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药理学》知识

《药理学》知识药理学知识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制、效应和副作用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药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并为药物的发现、开发和使用提供基础知识。
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按其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和治疗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化学分类:如酮酸类、抗生素类、抗酸剂类等。
- 作用机制分类:如麻醉药、抗生素、抗癌药等。
- 治疗用途分类:如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止痛药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和药物目标在生物体内所发挥的作用。
常见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 拮抗:药物与受体结合,抑制受体活性。
- 激动:药物与受体结合,促进受体活性。
- 抑制:药物通过抑制某个酶或受体,阻断特定生物过程。
- 模仿:药物模仿某个生物体内的物质,产生类似的效应。
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化学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
药物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副作用可能是由药物作用机制导致的,也可能是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或过量使用导致的。
药物开发和研究药物的开发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包括发现、实验室研究、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等阶段。
药物研究旨在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副作用,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药理学的应用药理学广泛应用于医学和药学领域,为药物治疗和药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解决药物不良反应和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药理学的一些知识概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论述药理学的概念

论述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旨在为药物研发、临床用药和药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药理学主要涉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一、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学科,它涉及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药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
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药理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药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药理学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知识,以全面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实验性: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的研究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药理学的实验通常需要使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等实验材料,以模拟人体内的药物作用过程,从而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
3.指导性: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4.发展性: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理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发展。
新的药物作用机制被不断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也不断涌现,这都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三、药理学的应用1.临床用药:药理学在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机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需要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等情况,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性。
2.新药研发:药理学在新药研发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新药的研发需要基于对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和实验研究,而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3.药品管理:药理学在药品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学

药理学1.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和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基本理论依据的科学,分为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和药动学2.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初始作用,使功能兴奋(亢进)或抑制(麻痹)药物作用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作用:指符合用药目的,能够防治疾病,有利于病人康复的药物作用3.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药物反应称为不良反应4.半数有效量是指能引起50%的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5.半数致死量:是指能引起50%的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是药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6.治疗指数: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是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7.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8.常用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的速度依次为:气雾吸入>腹腔>舌下含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皮肤给药9.第一关卡效应(首过效应):口服给药时药物在吸收过程中部分被肝脏和胃肠道黏膜的某些酶灭活代谢。
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局部血流量,组织亲和力,体液PH 值,体内屏障。
排泄的影响因素:滤过,尿液。
10.PH 值与药物酸碱度之间的关系?11.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
12. 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13.阝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分解脂肪,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扩张冠状动脉14.毛果芸香碱:可选择性激动M 受体,对眼和腺体作用明显,眼: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可用于治疗青光眼)15.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药理学名词解释

药理学名词解释第1章绪论药物(drug)是指用以预防。
诊断及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规律。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理的规律。
护用药理学(pharmacologyinnuring)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作用(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效应(effect)是指药物的初始作用所引起的机体组织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变化,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表现。
治疗作用(therapeuticaction)符合用药目的,能够防治疾病,有利患者康复的药理作用对因治疗(etiological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疾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的治疗对症治疗(ymptomatic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不良反应(adverereaction)凡是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副作用(idereaction)药物所固有的,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效应。
后遗效应(reidualeffect)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停药反应(withdrawal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或症状加剧。
量效关系(doeeffectrelationhip)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大。
阈剂量(threholddoe)刚刚能引起药效的剂量。
又称最小有效剂量。
治疗量(therapeuticdoe)大于阈剂量能产生治疗效果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又称有效量或常用量。
极量(ma某imaldoe)介于治疗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又称最大治疗量。
药理学ppt课件

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软件,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解释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药物作用效果进行解释和评价 ,并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
06 药理学前沿研究与展望
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结词
神经药理学领域的研究在分子机制、药物作用靶点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神经性疾 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02
01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停药,采取 对症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04
03
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合理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的方式
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和 化学相互作用。
常见的药物相互作用
如抗生素与益生菌、降 糖药与利尿剂等。
合理用药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 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 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 药物使用。
水平。
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β受体拮抗剂
01
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减
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
02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
症状。
阿司匹林
03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
和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哮喘的药物治疗
01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间接作用
指药物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药理作用。例 如,利尿药通过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 而发挥利尿作用。
药物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抗生素
1.A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炎药
1.B 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非甾体抗炎
药理学完整详细版

