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火与回火现象

合集下载

气焊气割时的回火现象处理方法

气焊气割时的回火现象处理方法

气焊、气割时的回火现象处理方法气焊、气割时,火焰回进焊(割)炬并继续在管颈或混合室燃烧[随着火焰进入焊(割)炬,可以由爆鸣声转为丝丝声叫回火。

回火有回烧和回流两种形式:火焰通过焊(割)炬再进入软管甚至到调压器,叫回烧。

回烧有可能达到乙炔气瓶,可造成气瓶内含物的加热分解,气体由高压区通过软管流向低压区,叫回流。

这种现象是由喷嘴出口堵塞而形成。

产生回火的原因是喷嘴孔道堵塞和喷嘴温度过高,造成气流不畅,使混合气体的喷射速度小于燃烧速度所致。

气焊、气割作业时,回火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防止回火的火焰进入乙炔管道和乙炔瓶,造成灾难性事故,在乙炔管路上一定要装设一个防止回燃气体的保险装置,叫回火保险器,回火保险器有水封式和干式两种。

回火的产生,从理论上讲是氧气系统中混入了乙炔或乙炔系统中混入了氧气,这种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速度很快,超过了工作时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速度,致使火焰向焊炬、割炬内部燃烧而形成回火。

操作中产生回火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 焊、割嘴过分接近熔熔金属,使嘴孔附近阻力增大,焊、割炬内混合气体难以流出,压力升高,将部分混合气体压进乙炔系统。

2. 喷嘴过热,增加了混合气体的流动阻力,且使混合气体受热膨胀,如喷嘴温度超过400℃时,一部分混合气体来不及流出喷嘴,就在喷嘴内部燃烧而发出“啪、啪”的爆炸声。

