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高效数据处理
高效处理重复数据Excel去重与重复项技巧

高效处理重复数据Excel去重与重复项技巧高效处理重复数据 - Excel去重与重复项技巧Excel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电子表格软件,而重复数据的处理则是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效的Excel去重与重复项技巧,帮助您轻松处理重复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一、Excel去重技巧1. 使用内置的去重功能Excel提供了内置的去重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去除重复数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 在需要去重的数据列上选中需要去重的区域。
b. 在“数据”选项卡中找到“删除重复值”。
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去重的列,并勾选“只保留唯一值”。
d. 点击“确定”按钮,Excel会自动去重并删除重复数据。
2. 使用公式进行去重如果我们需要在保留原始数据的同时去除重复项,可以使用公式来实现。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公式方法:a. 在空白列中输入以下公式,假设我们要去除A列中的重复数据,公式写在B列:```=IF(COUNTIF($A$1:A1,A1)>1,"重复","")```b. 将公式应用到整个数据列B。
c. 将B列筛选,只选择“重复”一项。
d. 删除筛选后的数据行,即可去除重复数据。
二、Excel重复项处理技巧1. 标记重复项如果我们只是想标记出重复项而不删除它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a. 在空白列中输入以下公式,假设我们要标记A列中的重复数据,公式写在B列:```=IF(COUNTIF($A$1:A1,A1)>1,"重复","")```b. 将公式应用到整个数据列B,Excel会自动在重复的数据行标记为“重复”。
2. 查找重复项当我们需要查找表格中的重复数据时,可以使用Excel的筛选功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 选中需要查找重复项的数据列。
b. 在“数据”选项卡中找到“高级”。
c.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复制到其他位置”选项,并选择复制到的位置。
Excel常用公式大全提升你的数据处理能力

Excel常用公式大全提升你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而 Excel 作为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拥有众多实用的公式,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掌握这些常用公式,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Excel 中那些能够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的常用公式。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求和公式 SUM。
SUM 公式可以对一系列数值进行求和运算。
例如,如果要计算A1 到A10 单元格中的数值总和,只需输入“=SUM(A1:A10)”即可。
这个公式简单实用,在统计销售额、计算总分等场景中经常用到。
接下来是平均值公式 AVERAGE。
与 SUM 类似,AVERAGE 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值的平均值。
比如,要计算 B1 到 B20 单元格中数值的平均值,输入“=AVERAGE(B1:B20)”就能轻松得出结果。
在评估绩效、分析数据趋势时,平均值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COUNT 公式用于计算指定区域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数量。
假设我们要统计 C1 到 C50 单元格中数字的个数,使用“=COU NT(C1:C50)”即可。
这个公式在数据筛选和统计方面非常有用。
而 COUNTIF 公式则更进一步,可以根据指定的条件计算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量。
比如,要统计 D1 到 D100 单元格中大于 50 的数值个数,输入“=COUNTIF(D1:D100,">50")”。
它能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数量。
VLOOKUP 公式是 Excel 中的一个强大工具,用于在表格中进行垂直查找并返回对应的值。
例如,在一个包含学生姓名、学号和成绩的表格中,我们可以通过学号使用 VLOOKUP 查找对应的成绩。
假设学号在 A 列,成绩在 B 列,要查找学号为 001 的学生成绩,输入“=VLOOKUP(001,A:B,2,FALSE)”,其中 2 表示要返回的是第二列(即成绩列)的值,FALSE 表示精确匹配。
Excel中的数组函数让数据处理更高效

