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和评价

合集下载

who0-6岁生长发育标准表

who0-6岁生长发育标准表

who0-6岁生长发育标准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了0-6岁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表,该标准表包含了儿童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下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参考值。

这些标准表的目的是帮助医疗专业人士、家长和监护人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确保其在关键时期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健康照顾。

以下是WHO提供的儿童0-6岁的生长发育标准表的简要说明,但请注意,具体数值和百分位可能会有所调整,最好在实际使用时参考最新的WHO标准表或当地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

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表(0-6岁):
1.身高标准:
•W HO提供了根据年龄和性别的身高百分位曲线,帮助评估儿童的身高发育状况。

标准表反映了健康儿童群体
的生长趋势。

2.体重标准:
•体重标准表提供了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体重百分位曲线。

这有助于判断儿童是否过轻、超重或正常体重。

3.头围标准:
•头围标准表提供了根据年龄和性别的头围百分位曲线。

头围的正常发育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脑发育至关重要。

这些标准表是通过对多个国家、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状况下的健康儿童进行大规模研究而得出的。

使用这些标准表时,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如家族遗传、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因素。

为了获取最准确的生长发育评估,建议在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

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是一种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工具,通过对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发育异常,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的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身高和体重的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

2.骨骼和肌肉发育:评估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状况,如关节、肌肉力量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3.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包括动作发育、智力发育等,确保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4.心理发育:关注儿童的心理发育,包括情绪、行为、社交等方面,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的运用1.身高和体重的评价: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并与同龄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观察生长发育的趋势。

2.骨骼和肌肉发育的评价:观察儿童的关节、肌肉力量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3.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价:观察儿童的动作发育、智力发育等情况,如是否达到相应年龄段的发育水平。

4.心理发育的评价:关注儿童的情绪、行为、社交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其心理发育状况。

三、如何正确解读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解读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指标,全面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四、儿童生长发育评价表在家庭和学校的应用1.家庭:家长可以定期使用评价表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时发现问题,为儿童提供合理的饮食、锻炼和生活环境。

2.学校:教师可以针对评价表的结果,关注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五、注意事项及建议1.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价,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2.及时就医,针对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保证儿童充足的营养摄入,均衡膳食。

4.增加户外活动,锻炼儿童的肌肉和骨骼。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
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1、身长(length)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始2年。身高估算公式: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不同性别儿童体格生长增长值不相同,但生长的趋势基本相同。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格生长指标的变化都有一定的模式,如身高、体重、心率、肺活量等。儿童体格的增长常用生长速率表达,即指单位时间内生长增长的数值,各儿童期生长速率是不相同的。
四、体格生长的评价
体格生长评价(assessmentof physical growth)是以正常儿童体格测量数据为标准,评价个体儿童或群体儿童体格生长所处水平及其偏离标准值的程度。对个体儿童而言,除判断其生长、营养状况外,还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肥胖症、侏儒症、巨人症等进行筛选与诊断。对群体儿童而言,可以研究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从预防角度早期发现某一群组儿童偏离正常生长模式的倾向,寻找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7~12月婴儿体重= 6(公斤)+月龄x 0.25
1~10岁儿童体重(公斤)=年龄 X2+7(或8)
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内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若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若头围过大,则要怀疑脑积水。
1.均值离差法(deviation method)

(整理)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

(整理)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大运动
1个月俯卧时能稍稍把头抬离床面瞬间。

2个月俯卧时能将头抬离床面,与床面呈45角
3个月抱直时头稳定,双腿空踢有劲。

4个月俯卧时头与床面呈90,眼能朝前看。

5个月独坐时头身前倾,用双手撑住床面。

6个月从仰卧位置能翻成俯卧位置。

7个月独坐自如,双手能玩东西,扶双腕能站立。

8个月双手扶物能自己站住,俯卧时能原地打转,试图爬行。

9个月会爬向前,吃力,腹部紧贴床面,拉双手会迈步走(成人用劲)。

10个月拉住栏杆自己会站起来,扶物可慢慢巡走。

11个月扶物可下蹲取物,独走自如。

12个月独站很稳,牵一手可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

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标准1.0・6岁儿童发育评估标准主要是体格方面评估,比如体重以及身高等。

一般0・6岁儿童体格发育正常标准主要是身高、体重处于同年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值水平。

如果过低或者过高,都需要警惕异常情况。

2.运动发育方面的评估标准主要是大小运动、精细运动等的发育,比如四个月会翻身、七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九个月会对指、十个月会双手换东西而且会站立、一岁左右会走、两岁跑、三岁双足跳等。

