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新人教必修临清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此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进一步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态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做实验。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学习。
但他们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不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3)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2)通过SO2的功与过,认同赞赏化学学科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科学探究精神(3)通过SO2性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中学张焕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可逆反应的概念2、掌握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3、了解二氧化硫对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二、方法与过程1、通过学生预习,利用学案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其可能有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预习导学、实验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归纳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环境小卫士]1、我们在电视和广播中经常听到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______ 和_____与我们三大全球环境中的_____问题有关,你注意到了吗?2、一些温泉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是因为可能含有_____元素,这种元素单质的俗称是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
[脑筋急转弯]3、硫单质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__(SO2或SO3),它是一种_____气体,根据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它应该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所含的分子数___(是或不是)1N A5、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____溶于水生成硫酸,它们都具有_____氧化物的通性。
[生活小百科]6、新买的草帽颜色是银白色的,它可能经过_____的处理,是因为这种物质具有____性质,用久之后,颜色变黄,可能是因为________7、在市场挑选银耳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挑选淡黄色的,而不是挑选银白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新闻小记者]8、做一个本地与酸雨有关的环境环境问题的调查。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方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本节课是化学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完了硅及其化合物和氯及其化合物之后,连续进展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的学习。
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响,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响。
对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教学,应留意使学生学会通过试验得出物质性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然后进展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够由性质联系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指导实践。
本节课为 1 课时,45 分钟。
二、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1、了解氮、硫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氮、硫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生疏氮、硫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
4、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1、以非金属学问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把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力气。
2、体验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加以分析的争论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试验对生疏和争论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养成求实、创的良好品质。
2、在指出某些非法的应用会对人体安康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高一学生;·学生有过分组试验学习的阅历;·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有较深厚的兴趣;·学生已经学习了硅、氯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对常见的化学现象很生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承受试验法和自主探究法,即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并将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相联系,与实际生活、生产相联系,理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中留意以下原则:①贴近生活,着眼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试验,争论并表达结论。
③充分调动学生的乐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化学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①·特地为本课制作的课件·相关试验仪器和用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活动:用天气预报引入课题。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案例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案例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两部分内容。
在本章前,学生已学过二氧化碳等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已具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本节的知识点都可通过实验导出和验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扩展的能力(如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的知识迁移到二氧化硫,得出二氧化硫也应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能认识的更深入、更透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
具体设计如下:1、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按照“问题讨论、互动式自主探究”的总体思路来进行。
对SO2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主要通过展示一个装有SO2气体的矿泉水瓶,通过观察可以得出SO2的颜色、状态。
同时,通过联想火柴燃烧或放鞭炮,得出SO2有刺激性、有毒。
然后向矿泉水瓶中加入五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矿泉水瓶被压成了扁平。
从而证明SO2易溶于水,进而归纳出SO2的物理性质。
对SO2的化学性质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法,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以探究SO2物理性质时矿泉水瓶中形成的SO2水溶液来进行,具体体现在:(1)对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的教学: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硫与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实验;(2)对SO2漂白性的教学:通过向SO2水溶液中滴加1-2滴品红溶液,观察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然后,加热刚刚使品红溶液褪色的SO2水溶液,溶液又变红。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2. 教学难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硫和氮的元素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硫和氮的氧化物。
2. 教学新课:介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3. 实验演示:展示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1. 判断题:(1)硫的氧化物只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氮的氧化物只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3)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硫的氧化物?A. 二氧化硫B. 三氧化硫C. 二氧化硅D. 三氧化二硫(2)下列哪个不是氮的氧化物?A. 一氧化氮B. 二氧化氮C. 氮气D. 三氧化二氮3. 简答题:(1)请简述硫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2)请简述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4. 计算题:某实验室制备了20g二氧化硫,请问理论上可以制备多少氮气?(提示: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六、教学内容1. 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应用:环境污染和大气化学。