Excel中的数组函数让数据处理更高效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图表制作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Excel提供了众多的函数,其中数组函数的应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Excel中的数组函数,并探讨其如何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一、什么是数组函数数组函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函数,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值或单元格范围,返回一个数组作为结果。
与普通函数不同,数组函数在公式中需要以Ctrl+Shift+Enter键组合进行输入,而不是只按下Enter键。
二、常见的数组函数1. SUM函数SUM函数是最常见且简单的数组函数之一,用于计算指定范围内所有数值的和。
例如,SUM(A1:A5)可以计算A1至A5范围内所有单元格的和。
2. AVERAGE函数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指定范围内所有数值的平均值。
例如,AVERAGE(B1:B5)可以计算B1至B5范围内所有单元格的平均值。
3. MAX函数和MIN函数MAX函数用于计算指定范围内所有数值的最大值,而MIN函数则用于计算最小值。
例如,MAX(C1:C5)可以计算C1至C5范围内所有单元格的最大值。
4. IF函数IF函数是一种常用的逻辑函数,可以进行条件判断并返回指定数值。
在数组函数中,IF函数可以按照指定条件判断整个数值范围,并返回一个符合条件的数组。
5. VLOOKUP函数VLOOKUP函数用于在指定范围内查找某一数值,并返回与之对应的另一数值。
在数组函数中,VLOOKUP函数可以在整个范围内进行查找,并返回一个与查找结果对应的数组。
三、数组函数的优势使用数组函数可以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具有如下优势:1. 一次性处理多个数值数组函数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数值,无需将公式逐个应用于每个单元格。
这使得数据处理更加高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 简化复杂的公式数组函数可以简化复杂的公式,尤其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
通过使用数组函数,可以用一行简洁的公式完成原本需要多行公式才能实现的功能。
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Excel技巧使用数组公式

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Excel技巧使用数组公式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提高处理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Excel技巧,包括使用数组公式、使用数据透视表、使用筛选和排序功能等。
一、使用数组公式数组公式是Excel中的一种特殊公式,可以一次性处理多个单元格的数据。
相比于常规公式,数组公式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组公式技巧:1.1 求和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常常需要对一列或多列数据进行求和。
通常我们会使用SUM函数,但是SUM函数只能处理一个区域的数据。
如果想要一次性求和多个区域的数据,可以使用数组公式。
例如,假设我们需要求A1:A10和B1:B10这两列数据的总和。
我们可以在一个空白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SUM(A1:A10 + B1:B10)}在输入完公式后,不要按回车,而是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键。
Excel会自动将公式外面加上一对花括号,表示这是一个数组公式。
1.2 平均值同样的,在求平均值时也可以使用数组公式。
例如,我们需要求A1:A10和B1:B10这两列数据的平均值,可以使用以下公式:{=AVERAGE(A1:A10 + B1:B10)}同样需要按下Ctrl+Shift+Enter键,得到结果。
1.3 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以使用数组公式。
例如,我们需要求A1:A10和B1:B10这两列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最大值:{=MAX(A1:A10 + B1:B10)}最小值:{=MIN(A1:A10 + B1:B10)}同样需要按下Ctrl+Shift+Enter键,得到结果。
二、使用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用于数据分析和整理的强大工具。
它可以快速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并且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
2.1 创建数据透视表要创建一个数据透视表,首先需要确保源数据是按照一定的格式组织的。
Excel数据处理指南大全个帮你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技巧