第一篇绪言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organism)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
2、药物(drug):是影响机体生理机能及生化过程的化学物质,用以防治、诊断疾病。
也包括避孕药及保健药。
药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桥梁学科3、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4、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研究目的: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防治不良反应;帮助医药工作者合理用药;为寻找新药提供线索;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6、药理学的学科任务:阐明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研究开发新药;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先进的研究方法。
7、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基础药理学方法:①、实验药理学方法:以健康正常动物为实验对象,分整体/离体器官、细胞、微生物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②、实验治疗学方法:将正常动物造成类似于人体疾病的病理模型(如四氧嘧啶、SHR)进行药效学或药动学研究。
(2)临床药理学方法:以人体整体或离体器官、组织、体液等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9、新药研究过程:三个阶段:(1)药物临床前研究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纯度、处方筛选、剂型选择、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药理、毒理、动物药动学等研究。
(2)临床研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Ⅰ期志愿者20-30例,找出安全剂量;Ⅱ期随机双盲法对照临床试验(100例);Ⅲ期选择特异体征病人300例。
(3)上市后药物监测。
社会性考查分析。
第二章药动学1、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理学

药理学第一章绪论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2.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的学科3.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4.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及计划生育等的化学物质和重要工具5.毒物:指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6.药物、食物及毒物之间的关系药物、食物与毒物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有的药物本身就是毒物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1.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具有特异性。
2.药理效应:是指药物作用而引起机体功能形态变化的结果,是结果。
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调节①兴奋:凡是能使机体器官组织原有的功能增强的,称为兴奋②抑制:凡是能使机体器官组织原有的功能减弱的,称为抑制●化疗:指用化学治疗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癌细胞),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寄生虫和恶性肿瘤的目的。
例如:扁桃体发炎使用青霉素则属于化疗。
●补充:例如:临床上用维生素治疗维生素B1缺乏症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的选择性高低与药物剂量、对组织细胞的亲和力、机体各器官与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密切相关。
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数药理活性高,使用针对性强;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广,应用时针对性不强,不良反应较多5.治疗作用:指药物所产生的符合用药目的的作用,是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对因治疗:消除原发治病因子的治疗(所谓“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可缓解或解脱这些症状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甚至生命的危害(所谓“治标”)临床用药应按照“急者治其标(对症),缓者治其本(对因),标本兼治”的原则。
6.不良反应:指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痛苦的有害反应。
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可避免。
药理学