3. 喷嘴被熔化金属或飞溅堵塞,混合气体难于喷出而倒流入乙炔系统。

4. 乙炔压力过小,氧气进入乙炔系统;在熄火的瞬间,往往因氧气或空气进入焊、割炬乙炔管,这样最易引起回火爆炸。

5. 焊、割炬年久失修,阀门渗漏,造成氧气混入乙炔系统内,点火时立即发生回火爆炸,这种情况危险性最大。

防止回火的措施及回火的处理回火现象一旦发生,轻则在焊、割炬内发生“啪、啪”的爆炸声,严重则会烧坏焊、割炬和引起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避免回火的发生:。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1、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回火现象"就是指火焰或其根部返回到烧嘴里去的现象;回火现象产生的原因还需从气体燃烧理论加以说明;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混合即气体燃料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着火和燃烧三个阶段,其中混合阶段的速度最慢,因此混合阶段是气体燃料燃烧过程的主要矛盾所在;由于混合速度和混合的完全程度对燃烧速度及燃烧的完全程度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根据气体燃料与助燃空气的混合情况把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分为三种类型,即长焰燃烧法、短焰燃烧法和无焰燃烧法;在硅酸盐工业窑炉如陶瓷遂道窑、辊道窑、梭式窑、玻璃池窑等中,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大部分属于短焰燃烧法;主要由于短焰燃烧的燃烧速度较快、温度较高、窑内横截面的温差很小等优点;短焰燃烧法就是指气体燃料与部分助燃空气即一次空气,其空气过剩系数0<α1<1在烧嘴内预选混合后喷出燃烧的种燃料方法;短焰燃烧的火焰由内焰与外焰两个锥体组成;由于烧嘴中喷出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的空气过剩系数α1燃烧形成内焰面上尚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靠射流从周围空间吸入空气即二次空气,并与之混合后继续燃烧,形成外焰面,在外焰面上燃料完全燃烧;内焰根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火焰的稳定性,它与混合气体的喷出速度Wg以及火焰传播速度Wf有关;当Wg=Wf时,火焰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内焰根部稳定即火焰稳定,这是窑炉上所要求的火焰;当Wg<Wf时,火焰根部不断向火根方向移动而形成脱火现象;这两各现象都是窑炉上绝不允许发生的,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回火现象;2、回火现象产生的实际原因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回火现象与Wg和Wf有关,而Wg和Wf的大小又与一次空气量、煤气喷嘴口内径、烧嘴喷出内径、空气和煤气的预热温度、煤气组成以及压强等诸多因素有关;从理论分析和实践中可以得出下面结论:1当烧嘴喷出口内径一定时,一次空气过剩系数α1即一次空气量与理论空气的比值愈大,预混合就愈好,那么火焰的的传播速度Wf就愈大,则易产生回火现象;当α1略小于1而接近1时,Wf最大,此时最易发生回火现象;2α1一定时,烧嘴喷出口内径愈大,Wg愈小,愈易产生回火现象;3其它条件一定时,煤气喷出口内径愈小,则Wg相对愈小,愈易发生回火现象;4对于空、煤气预热时,预热温度愈高,则混合速度愈快,Wf相对就愈大,愈易产生回火现象;5煤气的压力愈小,Wg就愈小,就愈易发生回火现象;6当煤气压力不均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喷出速度不均匀时,也会出现回火现象;7烧嘴内积聚相当多的污物,或煤气喷嘴内被煤气中的焦油、灰尘等杂质堵塞时,也易出现回火现象;8烧嘴结构不合理,如预混室混合器的长度过长,也会产生回火现象;回火现象必须及时解决,否则会产生如下后果:①烧损煤气喷嘴和烧嘴及其内部结构;②窑内温降低;③回火严重时,封闭的预混合室可能造成爆炸现象;3、解决办法1选择合理的烧嘴结构;烧嘴结构必须适合于所用的气体燃料,并且在保证窑内横向温差较小的前提下,预混室混合器的长度愈短愈好;2检查煤气喷嘴和烧嘴内是否被焦油、灰尘等杂质堵塞,彻底清除其中的堵塞物;3调节一次空气量;在保证完全燃烧,不增大窑内横向温差和不发生脱火现象的前提下,适当减小一次空气量;4调节煤气烧嘴喷口内径;在保证不发生脱火的前提下,适当缩小喷嘴内径不变的情况下,即选用喷口内径较小燃气烧嘴;5调节煤气喷嘴内径;在烧嘴内径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大煤气喷嘴同径,即选用喷口内径较大的煤气喷嘴;6空、煤气的预热温度不能过高,尤其煤气的预热温度不能太高,预热温度要控制适当;7控制好煤气的压力;适当加大煤气的压力和流量,并且煤气压力和流量必须保持稳定;4、结论回火现象的产生主要受混合气体的喷出速度和火焰传播速度大小的影响,只有二者相等时,燃烧的火焰才能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在生产中一定要调好这两面三刀个速度,即调整合适的一次空气量,空、煤气的预热温度要适中,调整好煤气的压力,选择合适的煤气喷嘴结构和烧嘴结构,并且要定期检查烧嘴和煤气喷泉嘴的内部;。

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燃气锅炉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燃气锅炉是指以天然气、液化气或煤气等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通常用于供暖或热水供应等领域。

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燃气锅炉可能会出现回火或脱火的情况,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和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回火及脱火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燃气锅炉回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燃气供应不足当天然气、液化气或煤气等可燃气体供应不足时,燃气锅炉会出现回火的情况。

这是因为燃气中的可燃物质浓度下降,无法满足燃烧所需的氧气需求。

为了预防此类情况,应对燃气供应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燃气供应稳定可靠。

2、燃烧室内积存异物燃烧室内积存的异物,如灰尘、沙子等,会影响燃烧室内的气流,使燃气无法完全燃烧,从而形成回火。

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应及时清理燃烧室内的异物,保持燃烧室干净。

3、燃油管道出现漏油当燃油管道出现漏油现象时,燃烧室内的氧气与燃油粘合,无法形成良好的燃烧状态,导致回火。

为了解决此问题,应经常检查燃油管道,保持管道的密封性。

4、点火系统失效点火系统失效会让燃气无法点燃,从而造成回火。

为了避免此情况发生,可以选择品质好的点火装置,并对其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

二、燃气锅炉脱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供氧不足燃气锅炉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参与反应,当氧气不足时,会造成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增多,从而使燃气锅炉脱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保证燃气锅炉所设置的供氧口畅通无阻,以充分保证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

2、燃气质量不佳由于燃气质量不佳,即可燃物质浓度不足,会使燃气锅炉燃烧不充分,从而造成脱火。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在燃气采购时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对燃气进行检测,以保证燃气质量良好。

3、排烟不畅燃气锅炉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如果排烟系统不畅或管道被阻塞,会造成烟气反流,从而导致脱火。

因此,应保证排烟系统通畅,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排烟管道。

总之,想要避免燃气锅炉出现回火和脱火的情况,需要对燃气锅炉进行逐一检查和维护,保证燃烧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材料学-热处理工艺中的四把火