Excel数据处理指南大全个帮你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技巧Excel数据处理指南大全:帮你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技巧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Excel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分析和展示。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系列高效处理大量数据的技巧,帮助您在Excel中更加轻松地进行数据操作。
一、数据导入与导出1. 数据导入:在Excel中导入外部数据,可以通过选项卡中的“数据”→“来自其他来源”→“从文本”来导入文本文件,或者通过“来自Access”、“来自Web”等选项导入其他类型的数据。
2. 数据导出:若需要将Excel中的数据导出至其他应用程序,可以通过选项卡中的“文件”→“另存为”来选择所需的导出格式,如CSV、PDF等。
二、数据排序与筛选1. 数据排序:通过选中需要排序的数据范围,使用选项卡中的“数据”→“排序和筛选”→“排序”功能,可以实现按照特定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2. 数据筛选:选中数据范围后,通过选项卡中的“数据”→“排序和筛选”→“筛选”功能,可以将数据按照指定的条件进行筛选,以获取所需的数据结果。
三、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可以帮助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的摘要分析和汇总。
使用选项卡中的“插入”→“数据透视表”功能,按照向导步骤选择数据范围和需要汇总的字段,Excel会自动生成透视表,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结构和关系。
四、公式与函数1. 基本公式:Excel提供了丰富的数学、逻辑和文本函数,可以应用于数据的计算和转换。
例如,使用“SUM”函数可以快速计算某一列或行的总和。
2. 条件公式:通过使用“IF”函数,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判断在满足条件时执行不同的计算操作。
这对于筛选和分类数据非常有用。
3. VLOOKUP函数:VLOOKUP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在数据表中进行快速的垂直查找,并返回指定列的值。
这对于合并和关联数据非常实用。
五、数据校验与格式化1. 数据校验:Excel提供了数据校验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限制和控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Excel数据处理实战技巧个技巧助你快速处理海量数据

Excel数据处理实战技巧个技巧助你快速处理海量数据Excel数据处理实战技巧:个技巧助你快速处理海量数据Excel作为一款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面对海量数据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Excel数据处理技巧,帮助您快速、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
一、筛选与排序技巧1. 数据筛选:使用“筛选”功能可以根据特定条件快速筛选数据。
在Excel中,选择数据区域后,点击“数据”-“筛选”,即可弹出筛选面板。
在筛选面板中,您可以选择多个条件进行筛选,并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工作簿或单元格中。
2. 数据排序:在处理大量数据时,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通过“排序”功能,我们可以按照特定的列或行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选择需要排序的数据区域后,点击“数据”-“排序”,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中设置排序规则,并确认即可。
二、数据透视表技巧数据透视表是Excel中一项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和汇总。
以下是一些使用数据透视表的技巧:1. 创建数据透视表:选择需要建立数据透视表的数据区域,点击“插入”-“数据透视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源和数据目标,并根据需要设置行、列、值和筛选。
最后点击确定,即可生成数据透视表。
2. 筛选和排序数据透视表:在数据透视表中,我们可以通过拖动字段到不同的区域进行灵活的筛选和排序。
拖动字段到行、列、值和筛选区域,即可实现对数据透视表的多维度分析和汇总。
三、公式与函数技巧1. 条件函数的运用: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常常需要根据特定的条件进行计算。
Excel提供了一系列条件函数,如SUMIF、COUNTIF、AVERAGEIF等。
通过这些函数,我们可以根据条件筛选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2. 数值函数的应用:利用Excel的数值函数,我们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和分析。
例如,使用SUM函数可以快速计算指定区域的数值之和,而AVERAGE函数可以计算平均值。
Excel快捷键一览表助你高效处理各类数据

