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基础与地下室详解
房屋建筑学第五章 基础

4
㈠、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1、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均采用 刚性材料建造 ● 刚性材料——指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极限 强度高,而抗拉、抗剪极限强 度低的材料 ● 大放脚——当上部荷载较大时,增大基础的 基底宽度,以台阶等形状逐渐扩 大传力面积,这个逐渐扩大的台 阶即大放脚
5
●
图5-6 井格基础
13
4、片筏基础(筏式基础) 将柱下基础连成一片,成为片筏基础 分为:平板式、梁板式
● ●
钢砼梁 钢砼板 平面 图5-8 片筏基础
14
片筏基础(满堂基础) 片筏基础(满堂基础)
15
5、桩基础 将上部较大的荷载传至深层较为坚硬 的地基中去 形式多样,桩承台 适用:高层建筑或土质不好的情况下
大放脚 垫层 平面
图5-4 条形基础
9
墙下条基素砼垫层
10
混合结构墙下条基
11
2、单独基础(柱式基础) 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基础做成独立的方形或 矩形等形式,称为~ 杯形基础——柱子采用预制构件,插入并嵌固 在基础预留的杯口内,称为~
● ●
单独基础、 图5-5 单独基础、杯形基础 Nhomakorabea12
3、井格基础(十字带形基础) ● 将单独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成为十字 交叉的井格基础。 (地基条件较差,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防 止柱子产生不均匀沉降)
刚性角——保证材料不因受拉或受剪而破坏的 角度称为刚性角(α) (刚性基础的基底宽度不能过宽,否则基础底 面会承受拉力被拉坏。) 砖、石基础刚性角 —— 26°~ 33° 混凝土基础刚性角 —— 45°以内(高宽比1 : 1)
6
大放脚
允许宽度
超出宽度 允许宽度
基础和地下室概述

基础和地下室概述基础是建筑物的基本结构,负责传递并分散建筑物的重量到地面。
一般来说,基础被埋入地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下室则是位于地面下的空间,通常用于存储、工作、娱乐或住宅等用途。
本文将对基础和地下室进行详细的概述。
基础是建筑物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支撑整个建筑物并分散其重量到地面。
基础通常由混凝土、钢筋和其他材料构成,以确保其坚固和耐久。
基础的设计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土壤条件、建筑物类型和所需荷载的大小。
基础的类型有很多种,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
浅基础通常适用于较轻的建筑物,可以分为负载墙基础、板基础和桩基础等。
负载墙基础是基于建筑物拆除面积较大的墙体结构,以确保建筑物稳定。
板基础则是一种连续基础,它在建筑物底部形成一个平整的表面,通过分散重量来支撑建筑物。
桩基础则适用于土壤状况较差的场所,通过将桩子深入土壤以增加稳定性。
深基础是适用于较大、较重的建筑物的一种选择。
这包括承台、钢筋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连续墙等。
承台通常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设施等结构。
钢筋混凝土桩是钉入地下以支撑建筑物的垂直载荷的柱状结构。
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是一种由水泥和钢筋构成的墙体,用于分散和承载建筑物的重量。
地下室是位于地面下的用途空间。
它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建筑的一部分,通常用于存储、工作、娱乐或住宅等用途。
地下室的设计和功能因建筑物的用途和主要功能而有所不同。
地下室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首先是通风和采光,确保地下室内有足够的氧气和阳光进入。
此外,防潮和隔音也是必要的,以防止潮湿和噪音对地下室造成损害。
地下室的防水也是必要的,以防止水渗入地下室造成损坏。
地下室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用途。
它们可以被用作储藏空间,用于存放家庭用品、工具和其他物品。
它们可以被设计成办公室或商业空间,为企业提供额外的工作空间。
地下室也可以被改造成娱乐室、健身房、电影院或酒窖等。
此外,一些地下室可以被用作额外的居住空间,作为家庭成员的卧室或起居室。
房屋建筑学-2基础和地下室

1、刚性角: 毛石基础
宽高比为1:1.25~1.50 2、毛石基础常砌成阶梯形 ,每阶伸出的长度不宜大于 200mm,毛石基础台阶的 高度和基础墙的宽不宜小于
400mm
图6-114 混凝土基础
(2)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称为柔性
基础。
为满足地基容许承载力的要求,
基底宽B一般大于上部墙宽,为了保证基础 不被拉力、剪力而破坏,基础必须具有相应 的高度。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 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允许范围内控制,这 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α表示。
砖、石基础的刚性角控制在: (1:1.25)~(1:1. 50) (26~33度) 内,
地铁换乘站
一、地下室分类
地下室就是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
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 下室;
按顶板标高:有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 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 净高的1/2以上);
按结构材料分:有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 土结构地下室。
二、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电梯五 大部分组成。
当建筑物的荷载较大而地基承载能力较小时, 基础底面B必须加宽,如果仍采用混凝土材料 做基础,势必加大基础的深度,这样很不经济。 如果在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 来承受拉应力,使基础底部能够承受较大的弯 矩,这时,基础宽度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
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适 宜宽基浅埋
地基处理
桩基础