2. 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检测方法。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认识硫单质的主要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了解其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氮氧化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2、通过对硫和氮的氧化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难点1、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原理。
2、氮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定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火山喷发、工厂排放废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可能涉及到哪些化学物质。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硫单质1、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讲解硫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和游离态存在,如黄铁矿(FeS₂)、黄铜矿(CuFeS₂)等矿石中的硫为化合态,而在火山口附近存在游离态的硫单质。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展示硫单质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硫单质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硫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通过实验演示硫与铁、铜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Fe + S ==△== FeS ,2Cu + S ==△== Cu₂S 。
(2)与非金属反应讲解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实验,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S + O₂==点燃== SO₂。
(三)二氧化硫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硫气体,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闻其气味(强调闻气体的正确方法)。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引入] 投影展示空气质量报告, 引出质量指标之一 SO2; 投影展示英国伦敦烟雾 事件,指出罪魁祸首是 SO2; 视频展示酸雨对自然环 境、 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板书] 一、二氧化硫 SO2 1、危害——形成酸雨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让 3min 学生从身边的现象思考 SO2 的化学本质,有利于激发其 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明确。
[讲解] 结合图片讲解单质 S 的 基本性质, 引出 SO2 的来 源之一——S 的燃烧。
S 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 观察 S 的形态,思考 SO2 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 可能具有的性质. 的岩石中,是黄色、质 脆、不溶于水的晶体; 在空气中点燃生成 SO2。 指导学生从颜色、 形态、 密度、毒性方面思考。 从后一个溶解实验指导 学 生 思 考 SO2 的 溶 解 性。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易液化 , 易溶于水 ( 常 温常压下, 1 体积水能溶 解 40 体积的二氧化硫, 即 1:40). 认真观察集气瓶中 SO2, 总结其物理性质。 回答所提问题。 SO2 是一种 (颜 色) 、 ( 气 味 )、 (密度) 、 (毒性) 、 (溶解性)的 (状 态) 。 闻气体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空气质量报引出 SO2 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SO2 是什么物质? 为什么具有极大的危 害? 它危害的实质是什 么?怎么防治?
案例创设 情景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说明 SO2 对人体有害。
酸雨的危害及来源指出 SO2 是罪魁祸首。
单质 S 的存在形式物理性质 图片展示 并讲解 单质 S 燃烧生成 SO2 S 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SO2,是 SO2 的重要来源, 引出 SO2 性质学习。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和社会调查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物质的分类和通过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探究从SO2变成H2SO4的可能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并且在实验探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的原因、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对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教材从人们熟悉的空气质量日报提出相关的四个问题,然后教科书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用化学原理解释)。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式(第一课时)1、教学思路:先让学生弄清楚有关污染物SO2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本课时从三方面进行教学,初识SO2(知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学习SO2(研究污染物SO2的性质、了解酸雨的成因)→再认识SO2(认识SO2对人类健康、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探索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
2、教学方式: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利用课前布置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搜索与二氧化硫有关的新闻,激发学生思索,使学生较快地投身于学习情境中。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探究”、“学与问”、“资料卡片”,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化学编写人:杨丽审稿人:冯玉环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初中学习了碳及其化合物,高中必修Ⅰ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也是为学习硫酸、硝酸和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中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做准备,本节涉及了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概念的建立对学生学习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节内容除本身内容的重要性外,同时在这一章的学习中以及选修模块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使他们获得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2、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难点:可逆反应四、学情分析经过了半年多的高中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领会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等知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且探索与表现的欲望强烈,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教学方法1.情景激学法:通过图片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探究实验教学法:采取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3.质疑激思教学法:学生抽象及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通过分析评价教材中【实验4—7】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激发学生质疑精神,进一步拓展想象空间。
4.联想对比教学法:本章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初中二氧化碳性质及高中第二章离子反应知识的继续,因此联系酸、碱、盐、氧化物的转化关系,用离子反应的观点认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两种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且通过对比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明晰元素化合物学习的一般方法。
