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试题

合集下载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试题1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试题1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题一、填空题(1.5*30)1、按故障形成的原因分:(操作管理失误形成的故障)、(机器内在原因形成的故障)、(自然故障)。

P32、维修方式有三种,其中(预测维修)特别适用于高自动化、高技术、结构复杂的现代化设备。

P83、我国多数企业在维修时主要采用(三级保养制),即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日常保养)。

P84、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磨损)、(断裂)、(腐蚀)、(变形)、(老化)等。

P145、润滑的主要作用:(控制摩擦)、(减少磨损)、(降温冷却)、防止腐蚀、(密封作用)、(传递动力)、(减振作用)等。

P216、机械零件的断裂80%是由(疲劳)引起的。

P247、机械设备经过维修,寿命将随维修次数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

P348、堆焊时,当碳当量大于0.45%时,需采取(预热、保暖缓冷,选用低氢型焊条)等措施。

P539、典型零部件包括(轴)、(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P11310、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故障主要有:(短路)、(断路)、(接地)、(接线错误)、(转子断笼)等。

P16411、液压系统70%的故障来源于(油液污染)。

P217二、判断题(2*10)1、铁谱分析技术依据磨粒尺寸的大小判断设备剧烈磨损的程度。

P1032、超声检测和射线检测都是使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

P1063、可以使用铜锤、铁棒拆卸轴承。

P1154、拆卸下的轴承一般先用水冲洗后再用煤油清洗。

P1375、电气故障的诊断一般先采用测量的方法。

P1526、计算机硬盘维护只与硬盘散热有关,与电脑所在房间的清洁无关。

P1817、液压系统的吸油管采用硬管比加强软管更好。

P2048、软管安装一般先用手拧紧,再用扳手拧紧。

P2179、溢流阀与安全阀可以互换。

10、系统调试主要是调试流量,与压力无关。

P223三、简答题(5*5)1、故障研究的目的是什么?P22、什么是维修管理理论?P103、简述振动诊断技术的过程。

P894、简述不平衡故障的诊断特性。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期中测试卷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期中测试卷

1.设备故障诊断最初的发展阶段是( ) 。

A.感性阶段B.量化阶段C.诊断阶段D.人工智能和网络化2、设备故障诊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A 感性阶段B 量化阶段C 诊断阶段D 人工智能和网络化3、下列哪个不是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中的基本技术()A 设备诊断技术B 修复技术C 液压传动技术D 润滑技术4、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之一是在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延长使用寿命,减低设备()的费用。

()A 寿命周期B 修理周期C 能耗D 设备闲置5、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不包括()A 振动诊断B 温度诊断C 专家系统D 电参数诊断);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最应提倡的维)。

A 事后维修B 定期维修C 状态维修D 事前维修()不仅可以修复失效零件的尺寸,而且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硬度和A 电镀修复法B 金属扣合法C 电弧喷涂法)测量。

A 电桥法 B电压法 C万用表法(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每小题10分)( )( )( )事后维修不需要安排计划。

( )设备状态维修能使备件库存最小。

()定期检查和大修属于预防性维修的范畴。

()()8、用磁粉探伤仪探伤,当磁力线出现“尖状”(横向或竖向)时,即表示缺陷处是凹坑;当磁力线出现“圆弧状”时,即表示缺陷是裂纹。

()9、点蚀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0、电动机转轴出现裂纹,可采用堆焊修复。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机电设备故障的发生两个显著特点。

2、维修质量标准有哪些内容?3.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有哪些?30分)一台JO型10KW电动机拖动离心水泵抽水浇地。

一日运行人员发现电动机转(20分)2、选出下列零部件故障时的相应维修方法。

(10分)。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最新习题库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最新习题库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和维修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零件的机械修复( C )。

A.修理尺寸法B.镶装零件法C.焊接修复D.热扣合法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C )。

A.红外测温仪B.光学高温计C.热电偶温度计D.总辐射热流传感器3.下列不属于火焰喷涂技术修复过程的是( C )。

A.喷涂前的准备B.喷涂表面预处理C.喷涂层的测量D.喷涂及喷涂后处理4.( C )是液压元件中最常见的变形。

A.应力断裂B.腐蚀C.疲劳D.热变形5.下列不属于防止中、高碳钢零件补焊过程中产生裂纹的措施是( B )。

A.焊前预热B.满足零件的工作条件C.选用多层焊D.焊后热处理6. 对于润滑油液的分析属于( C )A.直接观察法B.参数测定法C.磨损残渣测定法D.设备性能指标测定7.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影响微动磨损的主要因素。