二、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A、地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才保证房 屋的沉降均匀。如果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 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此极易产 生墙身开裂、房屋倾斜、甚至破坏的情况。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a). 现浇柱下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b). 预制柱下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当柱采用预制构件时,则基础做成杯口形, 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形基础。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3). 井格式基础 将柱下的独立基础沿纵横向连接起来,
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故又称为十字带 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纵向条形基础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横向条形基础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4). 筏形基础 将墙或柱下的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
载承受在一块整板上。这种满堂式的基础则称为筏形 基础,又称为满堂基础。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三)、地下室防水
1.沥青卷材防水 外包防水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内包防水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2.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承重时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章主页 课主页 退出
(二)、基础埋置深度
1. 定义: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下一页 上一页
继续
《房屋建筑学》基础和地下室
建筑工程构造-基础、地下室构造

2 基础和地下室构造一、地基基础的基本概念基 础上部结构地 基地基(subgrade,foundation soils):建筑物的全部荷载都由它下面的地层来承担,受建筑物影响的那一部分地层就称为地基。
基础: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的底面至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p实质:选择合适的持力层。
p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持力层的情况;建筑物的结构、使用功能;建筑结构及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由砖、毛石、砼、毛石砼、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俗称“刚性基础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
砂浆:不低于M5。
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当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
适用于6层及6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砖墙承重的厂房。
(1)砖基础(2)毛石基础毛石是指未经加工凿平的石料。
应采用未风化的硬质岩石,禁用风化毛石。
(3)灰土基础石灰和土料按体积比3:7或2:8拌和均匀,在基槽内分层夯实(每层虚铺220~250mm,夯实至150mm)。
毛石基础灰土基础(4)三合土基础由石灰、砂、骨料(矿渣、碎砖、碎石)加水混合而成。
体积比1:2:4或1:3:6。
用于4层和4层以下的民用房屋。
(5)砼基础C15。
抗压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较好。
毛石砼基础:在砼基础中埋入体积占25%~30%的毛石,石块尺寸不宜超过300mm。
可节省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Ø适用:上部结构荷载大、地质条件差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时采用。
Ø在墙或柱之下设置的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2)钢筋砼扩展基础(简称扩展基础)Ø形式:ü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用于柱基、烟囱、水塔等。
ü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分带肋与不带肋两种。
(a)(b)图2-3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a)无肋的; (b)有肋的底板肋垫层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a)阶梯形基础; (b)锥形基础;(c)杯口基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a)无肋的; (b)有肋的柱下条形基础支撑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根柱的长条形连续基础。
房屋建筑学 第二篇 基础和地下室

不允许 漏水, 结构表 面无湿
渍
多道设防,其中应
有一道钢筋混凝土结 构自防水和一道柔性 防水,其他各道可采 取其他防水措施
1.自防水钢筋 混凝土;
2.优先选用合 成高分子卷材;
3.增加其他防 水措施,如架 空层或夹壁墙
等
防水 等级
适用范围
标准
设防做 选择要
法
求
二级
人员经常活 动的场所; 在有少量湿 渍的情况下 不会使物品 变质、失效 的储物场所 及基本不影 响设备正常 运转和工程 安全运营的 部位;重要 战备工程
• 4 、楼梯
– 两部以上安全楼梯,作 防空用时不楼梯口不能 有高大建筑物。
• 5、门窗
– 与普通门窗相同,如果 在室外地坪以下,要设 置采光井和防护篱。
采光井构造
地下室防水防潮材料
•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一般有防水材料防水和钢筋 混凝土自防水两种方法。防水材料一般有沥青涂 料、卷材、防水砂浆、钢板等。常用沥青。
的内防水做法(又称内包防水)。这种防水方案对防水不太有利,
但施工简便,易于维修,多用于修缮工程。
地下室卷材防水做法(内防水)
• (2)防水混凝土防水
– 混凝土防水结构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其材料本身的憎 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防水目的。分为普通混凝土和掺 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两类。