Excel快捷键一览表助你高效处理各类数据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提高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而掌握Excel的快捷键,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更高效地进行各类操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快捷键,助你在处理数据时事半功倍。
一、移动和选择数据1. 移动:使用快捷键可以让我们在Excel表格中迅速定位到需要编辑的位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移动快捷键:- 向上移动一个单元格:↑- 向下移动一个单元格:↓- 向左移动一个单元格:←- 向右移动一个单元格:→- 移动到最左侧的单元格:Ctrl+←- 移动到最右侧的单元格:Ctrl+→- 移动到最顶部的单元格:Ctrl+↑- 移动到最底部的单元格:Ctrl+↓2. 选择:在编辑数据时,我们经常需要选择一定范围的单元格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择快捷键:- 选择整列:Ctrl+空格键- 选择整行:Shift+空格键- 选择至末尾:Ctrl+Shift+→- 选择至开头:Ctrl+Shift+←- 选择至最左上角单元格:Ctrl+Shift+Home- 选择整个工作表:Ctrl+A二、编辑和复制数据1. 编辑:在Excel中,我们可以使用快捷键来快速编辑单元格内的数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编辑快捷键:- 进入编辑模式:F2- 取消编辑并保存更改:Enter- 取消编辑并放弃更改:Esc- 删除选定单元格内的内容:Delete2. 复制:复制数据在Excel中是一种经常需要的操作,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复制快捷键:- 复制选定单元格:Ctrl+C- 粘贴复制的内容:Ctrl+V- 剪切选定单元格:Ctrl+X- 粘贴剪切的内容:Ctrl+V- 一键复制公式:Ctrl+'- 一键填充序列:Ctrl+E三、常用功能1. 过滤与排序:在Excel中,过滤和排序数据是常见的操作。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快捷键:- 打开/关闭自动筛选:Ctrl+Shift+L- 排序选定的数据:Alt+Shift+排序的列字母(例如,按D列排序,可以按Alt+Shift+D)- 清除筛选:Alt+Shift+C2. 快速插入和删除:以下是一些用于快速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常用快捷键:- 插入整行:Ctrl+Shift+=- 插入整列:Ctrl+Space,然后Ctrl+Shift+=- 删除选定的行:Ctrl+-- 删除选定的列:Ctrl+Space,然后Ctrl+-四、公式和函数1. 输入公式:在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Excel进行高效数据管理的综合技巧

利用Excel进行高效数据管理的综合技巧《利用 Excel 进行高效数据管理的综合技巧》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个人的日常事务,还是企业的业务运营,都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而 Excel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无疑是进行数据管理的得力工具。
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可以让我们在使用 Excel 时更加高效和便捷。
一、数据输入与整理1、规范数据格式在输入数据之前,先确定好数据的格式,如日期、数值、文本等。
这样可以避免后续的数据处理出现错误。
例如,对于日期格式,应统一使用“年/月/日”或“年月日”的格式,避免输入“月/日/年”等不规范的格式。
2、数据有效性通过设置数据有效性,可以限制输入的数据范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比如,在输入员工工号时,可以设置只允许输入特定长度和格式的数字。
3、快速填充当需要输入一系列有规律的数据时,如连续的数字、日期或重复的文本,可以使用 Excel 的快速填充功能。
只需输入前几个数据,然后选中并拖动填充柄,Excel 会自动根据规律进行填充。
4、数据分列如果从外部导入的数据都挤在一列中,可以使用数据分列功能将其拆分成多列。
例如,将包含姓名和电话号码的一列数据,按照特定的分隔符(如逗号、空格等)分成两列。
二、数据排序与筛选1、排序排序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重要手段。
可以按照单列数据的升序或降序排列,也可以按照多列数据进行自定义排序。
比如,先按照部门排序,然后在部门内部按照业绩排序。
2、筛选通过筛选功能,可以快速找到符合特定条件的数据。
可以设置简单的筛选条件,如大于、小于、等于某个值,也可以使用高级筛选进行复杂的条件筛选。
三、函数与公式的应用1、常用函数Excel 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如 SUM(求和)、AVERAGE(平均值)、COUNT(计数)等。
熟练掌握这些函数,可以大大提高数据计算的效率。
2、条件函数IF 函数是最常用的条件函数之一。
它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返回不同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013-08
总结 使用“图表+所有Excel元素”这种方法基本只使用图表对象来制 作图表的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多使用单元格、文本框、自选图形 等其他非图表元素来制作。其优点是:
