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介绍.
采暖系统形式精编版

采暖系统形式精编版采暖系统是指为了改善室内环境温度而采取的一系列热源、传热管路、散热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整体。
常用的采暖系统形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指将热源集中供热给所有建筑物或者一个区域内的建筑物,采用集中供热设备(如锅炉、热电厂等)作为热源,通过热力管网将热能传输到不同的建筑物进行供暖。
该系统的优点是热源利用率高、方便管理和维护,但需要一定的投资建设成本。
2.分户供热系统分户供热系统是指将热源分别供热给每个建筑物或每户居民,每户楼房都安装有独立的热源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等),通过独立的管道将热能传输到每个房间进行供暖。
该系统的优点是运行成本较低、温度调节自由度高,但需要在每个房间内安装设备,增加了建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3.地暖系统地暖系统是将热水或者电热设备通过散热管道铺设在地板下面,通过辐射热向上方发放,使室内得到均匀的供暖。
地暖系统的优点是室内温度分布均匀、舒适度高、不占用室内空间,但需要提前在地板下进行管道铺设,增加了工程成本。
4.温氏系统温氏系统是将热水或者电热设备通过散热器(如散热器、壁挂炉等)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气中,通过对流传热实现供暖。
温氏系统的优点是安装简单方便、投资成本低,但由于传热过程主要依靠对流,温度分布不够均匀。
5.辐射供暖系统辐射供暖系统是采用辐射热源(如红外线或者电热设备)将热能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热辐射直接供暖。
辐射供暖系统的优点是温度分布均匀、舒适度高,但需要较高的电能供应和能量消耗。
在选择采暖系统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使用要求、经济成本以及地域气候等因素。
不同的采暖系统形式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设计。
第三章 供暖系统

第一节 供暖系统概述
• (二)蒸汽供暖系统的分类
• • 1、按起始压力大小 •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 • 2、按蒸汽干管布置的不同 •
上供式 中供式 下供式
第一节 供暖系统概述
• 1、散热器的布置 • (1)散热器设置在外墙窗口下最为合理。 • (2)楼梯间内散热器应尽量分配在底层,因此底层散热器所加热的
空气能自动上升,从而补偿上部的热损失。
• 2、散热器的安装 • (1)安装散热器时,有脚的散热器可直立在地上;无脚的散热器可 用专门的托架挂在墙上。 • (2)散热器的安装可分为明装、暗装。
散热器与附件
温度较高的热水通过散热器,以对流或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
空气,使空气加热升温,以达到供热的目的。 • 1、对散热器的要求 • 总体要求:有较高的传热系数,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承压能力;制 造工艺简单,材料消耗少,表面光滑,不积灰尘,易清扫,占地面积 小,安装方便,耐腐蚀,外形美观。
第三节 散热器与附件
自然循环系统——靠水的密度差进行循环 2、按系统循环动力分 机械循环系统——靠机械力进行循环
第一节 供暖系统概述
• (二)自然循环系统 • 1、自然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膨胀水箱
散热器 供水管路 热水锅炉 回水管路
第一节 供暖系统概述
• 工作原理: • 在系统工作前,先将系统中充满冷水。当水在锅炉内 被加热后密度减小,同时受从散热器流回来密度较大的回 水的驱动,使热水沿供水干管上升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 内水被冷却,再沿回水干管流回锅炉。
供热系统的基本流程

供热系统的基本流程一、引言供热系统是指将热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处,提供供暖、供热水等服务的系统。
本文将介绍供热系统的基本流程,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供热系统的运行流程。
二、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1. 热源:热源是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常见的热源有锅炉、热泵、地热能等。
热源通过燃烧或其他方式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供热系统。
2. 管道网络:管道网络是供热系统的血管系统,它负责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用户处。
管道通常由保温材料包裹,以减少热能的损失。
3.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是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能传递给管道网络。
热交换器可以分为板式热交换器、壳管式热交换器等多种类型。
4. 用户设备:用户设备是供热系统的终端设备,包括散热器、暖气片、热水器等。
用户设备通过接收管道网络传递过来的热能,提供供暖、供热水等服务。
三、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热源产生热能,热能通过管道网络传递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利用热能提供服务。
1. 热源工作原理:热源根据不同的能源类型,采用不同的工作原理。
例如,锅炉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热泵通过循环工质的压缩和膨胀来提取环境中的热能。
2. 管道网络工作原理:管道网络通过管道将热能从热源传递到用户设备。
管道通常采用闭合循环的方式运行,循环介质在管道中传递热能。
3. 热交换器工作原理:热交换器通过两个流体之间的热传递,将热源产生的热能传递给管道网络。
热交换器可以实现热能的高效传递,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4. 用户设备工作原理:用户设备通过接收管道网络传递过来的热能,将热能转化为供暖、供热水等服务。
例如,散热器通过热交换器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气中,提供暖气服务。
四、供热系统的运行流程供热系统的运行流程可以简单分为热源运行、热能传递和用户服务三个阶段。
1. 热源运行阶段:热源开始工作,产生热能。
在这个阶段,热源会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热能的产生量和温度。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水平双线供暖系统
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定义:在垂直方向上分为若干组,每组 若干层(2~3层),每一组均为 双管系统,各组之间用单管相连