浓度-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药理学研究常用。
(1)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弱有的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如血压升降、平滑肌舒缩等,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2)质反应:有些药理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如死亡与生存、抽搐与不抽搐等,必需用多个动物或多个实验标本以阳性率表示。
2、最小有效量 (阈剂量或阈浓度):刚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即安全用药的极限)。
4、剂量:一般成人应用药物能产生治疗作用的一次平均用量。
5、治疗量:指药物的常用量,是临床常用的有效剂量范围,一般为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量。
6、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极量。
7、最小中毒量:超过极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8、致死量:超过中毒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关于药物剂量各国都制定了常用剂量范围,在药品说明书上有介绍。对毒性药品还规定了极量(包括单剂量、一日量及疗程量),超限用药造成不良后果,医生应负法律责任。
9、效价强度:药物达一定药理效应的剂量。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第二章 药效学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有其特异性。
临床药理学: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复习思考题中南大学药理学1.简述pD2和pAx的定义2.在多次给药时,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为什么要经过5个半衰期才到达稳态血药浓度?3.药物要具有哪些理化特性才具有显著的离子障现象?4.何谓肝药酶诱导药与肝药酶抑制药?有何临床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5.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6.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有何临床意义?7.在药物的残留期内是否表示体内药物残存少,有何临床意义?8.试述药物反应的耐受性和高敏性的概念。
9.比较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异。
10. 临床常用的药动学参数有哪些?各有何意义?11. 何谓药物的副作用,它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有何关系?12.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内容,试举例说明。
13. 什么叫药物的安全范围,如何判断药物的安全性?14.举例说明药物的毒性反应,它与副作用有何区别?15.从药物量效关系曲线的特征能说明药物作用有哪些特点?16.何谓激动药、部分激动药与拮抗药?17.何谓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18.何谓向上调节和向下调节,有何临床意义?19.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20.简述遗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
21.试述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灭活的主要途径。
22.试述毛果芸香碱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用途。
23.新斯的明的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24.试述阿托品的基本作用和临床用途。
25.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药理作用有何区别?26.试述琥珀胆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27.有机磷酸酯中毒为什么要合用阿托品和碘解磷定?28.肾上腺素为什么常用于过敏性休克?29.多巴胺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有哪些?30.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有哪些?3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和异丙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与受体选择性的异同。
32.麻黄碱与肾上腺素相比有哪些特点?33.肾上腺素的临床用途有哪些?34.普萘洛尔的降压机理包括哪些?其临床用途是什么?35.试述普萘洛尔抗心绞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6.β受体阻断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哪些?37.哌唑嗪和酚妥拉明的降压作用特点有何不同?38.试述酚妥拉明对心血管的影响及其原理?39.酚妥拉明的临床用途是什么?40.试述普鲁卡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证。
41.理想的吸入全麻药应具备哪些条件?常用的药物有哪些?42.试述地西泮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43.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抢救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为什么碱化尿液可加快其排泄?44.为什么硫喷妥钠起效快而维持短?45.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有哪些?46.氯丙嗪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是什么?47.三环抗抑郁药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8.氯丙嗪降低体温作用特点有哪些?49.简述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与抗精神病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关系。
50.氯丙嗪的镇吐作用机理和用途是什么?51.简述丙咪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52.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都有抗癫痫作用,但两药为什么不宜长期合用?53.试述苯妥英钠抗癫痫机制及常见的不良反应。
54.苯妥英钠有哪些主要临床用途?禁忌症有哪些?55.癫痫大发作、失神性小发作各选用什么药物?56.左旋多巴治疗震颤麻痹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常与卡巴多巴合用?57.比较哌甲酯与尼可刹米的主要作用部位及临床应用。
58.比较咖啡因与茶碱的作用与用途。
59.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有哪些?60.试述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及临床用途。
61.简述保泰松的临床用途及理由。
62.乙酰水杨酸的哪些不良反应与抑制PG合成酶有关,为什么?63.丙磺舒的临床用途及理由。
64.比较中枢性镇痛药与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适应证。
65.度冷丁的临床用途有哪些?66.阿片受体拮抗药有哪些,其主要用途是什么?67.阿片受体亚型μ、κ、δ受体的效应各是什么?说明药物对受体亚型选择性与镇痛作用的关系?68.吗啡为什么能治疗心源性哮喘?69.吗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用什么药抢救?70.试述钙拮抗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71.比较常用钙拮抗药临床应用的异同。
72.简述钙通道的三种功能状态及钙拮抗药对其作用的选择性。
73.L型钙通道是由几个亚单位组成的?其中哪个亚单位是主要功能单位?74.试述钙拮抗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75.试述维拉帕米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76.硝酸甘油产生耐受的机制及克服措施。
77.钙通道阻滞药抗心绞痛的机制是什么?78.抗心绞痛药的分类、主要机制及代表药?79.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治疗心绞痛的目的,并简述其合用的依据?80.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机制是什么?81.硝酸甘油舒张血管的机制是什么?82.ACE抑制药防止和减轻心肌肥厚的机制是什么?为什么ACE抑制药可首选治疗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83.扩张血管的降压药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克服?84.噻嗪类与β受体阻断药和扩张血管药合用是否能治疗高血压,试说明理由。