( D )A.振幅B.温度C.材料性质D.氧化膜8.设备出现故障时表现出来的振动方式是( A )。

A.周期振动B.非周期振动C.宽带振动D.窄带振动9.下列那一项不属于无损检测( D )。

A.渗透检测B.X射线C.磁粉探伤D.铁谱分析10. ( C )是发展速度极快的一类,也是一种及危险的断裂。

A.延性断裂B.腐蚀断裂C.脆性断裂D.疲劳断裂11. 下列那种形式不属于磨损的五种形式之一。

( B )A.磨料磨损B.断裂磨损C.粘着磨损D.疲劳磨损12. ( A )是一种危险的失效形式。

A.断裂B.磨损C.变形D.腐蚀13. 下列哪个阶段的耐磨寿命最长( B )A.磨合阶段B.稳定磨合阶段C.剧烈磨损阶段D.报废阶段14.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之一是在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延长使用寿命,减低设备( B )的费用。

A.寿命周期B.修理周期C.能耗D.设备闲置15. 提取润滑油样分析钢制零件的磨损状态时,常用( C )A.直接观察法B.参数测定法C.油样铁质颗粒测定法D.设备性能指标测定16.直流电焊机之所以不能被交流电焊机取代,是因为直流电焊机具有( B )的优点。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试卷-1答案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试卷-1答案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1卷答案
一填空答案:
1.间歇性故障、永久性故障
2.大修、项修、小修、定期精度调整
3.磨损、变形、断裂、蚀损
4.支承回转零件、传递运动和动力
5.冷压、热压、冷却轴件
6.断路、短路
7.机械方面、电气方面、数控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A
3 D
4 B
5 B
三判断题答案
1(✕)2 (✓)3(✓)4(✓)5(✓)
四问答题答案
1
(1)对故障现场进行调查;
(2)对现场进行初步分析;
(3)组织会诊,全面分析,对故障提出进一步的精细分析与处置的基本对策;(4)检测试验,查清故障原因。

2
(1)试电笔诊断法
(2)校灯诊断法
(3)万用表诊断法(电压法、电阻法、短接法)
3
(1)负载过高
(2)电源电压低
(3)缺相启动和运行
(4)匝间短路或绕组绝缘受潮
(5)接线错误
(6)启动频繁及力矩的影响
4
(1)速度环增益太高或速度反馈故障;
(2)位置环增益太高或位置反馈故障
(3)系统加减速时间设定过小
五故障分析答案
1
2
(1)根据液压原理图分析:12液压缸无右行动作,为向右进给回路故障;
(2)进给回路中包括如下环节:16过滤器、液压泵2、溢流阀5、换向阀6右位、单向顺序阀10、行程阀9、单向阀11、液压缸12。

(3)可以通过空载试验,进行换向测试,进一步缩小故障环节。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形考作业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形考作业2

附件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48课程名称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评阅教师第 2 次任务共 3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数控机床的绝多数故障属于( B )故障,出现故障时对机床和操作人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A、破坏性B、非破坏性C、无报警显示D、有报警显示2、数控系统硬件发生故障后,用万用表、测试仪对元件进行在线测量、离线测量,或借用“完好板”比较测量,属于( D )检查法。

A、故障现象分析法B、信号追踪法C、系统分析法D、静态测量法3、数控系统是否具有( C ),已经成为衡量数控系统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标。

A、程序测试功能B、故障报警功能C、自诊断功能4、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测温电阻丝材料。

( A )A、铁B、铂C、铜D、镍5、优级扣合法也称(A )。

A、加强扣合法B、热扣合法C、强固扣合法D、强密扣合法6、修理后会导致配合件的尺寸与原来有所不同的机械修复技术是( B )。

A、金属扣合法B、修理尺寸法C、镶加零件法D、局部修换法7、表面机械强化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A )。

A、喷丸强化B、滚压强化C、内挤压8、(A )质量好坏以及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镀层性能。

A、电刷镀溶液B、受镀基体表面C、镀笔D、电刷镀电源9、容易产生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的机械修复技术是( D )。

A、表面强化B、电镀C、胶粘D、焊接10、修复技术选择的首要原则是( B )。

A、经济性好B、技术合理C、生产可行D、操作简单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工况监测的任务是判别动态系统是否偏离正常功能,并监视其发展趋势,预防突发性故障的发生。

2、按提取信息方式的分类,故障诊断分为:直接诊断、间接诊断。

3、设备诊断技术尽管很多,但基本上离不开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状况识别、诊断三个环节。

4、装配工艺过程一般由装配准备、装配工作、校正油封、包装等五个部分组成。

5、_机械修复____技术是一种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零件的磨损部位再次加工,或利用机械连接如螺纹、键、铆、过盈联接等使磨损、断裂的零件得以修复的方法。

北交19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线作业二_27798

北交19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在线作业二_27798

(单选题)1: 负荷的峰谷差是指日负荷曲线的()。

A: 最大负荷值
B: 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之差
C: 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
D: 平均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A: 与电阻成正比分布
B: 与电抗成正比分布
C: 与阻抗成正比分布
D: 与阻抗成反比分布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若ac两相发生短路,则基准相选择为()。

A: a相
B: b相
C: c相
D: a相和c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在下列各种故障类型中,属于纵向故障的是()。

A: 两相短路
B: 两相断线
C: 单相接地短路
D: 两相短路接地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短路电流量大的短路为()。

A: 单相短路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短路接地
D: 三相短路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相同截面的导线,使用的电压等级越高,其电阻()。