系统中的每一组双管系统,只对2~3层 房屋供暖,形成的自然压头仅在2~3层 中起作用,避免了纯双管系统造成的 严重的垂直失调现象;
三种压强的关系
表压 绝对压强 真空度
余压(绝压)
实测压强 当地大气压强 实测压强 绝对零压
表 压= 绝对压强 - 当地大气压强 真空度=当地大气压强 - 余压(绝压) 表 压= - 真空度•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一、低压蒸汽供暖系统
3
低压蒸汽供暖系统的
2
凝水回流有两种形式:
4 10
5
1、重力回水:
凝水依靠重力
下面对自然压头进行理论分析,以二层房屋为例: 首先假定系统沿程热损失为零,即系统中的热媒仅在 锅炉内升温及在散热器内降温。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假定图中最低点断面A-A处有一假想阀门,若突然 将阀门关闭,则断面A-A两侧所受到的水柱压力之差 就是驱使水进行循环流动的自然压头。
h3
h2
对于经过一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
机械回水蒸汽系统设计注意事项
疏水器:阻止蒸汽通过,只允许凝结水及不凝气体 (空气)及时排往凝结水管的一种装置。
注意:在每组散热器后都要安装疏水器。
恒温式疏水阀: 启闭由内部装有酒精的 金属波形囊控制。
•供暖系统及其分类
沿途凝水: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向外散失热量, 因供暖系统一般用饱和蒸汽,很容易造成 一部分蒸汽凝结成水,叫做“沿途凝水”。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1、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简述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供暖系统是指将热能转化为热空气或热水等形式,通过输送系统向建筑物内部提供热能,以保持舒适的室温和温度条件的设施。
简单来说,就是在寒冷的冬季,通过供暖系统为民众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从组成和分类两个方面,对供暖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供暖系统的组成供暖系统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发热设备、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
1. 发热设备:即供热设备,主要包括锅炉、换热器、热泵等。
锅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供暖设备,可使用煤、燃气、燃油等作为燃料,将水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供给系统,实现热能转换。
热泵是一种新兴的供暖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2. 输送系统:即热力输送系统,主要包括管道、散热器、风机盘管等。
通过热水或热空气在输送系统内流动,将热能输送到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
3.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控阀、传感器、中央控制系统等,实现对供暖系统的温度和运行状态控制,能够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能源浪费。
4.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阀门、水箱、排气阀等,用于维护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供暖系统的分类根据供暖方式和能源来源不同,供暖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锅炉供暖系统:利用燃气、燃油、煤等能源加热水,在建筑物内输送热水实现供暖的方式。
2. 暖气片供暖系统:通过管道输送热水或热空气,使散热器散发出热量,从而实现供暖的方式。
3. 空调供暖系统:利用空气冷热交替制冷或制热,通过空气供应系统将热空气输送到室内达到加热的目的。
4. 地暖供暖系统:利用地下的热能,通过地暖管道将热能输送至各个房间实现供暖的方式。
总之,供暖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非常多样化,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供暖方式,能够既保证居家舒适,又能节约能源,真正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供暖基本知识

供暖基本知识供暖是指为了保持室内温暖而提供热源的一种设施或服务。
在寒冷的冬季,供暖对于人们的居住舒适度和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供暖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供暖设施,提高供暖效果,同时还能节约能源和降低能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供暖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供暖系统的类型1. 中央供暖系统:中央供暖系统是通过集中供热设备向各个房间输送热水或热风,实现室内的供暖。
这种系统常见于大型建筑物或集中供热的区域。
中央供暖系统能够统一控制供暖温度,适用于多个房间或区域的供暖。
2. 独立供暖系统:独立供暖系统是每个房间或单元独立设置供暖设备,如暖气片、电暖器等。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控制供暖温度,但同时也需要单独管理和维护每个供暖设备。
二、常见的供暖设备1. 暖气片:暖气片是常见的供暖设备之一,通过循环热水或蒸汽来散发热量,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空气,从而实现供暖。
暖气片通常安装在墙壁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温度。
2. 电暖器:电暖器通过电能转化为热能,加热空气实现供暖。
电暖器具有快速启动、灵活移动的特点,适用于小面积的供暖。
3. 地暖:地暖是将热水管道铺设在地面下,通过地板传递热量到室内空间。
地暖能够实现整体的均匀供暖效果,舒适度较高。
三、供暖能源的选择1. 天然气:天然气是常见的供暖能源之一,它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能够提供持续的供暖效果。
天然气燃烧后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需要进行通风处理。
2. 煤炭:煤炭是传统的供暖能源之一,燃烧煤炭可以产生高温,但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烟和灰尘,对环境和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
3. 电力:电力作为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多的供暖系统采用。
电力供暖设备具有启动快、使用方便等特点,但同时需要考虑电费的消耗。