85.ACE抑制药和AT1受体拮抗药的降压机制是什么?主要临床应用有哪些?86.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和适应证有哪些?降压作用有何特点?87.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主要代表药?88.心衰时体内有哪些调节机制发生变化?89.什么是强心苷,其基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90.强心苷中毒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处理?91.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分几类?主要代表药是什么?92.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并试述其正性肌力作用机制。
93.强心苷中毒的机制是什么?影响强心苷毒性的因素有哪些?94.强心苷中毒时为什么首选苯妥英钠救治?95.试述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96.试举例说明抗心律失常药是如何通过减少后除极而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
97.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物。
98.试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99.比较奎尼丁与利多卡因对有效不应期的影响。
100.考来烯胺降血酯作用有哪些?10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分类及主要代表药有哪些?102.渗透性利尿药应具备哪些作用较为理想?103.简述氯酞酮的作用特点。
104.试述高效利尿药的作用及作用机制?105.试述螺内酯与氨苯蝶啶作用的异同点?106.试述利尿药效应力大小及对电解质的排泄与其作用部位之间的关系。
107.简述恩前列醇的作用及临床用途。
108.简述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用途。
109.多潘立酮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有哪些临床用途?110.列举胃粘膜保护药、M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阐明它们的作用与用途。
111.简述氨茶碱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有哪些?112.简述缩宫素兴奋子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
113.前列腺素的作用及应用方面的特点有哪些?114.雄激素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有哪些?115.黄体酮保胎作用的机制是什么?116.口服避孕药可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哪些?117.雌激素类药有哪些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简述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118.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的药理作用基础有哪些?119.长期应用激素因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哪些反应?其原因是什么?120.糖皮质激素抗炎和抗休克作用的药理机制是什么?121.糖皮质激素可治疗哪些感染性疾病、注意事项是什么?122.论述糖皮质激素的基本药理作用有哪些?123.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引起代谢紊乱方面的不良反应有哪些?124.大剂量碘制剂为什么不能长期治疗甲亢?125.普萘洛尔治疗甲亢的药理学作用有哪些?126.论述丙硫氧嘧啶与碘制剂治疗甲亢的异同点。
127.大剂量碘制剂于甲状腺手术前应用其意义与机制如何?128.论述胰岛素的作用和用途。
129.论述磺酰脲类的作用机制,并用以解释其临床用途。
130.简述H2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雷尼替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131.试述H1受体的分布及其效应,常用的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132.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133.简述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134.试述双香豆素类与肝素抗凝作用的区别。
135.影响铁在消化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临床应用的铁剂的哪些?136.试述环孢素、干扰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137.简述左旋咪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138.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可选用哪些药物治疗?长期用药可有哪些不良反应?139.抗菌药耐药性产生机制有哪几种方式?试举例说明。
140.试述抗菌药的作用机制。
141.简述细菌对青霉素G产生耐药的机理。
142.与青霉素G比较,半合成青霉素有何优缺点?143.试比较四代头孢菌素抗菌特点的变化规律。
144.试述青霉素G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措施及主要抢救药物的作用机理。
145.试述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作用特点及主要临床应用。
146.抗菌药联合用药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47.试从抗菌谱、抗菌活性及耐药性比较链霉素与庆大霉素的不同点。
148.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49.氨基苷类抗生素包括哪些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150.杆菌肽为什么仅作局部治疗皮肤伤口感染?151.红霉素为什么不宜与林可霉素合用?152.治疗钩端螺旋体病的首选药物和替换药物是什么?153.试述多粘菌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和主要不良反应。
154.氯霉素对骨髓的毒性有哪两类?如何预防?155.试比较四环素类的天然品与半合成品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156.氯霉素的主要临床适应证有哪些?157.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如何避免?158.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的药物和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各有哪些?适应证如何?159.简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160.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为什么能协同增效?161.试述SD、SMZ、SASP的主要临床用途。
162.试述口服磺胺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163.异烟肼有何不良反应?如何防治?164.比较异烟肼与利福平的抗菌作用、抗菌作用原理及不良反应的异同。
165.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有哪些?166.把抗结核病药分为一线与二线药物的依据是什么?167.常用的一线药有哪些?各药有何特点?168.氨苯砜与苯丙砜的主要临床用途如何?两者何为直接有效药物?169.两性霉素B的主要毒性作用是什么?170.为什么两性霉素B只对真菌有效而对细菌无效?171.为什么碘苷对DNA病毒有效,而对RNA病毒无效?172.抗真菌病药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的作用机理是什么?173.抗病毒药金刚烷胺、阿昔洛韦、利巴韦林及干扰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174.抗病毒药物的作用途经有哪些?175.能控制疟疾症状的药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76.试从疟原虫生活史阐述伯氨喹有什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77.青蒿素的体内过程有何特点?主要适应证是什么?178.氯喹作用有何特点?主要临床用途是什么?179.简述奎宁的药理作用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