• (3)弹性材料防水
– 我国目前采用的弹性防水材料有: ① 三元乙丙橡胶卷材 ② 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地下室防水作为隐蔽工程,应先验收,后回填,
• 乳化沥青
– 沥青微粒分散在有乳化剂的水中而形成的乳胶体,一 般多作为“冷底子油”使用,有时也可用作防潮、防 水涂料;
• 沥青胶
– 沥青与适量粉状或纤维状矿质填充料的均匀混合体, 用于卷材防水层的贴粘和填绪等;
第3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3章基础与地下室地下室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可以提供额外的空间用于储存和活动,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建筑设计中,基础和地下室的设计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的结构系统。
本章将介绍基础与地下室的相关知识,包括基础的种类与选择、地下室的设计与施工等。
1. 基础的种类与选择建筑物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建筑物的自重和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上。
基础的种类主要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两大类。
浅基础适用于建筑物较轻、土层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常见的浅基础形式包括基础板、扩展基础和条形基础等。
基础板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中,其平整的底面可以为地上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撑。
深基础适用于土层不稳定、地下水位较高、建筑物荷载较大的情况。
常见的深基础形式包括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制桩等。
这些深基础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拔沉性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等工程。
在选择基础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和荷载、土层的承载能力、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等因素。
工程师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壤勘察和基础设计,确保基础的安全可靠。
2. 地下室的设计与施工地下室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施工需要仔细谨慎。
首先,需要确定地下室的用途和功能,如储藏室、停车库或者是活动室等。
这将决定地下室的结构形式、空间布局和交通通道设计。
地下室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明挖、盖挖和拱形等形式。
明挖是指在地面上开挖地下室空间,然后再封闭、加固墙体和楼板。
盖挖是指在地下挖掘部分空间,然后再在地面上建造一层或多层的结构。
拱形结构则是利用拱形墙体和楼板形成地下室空间,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抗震性能。
地下室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避免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内部。
其次,需要合理布置通风系统,确保地下室空气流通。
再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建筑质量。
3. 基础与地下室的相关性基础与地下室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

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建筑构造---基础与地下室1. 简介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建筑基础与地下室的构造,包括基础的种类、地下室的结构与设计等内容。
2. 基础2.1 表层基础表层基础是建筑物负责承担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的结构,常见的表层基础有承台基础、承台连梁基础和桩基础等。
承台基础适用于轻型建筑,承台连梁基础适用于多层建筑,而桩基础适用于重型建筑或需要抵抗地震力的建筑。
2.2 深基础深基础适用于土层较浅、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它们可以通过将荷载传递到较深的土层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常见的深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桩基础、钢管桩基础和预制桩基础等。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选择合适的深基础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3. 地下室结构与设计3.1 地下室类型地下室是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各种用途,比如停车场、商店、仓库等。
根据地下室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单层地下室、多层地下室和完全地下的建筑。
3.2 地下室结构地下室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地下室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和使用功能。
常见的地下室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围护结构和地板结构等。
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使用材料对于地下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图纸:包括基础和地下室结构的详细设计图纸。
- 报告: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地下室结构计算报告等。
- 材料清单:包括建筑基础和地下室所需的材料清单。
5.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土木工程法:指规定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建筑法:指规定建筑安全和建筑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下室防水构造 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层