3.语言发育方面评估标准主要是两三个月会咿呀发音、笑出声音、七八个月可以无意识叫爸爸妈妈、一岁左右会说叠词、两岁会说句子、三岁会唱歌谣、四岁后可以理解语言含义等。

4.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评估标准主要有四个月左右出现认生、七八个月可以做再见以及区分陌生人、熟人等、三岁以上就可以开始学习等5、体重计算公式(1)初生一年内体重增长计算公式此期生长迅速,尤其前3个月更为明显。

可参照下列增长速度:1-3个月龄:约每星期增长200-180克。

生后1~6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χ600]生后7~12个月体重(克)=【出生时体重(克)+月龄x500】(2)一岁以后的平均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公斤)二【(年龄x2)+7(或8)】=11(或12)例:2岁小儿体重(公斤)=【(2x2)+7(或8)】=11(或12)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

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6、身长计算公式身长增长,也以最初半年为最迅速。

即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第月长2.5厘米左右。

生后12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

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长可依如下公式计算:身长(厘米)=【(年龄χ5)+80】。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儿童在身体、认知和心理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儿童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发育迟缓或超前的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五个主要部分。

一、生理发育评估1.1 身高和体重: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与同龄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其生长情况。

1.2 头围:测量儿童头围的大小,与同龄儿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其脑部发育情况。

1.3 牙齿发育:观察儿童的牙齿生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或延迟的情况。

二、认知发育评估2.1 语言能力:评估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和语音发音等方面。

2.2 认知能力:测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记忆、推理和注意力等方面。

2.3 知觉能力:评估儿童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

三、社交和情绪发育评估3.1 社交技能:观察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方式,评估其社交技能的发展情况。

3.2 情绪调节:评估儿童对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包括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等方面。

3.3 自理能力:评估儿童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进食和如厕等方面。

四、运动发育评估4.1 粗大动作:评估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包括爬行、走路和跑步等方面。

4.2 精细动作:评估儿童的小肌肉运动能力,包括握笔、剪纸和系鞋带等方面。

4.3 平衡和协调:测试儿童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包括站立、跳跃和跳绳等方面。

五、健康状况评估5.1 疾病史:了解儿童的疾病史,包括出生时的情况、既往疾病和家族遗传等方面。

5.2 营养状况:评估儿童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5.3 睡眠质量:了解儿童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等方面。

结论: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儿童在生理、认知、社交和情绪、运动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发育情况。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标题: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引言概述:儿童生长发育评估是评估儿童身体生长和发育状况的重要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身高、体重、头围、生长曲线和营养状况等方面介绍儿童生长发育评估的相关内容。

一、身高的评估1.1 测量方法:儿童身高的测量一般采用身高尺和测量仪器进行,要求儿童站直、头部贴近测量仪器,双脚并拢,身体挺直。

1.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身高是否正常。

1.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身高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评估。

二、体重的评估2.1 测量方法:儿童体重的测量一般采用体重秤进行,要求儿童脱去外衣,站在秤上,保持平衡。

2.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

2.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体重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肥胖问题,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三、头围的评估3.1 测量方法:儿童头围的测量一般采用软尺进行,要求围绕头部最宽的部位进行测量。

3.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儿童的头围是否正常。

3.3 异常情况:如果儿童头围明显偏离正常范围,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或颅内疾病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四、生长曲线的评估4.1 概念介绍:生长曲线是根据大量儿童的生长数据绘制的曲线,可以反映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

4.2 应用意义:通过对比儿童的生长曲线,可以及时发现生长问题,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4.3 注意事项:在进行生长曲线评估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环境、遗传因素等因素,综合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五、营养状况的评估5.1 评估方法:营养状况的评估一般包括身高体重指数、体脂肪含量等指标。

5.2 正常范围: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参照相应的营养评估标准,可以判断儿童的营养状况是否正常。

0-6岁儿童每月生长发育指标(详细版)

0-6岁儿童每月生长发育指标(详细版)

目录0-1个月 (2)2个月 (3)3个月 (4)4个月 (4)5个月 (5)6个月 (6)7个月 (6)8个月 (7)9个月 (8)10个月 (8)11个月 (9)12个月 (9)13个月 (10)14个月 (10)15个月 (11)16个月 (12)17个月 (12)18个月 (13)19-20个月 (14)21-22个月 (14)23-24个月 (15)25-27个月 (16)28-30个月 (17)31-33个月 (18)34-36个月 (19)3岁-3岁4个月 (19)3岁4个月-3岁8个月 (20)3岁8个月-满4岁 (21)4岁-4岁半 (21)4岁半-5岁 (22)5岁-5岁半 (23)5岁半-6岁 (23)6岁-6岁半 (24)0-1个月一般掌握部分出生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体重:3.12—3.21千克;身高:49.6—50.2厘米;头围:33.5—33.9厘米;胸围:32.2—32.3厘米。

