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

关于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
【成语】:千里送鹅毛
【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成语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
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
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
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
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本文是关于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故事及释义,感谢您的阅读!【歇后语】: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成语】:千里送鹅毛【拼音】:qiānlǐsòngémáo【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举例造句】: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宋·黄庭坚《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典故】: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
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随从们说:“天鹅已经飞走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
”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
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
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
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1【拼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典故】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近义词】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成语故事】:唐朝一地方官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派缅伯高给皇上进贡一只天鹅。
缅伯高爬山涉水,经过沔阳湖时给天鹅洗澡,天鹅逃跑,只剩下一根鹅毛,只好写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没有怪罪并奖赏他。
【造句】:1、骨肉相连舐犊情深情同骨肉老牛舐犊情投意合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2、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3、过年了,我为身在美国的姐姐寄去一个中国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5、在古代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7、话不能这么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
8、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大哥就是有文化!9、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10、它既不符合古往今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11、哥一向认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2、对啊!小雨姐姐,送礼物不在于贵不贵重,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12、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送礼有时就是为了传递一种感情。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2[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出处]南宋·罗泌《路史》。
唐朝时,每逢朝廷有什么喜庆活动,各地的地方官都要给皇上送礼,礼品主要是各地的特产。
有一年,有个叫缅伯高的南方官吏,受太守的委托,送几只活天鹅到京城去进贡给皇上。
因路途遥远,还要照顾几只天鹅,缅伯高一路上是十分辛苦。
当他走到一个大湖边时,觉得很疲倦,就决定休息一下,洗个脸再走。
他下了马,洗了把脸,觉得精神也好了许多。
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

成语故事-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出自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 人们将之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成语故事吧。
千里送鹅毛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
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
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
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
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
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
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
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
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
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多日后,缅伯高终于来到了长安,随着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去见皇帝。
轮到缅伯高时,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听到这里,皇帝连声说:“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
有时与“礼轻情意重”连用。
西施效颦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
她的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
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
西施略用淡妆,衣着朴素,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礼”,没有人不惊叹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
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造句:1、在古代就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之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的客套,更容不得半点虚假。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真正的友情更重视的是朋友之间内在情谊的深厚真挚,而不在乎外在形式是否华美艳丽。
故事: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
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随从们说:“天鹅已经飞走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
”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
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
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
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歇后语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比喻礼物虽轻但人的情意深厚)2、千里送客—总有一别(比喻总有离开的时候)3、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比喻早晚是人家的货)4、牛魔王的兵—千奇百怪5、千臂观音—多面手6、千斤顶—上劲7、千斤磨盘—无二心8、骑毛驴不用赶—道熟(比喻富于某种经验,做起事来非常熟悉)9、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10、骑马嫌摇晃—有福不会享11、骑毛驴不用赶—道熟12、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13、骑兵打胜仗—马到成功14、骑兵掉河里—人仰马翻15、骑驴看唱本—走着瞧16、骑马不带鞭—拍马屁17、骑马观灯—走着瞧18、骑马找判官—马上见鬼19、骑毛驴观山景—走着瞧20、骑着大像数着鸡—高的高来低的低21、骑着老虎看美人—贪色不怕死22、骑着驴看把戏—走着瞧23、骑着骆驼吃包子—乐颠了馅24、骑驴瞧帐本—走着看,到了算25、敲锣捉麻雀—一个逮不了(比喻打草惊蛇)26、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比喻高兴地合不上嘴)27、敲开的木鱼—合不拢嘴28、敲开了的木鱼—合不拢嘴;咧开了嘴29、敲锣卖粮—各管一行;各于一行30、敲锣找孩子—丢人打家伙31、敲山镇虎—瞎咋唬;虚张声势;惊不了32、敲下去的钉子—定了33、敲小锣的—装腔作势34、敲钟不念经—混饭吃35、犬门曰挂灯笼—光耀门庭36、犬年初一打灯笼—年年如此37、犬花脸的胡子—假的38、犬守夜,鸡司晨—各尽旦贪;各尽其能39、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比喻精神过于敏感,对一些事情结论下得过早)40、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就是雨,见闪就是雷41、气焊枪焊玻璃—接不上42、气球上扎窟窿—泄气43、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比喻熟悉一个人,不几天又走了)44、青蛙吃黄蜂—倒挨了一锥子(比喻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受了损失)45、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个,蹦一个46、青蛙吃黄蜂—倒挨了一锥子47、青棡木做扁担—硬杠子48、青皮橄榄—先苦后甜49、青石板上抹油—滑得很50、青石上钉钉子—硬钻51、青蛙跳塘—不懂(扑通)52、青石板上钉钉子—硬钻53、青石板上洒石灰—一清(青)二白54、青蛙跳门槛—又蹲屁股又伤脸55、青蛙笑蝌蚪—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56、秋后的黄瓜—蔫了(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57、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间(比喻用不着了,没人答理)58、秋凤招落叶—一吹一大片(比喻面广,或涉及的'人多)59、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红(比喻年纪很大了,但干劲不小)60、秋后的扇子—无人过间61、秋凤招落叶—一吹一大片62、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红63、秋天的蛤模—没几天叫头64、秋后望田头—找岔(茬)65、秋天的花椒—黑心;黑了心66、秋天的柿子—自来红67、秋后到了地里—专门找岔(碴)子68、秋后的苍蝇—没多大活头69、秋后的棒子地—好硬的碴(茬)子70、秋后的丝瓜—肚子私(丝)71、秋后扇子—无人过问72、秋天的菊花—经得起风霜73、秋天的露水—早晨的事74、秋天的花椒—黑心肠75、秋天的鲤鱼—可肥了76、蜻蜒撞着蜂蛛网—有翅难飞77、蜻蜒点水鱼打花—没有用78、蜻蜒吃尾巴—自咬自79、蜻蜒点水—只接触表面。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中国是礼仪之邦,无论到哪里,都会手带一份礼,不论贵贱,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这种现象必然会反射到我们的语言文化中,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释义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
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
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
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
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鹅——相关歇后语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风中鹅毛——无影无踪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鹅伸脖子——等着挨刀鹅上台阶——靠猛劲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歇后语千里送鹅毛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千里送鹅毛的典故

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千里送鹅毛的意思是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那你知道千里送鹅毛的典故吗?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千里送鹅毛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千里送鹅毛的典故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南回纥国(今云南境内)是大唐的藩国。
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今排湖,据光绪《沔阳州志》有记载)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
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
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
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千里送鹅毛的解析【拼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近义词】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成语举例】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
意思: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这是我到欧洲旅游带回来的手工艺品,千里鹅毛,请您收下。
2、今天我只穿了一点衣服,妈妈及时给我送到了。
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3、我的好朋友从香山给我带回了一片火红的枫叶,正是所谓的“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4、堂哥托人送来一盒瑞士巧克力,说是千里鹅毛,请爸爸笑纳。
5、这礼物虽轻,但却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6、这份礼物,聊表千里鹅毛之忱,敬请笑纳。
7、我们这么多年没见面了,你还想着我,知道我爱吃这一口,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啊。
8、在岳父的寿宴上,虽然他只是送了一只表,但却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9、我到金门旅游,特地带回金门贡糖相送,千里鹅毛,敬请笑纳。
10、爷爷从乡下给我们送来他亲手种的蔬菜,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啊!
11、小朋友捐给灾民的钱虽然不多,却是千里鹅毛,爱心感动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
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
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
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
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
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
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
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
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
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多日后,缅伯高终于来到了长安,随着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去见皇帝。
轮到缅伯高时,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听到这里,皇帝连声说:“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
有时与“礼轻情意重”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