医院感染也叫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指在医 院内发生的一切感染。
• 7.人畜共患病 (zoonosis): 人和动物间相互传播 的传染病。人的传染病常常由动物传播, 可通过 接触经皮肤和粘膜感染, 也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更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
• 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 用准则》(WS 233-2002),这是一个开创性工作。
• 2003年《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标准》并已颁布实 施。
国内概况(2):SARS期间
• 2003年5月6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 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 办法》的通知。其内容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和《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 暂行管理办法》。
• 1999年发布了第四版,目前已被国际公认为“金 标准”。
国内概况(1):起步
• 进口少数BSL-3实验室 • 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己研制第一个国产三级生物安全
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 3,BSL-3)实验室诞生;
• 我国也建造了一批此种防护水平或接近BSL-3水平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
• 4.基因武器(gene weapon): 指用基因工程研 制的生物武器。
•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 也会被人利用发展武器。
• 8.外来病 (exotic disease):国外存在和流行 的,国内尚未证实存在或已被消灭的传染病。
• 9.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 是指由各 病原体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已有的一 些烈性传染病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已经控 制的一些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势头,新的传染病 不断出现,是我们面临挑战 。
国内概况(3):国家标准
• 2003年8月开始起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4。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委 员会正式颁布了该标准。
• 200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与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又联合发布了《生物安全实验 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
• 3. 病原体(pathogens): 病原体是能致病的生物 因子,包括能够引发人和动物、植物传染病的生物 因子,主要指致病微生物。
• 4、生物战剂 (agent of bio-war):
• 5、生物气溶胶 (bioaerosol) :气溶胶是指悬浮于 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 0.001-100μm的固态或液态
• 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生物战剂的攻击性能,改变其 抗原性使之难以诊断;增强其致病性以加强杀伤力; 增强其存活力以延迟攻击时间和扩大攻击面积;增 强其抗药性造成治疗困难;改变其基因特性形成基 因武器。专家推测,基因武器能够进行对人种的特 异性攻击。
• 5.实验室相关感染 (laboratory-associated infection):由于从事实验活动而发生的与操作 的生物因子相关的感染。
•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生物武器相当先进,武器化能 力很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也掌握了生物武器,被 称为穷人的原子弹;一旦发生,造成的灾难不可设 想。国内外有关专家认为发生生物战的潜在危机正 在增加,令人忧虑。
• 3.生物恐怖(bio-terror):生物恐怖是遇到生 物因子形成的危险和邪恶产生的极度恐惧。
版的网络修订版 • 2004年正式发布了第三版。
• 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美国、欧洲、 加拿大等国家做得都比较好。
• 在1993年由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立卫生研究 院(CDC/NIH)发布了《Biosafety in the Micro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Laboratories Manual,3th edition CDC/NIH》
• 8.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即有潜在危险 的废物,即可燃、易燃、腐蚀、有毒、传染、放 射或其他破坏作用的废物。
二、生物威胁概念
• 1.生物威胁 (bio-threat):是指生物因子形成的 使人忧虑的、可能发生的严重危害。
• 2.生物战(bio-war):是指用生物战剂进行的战 争。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 规范
免疫药物学研究所 张建
发展概况和我国现状
• 国际概况 • 1983年WHO第一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 • 1993年WHO发表了第二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Laboratory Biosafety Manual,2nd edition) • 2002年WHO又发表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二
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分散相含有 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 6. 生物战剂气溶胶 (bio-agent aerosol):分散相含 有生物战剂的气溶胶。气溶胶喷洒是国外生物战释
放生物战剂的主要方式。
• 7.生物危害 (bio-hazard)和生物危险 (biorisk):生物危害是由生物因子形成的伤害。生物 危险 (bio-risk)是生物因子将要或可能形成的危 害,是伤害概率和严重性的综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有关概念
一、生物学相关概念
1. 生物因子(剂)(bio-agents): 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的制剂;
2. 微生物(microbes, microorganisms): 微生物 是指活的生物因子,包括能够复制或基因物质传 递的细胞或非细胞的微小生物实体,其中包括致 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主要指细菌(螺旋体、立 克次体、衣原体)、真菌、病毒和某些寄生虫。
• 在研究病原微生物中存在某种风险,如果在管理 和操作病原体中一旦有所疏漏或错误就会发生实 验室感染,造成威胁,进而可能造成病原体扩散 或传染病的流行。
• 6.医院感染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医院感染也叫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指在医 院内发生的一切感染。
• 7.人畜共患病 (zoonosis): 人和动物间相互传播 的传染病。人的传染病常常由动物传播, 可通过 接触经皮肤和粘膜感染, 也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 更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感染。
• 2002年颁布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 用准则》(WS 233-2002),这是一个开创性工作。
• 2003年《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标准》并已颁布实 施。
国内概况(2):SARS期间
• 2003年5月6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 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 办法》的通知。其内容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和《传染性非典 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物模型的 暂行管理办法》。
• 1999年发布了第四版,目前已被国际公认为“金 标准”。
国内概况(1):起步
• 进口少数BSL-3实验室 • 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己研制第一个国产三级生物安全
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 3,BSL-3)实验室诞生;
• 我国也建造了一批此种防护水平或接近BSL-3水平的 生物安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