材料学-热处理工艺中的四把火

材料学-热处理工艺中的四把火热处理工艺中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俗称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

下图囊括了钢热处理工艺的“四把火”1退火 annealing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是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大多数合金的退火加热温度的选择是以该合金系的相图为基础的,如碳素钢以铁碳平衡图为基础。

各种钢(包括碳素钢及合金钢)的退火温度,视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而在各该钢种的Ac3以上、Ac1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各种非铁合金的退火温度则在各该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以下、固溶度线温度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重结晶退火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

其退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

加热和冷却都是缓慢的。

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故称为重结晶退火,常被简称为退火。

这种退火方法,相当普遍地应用于钢。

钢的重结晶退火工艺是:缓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下来。

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的铁素体或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

退火温度在Ac3以上(亚共析钢)使钢发生完全的重结晶者,称为完全退火,退火温度在Ac1与Ac3之间 (亚共析钢)或Ac1与Acm之间(过共析钢),使钢发生部分的重结晶者,称为不完全退火。

火焰稳定

火焰稳定

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煤气和空气的混合速度,火焰较
长,并有鲜明的轮廓,属于扩散燃烧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26
and Technology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6
and Technology
1
锥形火焰稳定条件
余弦定律:
SL = wn = w cosϕ
切向稳定条件:
有一个稳定的点火源。
锥形火焰稳定条件:1、余弦定律;2、稳定的 点火源。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7
and Technology
本生灯火焰的稳定
管内流动是速度大于火焰 传播速度Sl的充分发展层 流气流。有符合余弦定律 的第一条件。
锥形火焰的根部存在一个 环形平面火焰锋,其起到 固定点火源作用。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14
and Technology
2009-5-17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影响钝体火焰稳定范围的因素
钝体形状与心尺寸 预混合气的流速、温度、
提高预混合可燃气流的速度,则点火环区域会缩 小,整个区域将向气流的下游方向移动,并随气流 速度增大,最后缩成一点。该点为火焰被吹熄的临 界工况,若再增大流速,则火焰被气流带走而熄灭。

脱火与回火现象

脱火与回火现象

什么是“脱火”和“回火”脱火:火焰短,火焰根部离开了灶具火孔一段距离燃烧,有时燃烧一会就熄灭,这种现象称为脱火。

产生脱火的主要原因是一次空气量过多,产生气流速度大于燃烧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将进风量调小再点火,然后再根据火焰情况调节调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有时脱火是由于灶具火孔由异物或燃烧器内有水,也会产生脱火。

这就是需要排除异物或水,再进行点火。

脱火中文名称:脱火英文名称:blow-off 定义:由于燃烧器出口处可燃混合物的法向速度大于火焰的燃烧速度,使火焰远离燃烧器被吹灭的现象。

回火是指火焰在引射管内燃烧,并发出响声,此时火焰内外锥不再分明,有时点火是由于气量过小会发生回火并发出“喷”的一声,回火是由于燃烧速度大于气流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先关闭灶具开关,调节风板,将进风量调小,再进行点火,点着后再调节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2 有焰燃烧(扩散式燃烧)一、层流扩散火焰分4 区:1. 纯煤气区2. 煤气+燃烧产物区3. 空气+燃烧产物区4. 纯空气区Hottel半经验方程:f)+ B θ火焰长度L = Alg(V V —体积流量f —时间因子θA、B —常数氢气扩散火焰 r气体燃料的燃烧二、紊流扩散火焰管内流动时:Re = udρ/μ一般气体Re > 2 103⨯103 ⨯城市煤气3-4103 ⨯ LPG 9-10⨯天然气 3 103燃烧时温度很高,使得密度ρ提高,粘度μ降低,因而与冷态差不多的速度达到紊流时,Re变大了。

气体燃料的燃烧(1)层流区火焰外形轮廓规整,w — L(2)过度区火焰顶部颤动,上部紊流火焰,L 略减短(3)紊流区紊流火焰,L 基本不变(流量增加,使火焰变长;混合速度加快,使火焰变短)紊六火焰没有明显的燃烧前沿面。

气体燃料的燃烧影响紊流火焰长度的因素(1)燃料种类:热值高,火焰长(2)烧嘴直径:直径大,火焰长(3)有旋流时,混合加强,火焰变短气体燃料的燃烧三、有焰烧嘴(扩散燃烧)主要由加强混合来加强燃烧。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完整版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完整版

