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外小实验6例
九年级化学常见的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2)

序号
8
实验名称
水变“牛奶”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碱面生石灰自来水玻璃棒细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碱面和生石灰,分别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取上层清液于两细玻璃杯中;2、把一细玻璃杯中的液体倒入另一细玻璃杯中。
实验现象
产生像“牛奶”一样的白色浑浊。
实验结论
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
注意事项
因为石灰有腐蚀性,在配制石灰水时,注意安全,防止溅到皮肤、衣服,特别是眼睛。
(9)
序号
9
实验名称
硬、软水检验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洗洁精家用饮水玻璃杯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玻璃杯取小半杯家用饮水; 2、挤倒5-6滴洗洁精,用筷子搅拌;
实验现象
1、若产生大量泡沫,且无垢状物; 2、若几乎没有泡沫,且产生许多垢状物;
(7)
序号
7
实验名称
水变“汽水”
家庭用到的实验器材及药品
白醋(CH3COOH)碱面(Na2CO3)自来水玻璃棒细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碱面溶于水,用玻璃棒搅拌,形成澄清液体;2、倒入白醋。
实验现象
可看到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涌出,犹如“汽水”一般。
实验结论
碳酸钠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注意事项
白醋与碱面的量,可以自己控制呦!
实验现象
1、纸条迅速燃烧 2、纸条没有燃烧
实验结论
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将加热处的热量迅速传导散失,使其温度达不到纸条的着火点而点不着。
注意事项
铜棒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注意勿烫手。
(2)
新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一览表

新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实验一览表1、1-1(1)水的沸腾(2) 胆矾的研碎(3) 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4) 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2、1-2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3、1-3(1)取块状固体(2) 取粉末固体4、1-4 (1)澄清的石灰水滴加酚酞溶液(2)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5、1-5酒精灯的使用6、1-6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7、1-7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1-8洗涤玻璃仪器9、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10、2-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2-3硫的燃烧12、2-4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3、2-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14、3-1品红的扩散15、4-1取两杯浑浊的天然水沉淀16、4-2过滤器的制作17、4-3用肥皂区分软硬水18、4-4制取蒸馏水19、4-5点燃氢气20、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1、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2、6-1木炭的吸附作用23、6-2木炭还原氧化铜24、6-3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25、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26、6-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7、7-1燃烧的条件28、7-2粉尘爆炸29、7-3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30、7-4甲烷的燃烧31、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32、9-1蔗糖溶解33、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34、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35、9-4水和油的小实验36、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37、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38、9-7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39、9-8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40、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41、10-2观察盐酸、硫酸42、10-3浓硫酸的腐蚀性43、10-4浓硫酸的溶解44、10-5观察氢氧化钠45、10-6观察氢氧化钙46、10-7试验物质的导电性47、10-8中和反应48、10-9PH试纸的使用49、10-10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50、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51、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52、11-3硫酸铜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钠、氯化钡溶液的反应53、12-1加热聚乙烯塑料碎片。
趣味化学小实验4则

兴趣化学小实验4那么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好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参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严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响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响,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参加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渐渐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渐渐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助。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外表,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外表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非常有趣。
请你分析答复: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4.被戏弄的蜡烛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参加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吞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生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

中学生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郑集镇中心中学校本课程《中学生化学家庭小实验100例》主编:雍世伟《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2009、5《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目录1. 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常见仪器及药品——-————---———---—-—---——--------—22. 第一单元开启化学之门—-----—-—--——————---—----———--——-——-----————————-—---——--———-43. 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物质—————-——-—-————-—--—-——--——----——-----—-——-—-—-——--—-—--—-64.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0 5。
第四单元燃烧燃料-————-—-——-—-—-——-——-—-—-—----————--————--126. 第五单元金属与矿物-———--——--————----—----——-——-—-——————-—-—-187。
第六单元物质的溶解-—---————--—------—-————--—--———-—--———--—238. 第七单元应用广泛的酸、碱、盐-—--——------——--—------—--———-—-269。
第八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3210.第九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361《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调查与指导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成果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常见仪器及药品一、化学家庭小实验箱的制作用木工板、三合板及九合板(这些材料可来自于家庭装璜后的废料)制作长80cm、宽40cm、高70cm的实验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业课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3.碱的化学性质: (1)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到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Na2SO4+Cu(OH)2;↓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u(OH)2+2HCl===CuCl2+2H2O 。 (2)向1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 边加边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 mL放在蒸发皿中 加热至液体蒸干,观察到有 白色固体出现 。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没有看到明 显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 【实验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 们完成实验报告。
【评价反思】你认为实验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同学是_____乙,理由是 _______氢__氧__化__钠__固__体__溶__于__水__也__会__放__出__热__量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另有一位同学向自己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时,溶液变红色,可是红色即刻消失了,出现此意外情况的原因是 __B__(填字母)。 A.所用的酚酞溶液是变质的 B.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太大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2HCl===CaCl2+2H2O
。
1.(湛江月考)下列关于常见的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
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
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
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柠檬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化学小实验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的奥秘,即使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化
学世界的舞台。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生活化学小实验,让我们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食材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醋和小苏打
来观察化学反应。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加入一些醋,我们会看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同时伴随着轻微的起泡声。
这就是小苏打和醋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看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其次,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用品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酒精和盐来
观察火焰的颜色。
将一些酒精滴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入一些盐,搅拌均匀后点燃酒精,我们会看到火焰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因为盐中的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释放出了特定的光谱,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火焰的颜色变化,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光谱分析的原理。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日常材料来进行实验。
比如,我们可以用红蓝墨水和
牛奶来观察表面张力的作用。
将一些牛奶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滴入一些红蓝墨水,我们会看到墨水在牛奶表面形成了漂亮的图案。
这是因为红蓝墨水中的颜料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在牛奶表面形成了特定的形状。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观察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面张力的原理。
通过这些生活化学小实验,我们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化学的魅力,还可以在日常
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趣味。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奥秘,感受化学的魅力吧!。
最新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趣味性,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实验材料:
- 食用色素
- 醋
- 碳酸氢钠(小苏打)
- 热水
- 试管
- 滴管
- 漏斗
- 滤纸
- 铁架台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醋。
2. 使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食用色素,观察颜色变化。
3. 将碳酸氢钠倒入热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将含有食用色素的醋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并滴加少量的热水溶解的
碳酸氢钠溶液。
5.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颜色的变化等。
6. 使用漏斗和滤纸对反应后的液体进行过滤,观察滤液的颜色和纯净度。
7. 将过滤后的液体分别滴在不同颜色的花瓣或纸巾上,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中,醋和碳酸氢钠的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了气泡。
食
用色素的加入使得反应过程更加直观和有趣。
过滤后的液体颜色与原
始醋的颜色有所不同,显示出化学反应后物质性质的变化。
花瓣或纸
巾上的颜色变化则展示了化学实验的美学价值。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趣味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化学反应的直观现象,还体验
到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简单的家用物质,也
能产生有趣的化学变化,这有助于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实
验还展示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着色和清洁剂的制备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课外小实验64例》
唐海县一场中学
王昌
《九年级化学课外小实验64例》
目录
1.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2
2.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3
3.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6
4.第四章燃烧燃料------------------------------------------7
5.第五章金属与矿物------------------------------------------10
6.第六章物质的溶解------------------------------------------12
7.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14
8.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17
9.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18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燃烧燃料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第六章物质的溶解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及教学参考。