– 操作起来比图表元素更方便,如选择、移动、对齐、换行等等 – 格式化灵活度更大,而图表元素往往限制很大 – 可以完成很多图表元素无法做到的效果
100 50
100 50
-
-26.2%
06 12
-11.6%
06 12
-27.5%
06 12
-35.3%
06 12
-29.8%
06 12
0
0
0
0
0
▲ 数据来源:
27
2.2 组合图表制作习练 熟悉各类设置对话框的使用方法
28
14
2013-08
选择难于选择的数据系列 当多个系列纠缠在一起,或者躺在坐标轴上看不见,或者藏在背 后看不见,往往很难选择想要的数据系列。此时可以使用:
13
1.5 突破Excel的作图元素
不必只是用“图表”来做图表,而是要运用“图表+所有Excel元
素”来做图表 主标题在B2,设置黑底白字 副标题在B3、B4 真正的图表放置在B5中
数据来源放在B6中
B3:B7填充浅蓝色 图表是无框透明的
14
7
2013-08
突破作图元素
主标题在B2 副标题在B3 图表放置了2个文本框 数据来源在B5 B2:B5填充白色,黑色边框
2013-08
Microsoft Excel
高效数据处理培训
——中国南方电网曲靖供电局 主讲:黄能坦
微软MOS国际大师微软 MLC认证资深讲师
1
课程摘要
Contents Page
Excel图表创建之道
高级筛选功能的运用
数据透视表应用剖析
宏及VBA应用例举
2
1
2013-08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22
11
2013-08
设置坐标轴格式 横坐标设置
– 设置刻度线、标签间距 – 设置刻度标签属性 – 设置位置坐标轴 曲线图一般设置为“在刻度 线上” – 设置坐标数字类型等
23
2.1基础图表制作习练
制作如左图所示图表
– 作图数据准备 – 以整理后的数据为源做柱形默 认图表 – 使用各类设置对话框进行格式 化 – 设置数据系列格式 – 利用其他表格元素完成图表
左上角标志性的小 红块,是B2单元 格填充色,右边的序号方块则是一个 文本框。主副标题分别在C2、C3, 图表在C4,数据来源在C5
15
突破作图元素
这个图表把坐标轴的分类标签放置在条 形图中间的空白位置,节省了整个图表 的空间
这是一个表格和图表结合的例子, 似图似表,令人耳目一新。先做好 表格,然后用D列的数据制作一个 极度简化、完全透明的条形图,放 置在D列的位置.
制作专业有效的分析图表
─ 突破常规的作图方法 ─ 成为图表高手的必备知识点 ─ 像专业人士一样处理图表 ─ 高级图表制作 ─ 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 图表设计与制作原则
3
第一章 突破常规作图方法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表格标题
表格副标题,描述性、说明性、论述性的副标题
字段1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产品5 字段2 日期1 日期2 日期3 日期4 日期5 字段3 39 26 23 10 9 字段4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1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2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3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4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5
数据来源:
表格标题
表格副标题,描述性、说明性、论述性的副标题
字段1 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产品5 字段2 日期1 日期2 日期3 日期4 日期5 字段3 39 26 23 10 10 99 字段4
39 26 23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1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2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3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4 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5
类型 字体 数字
有衬线 无衬线
Times New Roman 宋体 Arial 黑体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建议对图表和表格中的数字使用Arial字体、8-10磅大小 图表中的字体选择 数字或字母建议用Arial或Akzidenz Grotesk condensed bold,中文建议 有不同的 设置
– 若是柱形图或条形图,可设 置重叠比例和分类间距,这 个比较常用 – 若是曲线图,可设置垂直线、 涨跌柱线 – 若是饼图,可设置第一扇区 的起始位置等
21
设置坐标轴格式
纵坐标轴设置
– – – – – – 设置固定的坐标值 设置坐标显示单位 设置坐标刻度属性 设置坐标轴标签 设置坐标交叉位等 设置坐标数字类型 (如零值坐标显示方式)
能用表格反映 的就不要用文 字,能用图表 反映的就不要 用表格
数据来源:
4
2
2013-08
1.1 专业图表的特点分析 一份制作精美、外观专业的图表,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 有效传递信息,促进沟通 – 塑造可信度 – 传递专业、敬业、值得依赖的职业形象
40
20
2013-08
a. 避免凌乱的图表表达 这样的图表表达有什么特点?