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1、回火现象及其产生的理论原因"回火现象"就是指火焰或其根部返回到烧嘴里去的现象。

回火现象产生的原因还需从气体燃烧理论加以说明。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主要包括混合(即气体燃料与助燃空气的混合)、着火和燃烧三个阶段,其中混合阶段的速度最慢,因此混合阶段是气体燃料燃烧过程的主要矛盾所在。

由于混合速度和混合的完全程度对燃烧速度及燃烧的完全程度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根据气体燃料与助燃空气的混合情况把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分为三种类型,即长焰燃烧法、短焰燃烧法和无焰燃烧法。

在硅酸盐工业窑炉(如陶瓷遂道窑、辊道窑、梭式窑、玻璃池窑等)中,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大部分属于短焰燃烧法。

主要由于短焰燃烧的燃烧速度较快、温度较高、窑内横截面的温差很小等优点。

短焰燃烧法就是指气体燃料与部分助燃空气(即一次空气,其空气过剩系数0<α1<1)在烧嘴内预选混合后喷出燃烧的种燃料方法。

短焰燃烧的火焰由内焰与外焰两个锥体组成。

由于烧嘴中喷出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的空气过剩系数(α1)燃烧形成内焰面上尚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靠射流从周围空间吸入空气(即二次空气),并与之混合后继续燃烧,形成外焰面,在外焰面上燃料完全燃烧。

内焰根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火焰的稳定性,它与混合气体的喷出速度(Wg)以及火焰传播速度(Wf)有关。

当Wg=Wf时,火焰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内焰根部稳定即火焰稳定,这是窑炉上所要求的火焰;当Wg<Wf时,火焰根部不断向火根方向移动而形成脱火现象。

这两各现象都是窑炉上绝不允许发生的,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回火现象。

2、回火现象产生的实际原因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回火现象与Wg和Wf有关,而Wg和Wf的大小又与一次空气量、煤气喷嘴口内径、烧嘴喷出内径、空气和煤气的预热温度、煤气组成以及压强等诸多因素有关。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傻傻分不清楚:这回一次性搞定!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傻傻分不清楚:这回一次性搞定!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傻傻分不清楚:这回一次性搞定!退火和回火的差异退火与回火的差异在于:(简略地说,退火就是不要硬度,回火还保留必定硬度)。

回火:高温回火所得安排为回火索氏体。

回火一般不单独运用,在零件淬火处理后进行回火,首要意图是消除淬火应力,得到要求的安排,回火依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分为低温、中温文高温回火。

别离得到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和索氏体。

其中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意图是取得强度,硬度和塑性,耐性都较好的归纳机械功能。

因而,广泛用于轿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

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B200-330。

退火:退火进程中发作得是珠光体改变,退火的首要意图是使金属内部安排到达或挨近平衡状况,为后续加工和终究热处理做预备。

去应力退火是为了消除因为塑性形变加工、焊接等而构成的以及铸件内存在的剩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铸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内部存在内应力,如不及时消除,将使工件在加工和运用进程中发作变形,影响工件精度。

选用去应力退火消除加工进程中发作的内应力十分重要。

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低于相变温度,因而,在整个热处理进程中不发作安排改变。

内应力首要是通过工件在保温文缓冷进程中天然消除的。

为了使工件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在加热时应操控加热温度。

一般是低温进炉,然后以100℃/h左右得加热速度加热到规则温度。

焊接件得加热温度应略高于600℃。

保温时刻视情况而定,一般为2~4h。

铸件去应力退火的保温时刻取上限,冷却速度操控在(20~50)℃/h,冷至300℃以下才能出炉空冷。

时效处理可分为天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两种天然时效是将铸件置于露天场所半年以上,便其慢慢地发作,然后使剩余应力消除或削减,人工时效是将铸件加热到550~650℃进行去应力退火,它比天然时效节省时刻,剩余应力去除较为彻底。

什么叫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必定时刻后,以必定办法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回火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的一种操作,一般也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终究一道工序,因而把淬火和回火的联合工艺称为终究热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脱火”和“回火”
脱火:火焰短,火焰根部离开了灶具火孔一段距离燃烧,有时燃烧一会就熄灭,这种现象称为脱火。

产生脱火的主要原因是一次空气量过多,产生气流速度大于燃烧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将进风量调小再点火,然后再根据火焰情况调节调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有时脱火是由于灶具火孔由异物或燃烧器内有水,也会产生脱火。