四、供暖效果的调节和保持1. 温度调节: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调节供暖设备的温度是保持室内舒适的重要因素。
通常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温度。
2. 室内通风:在供暖期间,合理进行室内通风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排除一些有害气体和异味,并避免湿气积聚。
供暖系统简介,很有价值解读

1.1 热负荷
热负荷
外门附加率
外门布置状况 一道门 两道门(有门斗)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公共建筑和厂房的主要出入口 附加率 65n% 80n% 60n% 500%
注:n——建筑物的层数
1.1 热负荷
热负荷
高度附加率
民用建筑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房间 高度大于4m时,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 于15%。 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窗、 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修正) 耗热量的总和乘以相应的高度附加率。
3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3
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 气装置(水与空气流 动方向一致) 。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 小,便于布置。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5、混合式采暖系统
混合式系统是由上供下回式、下供下 回式和下供上回式等串联组成的系统。 由于两组及以上的系统串联,系统的 压力损失大些。这种系统一般只宜使用在 连接于高温热水网路上的卫生要求不高的 民用建筑或生产厂房。
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4 5
6
a b
>h
3 1 2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 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效热 损失小。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易。
3、中供式采暖系统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 系统中部。 下部:上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左) 上供下回(右)
中供式采暖系统特点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
放热中心1 (散热器) 加热中心2 (锅炉) 供水管3 回水管4 膨胀水箱5
智慧供热系统简介

智慧供热系统简介引言概述:智慧供热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供热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算法,实现对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从系统概述、主要功能、优势、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智慧供热系统。
一、系统概述1.1 系统组成:智慧供热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分析平台等组成。
1.2 工作原理:传感器采集供热系统的温度、压力等数据,控制器根据数据进行智能调控,通信设备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
1.3 技术支持:智慧供热系统依托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二、主要功能2.1 温度控制:智慧供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供热系统的温度,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2.2 故障诊断:系统能够自动检测供热系统的故障,并通过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和解决方案。
2.3 能耗管理:智慧供热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能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三、优势3.1 节能环保:智慧供热系统能够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能耗管理,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环保。
3.2 自动化运维: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和调控供热系统,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维效率。
3.3 数据分析优化:通过对供热系统数据的分析和优化,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运行建议,提升供热系统的运行效果。
四、应用领域4.1 居民小区:智慧供热系统可以为居民小区提供高效、舒适的供热服务,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4.2 商业建造:系统能够为商业建造提供精确的温度控制和能耗管理,提高建造的能效和舒适度。
4.3 工业园区:智慧供热系统可以为工业园区提供可靠的供热服务,并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五、发展趋势5.1 智能化升级: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供热系统将实现更高级的智能化升级。
5.2 能源互联网:智慧供热系统将与能源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供热系统与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智能互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泵供热
• 热泵供热包括设置热泵站,以站内大型 地源或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通过 管网把冷热媒输送到用户,以及在建筑 物内设小型热泵机组供热。
分户燃气壁挂炉供热
• 由燃气壁挂炉、室内供热管道和散热设 备组成。散热设备可以采用散热器或地 板辐射采暖系统作为末端装置。壁挂炉 一般装在厨房或阳台的墙上,燃料采用 天然气。一户一个供暖系统