身体发育:一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

可以注视某一物体,1—2个月的孩子集中了全身不协调的动作(握拳)。

早期教育: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观点,色彩鲜艳、简单、种类不宜多,还可以挂带响声的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个方面来刺激宝宝透视能力及听觉能力。

采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训练宝宝听觉能力。

(1)体重:喂养得当,宝宝的体重就会增加,否则就会下降,生病时体重下降,恢复后又上升。

因此,测体重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既方便又灵敏。

(2)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不是足尖)的长度,3岁以内的宝宝以仰卧位测量。

(3)头围:观察和测量婴幼儿头围,就可了解千口掌握婴幼儿脑发育是否正常,大脑发育不正常会导致头围过大,可能是脑发育异常。

头围的大小决定了小儿的脑发育,正常发育:吠态下的小儿出生时脑的重量平均为370克,约为成人脑的1/4。

9个月时为出生前的2倍多,3岁时会超过出生时的3倍。

(4)胸围:代表胸廊与肺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形态指标与生理功能指标两类。

形态指标: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

生理功能指标: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一、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一)形态指标身高儿童青少年时期,每年测量1~2次(最好每季度测量一次)身高是及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身高增长正常,说明生长发育良好;身高增长缓慢、基本不长、甚至停止增长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补救。

0—3岁的孩子仰卧在量床上,把孩子的头扶正,足板抵住小孩的足跟。

读数值要细到0.1厘米。

3岁以上,要孩子站着量,要求孩子呈立正姿势,挺胸收腹,手自然下垂,稍稍脚尖分开。

最重要的是应该让脚跟、臀部、肩胛贴立柱,后脑勺不贴立柱。

身高的计算(1)按身高增长的倍数来计算:出生时身长按50厘米计算,周岁时身长为出生身长的 1.5倍,4岁时身高为出生身长的2倍。

(2)按身高增长的速度来计算:1—6个月的小儿,平均每月身长增长 2.5厘米,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 1.5厘米,周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

(3)按公式推算:儿童2岁以后,平均每年身高长5厘米。

1岁以后平均身高=年龄х7+70(厘米)。

体重反映了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重量的总和,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和水分占主要成分。

我国儿科学工作者对0-72个月龄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出生后头3个月每月增加约700-1000g,3-6月每月平均增加约600-800g。

由此我们推导出以下公式:出生后1-6个月的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每月平均体重增加约350g,即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满1岁至10岁,每年体重增加约2Kg。

即1-10岁体重(Kg)=8+年龄×23.头围头围稳定,变异系数最小。

头围与颅内容物和颅骨发育有关。

头围表示头颅的围长,间接反映颅内容量的大小。

测量者用软尺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经枕骨粗隆、左侧眉弓上缘回到起点。

结果用cm表示,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测量时,软尺紧贴头皮,左右对称。

出生时头围约34cm,前半年增长约9cm,后半年增长约3cm,第二年增长2cm,达48cm,2-14岁仅再增长6-7cm,5岁时约50cm,10岁时为52cm,15~16岁达54~58cm。

胸围是胸廓的围长,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

胸围测量时,3岁以下婴幼儿取仰卧位。

3岁以上取立位,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需要两人进行,测量者立于儿童的前方或后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在儿童胸前左乳头下缘,右手将软尺从右侧绕过胸后壁,经左侧回到零点。

协助者双手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下角下缘,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记录儿童平静呼吸时中间读数,用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一般在1岁后胸围赶上头围,其后胸围较大。

在1岁至青春期前(约10岁左右),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年龄(周龄)-1。

体格生长出生 3月 1岁 2岁 5岁体重(kg) 3 6 9 1218身高(cm) 50 66 75 85105头围(cm) 34 40 46 4850胸围(cm) 32 41 46 50555.上臂围上臂围是指上臂正中位的肌肉、脂肪和骨骼的围度。

在儿童期,肌肉和骨骼围度上的差异相对稳定,脂肪多少影响上臂围变化。

因此,可以用上臂围值间接反映脂肪变化来估计营养状况。

一般认为,1~5岁儿童上臂围变化不大,如我国1~5岁组男童上臂围为(15.5±1.0)cm,可初步以13cm作为界值,低于13cm作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

上臂围测量用软尺,被测量者双手臂自然平放或下垂,取左臂肩峰点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绕上臂一周,以cm为单位,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

6.皮脂厚度皮下脂肪厚度(简称皮脂厚度)是评价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皮脂厚度可用X线照片、超声波、皮脂卡钳等。