A: 一样
B: 越大
C: 越小
D: 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

A: 线电压。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试卷(附答案) (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试卷(附答案) (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故障的定义及其两层含义:2.热喷涂:3.压电效应:4.无损检测:金属腐蚀按其作用和机理分为和电化学腐蚀。

7. 常用的电镀技术有、。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 3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零件的机械修复()。

A.修理尺寸法B.镶装零件法C.焊接修复D.热扣合法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A.红外测温仪B.光学高温计C.热电偶温度计D.总辐射热流传感器3.()是液压元件中最常见的变形。

A.应力断裂B.腐蚀C.疲劳4.A.C.5. (A.断裂C.变形6.A.C.7.A.C.8. 设备故障诊断的目的之一是在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延长使用寿命,减低设备()的费用。

A.寿命周期B.修理周期C.能耗D.设备闲置9. 下列哪个阶段的耐磨寿命最长()A.磨合阶段B.稳定磨合阶段C.剧烈磨损阶段D.报废阶段10.下列不属于防止中、高碳钢零件补焊过程中产生裂纹的措施是()。

A.焊前预热B.满足零件的工作条件C.选用多层焊D.焊后热处理1.2.分)请一、1.2.3.带电的状态。

4.在不破坏或不改变被检物体的前提下,实现对物体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手段的总称。

5.白口组织:较快速度冷却下,C元素以渗碳体形式存在的组织,端口呈亮白色,而被称为白口组织。

二、填空题1.润滑、冷却、去污、防锈2.磨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3.接触式测温、非接触式测温4.项修、小修、大修、定期精度调整5.机械、吸附、扩散、静电6.7.三、1. C6. D四、1.2.图略。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题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题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の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の现象。

2.故障按发生の原因分为:(磨损性)故障、(错用性)故障和(先天性)故障。

3.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腐蚀)等四种。

4.机械零件磨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跑合)、(稳定)和(失效),其中,(稳定)阶段决定了零件使用寿命。

5.机电设备常用の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6.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7.按摩擦表面破坏の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の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喷涂用粉末可分为(结合粉)和(工作粉)两类。

10.喷焊与喷涂の主要区别是:喷焊最终形成の是(结合层),喷焊粉末经过(重熔)过程,形成新の结晶组织。

11.机械故障诊断按功能分类:(简易诊断)和(精密诊断)。

12.齿轮の异常通常包括一下三方面:(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和(齿面损伤)。

13.温度测量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类。

14.常用の电镀技术有(电镀)和(电刷镀)两类。

15.表面机械强化成本低廉,强化效果显著,在机械设备维修中常见。

表面机械强化方法主要有滚压法,内挤压和喷丸等,其中(喷丸强化)应用最为广泛。

二、判断题1.一般机械设备中约有80%の零件因磨损而失效报废。

(√)2.当机件出现斑点或凹坑后,机件の振动和噪声急剧增加,精度大幅下降,意味着发生了腐蚀磨损。

(×)3.磨料磨损实质是零件表面在磨料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切削与断裂过程。

(√)4.在稳定磨损阶段,零件是不会磨损の。

(×)6.堆焊技术既可用来制造新零件,也可用于修复旧零件。

(√)7.热喷涂技术对工件受热温度搞,故工件变形の较小,材料组织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
修技术试题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影响维修性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保养方针、体制、维修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高低和劳动情绪等。

4.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5.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6.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7.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10.“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按表现形式分为:(AB)
A.功能故障
B.潜在故障
C.人为故障
D.自然故障
2.故障的特点有(ABCD)
A.多样性和层次性
B.延时性和不确定性
C.多因素和相关性
D.修复性
3.(B)是指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具有的特性或能力
A.维修
B.维修性
C.保修
D.保养
4.下列哪项是属于腐蚀磨损(D)
A.轻微磨损
B.咬死
C.涂抹
D.氧化磨损
5.下列哪些不是项修的主要内容(B)
A.治理漏油部位
B.修理电气系统
C.喷漆或补漆
D.清洗、疏通各润滑部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
2.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
3.维修是指维护或修理进行的一切活动。

包括保养、修理、改装、翻修、检查等。

(√)
4.改善维修的最大特点是修补结合。

(X)
5.大修即大修理,是指以全面恢复设备工作精度、性能为目标的一种改善修理。

(X)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维修性
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称维修性。

2.失效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

3.变形
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状或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4.断裂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或分裂成几部分的现象。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一)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1.制造和修理因素对故障的影响。

1)零件材料的选择2)零件加工质量3)装配质量
2.使用因素对故障的影响。

1)工作负荷2)工作环境3)设备保养和操作技术(二)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断裂的对策有哪些
答: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断裂的对策有:1.设计在金属结构设计上要合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应力集中,合理选择材料。

2.工艺采用合理的工艺的结构,注意消除残余应力,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

3.使用按设备说明书操作、使用机电设备,严格杜绝超载使用机电设备。

(三)简述疲劳磨损的定义及机理
答: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机理:疲劳磨损的过程就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破坏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