• 2、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靠水泵的动力使水在系统中循环。特点 是管径小、升温快,但耗费电能,维修 量大。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双 管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 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是最常用的 双管系统做法。排 气方便;室温可调 节;易产生垂直失 调。
散热器供暖系统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常用的系统形式) • 适用条件:作用半径不超过50米的多层 建筑。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双管上供下回式 • 适用条件: • 作用半径不超过50 米的三层以下有室 温调节要求的建筑。 • 特点:易产生垂直 失调。室温可调节。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单户式 • 适用条件:作用半径小于20米的单户单 层建筑。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中供式系 统 • 适用条件:顶层供 水干管无法敷设或 边施工边使用的建 筑或“品”字形建 筑。 • 特点:可解决一般 供水干管挡窗问题; 对扩建有利;排气 不便。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单 管顺流式系统 • 上供下回式垂直单 管跨越式系统 • 适用条件:一般多 层建筑。 • 特点:水力稳定性 好;排气方便;安 装构造简单。
散热器供暖系统
• 重力循环系统设计要求 • (1)一般只适用于单幢建筑物,其作用半径 不宜超过50m。 • (2)通常采用上供下回式,锅炉位置应尽量 降低,以增大系统的作用压力。如果锅炉中 心与底层散热器中心垂直距离较小,宜采用 单管上供下回式,最好是单管垂直串联。 • (3)膨胀水箱宜设置在供水总立管顶部,据 顶300~500mm。系统的供回水干管沿水流方 向设向下坡,坡度为0.5%~1%,散热器支管 坡度为1~2%。便于排气。
允许使用
不超过110℃ 的热水 高压蒸汽 不超过130℃ 的热水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三、供暖系统的分类 • 按热媒不同分: • 热水供暖系统:卫生条件好、节能,管 道使用寿命长,便于进行供热调节。 • 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的密度小,产生的 水静压力小。蒸汽的热惰性小,升温快。 热媒流量小,节省管材,所需散热面积 小,设备投资小。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照回水动力不同: • (1)重力回水蒸汽供暖系统;靠坡 度。 • (2)机械回水蒸汽供暖系统。靠水 泵。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四、各类供暖系统的形式和特点 • 1、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是靠水的密度差 进行循环的供暖系统。 • 优点: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没有噪声, 不耗电能。 • 缺点:升温慢,系统作用压力小,管径 大,初投资高。
• 垂直双管下供上回 式 • 适用条件:高温水、 室温有调节要求的 建筑。 • 特点:有利于减轻 垂直失调;排气方 便;散热器传热系 数小,所需散热器 面积大。
散热器供暖系统
• 垂直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适用条件:室温有调节要 求且顶棚不能敷设干管的 建筑。 • 特点:减轻垂直失调;建 筑物顶棚下无干管,比较 美观。下供下回式系统还 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 使用,便于冬季施工。 • 排气不便。 系统的排气可 通过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 阀或设置空气管来集中排 气。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并联环路长度不同来分: • 同程式系统、异程式系统。
散热器供暖系统
• 2、蒸汽供暖系统 • 根据供汽压力不同分为: • (1)高压蒸汽供暖系统,压力高于 0.07Mpa(70kPa,7m水柱); • (2)低压蒸汽供暖系统,压力等于或 低于0.07Mpa; • (3)真空蒸汽供暖系统,压力低于大 气压力。
供热系统的组成
• 热源: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地热等 • 热网:管道系统 • 热用户:供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 生产工艺 • 供暖为主。
供暖系统的组成
• 从建筑物入口开始,系统由管道、散热 设备和附件组成,室外管网输送的热媒 在管道及散热设备中流动,实现向室内 供应热量,以维持室内需要的温度。 • 散热器供暖系统、地板供暖系统。
• • • 3—蒸汽汽轮机 4—发电机 5—热用户 6—给水泵
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
• 以区域大锅炉房内的热水锅炉或蒸汽锅 炉提供高温水或蒸汽,经二次换热后, 进行较大范围供热的系统。
局部锅炉房分散供热
• 由小区内的锅炉房直接生产低温热水, 供小区内几栋建筑物用热;锅炉设在单 个建筑物内,供应该栋建筑物用热;
散热器供暖系统
• 1、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 按驱动水的循环动力不同: •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机械循环系统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供回水方式不同分为:单管系统(单 管顺流、单管跨越)、双管系统; • 按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分为:垂直式系统、 水平式系统。
散热器供暖系统
• 按水温不同来分: • 低温水供暖系统(<=100℃)、高温水 供暖系统(>100℃) 。
散热器供暖系统
• • • • 一、供暖系统的热媒及其选择 热水和蒸汽。 民用建筑:宜采用热水作热媒。 工业建筑:如果只有供暖用热或以供暖 为主,宜采用高温水做热媒,以工艺用 蒸汽为主时,可用蒸汽做热媒。
散热器供暖系统
• 二、居住及公用建筑热媒的使用 • 适宜使用
住宅、医院、幼 不超过95℃的热水 儿园、托儿所 办公楼、学校、 不超过95℃的热水 展览馆 车站、食堂、商 不超过110℃的热水 业建筑 俱乐部、影剧院 不超过110℃的热水 或低压蒸汽
供热系统
供热方式
• 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热电厂)集中供 热和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
• 分散供热:小区锅炉房(局部锅炉房) 供热、楼栋式锅炉供热、热泵机组或直 燃机冷热机组供热和分户供热等。
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
• 以热电厂为一次热源的供热系统;由热 电厂同时供电和供热,又称为热电联产。 • 1—锅炉 2—过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