这就是需要排除异物或水,再进行点火。

脱火中文名称:脱火英文名称:blow-off 定义:由于燃烧器出口处可燃混合物的法向速度大于火焰的燃烧速度,使火焰远离燃烧器被吹灭的现象。

回火是指火焰在引射管内燃烧,并发出响声,此时火焰内外锥不再分明,有时点火是由于气量过小会发生回火并发出“喷”的一声,回火是由于燃烧速度大于气流速度所造成的。

处理方法是:先关闭灶具开关,调节风板,将进风量调小,再进行点火,点着后再调节风板,使火焰达到最佳状态。

§2 有焰燃烧(扩散式燃烧)
一、层流扩散火焰分4 区:
1. 纯煤气区
2. 煤气+燃烧产物区
3. 空气+燃烧产物区
4. 纯空气区
Hottel半经验方程:
f)+ B θ火焰长度L = Alg(V V —体积流量
f —时间因子θ
A、B —常数
氢气扩散火焰 r
气体燃料的燃烧
二、紊流扩散火焰
管内流动时:Re = udρ/μ
一般气体Re > 2 103⨯
103 ⨯城市煤气3-4
103 ⨯ LPG 9-10
⨯天然气 3 103
燃烧时温度很高,使得密度ρ提高,粘度μ降低,因而与冷态差不多的速度达到紊流时,Re变大了。

气体燃料的燃烧
(1)层流区火焰外形轮廓规整,w — L
(2)过度区火焰顶部颤动,上部紊流火焰,L 略减短
(3)紊流区紊流火焰,L 基本不变(流量增加,使火焰变长;
混合速度加快,使火焰变短)
紊六火焰没有明显的
燃烧前沿面。

气体燃料的燃烧
影响紊流火焰长度的因素
(1)燃料种类:热值高,火焰长
(2)烧嘴直径:直径大,火焰长
(3)有旋流时,混合加强,火焰变短
气体燃料的燃烧
三、有焰烧嘴(扩散燃烧)
主要由加强混合来加强燃烧。

改善烧嘴混合条件,使燃烧速度加快,火焰变短。

气体燃料的燃烧
燃烧烧嘴结构对火焰长度的影响
1两股分流3射流导向叶片 5. 空气旋流-
2.同心射流4缩小出口交角混合出口部分混合
混合好混合差
火焰短火焰长
阻力大阻力小
结构复杂结构简单
气体燃料的燃烧
有焰烧嘴的分类
(1)按煤气发热量:高发热量煤气烧嘴(NG,LPG,焦炉煤气)
中发热量煤气烧嘴(城市混合煤气)
低发热量煤气烧嘴(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2)按燃烧能力:大型烧嘴(500-1000 m3/h)
中型烧嘴(100-500 m3/h)
小型烧嘴(<100 m3/h )
(3)按火焰长度:短焰烧嘴
长焰烧嘴
(4)按火焰长度的可调性:煤气流量不变时,火焰长度固定
火焰长度可调
(5)按混合位置:炉膛中混合
烧嘴和炉膛中都有混合
气体燃料的燃烧
(6)按混合方式:空气、煤气紊流扩散而混合
带流股交角混合
旋流装置混合方式
机械作用混合
(7)按煤气与空气配比的调节方式:手动调节
自动调节
(8)按流股形状:扁平流股的烧嘴(缝式烧嘴)
圆形流股的烧嘴
盘形流股的烧嘴(平焰烧嘴)
(9)按预热方式:空气、煤气不预热
空气、煤气预热
(10)按使用燃料种类:一种煤气用的烧嘴
两种煤气用的烧嘴
煤气/燃油共用烧嘴
气体燃料的燃烧
各种有焰烧嘴(扩散燃烧式烧嘴)
1.套筒式烧嘴平行流动,混合慢火焰长,结构简单,阻力小
2.低压涡流式烧嘴混合好,火焰短,不同直径的节流垫圈可调煤气减压
气体燃料的燃烧
3. 环缝涡流式烧嘴
煤气呈筒状气流,空气由蜗形室从环缝旋转流出,混合良好但需较高压力:2-4kPa
4. 带旋流式的预混烧嘴
煤气空气均切向旋流,且反方向流入混合室混合充分,火焰短
气体燃料的燃烧
5. 天然气烧嘴煤气多孔喷出,空气需要量大,空气从环缝流出,混合良
好气体燃料的燃烧
7.低NOX烧嘴热力型NOX是由于高温形成的
(1)废气循环式
部分烟气循环到燃烧区,降低煤气浓度,防止局部高温,减少NOX生成(2)两段燃烧式
一次空气供氧不足,造成还原区,降低燃烧温度。