自防水:用防水砼,作外墙和底板,便承 重,围护防水三者合一。
材料:外墙和底板表面敷设防水材料。 分:外防水、内防水。
卷材防水:外防水(效果好)、内防水 (常用于修缮工程)
(2)水文条件:
一般宜落在地下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上,或者应埋在最 低地下水位以下200,以使基础处于较稳定的水压状态。
(3)地基土壤冻胀深度:一般应将基础的垫层设置在土 层冻结深度以下200,以避免土壤冻融交替对基础的不 利影响。
(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L≥2△d
返回
三. 基础的类型 1.按组成基础的材料的不同有:
当刚性基础底部宽度超过刚性角控制范围时,基础 底部就容易因受剪而开裂。 因此,刚性材料基础设计时为避免受拉或受剪而破坏 必须使基底宽度在刚性角控制范围内。
刚性角用b/h表示: 砖石基础b/h =1:1.25--1.5 混凝土基础b/h = 1:1
(2)非刚性材料基础构 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基础常做成 锥形,但最薄处不应小于 200mm , 一 般 为 200-400mm 。 阶 梯 状 态 , 每 步 高约300—500mm。
2.按构造形式不同:
(1)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
当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或石墙承重时,基础沿墙身设置,
多做成长条形,故称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2)单独基础(或独立基础)
当地基承载能力较高时,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且荷 载较小时采用。
单独基础
(3)井格基础(或称十字交叉基础)
当框架结构处于地基条件较差情况时,为提高建筑 物的整体性,以免各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常将 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作成十字交叉的井格 基础。
(装配整体式楼板)
3.底板 (1)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且无压力产生的
可能时,垫层上现浇砼60-80mm厚,再做面层。 (2)最高地下水位以下 受上部垂直荷载 地下
水浮力
采用钢筋砼底板,双层配筋,下垫层上没防水层。
4.门窗 外窗在室外地坪以下时,设采光井、防护 算
5.楼梯 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 三、 防潮、防水构造 1.防潮 部位:底板、外墙,只适用于防无压水 构造要求:砖墙、水泥砂浆,灰缝须饱满 外墙外侧垂直防潮层,做至室外散水处 做法:1:2.5水泥砂浆找平,刷冷底油一道,热沥
Hale Waihona Puke (6)桩基础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且
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时,地基承载力不能
满足要求时,则可采用桩基础。
上部荷载通过承台传给桩,再经过
桩传给土层。
桩基础
按照受力状态不同 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按照施工方法不同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
现场灌注桩:
某预制桩施工现场
预制桩施工
地下室构造
一、 分类 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 用途:设备间、储藏间、商场、车库、战
备人防工程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即增加使用面积又
省掉室内填土费用。 按使用功能:普通地下室、防空地下室 按顶板标高按结构材料:
二、 组成 五部分: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梯
1.墙体 按挡土墙设计:垂直荷载、侧压力(土、地下水、
土壤冻胀)
按计算确定厚度 最小厚度、结构要求、抗渗厚度 tmin≥300mm 2.顶板:预制板、现浇板、预制板上做现浇层
的全部荷载并把荷载传给地基。
二.基础的埋深及影响因素
1.基础埋深的概念
室外地坪面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一般认为:
H>4米为深基
H≤4米为浅基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应尽
量考虑设计浅基础。
2.影响基础埋深的因 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 小、性质以及地质条件。
设计之前应进行场地地 质勘察。
刚性基础:
砖基础、 石基础、 混凝土基础等
非刚性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1)刚性基础构造要求:
刚性基础指由刚性材料构成的基础。
刚性材料的力学特点是抗压强度高,但其抗
剪、抗拉强度相对而言很低。
因此,对于刚性基础构造设计应注意刚性角的
问题。
力在一种特定的材料中是按一定的角度分布与传递, 这个角叫力的分布角,也叫这种材料的刚性角α。
第二章 基础与地下室
本章主要内容: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基础的埋深及影响因素
基础的类型
一.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1.地基:承受建筑物重量的土壤层。
( (1)人工地基——经人工处理的地基.如:压实法、换土法、 化学加固法、打桩法。
( (2)天然地基——天然土层,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
2.基础:建筑的下部结构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
(4)片筏基础(或称满堂基础、倒楼盖基础)
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载力又较 软弱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 基变形的需要时,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片,使整个 建筑物的荷载作用在一块整板上,这种基础称为筏式基 础或片筏基础。
(5)箱形基础
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形成空心 箱体的整体结构,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整体空间刚度 大,对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一般适用于高层建筑或 软弱地基上。中空部分较大时可用于做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