皮脂卡钳(皮脂厚度计)测量儿童的皮下脂肪厚度最为简单和安全。

皮下脂肪常用的测量部位有(1)腹壁皮脂厚度:取锁骨中线与脐平线交界点,测量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与测量点左右分开3cm,沿躯干长轴平行方向捏起皮下脂肪,右手拿皮脂卡钳,张开钳口,在距手捏点下1cm处夹住皮下脂肪,读取刻度盘指针所指读数。

单位用mm,记录到小数点后1位;(2)背部皮下脂肪:取左侧肩胛下角下稍偏外侧处皮下脂肪,左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时与脊柱呈45度。

(3)上臂皮脂厚度:在左侧上臂肩峰点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测量皮脂厚度,皮的方向与上臂长轴平行。

(二)生理功能指标1.血压最常用的血压表,是用水银柱做的血压表。

袖带:根据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裹带。

约为上臂的1/2到2/3。

一般成人10-20cm,8岁儿童为8cm,4岁为5cm,婴儿为 2.5cm测血压的简单公式:一般1岁以上小儿血压可采用下列公式推算:收缩压=年龄×2+80 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一般是收缩压的三分之二。

如果幼儿收缩压大于120 mmHg ,舒张压大于80 mmHg ,需要到医院检查? 2.脉搏:?单位时间内测得的脉搏次数(次/分)?(1)测量工具秒表?(2)测量方法右前臂平放于桌面,掌心向上,测试者食、中、无名指轻搭在受试者腕部的桡动脉上测量30秒内脉搏数,乘2,记录脉搏数?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3、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根据年龄而有所变化,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值。

?(1)测量器械常用回转式肺活量计。

用前检查有无漏气、漏水,然后盛满与室温相近的清洁水至标志线。

进行校正,用带有准确刻度的量瓶(最小刻度<20ml)连接于吹嘴橡皮管上(不得漏气),按1000、2000……5000ml顺序导入空气,记录肺活量计上读数,反复3次求平均值,译计算差值,误差应在士50ml内。

?(2)测量方法在已充满水的肺活量计内插入水内温度计,测温度后移动肺活量计读数指针基部至相应的摄氏度处为零点;消毒吹口。

受试者直立位,先做一两次扩胸动作,然后尽力深吸气,吸满后憋住气,再向肺活量计口嘴内以中等速度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气为止读数。

每人测3次,选最大值记录。

?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密切。

国家权威机构提供的1982年的标准,12岁儿童的肺活量正常值男生应为2200毫升,女生应为2076毫升.二、生长发育的评价(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是评价个体或集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体格发育的参考标准现状标准和理想标准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NCHS标准(二)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1.身体指数评价法(1)身高体重指数体重/身高。

反映身高(cm)与体重(g)的比例关系。

我国7-25岁的指数标准是男343,女324(2)身高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是一个体质指数。

我国的指数标准是男50·4,女49·7(3)配里地雪指数是一个营养指数pelidisi 一种测定儿童营养状态的单位〔以坐高(厘米)除体重(克)乘10的立方根,94以下为营养不良;95~100为营养不良好;100以上为营养过度〕(4)考泊指数(BMI)是一个营养指数。

又称体块指数,它反映身体的匀称度Kaup指数=(体重/身高2)×10 4(体重测量值用kg为单位,身长或身高用cm为单位)指数值在生后6—8个月内随月龄而增加,1岁以后随年龄而下降,正常男孩指数均值为12.71-17.84,女孩为12.67-17.31。

中国成人体块指数建议以18.5~23.9为适宜体重,24.0~27.9为超重,28.0以上为肥胖。

Below 18.5低于18.5以下是太轻了严重超重 30到39.9之间极度超重 40以上2.百分位数法代表个体在总体为100分布序列中的某一位置。

百分位中有一特殊的位置P50,即代表一个样本的中间位置,称之为中位数(M)。

一般而言,我们利用百分位数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时:将P3以下评定为下等,P3 ~ P20、评价为中下等,P20 ~ P80为中等,P80 ~ P97评价为中上等,P97以上评价为上等。

3.离差评价法是将个体儿童的发育数值与作为标准的均值及标准差比较,从而评价个体儿童发育状况的方法。

是以均值为基础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制成评价标准表,将个体儿童的各项测量值与同年龄和性别的标准进行比较,得出评定的等级4.标准差分“简称Z分” Z= 6.相关回归评价法评价时将个体儿童的测量值与同年龄和性别的相关评定表比较,根据身高先确定发育水平等级,再将体重和胸围等指标与相关表中的对应估计值相比较,通过公式算出匀称度(R ),再做出体型是否匀称的结论。

标准差或均数参考人群中位数实测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