六、课前准备学生猜测性质→提出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投]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讲]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讲]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问题[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投影视频]硫磺的存在形式和硫单质的物理性质[讲解并投影小结]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板书](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熔沸点都很低。
[思考]用何种方法除去沾在试管上的硫单质?(用CS2洗涤,加热升华法)[问]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常见化合价为—2,0,+4,+6,你能说出其代表物吗?写出你所知道的硫化物[投影]化合价—20+4+6物质类别FeS、Na2S、HgS、H2SS SO2、H2SO3、Na2SO3、NaHSO3SO3、H2SO4、NaHSO4、Na2SO4[问]硫单质的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那么硫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讲]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板书]2、硫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投影]Fe+S△FeS Cu+S△Cu2S (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2Na+S==Na2S (研磨并轻微爆炸)Hg+S==HgS (除去有毒的Hg的方法)[板书]与非金属反应:H2+S△H2S[讲]制得的H2S是一种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有强还原性。
[板书]2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投影]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视频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S+O2点燃SO2[板书]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设问]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这就是我们这节书所介绍的内容,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板书](二)二氧化硫[展示]一瓶盛满的二氧化硫集气瓶[问] 二氧化硫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板书]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
[过渡]刚了解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秘密?[板书]2、化学性质[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知识推测。
如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物质的分类,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分析SO 2的化合价,结合第二章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思考。
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可以跟碱或碱性氧化物直接反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因S 的化合价为+4价。
[引导]非常好,那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投影]二氧化硫可溶性的视频实验现象: 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SO 2 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板书](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1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SO 2 + H 2O H 2SO 3 (亚硫酸)[讲]H 2SO 3是一种不稳定的二元弱酸,有强还原性,弱氧化性。
[引导]通过现象,可以得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
但H 2SO 3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对于这样的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我们称它为可逆反应。
[板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问]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与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二个反应是可逆反应吗?不是,条件不同[引导]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怎么样呢?(为操作方便,是加进亚硫酸。
)[板书]2 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SO 2 + 2 NaOH == Na 2SO 3 + H 2O ;SO 2 + NaOH == NaHSO 3[SO 2 + 2 NaOH == Na 2SO 3 + H 2O ;Na 2SO 3 + H 2O + SO 2 == 2NaHSO 3 ][思考与交流]能否与石灰水反应?有什么现象?方程式如何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 2,起初会看到沉淀,继续通入,沉淀消失SO 2 + Ca (OH )2 == CaSO 3↓+ H 2O ;SO2+ Ca(OH)2+ H2O ==Ca(HSO3)2[SO2+ Ca(OH)2== CaSO3↓+ H2O;CaSO3+ H2O + SO2== Ca(HSO3)2][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不能[板书]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讲]利用这点性质,我们可以解决含硫矿物燃料燃烧排放SO2的问题,可以把生成的SO2最终转化为石膏,称之为钙基固硫[过]二氧化硫中的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板书] (2)二氧化硫的氧化性:SO2+2H2S === 3S↓ + 2H2O[讲]将SO2与H2S气体混合后可看到混浊[讲]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板书] (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1与卤素单质反应:S O2+B r2+2H2O=H2S O4+2H B rS O2+C l2+2H2O=H2S O4+2H C l[讲]SO2不仅能与卤素单质发生反应,而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板书] 2与某些强氧化剂的反应:2KMnO4+ 2H2O+ 5SO2=== K2SO4+2MnSO4+ 2H2SO4[讲]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变浅。
但这并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起的作用,是它们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是对于有机色质来说,卤水与酸性KMnO4不是有机色质。
[过]SO2除了可以被溴水、酸性KMnO4溶液氧化外,还可被HNO3、氯气、氧气等强氧化剂氧化。
如工业上生产H2SO4就可以用到以下反应。
[板书]3SO2的催化氧化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讲]SO3是无色固体,熔沸点都很低。
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是硫酸的酸酐,典型的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和强氧化性。
[投影]实验视频:SO2的漂白性。
实验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再加热,颜色又复原。
(品红溶液是一种有机红色染料)[讲]SO2有漂白作用,但漂白后的新物质不稳定,易恢复。
[板书](4)漂白性[投影]SO2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而生成不稳定的物质,该物质易分解恢复为原有色物质[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SO2的漂白性与氯气和活性炭不同,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投影小结]常见漂白剂及其原理比较漂白剂HClO、Na2O2、O3、H2O2SO2活性炭原理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吸附有色物质特点不可逆,褪色后颜色不再复原可逆,受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可复原—————变化化学化学物理[过]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用它,SO2的这些性质决定有哪些用途呢?请大家总结并回答。
[讲]SO2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用处,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
但它的危害性也非同小可,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
食用这类食品,对人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板书](5)用途:制H2SO4;作漂白剂;杀菌,消毒[问]关于酸性氧化物,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CO2,那么SO2与CO2有哪些异同呢?[投影小结]相同点:都是无色气体且密度大于空气;均为非电解质;都是酸性氧化物不同点:SO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SO2能使品红退色[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SO2和CO2呢?鉴别SO2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鉴别CO2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当SO2中混有CO2,不影响对SO2的鉴别但当CO2中混有SO2时,则需要除去SO2[思考与交流]如何除去CO2中的SO2呢?可通过足量溴水(氯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NaHCO3溶液(目的是吸收SO2),再通过品红(目的是验证SO2是否被除尽)[过]根据SO2的性质以及以前学习过的气体制备知识,设计一下SO2在实验室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