显得凌乱,用户和收入的差异悬殊,arpu分类比较,并非时间趋势,使用折 线图不合适。 经营分析中经常需要: --不同套餐类型的用户规模、消费额、ARPU的比较; --不同代理商的销售额、佣金、佣金率的比较
41
不同数据级的分类比较图
《Focus》 杂志常用的标志性配 色
10
5
2013-08
1.3 突破Excel的图表布局 Excel默认布局的不足主要有:
– – – – 标题不够突出,信息量不足 绘图区占据了过大的面积 绘图区的四周浪费了很多地方,空间利用率不高 图例在绘图区右侧,阅读视线往返跳跃,需要长距离检索、翻译 图表区
35
2.5 利用辅助数据的作图演练
用辅助系列绘制参考线,精确且能随数据自动变化
图中D列平均数据由函数自动计算得出,将其加入图表后设置图表类型为 曲线图,即可成为一条参考线
36
18
2013-08
条形图中的参考线 条形图中的垂直参考线是用D~E列的数据绘制的散点图
可以组织辅助数据为XY的形式,加入图表做散点图,就可以绘制一条垂直的参考 线
5
专业图表的特点
专业图表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 – – – 专业的外观 简洁的类型 明确的观点 完美的细节
不同时期的《商业周刊》图表风格
6
3
2013-08
1.2 突破Excel的默认颜色 使用屏幕取色软件——ColorPix
– 运行程序后,将鼠标定位在图表的某个颜色上,软件就会返回那个颜色的 RGB值。按下空格锁定颜色,用鼠标点击RGB后面的数值,就可以将颜色 代码复制到剪贴板
反转条形图分类次序
30
15
2013-08
让曲线图从Y轴开始
曲线图的起点从Y轴处开始会显得 更专业,而不是前后都留下一段空 间
选择横坐标轴,打开设置坐标轴格式对话框,点选位置坐标轴“在刻度线 上”
31
2.4 作图数据的组织技巧
原始数据不等于作图数据
– 在使用条形图、柱形图、饼图进行分类对比时,除分类名称有特殊顺序要 求的情况外,专业人士一般都会先将数据进行降序或升序的排列,做出的 图表将呈现排序的效果,便于阅读与比较 – 如果是在一个需要自动刷新的模型中,可使用一个简单技巧,在不改动原 数据的情况下,让图表实现自动排序
TOTAL INFO-Processing
1.杂志图表案例
2.屏幕取色
3.设置颜色
4.制作图表
7
商业图表的经典用色赏析1
《经济学人》常用的水蓝色系
《商业周刊》经典的蓝红组合色
8
4
2013-08
商业图表经典用色赏析2
《商业周刊》2008年全新用色
9
商业图表经典用色赏析3 《商业周刊》 将黑色与其他颜色搭 配,常有不俗的表现
24
12
2013-08
将图表锚定到单元格 当新建图表时,设置图表区格式的“属性”里,对象位置的默认 设置是“大小和位置随单元格而变”。即如果调整图表所在单元 格的行高与列宽,图表的位置和大小将跟随变化
– 利用这个属性,让图表始终跟随某一个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变动,将为我 们带来很大的便利,尤其对于大量运用“图表+单元格”的方式来制作图 表 – 将图表与单元格完美 溶合,简称“锚定”
32
16
2013-08
a. 作图前先将数据排序 通过自动排序的辅助数据,让图表具备自动排序功能
E列的公式在原数据后面加上一 个不影响比较的小数,目的是 为了区别原数据中值相同的行
G列的公式根据H 列的排序返回相应 的分类名称
H列的公式 将E列的数据 降序排序
图表以G-H列为数 据源,所以具备了 自动排序功能
37
显示汇总的数据标签
堆积柱形图顶端的合计值其实是隐藏的曲线图的数据标志
可把E列的汇总值作为辅助系列加入图表,设置为曲线图,数据标志显示为 值,位置为上方,就成为了整个柱形图的汇总值标签。然后把曲线图本身设 置为无线无点。
38
19
2013-08
突出标识特定的数据 利用辅助数据制作柱形图,突出标识节假日等特定日期的数据点
公司1 图表标题 分析说明文字 分析说明文字 分析说明文字 分析说明文字 分析说明文字
250 200 150 100 50 0 06 12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