二次空气外围送入,火焰尾部达到完全燃烧。

分段燃烧避免高温集中,减少NOX生成。

气体燃料的燃烧
四、有焰烧嘴的计算
已知:煤气— Qd,ρ0,g,pg,tg,组分
空气— ta
计算:1)煤气、空气、混合气的出口断面尺寸
2)烧嘴前空气压力
气体燃料的燃烧
§3 无焰燃烧(预混燃烧,动力燃烧)
一、预混火焰 1. 层流火焰
n >1只有外锥,n <1 有外锥、内锥、点火圈
CO燃烧时沿火焰中心的CO2% n=1
气体燃料的燃烧
锥体火焰简化模型计算得到:
πUL = W / (L2 / r02 + 1)1/2 = qv / [ r0(L2 + r02)1/2 ]
qv —喷嘴流量
r0 —喷嘴半径
火焰长度L 的影响因素:
↑,L↑(1)气流速度W
(2)火焰传播速度
,↑当qv 不变时:UL ↓L
气体燃料的燃烧
气体燃料的燃烧
2. 紊流火焰(1)中心部分未燃的可燃混合物
(2)燃烧带紊流燃烧前沿,大部分燃气燃烧区
(3)燃烬带达到完全燃烧气体燃料的燃烧
火焰长度L 的影响因素:
↑,L↑(1)气流速度W
↓,L↑(2)火焰传播速度 UL
气体燃料的燃烧
火焰的稳定性由于气流速度大,应防止脱火。

稳定燃烧措施:(1)强化点火附加点火小烧嘴高温砌体1. 环孔 2. 点火环 3. 烧嘴头本体
气体燃料的燃烧
(2)稳焰器火焰内部产生回流,使新鲜可燃气点着,形成点火热源,稳定火焰
气体燃料的燃烧
二、喷射式无焰烧嘴燃烧的特点及烧嘴
以带压力的煤气来引射空气
1.喷嘴
2.风门
3.空气吸入口
4.混合管
5.扩压管
6.喷头
7.燃烧坑道气体燃料的燃烧
缺点:
1.尺寸大,安装操作不便
2.需煤气压力高(10kPa)
3. 空气煤气预热温度受限制
4. 负荷调节比小
5. 对煤气热值、炉压、预热温度波动较敏感
优点:
1.具有自调性,煤气空气按比例变化
2.混合均匀,装置简单可靠
3.燃烧速度快
4.不需风机,控制调节简单
气体燃料的燃烧
优点:
1.具有自调性,煤气空气按比例变化
2.混合均匀,装置简单可靠
3.燃烧速度快
4.不需风机,控制调节简单
缺点:
1.尺寸大,安装操作不便
2.需煤气压力高(10kPa)
3. 空气煤气预热温度受限制
4. 负荷调节比小
5. 对煤气热值、炉压、预热温度波动较敏感
气体燃料的燃烧
三、典型的喷射式无焰烧嘴
1. 冷风低热值煤气喷射式烧嘴
煤气
直头冷风喷射式烧嘴
气体燃料的燃烧
气体燃料的燃烧
2. 热风低热值煤气喷射式烧嘴(双管式)
气体燃料的燃烧
半无焰燃烧大气式燃烧器
影响火焰长度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因素有:燃烧介质,不同的物质燃烧时候的焰面扩散速度是有所区别的,确定介质后,还有很多其他影响火焰面扩散速度的因素。

包括助燃气体种类,助燃气体自身温度,及助燃气体的喷射方向和喷射速度,按照你提供的情况助燃气体为空气,如果空气在进入炉膛前经过预热后和不预热其燃烧后的焰面的扩散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决定了其火焰高度是不同的。

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为孔口倾斜度,如孔口向上、水平和向下其火焰的燃烧速度也有所区别,其火焰长度也是有区别的,这点也是受到了重力的影响。

还有就是根据燃气的压力有着明显的关系,压力高燃烧的火焰长度也会很长。

能想到的基本就这么多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要能传火还不能高,根据以上的条件我觉的你可以通过降低介质压力或流速(如为预混式也同样需要调整空气预混阀门大小),扩大燃烧器喷口处的口径,及向下调整燃烧器喷口角度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